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深化馆校融合的实践和探索
——以中国航海博物馆为例

2022-02-24

航海 2022年6期
关键词:馆校中海航海

陆 伟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 201306)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对博物馆教育资源转化为学校内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一系列重大措施以保障落实“双减” 。

“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是“双减”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师生在校时间相对以往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如何利用好这些时间,大众和学者都认可“双减”推行后素质教育应该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小学生迫切需要一种与学校环境不同又与学校环境互为补充的学习空间。而博物馆教育在知识类型和认知方式两个方面兼具的实践特性,以及在展示、传播、塑造当地文化 ,健全人类知识体系,启发公众思考方面的特殊意义。”[1]两者如能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对素质教育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推动。

基于相关文件精神,本文分析当前博物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海博”)为例,提出“双减”背景下深化馆校合作,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效融合,提供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途径。

一、当前博物馆教育在“双减”要求下存在巨大提升潜能

(一) 博物馆教育内容较为传统

“从当前博物馆教育实践情况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很难从学习中得到启发和体验。而兴趣的培养一般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的,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载体 ,并没有作为一种必要的教育形式被纳入教学活动中,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关联度不高,学生对博物馆教育接触有限,更别提对其形成兴趣爱好了。”[2]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与博物馆教育的接触,“仅仅是学校组织课外活动的一个去处”[1],而且活动主要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学习方式主要是聆听讲解,学习过程枯燥,难以满足当今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这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博物馆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在博物馆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上,博物馆还未与学校建立起有效的衔接体系,提供的课程和文化服务无法满足当前青少年的学习需求,博物馆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各博物馆推出的馆校合作项目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受学生欢迎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总体数量较少,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获得学习体验的效果存在不足。”[2]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没有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真正区分开,课程设计没有达到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相结合,没有使学生们能在互动学习中愉快体验学习知识的无限乐趣。

(三)博物馆教育馆校合作不够充分

长期以来,博物馆教育往往以博物馆为推广主体,但是由于博物馆从业人员缺乏教育学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馆校双方在结合过程中的沟通和交流,博物馆相关人员不能与教师开展有效的配合,导致设计的课程不具备创新性,也无法满足学校教育提出的具体需求。与之相对,学校系统应用博物馆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设计的能力,同样存在不足,对于学校教师,博物馆相对于其日常教学实践,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种行业壁垒造成了博物馆教育活动缺少系统规划,不具有连续性,致使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展教育活动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中海博馆校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自2017年开展“馆校合作”项目以来,通过课程开发、学生实践、主题活动、教师培训、文化服务、科普创新等形式探索形成了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可复制可推广的馆校合作模式。今年是项目实施的第6年,目前与全市100余所中小学签订了馆校合作共建协议,打造了一批精品航海主题课程,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增强了青少年的航海知识素养,起到了普及航海文化、传播航海科技、强化海权意识的目的和作用。

(一)挖掘丰富的博物馆教育资源

伴随“双减”政策的出台,作为第二课堂的博物馆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博物馆作为收藏大量历史文化相关文物的机构,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要围绕学生素质教育,打造更有针对性的内容。

首先,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博物馆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培养与发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通过以物说史、以物证史,带学生走进博物馆,看实物、读历史,促进文化的传承和民族自信心的培育。如:中海博设置专题党建历史学习路线,以渡江战役、“海辽”轮起义、海员发展、海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参观内容为主,讲述中国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设置古代航海历史学习线路,近距离欣赏大明混一图、大翼战船、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广州十三行外销瓷等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品,了解古代中国航海技术的起源与演变,以及中国航海发展历史,回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时期的繁荣盛景,树立民族自信。

其次,关注自然科学教育。博物馆要依托博物馆藏品资源,深挖藏品背后的科技和智慧,打造青少年博物馆原创教育课程。如中海博开发古今船舶知识课程,通过对中央大厅福船的深度参观,直观了解古代造船科技;继而以船舶馆为主,参观船艏、船中、船艉、船舶主要设备、主机舱、救生设备、古代与现代造船简介等,了解现代船舶的结构、设备及建造流程等。开发《守护海洋小卫士》课程,重点研学海上安全方面的知识,包括海洋的航行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国土安全。从船舶油水分离的处理到海上紧急情况的正确处置;从深渊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到南北极的科考甚至是海洋国土安全的解读等。出版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小小航海家博物馆系列丛书》和《STEM课程:未来航海家》荣获了2021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航海科普奖),“航海奇妙之旅系列课程——海难逃生”活动获浦东新区科普课件大赛一等奖。通过丰富的科学文化内容,推动构建形象立体的对于航海科学文化的直观解读。

最后,重视网络教育资源。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网络教育更加体现出重要作用。博物馆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对接,扩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2022年上半年,中海博联动各行各业人士,推出“航海云课堂”系列讲座共65场,累计观看人数达81万人次;参加市科协“科普资源池”平台活动,将中海博的科普内容(科普展览、科普小讲座)放在云端共全市的中小学和社区选择,按点单需求配送科普内容进校园,进社区;筹备第六届“航海生活节”展示项目,邀请全国各地40余家单位和机构,以线上活动为主、线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方式共同发声;线上推送教育资源包,以及40期《沧澜航程》、20期《听科普》、9集“南越风云”音频录制。

(二)探索多元的博物馆教育形式

“双减”背景下,相较于学校的第一课堂教育,博物馆教育侧重于文化传承的素质教育,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景和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体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更适合于学生按个人兴趣或喜好,来进行选择和体验。对于博物馆来说,要创新活动形式,尽可能多的设置不同类型的体验项目,使得每一个学生就像选择学校的社团活动一样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体验项目。

一是提升参与度。博物馆教育项目要努力提升青少年对于博物馆活动的参与程度,让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和互动,成为体验者、主讲人、文化志愿者、文化小使者,进而提升博物馆教育综合效果。比如∶中海博2022年开发实施的海宝守护人项目,通过发布“我心中的海宝”中海博镇馆之宝评选活动,鼓励青少年走进中海博、了解中海博的宝物以及宝物背后的历史和科技内涵,并通过宣讲的方式为“海宝”代言,守护、延续和传播“海宝”所承载的文化。中海博航海少年说项目,通过展区学习、理论培训、现场带教等形式,以播音主持、戏剧表演、科普传播、航海科技与文化相关领域专家、博物馆教育专员为主,提供讲解阐释、科普写作、舞台演绎等理论与实践指导,帮助青少年提升航海文化素养与讲解演绎技能,培养其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二是突出体验感。博物馆教育项目要让学生和文物面对面,要打造沉浸式、实践式的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提升学科素养。如中海博航海主题实践项目,专为中小学生外社会实践活动制定,依托自身丰富展览、教育资源,通过沉浸式参观、技能挑战、展厅寻宝、手工制作、知识竞猜、互动游戏、情境模拟、实验探究等多种趣味体验形式,激发青少年对航海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其对航海文化、科技的认识和掌握。如中海博打造H5互动游戏,充分利用航海相关元素进行互动游戏的设计,例如船只航行或操作中的相关步骤:掌舵、扬帆、捕鱼等简单操作,互动时穿插航海知识的科普,如模仿捕鱼达人等游戏,在捕鱼时加入对于捕捞鱼类的种类生活习性等知识的科普,同时还可以与展区中的集市、生态保护内容相结合,构成线上与线下内容的呼应,给参与者更丰富、更有层次的互动体验。

三是加强研究力。博物馆教育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有探究性问题、探究路径,还要有跨学科任务式学习设计,把文物研究引进课程,通过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挑战。如中海博馆内的五大研学路线:大国海军梦、守护海洋小卫士、海洋民俗知多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诞生记、近代中国航海技术发展历史;以及“进馆有益”微课题研学活动。都是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发挥场馆资源优势,利用中海博在展示、教育、研究和文物等方面的资源,为来馆学生提供多门航海科普课程和研学实践,并由博物馆的科研人员、业务骨干和中小学老师、专家等担任指导老师,以上海市中小学在读学生为参与对象,引导、鼓励中小学生进入博物馆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让研学不再枯燥,使同学们在快乐学习中收获知识。

(三)打造全新的博物馆校本课程

“双减”背景下,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在教学任务没有减、教学难度没有降、家长期待没有少的前提下,“双减”工作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博物馆只有充分挖掘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资源,更好地服务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真正有效融入课堂教育。

一是推介博物馆资源。博物馆有内容资源,缺乏教育人才;教师有教育经验,缺乏知识储备。双方合作,取长补短,成为博物馆校本课程教育的必然之路。博物馆通过教师培训,提升馆校合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扩大博物馆课程的覆盖范围。如中海博推出博老师研习会项目,通过邀请教研室专家、教育研究专家、博物馆教育专家、航海领域专家等开设专题讲座,结合博物馆参观、教育活动体验、教学研讨等多种培训形式,帮助教师全面了解中海博的教育资源,提升教师利用场馆资源设计开发课程、教育活动的能力。每年至少培养60名博老师,评审优选出10名“中海博金牌博老师”,并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子项目;建立教师与中海博、教师与教师之间长期友好的沟通平台,鼓励、支持博老师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积极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二是开发博物馆课程。博物馆要帮助教师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提高课程的授课质量和学习兴趣,配套灵活的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特长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喜欢。如中海博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依托中小学教师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学段青少年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特点设计,开发基于航海历史文化传承和科普知识传播的博物馆课程或教育活动,以丰富“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由金牌博老师与馆内教育专员合作开发基于博物馆资源、与校内课程相衔接相融合的博物馆课程,并采用定向邀请或公开招募形式进行线下实施,或尝试线上公开课形式广泛传播。每年至少开发6门成熟的博物馆课程,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并通过“海博一课”平台线下实施,或采用直播或录播形式开设线上公开课。最后,中海博还将汇编出版《远航之翼--中外航海教育案例集》。

(四)促进博物馆和学校的深度合作

“双减”背景下,馆校合作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学生的素质教育。当前疫情常态化的影响下,使学校不可能经常性地将课堂搬进博物馆,博物馆要把馆校合作的重点和更多的教育资源放在“进校园”。

一是制作文化服务包。博物馆要依托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走出场馆、走进学校,主动上门提供文化服务,将优质的展览、讲座、教育活动、课程及教具包等送入学校,将文化融入青少年的校园生活,让更多的学校了解博物馆教育。如中海博制作了“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长三角航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等10余套不同主题的巡展展板,赠送给学校作为固定的航海主题教育展示内容,并每年新增巡展主题内容和配套讲座。同时推进航海文化进校园活动,馆校合作签约学校通过中海博对接人进行巡展和讲座的预约。

二是推进重点学校深度合作。博物馆要调研中小学的校内课后服务和校外实践需求,加强与校内教育的结合,共同开发满足不同学段学生需求的主题课程,力争纳入国家、地方课程体系,扩大博物馆教育在青少年群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如中海博面向以航海教育为特色或者办学理念的中小学,通过每年与1~2所重点学校合作开发课程、举办活动赛事、打造航海角或校内航海主题展厅、申报青少年航海教育项目等多种形式探索馆校双方常态化、可持续的深度合作模式,不断提升馆校合作的深度、实效和影响力。当前,已与临港实验中学开展10余项的合作,共同打造校内航海角展厅,深度合作开发课程,深化、实施和推广“远航”校本课程,合作开展“校园读书节”“科艺节”,举办“寻找诗词中的舟船”“航海文化上高原、赴新疆”“大手牵小手”等教育活动;与曲阳第四小学深度合作,合作开发“中华古船”系列校本课程,举办航海主题科艺节系列活动等。

中海博馆校合作以博物馆主动输出为主,基本形成“三个面向”格局,即面向:“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客体分别实施子项目,通过“课程开发、学生实践、主题活动、教师培训、进校服务”等形式探索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可复制可推广的馆校合作模式。

三、馆校合作的未来和展望

“近年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得到高度重视。2019年国家文物局启动首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选取京津冀、陕西、重庆三个地区作为第一批博物馆进校园试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2020年至2021年,国家文物局又继续组织开展第二、第三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3]。在政策指导、制度保障和实践探索中,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涌现出大量有特色、可推广的案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3]

在此契机下,各地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制定有关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制度文件,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推动馆校融合的深入发展。

(一)将博物馆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建立政府教育部门主导、学校与博物馆为主体的“文教结合”和“馆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课程体系设计,将博物馆覆盖的历史、文化、自然、科学和艺术等多元教育资源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既要纳入德育范畴,更要融入学段、学科教育,并且有机对接中小学生的综合评价、中高考试题和招生选拔等重要环节,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由校外教育活动逐渐向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转变,形成常态化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馆校融合机制,致力于培养和激励广大中小学生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

(二)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评价指标

教育部门应当鼓励学校结合馆校合作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教育部门应当围绕教学评价体系,集中梳理并推出适合小学、初中和高中生需求的博物馆参观实践护照,让其成为不同年龄段学生可选择的“课程菜单”,采取“订单式”服务和模块化教学方式,既可以由学校根据学科教学计划集体组织,也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去博物馆学习实践。并明确相关学习要求,形成完整的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三)试点博物馆和学校“双师制”教育

教育、文物部门等联合开展博物馆和学校的人才双向培养机制,通过短期培训、双师课堂、联合教研等方式,加强学校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的交流合作,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博物馆教育资源构成,博物馆教育人员了解学校教学内容。同时,要将博物馆教育人员相关培训内容与各类教师培训互相纳入,力求建立双师型人才,并解决职称评审互通等问题。要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发展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教育相关方向的人才培养,及时满足博物馆教育人才需求。

猜你喜欢

馆校中海航海
公共图书馆馆校合作推广实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大航海争霸
中海PG88-28改性沥青的性能评价
古代航海有多牛
试论馆校合作
馆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以故宫“陶瓷”主题课程为例
“馆校结合”中的两个“三位一体”——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基本策略与项目设计思路分析
航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