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退变性脊柱侧凸

2022-02-24幸洋崔佳乐

家庭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侧凸融合术变性

幸洋 崔佳乐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某些部分发生横向弯曲的畸形。按病因学分类可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和退变性脊柱侧凸等。脊柱侧凸多发生于胸椎和腰椎,涉及的脊柱节段可长可短。近年来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常会引起体态变化、腰背疼痛、跛行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公众大多对退变性脊柱侧凸缺乏基本认识,因而可能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退变性脊柱侧凸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是由于椎间盘、关节突关节等结构的退行性改变造成的脊柱横向弯曲畸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我国人群发病率可达13%。退变性脊柱侧凸常会导致患者产生腰背痛、跛行等症状,而且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常需要手术干预。

退变性脊柱侧凸主要发生在脊柱的胸段和腰段,影像学上可表现为双侧弯,常伴有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椎体侧方滑移、旋转畸形等病理改变。临床症状有腰背部疼痛,以侧弯凸侧明显;晨起时消失,日问逐渐加重;剧烈活动后疼痛明显,休息后可缓解;并且随着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疼痛逐渐转移到凹侧;椎旁肌痉挛,以凸侧明显;双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间歇性跛行。

退变性脊柱侧凸有多种分型系统。分型系统主要包括影像学参数,如脊柱和骨盆的参数、侧凸的Cobb角等;临床症状,如跛行、后背痛、身体失衡等。除了标准化的分型系统外,也应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如年龄、身体条件是否支持手术治疗等因素,做出精准治疗方案。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一般认为保守治疗仅能缓解疼痛,无法阻止侧凸进展,多适用于症状轻、年纪大或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主要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适应证是临床症状轻,没有明显神经根性和背部疼痛症状;影像学上椎管狭窄不明显,Cobb角<30度,侧方滑移<2毫米伴有前方骨赘;此外,若患者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问题而无法耐受手术时,也需考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避免中重度体力劳动、腰背肌功能锻炼、物理疗法、局部注射及封闭治疗等。但保守治疗多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为主,无法延缓和阻止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谨慎选择保守治疗,防止侧凸进展,病情更严重。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椎管减压术、椎管减压联合脊柱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椎管减压联合脊柱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和脊柱矫形术等。其中,固定融合术,即先进行椎间融合,再利用螺钉固定,是手术治疗的核心,包括融合入路方式的選择、融合节段的选择和是否选择微创手术等。

融合入路分为传统开放入路和微创入路。开放入路具有彻底减压、坚强固定、手术范围大(可从胸椎到腰椎)等优点,但手术创伤较大。微创入路则减小了手术创伤,但可能存在减压不充分、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

固定融合术依据脊柱融合节段的长短,可分为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和短节段固定融合术,长节段通常指三个节段及以上,适合于Cobb角大、脊柱失衡严重等情况;而短节段通常指三个节段以下,适合于Cobb角较小、脊柱无失衡等情况。由于两种手术具有不同的矫正效果和不同的术后并发症,因此需依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脊柱微创融合手术发展迅速,由于微创手术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成为越来越多的患者的选择。

总之,退变性脊柱侧凸作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多发疾病之一,应当得到公众更多的关注,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

猜你喜欢

侧凸融合术变性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征兵“惊艳”
生长棒技术对早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观察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退变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