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务实VS.野心:雷军AB面

2022-02-21程华秋子

新财富 2022年2期
关键词:金山雷军小米

程华秋子

雷军如同物联网中的那个核心计算机,通过与其他物理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人与资源、上层LP与被投企业的利益互联,将小米系庞大投资版图的所有要素绑定、利益共享并串联了起来。

无论是小米、顺为的股权分配,还是顺为与小米的联动,乃至小米主要投资平台金米、小米长江的LP组成上,都印着鲜明的“雷式”风格。

作为企业家,勤奋、务实,普通中国人的典型性格,在雷军身上充分展现。而这种特质下的“守正出奇”,善于生存和合作,也让雷军少了几分赌性。

但一个能连续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另一面必然是野心。从金山软件、小米上市,再到生态链圈层的打造,雷军经历过的这些高光和低谷已经翻篇,因为他又为自己开启了新的故事——造车。

小米系的最大“标签”,或者说差异化,来自雷军。

小米生态链之所以能够形成,庞大的投资版图之所以得以建成,与雷军个人的资源聚合和运营能力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互联网大佬里,雷军是公认的“劳模”。

相比腾讯的投资中,马化腾几乎“神隐”,难以看到他个人的操作痕迹;阿里巴巴中,马云着手更多的是框架的搭建、资源的整合,个别项目会亲自试水(比如投资华谊兄弟);在小米系的投资中,雷军则把自己置于前台,亲力亲为。

不仅亲自抓供应链、拍板顺为早期的投资项目、见每个决定投资的企业创始人,雷军也不介意被公众消费,亲自营销、制造话题……让自己成为小米最大的IP,流量制造者。特别是上《奇葩说》这种综艺节目、在B站鬼畜区拥有了“第一歌姬”的美名,也让雷布斯莫名与Z世代产生了不少连接。

年轻一代对于雷军的了解,或大多始于小米,但事实上,雷军几乎是国内互联网商业史的活化石。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互联网从PC端到移动端的风起云涌,再到如今物联网的开端,布局小米生态链的落子,雷军的创业史长达20多年。

从创业的轨迹看,雷军两大主要作品是金山、小米,其中,金山系已有3家上市公司(金山软件、金山云、金山办公),总市值达1740亿元,小米集团市值达4500亿港元;从投资的轨迹看,雷军则试水了天使投资人、企业CVC、家族办公室、政府产业基金(小米长江基金)几大赛道,投出了猎豹、YY、知乎、小米生态链下数家上市公司(石头科技、九号公司、华米科技、云米科技等)与20家独角兽(中创新航、能链集团、思灵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

超过万亿的资本版图,是雷军数十年如一日勤奋不懈构建而得。

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早年曾是互联网圈子最优秀的程序员之一,后被WPS之父求伯君相中,入职金山成为第6号员工。1998年,29岁的雷军出任金山公司总经理。那一年, 他的风头绝对盖过BAT的创始人们。但带领金山软件上市是雷军人生中的一场苦战,先后鏖战8年,多地辗转,最终于2007年10月登陆港股,虽然上市,但金山软件与腾讯、阿里无论是营收还是市值都差了一大截。

金山上市了,雷军觉得对兄弟们终于有了一个交待。2008年,38岁的他做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决定,辞职,退隐江湖。

直到2011年7月回归金山的3年间,雷军的主要身份是天使投资人。他投资颇有风格,只投人不投项目,而且还只投熟人及熟人的熟人这两层关系。如拉卡拉的孙陶然、UC优视的俞永福、好大夫的王航均是雷军朋友,凡客优品的陈年是其老同事,大街网王秀娟则是其校友。

天使投资人期间,雷军投资的公司基本都屬于他所看好的三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

第一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移动互联网的规模是PC互联网10倍以上”,UC优视、多看科技、瓦力语聊、7K7K、太美、I Speak、YY、一起作业、智谷、卡卡移动、喜讯无限、迅雷均属这一领域。

第二是电子商务,包括卓越网、尚品网、凡客诚品、乐淘、耶客和我有网。

第三则是互联网社区,包括逍遥网、乐讯社区、多玩游戏网(原“欢聚时代”)、绿人网、 Tech Web、长城会、雷锋网、知乎和大街网(表1)。

这一时期,雷军主要投出的上市公司包括YY、知乎、迅雷。

这些项目中,不少创始人后来进入雷军麾下,成为小米系公司的高管,比如多看科技的王川,后负责小米电视的业务,还有可牛的傅盛,2010年可牛影像与金山安全合并成为金山网络,傅盛开始担任金山网络的CEO至今。

2008至2011年的3年,在外人眼里,雷军是一身轻松、财务自由、闲云野鹤式的天使投资人,但对于“停不下来”的雷军来说,则是人生的一场淬炼。他难以释怀,金山起步如此之早,与BAT的差距却如此之大,并意识到,创业必须顺势而为,站在风口。

2011年7月,雷军第一次以小米创始人的身份亮相,公布了两件事情,一是同时任金山和小米的董事长;二是小米的商业模式叫“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那段时间,小米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种现象。每家公司都学会了和VC讲故事:要像小米那样通过爆款产品单点突破,用互联网思维占领细分市场的高地。

2014年是小米和雷军封神的一年,小米估值450亿美元,手机全年出货超过6000万台,小米MIX正式立项,海外业务着手布局,同时出现的还有B站上雷军的鬼畜视频。第三季度,小米问鼎手机中国第一和全球第三的位置。“小米模式”成了中国商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16年小米供应链危机时,雷军重返业务一线,亲自抓供应链。

2018年,上市前,小米集团估值超过3000亿元,雷军称小米要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但在上市后,小米却快速跌破发行价。与此同时,小米手机开始向高端进军、相关生态链公司纷纷上市,小米生态链的成绩开始显现。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同时拥有5件以上小米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设备的用户已达740万(除手机外),总AIoT连接数已达3.75 亿。

小米一路开疆拓土,当然是因为站到了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时代风口,但与雷军的利益分配格局也脱不开关系。

雷军个人的资产主要分为三块:小米集团、顺为资本、金山系(金山软件、金山办公、金山云)。

在小米集团中,上市时,主要合伙人都有持股,除雷军持股31.13%外,林斌持股13.32%,黎万强和洪峰分别持股3.24%和3.22%,刘德、周光平和王川分别持股1.55%、1.43%和1.15%,而雷军的投资伙伴许达来通过顺为资本和Gifted Jade Limited合计持有2.93%的股权。目前,雷军仍持有小米集团26.61%的股权。

这或许也是雷军厚道的一面。小米的市值在互联网圈排名进不了前五,但其创造的富人数量却不少。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上,小米集团虽然市值不及阿里、腾讯、美团、京东和拼多多,但造就的上榜富人却最多,达到7位。小米上市前,仅有雷军、林斌两个人上榜,上市后各人持股数量公开,2021年度,共有7位小米人上榜,新增许达来、刘德二位富人,甚至包括了此前已从小米离职的周光平(表2)。

在境内主体企业小米科技公司层面,4位合伙人一起持股,其中,雷军持股77.8%、黎万强持股10.12%、洪峰持股10.07%、刘德持股2.01%。

不过,小米科技、小米武汉等境内实体为港股小米集团通过VIE结构控制。

雷军的版图,似乎跟马云与阿里的关系有些类似(图1)。

马云的三驾马车,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云锋基金,上层控制权各自区隔,自成一体,唯有马云居于各个战略控制点位的顶峰,能够通盘调动所有资源,对外拓展业务时三者则均可产生协同。

马云通过他的三驾马车展现了控制艺术,小米与生态链公司共生互助的协同模式则充分体现了雷军的共赢哲学。

在顺为资本的境外顶层GP股权结构中,令人意外的是,许达来持股75%,雷军持股25%,这一比例也足可见雷军分配哲学。

雷军如同物联网中的那个核心计算机,通过与其他物理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人与资源、上层LP与被投企业的利益互联,将庞大投资版图的所有要素绑定、利益共享并串联了起来。协调资源、各尽其用、合理分配,是打造小米生态链这一大局里最关键的战略思维。

这不仅能从小米、顺为的股权结构能够看出,从顺为与小米如何联动,小米主要投资平台金米、小米长江的LP组成上,也有着鲜明的“雷式”风格。

小米上市時,雷军发表了《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的公开信。随后,郭广昌、徐小平、邝子平、王峰、冯鑫、许达来、何小鹏、陈睿、孙陶然、龚虹嘉等商界、互联网、投资圈大佬,都纷纷追忆和雷军交往的细节,并模仿雷军体,表达公司愿景和使命。

获得如此多的明星企业家联动,这也侧面反映出雷军整合资源的能力。

在小米系生态链相关投资版图的构建上,同样能深刻感知到雷军的功力,这既体现在小米集团体外的小米长江基金、顺为资本国内子基金的股东聚合上,又体现在众米的利益循环上。

小米长江:5倍社会资本杠杆,格力系意外成为大LP

具体来看小米长江的股东情况。

目前,小米长江的LP主要包括小米系、格力系、湖北国资、北京国资、信银海丝资管、北京汽车集团等。

其中,湖北国资(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出资40亿元,占据了大头。

作为LP,小米自身出资22.8亿元,相对于120亿元总基金规模,雷军此举,等于撬动的社会资本杠杆超过了5倍。而这120亿元,基本围绕小米产业链中的硬科技部分展开,如风险高、投入高、回报高的芯片项目是其重点,而甚至连小米造车,小米产业基金都已提前布局锂电池等赛道。

有意思的是,格力系同样是大 LP,珠海兴格资本和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简称“格力金投”)都由格力集团100%持股,格力系总出资35.45亿元,是小米系自身的1.5倍。

值得一提的,格力并非小米长江成立时就进入的。工商变更显示,2020年10月21日,格力金投接手了深圳金晟金融转让的14.45亿元的认缴金额,珠海兴格资本则接手了海信银丝转让的21亿元认缴金额,这也是格力混改,董明珠增强了对格力的控制力后不久发生的。

同一时期,新进入小米长江的股东还有广发乾和投资、江苏溧阳光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汽车(表3)。

与手机竞争中的“你死我活”不同,雷军对传统制造业的态度,不是颠覆,更多是合作。

与董明珠结缘,要从雷军2013年与其10亿元赌约说起。虽然以“打嘴仗”的形式互相营销,但也看出了雷董二人的几分惺惺相惜。跟放话“永远坚守制造业”、“格力是中国制造业顶流代表”的董阿姨有异曲同工之妙,雷布斯也表达过“小米改造中国制造业”的梦想。

格力系高举高打进入小米长江,意味着雷军与董明珠化“敌”为友,转化成紧密合伙伙伴;不仅跟格力打得火热,小米还投资过美的集团(2016-2018年为其前十大股东),而美的集团现在仍然持有小米的股权。

大佬云集顺为,雷军妻子张彤现身

在顺为资本部分境内投资平台中,则出现了雷军妻子张彤的身影,如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为资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顺为资本创投”)中,张彤作为LP持股99.99%(图2),不过GP的股权依然是雷军持股75%,张彤持股25%;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顺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张彤持股98%;北京顺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张彤持股75%(表4)。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顺为国内子基金的LP阵容十分豪华,聚集了小米高管以外的诸多大佬。比如,拉薩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为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拉萨顺为科技创投”)的LP中,出现了美的集团方洪波、新希望刘永好、聚辰股份陈作涛、泰康人寿陈东升、卓尔控股阎志等人(表5),充分显示了雷军在“朋友圈”中有着极强的黏合作用。

而另一个子基金苏州工业园区顺为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苏州顺为科技创投”)的LP中则涌现了不少私募的身影,包括歌斐资产、元禾辰坤、辰德资本以及何享健掌舵的宁波美域股权投资;此外,还出现了紫光集团旗下的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其出资9000万元,出资比例也达到了9%(表6)。

苏州顺为科技创投参与了不少小米生态链项目的投资,包括素士科技、趣睡科技、峰米科技、龙旗科技等。

天津众米:从生态链到员工的利益联动

小米通过天津金星创业持有天津众米、天津金米2个投资平台(图1)。其中,天津金米为小米生态链投资平台;而天津众米则为雷军设置的从生态链股东到小米员工的上下游利益联动。

具体来看,天津众米共由15个持股平台组成,分别为一米,二米……十五米。一米到十五米的很多股东都来自小米系及生态链公司的高管(表7)。比如十米的LP中,出现了刘德、洪峰、黎万强等小米创始人;伍米中的LP张娟为不杂科技的实控人,而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于2021年5月和张娟共同成立了不杂艺术,其中黎万强持股95%。拾壹米LP赖永赛为峰米科技CEO,拾叁米LP刘新宇为花花草草科技董事、云米科技董事……

而众米又持有天津金米13.8%的股权,这就意味着,从一米到十五米,从天津众米到天津金米,雷军把生态链公司和小米高管、员工聚拢起来,通过利益联动,从小米身上赚到的钱,又重新回到了小米生态链的源头孵育机构,实现资本回流及生态繁荣。

雷军“辐射”而成的朋友圈

从金山到小米,再到生态链公司,雷军创业的20年辐射出了以他个人为中心的人脉圈子,包括生态链公司高管、校友圈子等。

小米生态链的搭建就再次凸显了圈子的力量。在这个圈子里,合适的事情,找到合适的人来做,是领导者一个最重要的本领。

万魔声学的创始人谢冠宏曾是富士康事业群最年轻的总经理,是富士康最支持小米的人之一;而智米(空气净化器)的苏峻是刘德的老搭档,创米的范海涛来自龙旗集团,龙旗是红米的主要生产商。

华米的黄汪,与小米生态链的产品总监孙鹏是校友,同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以,小米生态链早期,就是一个熟脸圈。雷军、刘德等把过往几十年的人脉聚集起来搭建生态链,形成了早期的生态链图谱。

而在此之外,雷军还与“武大圈 ”有所交集。

陈作涛为武汉大学校董、聚辰股份实控人,主导了湖北珞珈梧桐创投的成立。而湖北珞珈梧桐创投与雷军的顺为国内子基金拉萨顺为科技创投中的LP出现了部分重叠,同样出现了阎志、艾路明、雷军、陈东升、楚天舒等“武大校友”和湖北籍企业家(表8)。其中,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在小米集团上市以来,一直都担任其独董。

毫无疑问,雷军是小米的灵魂人物。金山軟件、小米集团都曾遭遇过生存危机,雷军均能在困境底部中凝聚士气,改命重生,满血复活。这种坚韧是其真正的底色。

从创业方向看,雷军则始终秉持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务实,以“性价比”为导向。而这种守正出奇,让他缺少“赌性”中放手一搏的勇气。譬如,在造芯片上,雷军没有闻泰科技张学政放手一搏、加百倍杠杆去买下芯片标的的勇气。给小米手机做代工的闻泰科技,在蛇吞象并购下安世半导体后,成功逆袭为热门的科技公司。例如小米造车,也是等到行业趋势确定后再立项,这也是雷军性格中谨慎的一面。

这种调性下小米的产品,跟雷军上大学时,跟人合写的两本书的名字(《深入DOS 编程》和《深入Windows编程》)一样“淳朴”;跟他的英语口音一样,接地气。

勤奋、务实,普通中国人的典型性格,在雷军身上也充分展现。雷军丝毫不掩饰这些特质,因为这是国人的基本面,而这些“特质”确实吸引了他的同类。

人们可以看到,在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小米合伙人们都穿着雷布斯模样的衬衣、牛仔裤站在一排,宣誓小米价值观。这种形式上的趋同,更多地向外界传达了小米价值观,或者说“雷军精神”的“穿透”。这种穿透,从合伙人贯穿到生态链企业,还投射到小米的粉丝群体上。

雷军是理工男,早期小米的团队也是产品经理、工程师为主,小米最初通过论坛吸引到的粉丝同样还是这一群体。小米把社区运营成了玩家天堂,还利用“技术宅”的特性将刷机、折腾系统当成了生意,整个小米论坛充斥着技术研究的氛围。

“雷布斯”的诨名,调侃中带着几分认可,雷军俨然中国理工男的精神Icon。而小米的粉丝画像给出的米粉特征,主要有:男性多、学生多、在乎性价比、互联网原住民等等;用户群主要是理工科背景为主的 18-35岁的年轻男性。

如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 CEO,也大多也是跟雷军一样,是理工男。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中,描述的生态链公司CEO画像是“:他们具有工匠精神,和传统工匠相比,他们显然学历更高、文化层次更高、视野更开拓;他们具有企业家精神,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念过MBA,对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之类的话题兴趣不大,他们的热情全都在产品上,一心只想把产品做好。用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形容他们似乎都不是很贴切,我们姑且用‘产品家精神’形容吧。”

雷军也是“复合”、多面的。

金山的老员工评价雷军时,说他是“守正出奇”,善于生存和合作,不善于抢夺和征服。“内心瞻前顾后,太过谨慎,少了那点赌性。”但作为一个企业家,雷军身上不可能缺乏野心。

“金山与互联网时代的错过,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的野心。如果一个冒险家或者改革家的身上没有锐意进取或者叛逆精神的话,他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小米官方授权传记《一往无前》作者范海涛说。

小米生态链的成功是挖掘到了务实的同类,而雷军的新征程?造车,同样需要务实,也需要野心,依然是以小米最擅长的“制造”切入生产整车,虽然核心技术的撬动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投资,但本质依然是做高性价比的组装生意、价位在10万-30万元之间。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已成气候,小米汽车能否后来居上,雷军又会否再次让粉丝尖叫,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金山雷军小米
传递
娘等你回家
价值100亿元的错过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懒洋洋的兔小米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印度演讲蹩脚英语遭王思聪嘲笑
小米找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