APP下载

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肠功能的影响

2022-02-26

全科护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承气汤肠梗阻复方

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指肠内容物进入肠腔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堵塞,除导致肠管本身解剖及功能出现障碍外,还可因体液、电解质的丢失、感染和毒血症等引发全身性生理紊乱,进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排便排气减少或停止等症状[1]。中医学认为,肠梗阻因脾虚肝郁,肠失润,腑气不通,浊气不降,通降失调所致。肠为“转化之腑”,以通降下行为顺,湿阻、寒凝及燥屎内结等均可引发胃肠道功能失调,寒滞不通[2]。老年病人身体功能减退,气血不足,容易引发胃肠气滞、肠道不畅、大便干燥或便秘,最终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3]。中医复方大承气汤为中医泄下法范畴,具有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行气导滞之功效[4]。基于此,本研究将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中,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80岁肠梗阻病人126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均采用保守治疗。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起病且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肠腔内无占位性病变;病人或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有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继发性肠梗阻;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随机将入选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男32例,女31例;年龄60~78(67.38±5.66)岁。对照组男31例,女32例;年龄60~80(67.82±5.53)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禁水禁食期间给予病人肠外营养;胃肠功能恢复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进食指导,观察进食后有无腹胀、恶心及呕吐等症状,脾胃虚弱者饮食上注意以低脂、低盐、低糖、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果,少食多餐,注重饮食规律化;肝火过旺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肝肾不足和头晕乏力者采用红枣、黄芪、山药等为病人补血益气;阴虚内热者应当多食用绿豆、黑鱼及小米等甘凉食物类,阳虚者则以食用甘温食为主。②密切观察病人腹痛、腹胀、恶心、排气排便情况;③控制好胃肠压力,观察减压器引流液体的颜色、性质、量;④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输注;⑤通过宣传卡、口头形式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病人的疾病认知度。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具体如下。

1.2.2.1 成立干预小组 由主任医师1人、护士长1人及责任护士8人组成干预小组,组织护理专家以讲座、视频、组内讨论形式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干预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及咨询专家建议后,制定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联合穴位按摩方案。以“一周一会”形式对每周护理情况进行组内交流及讨论,及时处理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联合穴位按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干预方案。

1.2.2.2 情志干预 《黄帝内经》中强调情志不良可引发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调,能诱发及加重病情[5]。多数老年肠梗阻病人表现为对病情担忧、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采用顺情纵欲法、以情胜情法、中医五音疗法等给予心理疏导并鼓励,对于不配合治疗的病人采用说理开导法解除其疑惑,提高对老年肠梗阻的认知,增强病人治愈信心,提高护理效果。

1.2.2.3 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 用方:桃仁10 g、姜厚朴20 g、枳实20 g、赤芍20 g、牛膝20 g、大黄20 g、芒硝10 g、丹参20 g、炒莱菔子20 g。选用凉水充分浸泡药物30 min,用水煎服40 min,煎服后去渣留药液,灌肠温度控制在36~37 ℃。每次灌入液体量控制在80~180 mL。灌注过程中嘱咐病人做深呼吸,同时密切观察,若病人出现不适症状如呼吸加快、心悸,立刻停止灌注。

1.2.2.4 穴位贴敷 贴敷前确定脐周皮肤无破溃、红肿、破损等,且无过敏史。常取神阙、气海、天枢、中脘等穴位,取炒蒺藜20 g、干姜20 g、制吴茱萸20 g、肉桂20 g、盐补骨脂各20 g,通过黄酒调成糊状制成颗粒药丸,将药丸贴在穴位上。穴位贴敷3~4 h后去除,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瘙痒、灼热、水疱等异常情况。05:00~07:00大肠经则最旺盛;07:00~09:00胃经则最旺盛,对病人进行腹部按摩康复锻炼,以肚脐为中心进行逆时针、顺时针按摩腹部各60次;穴位按摩操作:利用大拇指指腹揉捻右侧内关穴,持续2 min 后按照同样方法按摩左侧内关穴,左右侧内关穴按摩时间为每次10 min,每天2次或3次,力度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包括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4个观察指标。②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包括治愈、好转、无效。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X线检查示梗阻表现消失,饮食逐渐恢复正常,不再出现梗阻症状。好转:临床症状消失,但腹部仍有轻微压痛或X线检查仍提示肠管轻度扩张,内有少量气液平面。无效:治疗24~48 h 后无改善,中转手术治疗[6]。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单位:h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

2 结果

3 讨论

不完全性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尤其老年病人,具有特殊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若得不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容易给老年病人造成二次创伤[7]。有关研究表明,临床及时根据病人病史、症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8]。不完全性肠梗阻为中医“肠结”与“关格”范畴,发病机制为瘀血停滞肠道,通降不顺所致,该病中医治疗以通里攻下为主,活血化瘀及理气开郁等法为辅[9]。大承气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属急性肠梗阻的常见治疗用方,原方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药组成,可使机体六腑通畅,缓解梗阻肠管缺氧,行气通便及肠粘连松解,增加内脏血流,保护肠黏膜屏障[10]。现代药理表明,芒硝含硫酸钠可通便促肠蠕动;大黄含有番泻甙促肠蠕动、抑肠内水分吸收及预防感染作用;桃仁含脂肪油及挥发油可通便润肠与活血化瘀;枳实含黄酮甙增强胃肠收缩;赤芍可祛瘀止痛与清热凉血,诸药合用其疗效更强[11]。有关研究显示,大承气汤中药灌注可有效减轻粘连性肠梗阻病人的疾病疼痛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12]。同时有关研究表明,穴位按摩应用于腰椎开放手术后的腹胀便秘中,可有效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缓解便秘症状,其操作方便简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13]。

本研究将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护理中,根据病人不同症候、体征及临床资料制订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联合穴位按摩方案,通过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复方大承气汤灌注、穴位敷贴、穴位按摩等措施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复方大承气汤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后,研究组病人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因为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肠液分泌的作用,可增加肠道血流量,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腹腔及胃肠壁血液循环;穴位敷贴和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进而有效提升肠功能恢复。研究组病人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因为大承气汤还有抑制细菌和毒素生长的作用,降低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有效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的同时,增强肠肽、胃动素的释放,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对肠黏膜免疫屏障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进而提升临床有效率。此结果表明,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联合穴位按摩可明显加快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与王晓鹏等[14-1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复方大承气汤中药灌注联合穴位按摩能够明显提升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肠功能的恢复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承气汤肠梗阻复方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经方实验录》大承气汤医案浅析*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