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2022-02-21黄志彬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黄疸蓝光胆红素

黄志彬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妇幼保健院儿内科 (江西都昌 332600)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儿机体胆红素代谢功能障碍,使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导致患儿皮肤出现巩膜及黏膜黄染等症状。由于患儿年龄较低,脑部发育尚不完全,胆红素极易侵入脑部组织,诱发胆红素脑病,导致患儿预后不良,影响其身心健康[1]。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案,其主要利用光照将未结合的胆红素转化成为异构体水溶性物质,继而将淤积的胆汁经肠腔及尿道排出体外,继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对黄疸症状严重及合并低白蛋白血症的患儿而言,单一的强光照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2]。白蛋白是胆红素的一种载体,具有清除机体内胆红素的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2例)。对照组男30例,女22例;日龄1~15 d,平均(8.34±2.15)d;体质量2.5~5.0 kg,平均(3.58±0.18)kg。试验组男28例,女24例;日龄1~14 d,平均(8.31±2.11)d;体质量2.48~4.92 kg,平均(3.61±0.21)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4]中新生儿黄疸的相关诊断标准;病理性黄疸者;足月妊娠;血清胆红素≥428 μmol/L,血红蛋白值<120 g/L;患儿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肺、肾等脏器疾病;肝功能异常或出现损害引起的黄疸;伴有严重溶血性贫血、传染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保暖、营养支持、补充水电解质等治疗。

对照组使用蓝光箱(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YL68YXK-7)照射治疗,治疗前使用黑布将患儿眼睛、生殖器官及暴露在外的皮肤进行遮盖,照射光源与患儿保持45~55 cm距离,温度设置为30 ℃,照射波长设置为425~475 mm,4 h/次,间隔2 h后继续进行照射治疗,3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将1.0 g/(kg·d)白蛋白(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10940025,规格5 g/瓶)注入200 ml 10%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5 d。

1.3 评价指标

(1)治疗5 d后评价疗效,显效,黄疸消失,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恢复至85~119 μmol/L;有效,黄疸明显消退,TBIL恢复至119~171μmol/L;无效,黄疸未见明显消退,TBIL水平未见改善反有加重趋势[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5 d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5 c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非结合胆红素(serum unconjugated bilirubin,IBIL)、TBIL、结合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及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3)记录两组黄疸消退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IBIL、TBIL、DBIL、TB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BIL、TBIL、DBIL、TBA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

2.3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为(6.35±2.14)d,试验组黄疸消退时间为(4.02±1.28)d。试验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8,P=0.000)。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内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失,导致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使排泄速度逐渐减慢;加之新生儿机体排泄能力较差,导致血清胆红素在体内大量淤积,进而诱发黄疸[6]。新生儿一旦出现黄疸,会影响患儿的神经功能,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将不断发展,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因此,临床针对已确诊的黄疸患儿应及时进行治疗,将其机体淤积的血清胆红素排出体外,以促进患儿病情的转归,改善预后[7]。

TBIL是机体内血红素的一种代谢细胞色素。当机体内红细胞发生衰老和凋亡时会释放大量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会分解成血红素和珠蛋白,在酶促反应下血红素会生成TBIL释放至人体血液中,而新生儿在出生前因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会刺激红细胞大量生成,而此类红细胞不成熟,极易发生破裂,继而导致新生儿机体内胆红素水平较高[8]。IBIL主要由肝脏细胞摄取后与肝内Z蛋白和Y蛋白结合在发生酶促反应后转变为DBIL,继而排出体外,但在病理状态下,肝脏细胞被损坏,导致IBIL水平升高,继而增加了DBIL水平[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及血清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与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相比,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更佳,可降低机体内血清IBIL、TBIL水平,促进黄疸尽快消退。蓝光照射治疗是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有效方案,其主要治疗原理是通过蓝光照射将患儿体内的Z型胆红素转化为E型胆红素,并溶解于尿液及胆汁中,最终随之排出体外,继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白蛋白是一种胆红素载体,能够与机体内的E型胆红素相结合,提高E型胆红素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其反转录成为Z型胆红素,继而利于胆红素的排出。因此,两种治疗方案联合,相互作用,可提高综合治疗效果及胆红素排出量,促进患儿黄疸症状的消退,改善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血清IBIL、TBIL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猜你喜欢

黄疸蓝光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