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脉法赞》“官”“府”“神门”本义考析❋

2022-02-25许民栋刘佳惠许能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寸口神门大顺

许民栋, 刘佳惠, 易 玮, 许能贵, 王 琳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州 510006;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华南针灸研究中心, 广州 510006;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广州 510006)

《脉法赞》[1]首见于王叔和的《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是最早记载左右手寸口脉分主脏腑的文献,一般认为是王叔和收录亡佚的文献。谢洲等[2]根据《脉法赞》的形式风格,认为《脉法赞》撰写于汉末魏晋之际,可能与《后汉书·郭玉传》记载涪翁的《针经诊脉法》有关。《脉法赞》亦收录于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明代李言闻删补为《四言举要》,李时珍收录于《濒湖脉学》中,影响极广。《脉法赞》中首次提出“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等,有别于《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引起极大争议,后世医家多以为刊刻有误。关于“官”“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的解读也存在很大争议,目前尚无普遍认可的解释。笔者查阅大量资料,曾探讨“关前一分”几个关键问题,认为《脉法赞》的“关”并非一部脉,而是一个点,是指尺脉和关脉的交界处,在腕后高骨下。“关前一分”仍在我们现在所知的关脉上,即腕后高骨前一分,“关前一分”就是人迎和寸口,并在针灸辨证取穴方面有一定的运用[3]。现就何为“官”“府”“神门诀断”加以探讨,提出对于“官”“府”的新见解,围绕神门脉在何处、神门何以主决断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何为“官”“府”

“官”字,《说文解字》谓:“吏,事君也。从宀。”《礼记·王藻》记:“谓朝廷治事之处也。”《庄子·养生主》云:“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4]”“官”字一般有三种含义,一是拥有权力的军政要员,如官员;二是藏有朝廷权印的军政要地,如官府、官方;三是主宰生理组织的关键部位,如五官。“府”字,《说文解字》谓:“文书藏也。从广,付声。”《史记·项羽本纪》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4]1405”“府”在大多数古代文献中指政府办事机构,后来慢慢引申为“腑”字,有脏腑的含义。但在《脉法赞》中用以上“官”“府”的释义,很难解释“左主司官,右主司府”的意思。

对于“官”“府”具体所指目前主要有4种见解,一是“官”指“脏”,“府”字通“腑”,“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即“左脉主候五脏的病变,右脉主候六腑的病变”[5]。但这种解释似乎与临床实践不符合,也与“肝心出左,脾肺出右”相违背,并不可取;二是“官”“府”分别指代“血”“气”。《格致余论·左大顺男右大顺女论》曰:“肺主气,其脉居右寸……心主血,其脉居左寸。[6]”左手“官”与“血”相关,右手“府”与“气”相应。但这种解释与下一句“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刚好相反,也无法解释“阴病治官,阳病治府”,这种解释亦有待商榷;三是认为“官”“府”是五行相克关系中克与被克之脏,即左脉心肝肾,五行属性分布是火、木、水,是官,主持我克的脏气;右脉肺脾命门,五行属性分别是金、土、相火是府,主持被克的脏气[7]。从左寸对左寸、左关对右关、左尺对右尺一一对应的角度,确实符合相克理论,但联系下文的“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和“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就解释不通了;四是从精神与形体的关系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种解释也很牵强[8]。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见解都难以解释“官”“府”在《脉法赞》中的含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脉法赞》本身就提出:“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心部在证左手关前寸口,亦名人迎,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亦名气口。[9]”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总论脉式》中提到:“左关前一分为人迎,以候六淫,为外所因。右关前一分为气口,以候七情,为内所因。[10]”李梴《医学入门·气口人迎脉诀》曰:“气口,右手关前一分,以候七情”“人迎,左手关前一分,以候六淫及起居失宜。[11]”虞抟在《医学正传》也认为人迎在“病人左手关前寸后之位”[12]。周学霆的《三指禅·人迎气口解》提到:“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13]”齐德之在《外科精要·论三部所主脏腑病症》也提到:“盖左手关前曰人迎,右手关前曰气口。[14]”大量医家赞同“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这一理论,并在临床上有所运用[3]112,如果从这个角度进行解释,“官”“府”就很明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提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法赞》也云:“三阴三阳(察按阴阳),谁与先后。”脉诊首先要定阴阳,何以定阴阳呢?在《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有:“气口候阴,人迎候阳”[15],即通过比对人迎寸口脉的大小来区分阴阳。在《脉法赞》里,左关前一分即为人迎,右关前一分即为寸口,通过对比左右关前一分的大小来区分脉的阴阳,所以“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即是左关前一分为人迎候阳、右关前一分为寸口候阴的意思,“官”“府”其实就是“阳”和“阴”。这也可以很好解释“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左大即人迎脉大,为阳,右大即寸口脉大,为阴。“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即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2 何为“神门决断”

2.1 何为“神门”

神门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并非手少阴心经的腧穴,而是一部脉。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提到:“神门绝,死不治。[16]”王冰注:“神门,心脉也。”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15]3”《灵枢·邪客》云:“手少阴之脉,独无俞,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少阴独无俞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15]135。由此可知,在《黄帝内经》时期手少阴心经没有腧穴,心包络代心受邪,心经受邪一般取心包经的腧穴或掌后锐骨之端以治疗,此处言掌后锐骨之端而不言神门,可见《黄帝内经》提到的“神门”并非手少阴心经的腧穴神门穴,是为三部九候脉的神门脉。后世医家多据《黄帝内经》之理而质疑《脉法赞》的“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为谬论,将《黄帝内经》论述的“神门”与《脉经》的“神门”混淆。如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神门命门人迎辨》云:“《内经》有曰:神门绝,死不治。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脉经》谓两手尺前为神门,误也。[17]”

然而《脉法赞》所讲的“神门”与《黄帝内经》之神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脉经》学术思想上承《难经》,为何将尺脉称为“神门”?在《难经·八难》有:“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18]”李延昰在《脉诀汇辨》中解释道:“所谓三焦之原,守邪之神,故为根本之脉,而称神门也”[19],所以“神门”就是“三焦之原”“生气之源”,是“十二经脉之根本”,就是“肾间动气”。在《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提到:“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这里的“神门”主肾与膀胱,就是“尺脉”。明代李中梓在《诊家正眼·神门脉》中也提到:“两手尺中,乃神门脉也。”李中梓指出:“彼因心经有穴名神门,正在掌后兑骨之端,故错认耳。殊不知心在上焦,岂有候于尺中之理乎![20]”清代李延昰的《脉诀汇辨·卷二》也指出:“神门属肾,两在关后。[19]36”清代张璐的《诊宗三昧·问神门脉》中认为:“神门之脉有二。如前所言神门即是命门,命门即是三焦,属于七节之上,故于尺中求之。[21]”由此可见,“神门”之义有二,其一为手少阴心经的腧穴神门穴,位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二为尺部之脉,而《脉法赞》里的“神门”就是尺脉。

2.2 “神门”何以主决断

“神门”为什么主决断?在《难经·十四难》提到:“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18]8”此处将尺脉比作树木的根,根尤在即使枝叶枯槁,也能存活。李中梓《诊家正眼·神门脉》也解释道:“详考其论肾之虚实,俱于尺中神门以后验之……故神门脉绝,先天之根本既绝,决无回生之日也。[20]36”张璐的《诊宗三昧·问神门脉》说道:“如虚浮无根,是有表无里,孤阳岂能独存乎,若尺内重按无根,不独先天肾水之竭,亦为后天不足之征。[21]58”神门脉也就是尺脉,后世医家多比做树木之根,是先天之本,先天之本即绝人命危矣。

然“神门”怎么主决断?在《脉法赞》提到:“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尺脉候肾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有“左肾右命门”之说,在《难经·三十九难》论述命门功能提到:“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18]16”《医宗必读·医论图说》说到肾的功能:“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22]”《医学正传》明确提出:“两肾总号为命门”之说,认为命门是“为元气之根本,性命之所关”[12]33。肾与命门皆为先天之本,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提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16]18”《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提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藏精既包含先天之精,也包含五脏六腑之精。肾所藏之精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生长发育、生殖的基本物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16]1,这些论述强调了肾气、肾精在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中有重要作用。肾所藏之精气充足,可以保卫形体抵御外邪,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16]6”综上“神门”即是尺脉,“神门决断”主要在于先天之本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影响,强调了肾所藏之精对调节五脏六腑、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抵御外邪中的重要作用。

3 结语

自《脉法赞》出现以后其争议不断,因其提到的“关前一分”“人迎”“寸口”“官”“府”“神门”等概念与我们所熟知的不一致,甚至与《黄帝内经》相矛盾,后世医家多据此认为《脉法赞》是谬论。但笔者总结前文所论,认为“关前一分”即为人迎、寸口,“官”“府”其实就是“阳”和“阴”,“神门”即是尺脉,“神门决断”主要在于强调先天之本和肾所藏之精在脏腑活动、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等方向的作用。《脉法赞》中存在诸多争议的用语,不能因为与我们所熟知的不一致而加以否定,《脉法赞》在脉学发展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猜你喜欢

寸口神门大顺
养心安神常按神门穴
“一键”助睡眠
夏季心火旺捏捏神门穴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过时的绝招
按压神门穴安神
一桩难以言明的心事
Different Number Taboo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