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花解毒合剂解热、抗炎、止咳及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2022-02-22叶晓楠朱路文亢玉莹梁润昱王琳晶李书霖王有鹏唐强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药组合剂抑制率

叶晓楠,朱路文,亢玉莹,梁润昱,王琳晶,李书霖,王有鹏,唐强*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WHO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ⅠD‑19),其病原体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1]。其早期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可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临床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2‑3]。连花解毒合剂是我院专家组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及《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探讨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预防方案(院内协定方),该方由连翘、金银花、白术、佩兰、桑叶、桔梗和甘草[4‑5]7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宣肺利咽的功效,用于风热、湿热类的温病所致的发热头痛、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短、动辄汗出者。在疫情期间,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中青年人群,具有良好的临床基础,目前正在将其开发成院内制剂。为了进一步明确连花解毒合剂的药理作用,本文进行了连花解毒合剂的解热、抗炎、止咳以及祛痰作用的研究[6‑8],为连花解毒合剂的进一步研制及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SPF级Wistar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2016‑0006;SPF级ⅠCR小鼠,购自辽宁长生实验动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辽)2020‑0001。饲养环境:温度23~25℃,湿度55%~65%,人工光照12 h∶12 h明暗交替。实验期间,动物自由饮食与饮水。

1.2 药物与试剂

连花解毒合剂(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20200722),每1.0 mL合剂相当于生药0.5 g;阿司匹林泡腾片(阿斯利康,批号:1905213);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A1910011);高活性干酵母(安琪酵母有限公司,批号:20200418);碳酸氢钠(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909);苯酚红(天津市天新精细化工开发中心,批号:20191211);氯化铵(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200122);二甲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90505);氨水(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批号:20191215);凡士林(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90101)。

1.3 主要仪器

FA2004分析天平(SOPTOP/舜宇恒平仪器);TGL‑16E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YⅠNGTAⅠ);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天泰仪器有限公司);Synergy MX型酶标仪(BⅠO TEK公司);YP5002电子天平(常州市衡正电子仪器有限公司);LY‑301C电子体温计(北京绿源恒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解热作用:酵母致大鼠发热实验

Wistar大鼠,体质量180~200 g,雌雄各半,适应环境3 d,于第4天起,每天早晚2次对大鼠实行适应性测量肛温,测量前用凡士林涂抹于大鼠肛门周围,待大鼠排空粪便后将体温计插入大鼠肛门,保持每次插入深度一致,连续测量3 d,2次/d,筛选出体温波动不超过0.5℃,平均体温在36.6~38.3℃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正式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实验当日上午每隔1 h测体温1次,连续测2次,取平均值为基础体温。随机抽取雌雄大鼠各5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均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悬液10 mL/kg,空白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9‑13]。致热6 h后,选取体温升高0.8℃以上的50只大鼠,将雌雄动物各随机分为连花解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1.8、3.6、7.2 g/kg)、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阳性药组,0.2 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分别于给药后1 h、2 h、3 h、4 h、5 h测定记录各组大鼠体温。按公式计算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的体温升温值ΔT。

2.2 抗炎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雄性ⅠCR小鼠50只,体质量18~20 g,适应环境3 d,按体质量随机分为连花解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2.6、5.2、10.4 g/kg)、模型组、阳性药组(阿司匹林,0.2 g/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正式试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末次给药0.5 h后,取二甲苯50μL均匀涂于小鼠右耳廓内外,0.5 h后将小鼠颈椎脱臼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2耳,用直径8 mm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双耳片,精密称质量,以两耳片质量之差作为肿胀度[14‑17],并按公式计算肿胀度抑制率(%)。肿胀度抑制率=

2.3 止咳作用:浓氨水引咳实验

ⅠCR小鼠50只,体质量18~20 g,雌雄各半,适应

环境3 d,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同“2.2”,仅阳性药组小鼠改为灌胃给予氢溴酸右美沙芬(18 mg/kg),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 h,末次给药0.5 h后,进行浓氨水引咳,将小鼠放入倒置于桌面的500 mL玻璃钟罩内,用移液枪将0.5 mL浓氨水(25%氢氧化铵)滴于棉球上(100±5)mg,置于钟罩内引咳30 s后立即取出,观察小鼠的咳嗽反射(腹肌收缩,张大嘴,有时有咳嗽声),记录从放入小鼠到小鼠发生咳嗽反射的时间即咳嗽潜伏期和2 min内小鼠的咳嗽次数,并按公式计算咳嗽抑制率[18‑20]。

咳嗽抑制率=

2.4 祛痰作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

ⅠCR小鼠50只,体质量18~20 g,雌雄各半,适应环境3 d,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同“2.2”,仅阳性药组小鼠改为灌胃给予氯化铵(1 g/kg),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6 h,末次给药0.5 h后,腹腔注射2.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0.2 mL/10 g,注射0.5 h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仰位固定,颈部拉直,解剖分离出气管,剪下自甲状软骨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相同长度的气管,放入盛有2 mL 5%的NaHCO3的试管中,超声30 min,2 000 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用酶标仪于546 nm处测定吸光度(A)值[21‑25]。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均以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组内差异,方差齐者用LSD‑t检验比较两两之间差异,不齐者则用Tamhane'sT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连花解毒合剂对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致热6 h后,体温显著升高(P<0.01),升温约1.27℃,提示大鼠发热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后各时间点,阿司匹林和连花解毒合剂高剂量组大鼠的ΔT值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连花解毒合剂中、低剂量组大鼠的ΔT值分别在在给药后2~5 h显著降低(P<0.05或P<0.01)。见表1。

表1 连花解毒合剂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Lianhuajiedu mixture on yeast‑induced fever in rats (±s,n=10)

表1 连花解毒合剂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Lianhuajiedu mixture on yeast‑induced fever in rats (±s,n=10)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

3.2 连花解毒合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阿司匹林)、连花解毒合剂中、高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阳性药组小鼠的肿胀度抑制率为61.43%,连花解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肿胀度抑制率分别为13.21%、24.64%、36.64%,见图1。

图1 连花解毒合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Figure1 Effect of Lianhuajiedu mixture on ear swelling in mice(±s,n=10)

3.3 连花解毒合剂对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高剂量的连花解毒合剂对小鼠咳嗽的潜伏期有显著的延长作用(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连花解毒合剂各剂量组小鼠2 min内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且各剂量组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阳性药组小鼠的咳嗽抑制率为50.55%,连花解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咳嗽抑制率分别为24.18%、32.97%、和37.36%,见图2。

3.4 连花解毒合剂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氯化铵)、连花解毒合剂中、高剂量组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连花解毒合剂低剂量组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也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图3 连花解毒合剂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Figure 3 Effect of Lianhuajiedu mixture on excretion of phenol red in mice(±s,n=10)

4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将新冠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疫”病是古代医学对烈性传染病的总称。专家对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指出:患病者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发热、倦怠乏力、干咳、纳呆、口干、腹泻等,基本符合中医学中疫病的临床特点[26‑27]。连花解毒合剂为我院院内协定方,该方以抗邪气、祛疫浊为主略兼调畅气机为总旨,功能清热解毒、健脾化湿、宣肺利咽。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中,连花解毒合剂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5 h,大鼠体温均显著下降,降温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连花解毒合剂低剂量组在给药后2 h,与模型组相比,体温显著降低,但持续时间较短。发热与炎症密切相关,且炎症表现可能参与外感及肺炎症状的全过程[28]。本研究在确定了连花解毒合剂具有解热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结果表明,连花解毒合剂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肿胀度显著降低,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效果。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实验中,连花解毒合剂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显著增加,提示本药具有较好的祛痰作用。此外,在小鼠浓氨水引咳实验中,连花解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咳嗽次数显著减少,且高剂量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显著缩短,表明连花解毒合剂有良好的止咳效果。

综上所述,连花解毒合剂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止咳以及祛痰作用。本研究为连花解毒合剂的功效主治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科学阐释,但其药理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药组合剂抑制率
盐酸羟考酮在大鼠胃癌根治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评价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滴鼻和静脉给药对腹腔镜斜疝手术患儿的作用比较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双酶水解鱼鳞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石硫合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蔬菜使用不同处理方式对农药残留影响的研究
食品快检中酶抑制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牛肝菌多糖对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的影响*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