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报纸”类词语的选择和定型过程*

2022-02-17郭利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新闻纸报章新报

郭利霞

作为新闻史、传媒史、报业史乃至近代史的重要关键词,“报纸”在清末民初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尝试利用晚清民国数据库、词典、小说、汉语教材等来还原“报纸”类词语的选择和定型过程,同时结合历史情境,分析“报纸”最终胜出的原因。

一、清末民初“报纸”类词语的形式和意义

黄河清《近现代汉语词源》所收“报纸”类词语(括号内为书中首见出处及年份)共11个:报纸(李提摩太《列国变通兴盛记·弁言》1894年)、新闻纸(马礼逊《广东省土话字汇》1828年)、加西打/新闻纸篇(《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癸巳年十二月、《新闻纸略论》1833年)、新文纸(《红毛番话》1837年)、新闻篇(理雅格译《智环启蒙塾课初步》1856年)、邮报(伟烈亚力《六合丛谈》1857年)、新报(林乐知《教会新报》发刊词1868年)、新闻报(《曾纪泽日记》1873年)、报章(辰桥《申江百咏》1887年)、新闻报纸(沈翊清《东游日记》1900年)。①

“报纸、新闻篇、报章”都有更早用例,“报纸”出自林乐知《教会新报》(1873年),“新闻篇”出自高大卫(David Collie)和袁德辉的《英华学生口语手册》(1826年),“报章”出自《万国公报》卷十二(1879—1880)。②“报纸”最早的一例出自《申报》(1873年1月4日)一篇题为《洋烟害》的读者来稿:“每欲以自警者警众,苦于扬播无由,倘荷附刊报纸,未始非推己及人同登彼岸之大旨也。”③郑观应的《盛世危言》(1894)这样介绍“日报”:“……故日报盛行,不胫而走。其名目有日报、月报、七日报、半月报之别。”④第一个“日报”指“报纸”,第二个“日报”指每日发行的报纸。《近现代汉语词源》“日报”最早的用例来自《遐迩贯珍》第一号(1853年8月),指每日发行的报纸。另外,崔国因的《出使美日秘国日记》(1894)用“新闻”指报纸。谭嗣同的《报贝元征》(1895)使用了“新闻报纸”。⑤

综上,清末民初的“报纸”类词语至少有13个,各种形式以出现时间为序排列如下:新闻篇(1826)—新闻纸(1828)—加西打(1833)—新闻纸篇(1833)—日报(1853)—新报(1854)—邮报(1857)—新闻报(1873)—报纸(1873)—申报纸(1875)—报章(1880)—新闻(1894)—新闻报纸(1895)。首先使用这些词的群体主要是传教士、清廷的出使大臣和留学生。

我们在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年,下表简称“晚清”)和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年,下表简称“民国”),分别以“全字段”(下表简称“全”)和“题名”(下表简称“题”)检索了除“新闻”外的12个词,“加西打、新闻纸篇”均为0。“新闻篇”2例均指新闻栏目。其他词语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晚清和民国数据库中,“报纸”类词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均为“日报”和“新报”。“日报”分别有66.12%和53.52%来自《××日报》(除去了《七日报》《五日报》等2641条),“新报”分别有37.09%和83.99%来自《××新报》(除去了《知新报》等4407条)。“新闻纸、新闻报纸”只出现在题名中。“邮报”“报章”在晚清未见做报名,“邮报”有些是“西邮报导、台湾新邮报导”等无关项,“报章”不少是“……报章程”等无关项,民国期间“报章”有29.29%来自《译丛:英文报章杂志的综合译刊》,“邮报”有42.81%来自《××邮报》,“新闻报”有些是“新闻报馆”,因此这三个词实际数量要少一些。这些词语的具体出处详见表2,括号内是出现次数,限于篇幅,我们只列出数量居于前六位的。

表2 “报纸”类词语的出处

此外,《申报》(1872—1949)未见“新闻纸篇、新闻篇、新闻报纸、加西打”。《新闻报》(1893—1949)、《大公报》(1902—1949)各有1例“新闻篇”,未见“新闻纸篇、加西打”,《时报》(1904—1939)未见“新闻纸篇、新闻篇、加西打”,“日报、新报”在小报中、“新闻报”在《新闻报》中词频奇高,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报名或报名的一部分。自1893年《新闻报》创办后,“新闻报”数量激增。“报纸”类词语的具体出现频次如表3所示。

表3 “报纸”类词语在《申报》等中的出现频次

跟报纸相比,词典收词有一定的滞后性,收入词典的词条一般是已经稳定下来的词语。表4是13部词典(依次是:马礼逊《英华字典》,卫三畏《英华韵府历阶》,麦都思《英华字典》,罗存德《英华字典》,卢公明《英华萃林韵府》,井上哲次郎《订增英华字典》,邝其照《华英字典集成》,颜惠庆《英华大辞典》,商务书馆《英华新字典》,赫美玲《官话》,季理斐《英华成语合璧字集》第四版⑥,黄士复、江铁《增订综合英汉大辞典》,商务馆《国语辞典》)中“报纸”类词语的收录情况。马礼逊等早期传教士用中国传统的“辕门报、京报”等对译“newspaper”,通过这样的互译,他们把“newspaper”所承载的意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语境建立了巧妙且微妙的联系。⑦不过早期报刊译述多采用中西合作方式⑧,传教士用“邸报”等对译“newspaper”很可能也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参与。

表4 词典中“报纸”类词语的收录情况

如表4所示,在颜惠庆《英华大辞典》收录“报章”和赫美玲《官话》收录“报纸”前,“新闻纸”几乎是一枝独秀。季理斐《英华成语合璧字集》前三版(1905、1907、1911)⑨跟邝其照词典和文林士《海关语言必须》(1908)一样,只收录了“新闻纸、日报”,但第四版(1918)加收了“报章、报纸”。狄文爱德《新名词》中的“报纸、报章”对应的均是“press,newspapers”,“报”的释义是“magazine,newspaper,periodical,used with some qualifying word before it as 日Daily or Journal,星期Weekly,月Monthly,画Illustrated,女Women′s,&c.”。可见当时“报”的语义具有开放性,可以是报纸、杂志、期刊,可以是日报、星期报、月报,也可以是画报或女报。

二、“报纸”类词语的定型过程及其原因

(一)“报纸”类词语的定型过程

“newspaper”这一概念刚刚传入中国时,最早用中国传统的“京抄”等来对译,很快又直译为“新闻纸、新闻篇”,或把“gazette”音译为“加西打”,还有杂糅形式“新闻纸篇”,这些形式大部分转瞬即逝,流通最久最广的直译形式是“新闻纸”,它和“报纸”形成了强劲的竞争关系,“新闻”十九世纪末从日语短暂借回后,还催生了“新闻报纸”这一形式,据陈明娥(2014)研究日本明治时期教科书中“新闻纸”8例,未见“报纸”,下文我们通过数据库来观察这一过程。

1.“报纸”类词语使用频率的历时变化

表5显示了以十年为期,五个高频词在数据库中的历时变化。可以看出,19世纪60、70年代,即洋务运动初期,“新报、日报”从无到有,“新报”更是一出现便形成了一个高峰,反映了洋务运动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新观念。耐人寻味的是,“newspaper”的概念刚进入中国时,传教士们努力把它跟中国传统报刊建立联系,短短几十年后,《邸报别于新报论》《论中国京报异于外国新报》就见诸报端。这表明,“邸报”等的引介使命已经完成,“newspaper”这一概念需要全新的汉译形式。甲午战争之后数年是洋务运动后近代报刊发展的又一个高潮,1898年戊戌政变是“报纸”数量骤增并超过“新闻纸”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也是“日报”出现爆炸式增长的分水岭。据费正清、刘广京研究,在维新运动期间出现的报纸和杂志比新式学堂和学会更为重要。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也推动了清廷的改革。《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内容包括废科举、建学堂、派五大臣出洋考察等。科举废除使得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转向了新闻业,学堂大兴则给报纸带来了大量读者,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科举制度的废除、教育体系的改革,都直接催生了中国现代报业的发轫。据桑兵(1991)研究,维新运动的兴起掀起了报业扩展的热潮,从1898年一直持续到1912年,这期间成为中国报业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些都影响了“报纸”类词语的走向。十九世纪后半叶,报业从业人员地位还很卑微,数年内形势突变,1910年9月4日成立报界俱进会,显示了同业群体的崛起及其社会地位的上升。辛亥革命之后十年,“报纸”和“新报”数量翻番,“新闻报”减少了一半多,“日报”也有所下降,“新闻纸”几乎没有变化。1915—1923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1917年2月文学革命正式开始,并取得了成功。1921年,教育部通令小学教科书一律用白话,这为“报纸”的胜出埋下了伏笔。1922—1932年,除了“新报”大幅下降,其他词语都大幅增加,“新闻报、新闻纸”更是数倍增长,随后十年“新闻报”有所下降,其他词语均有显著增长。

表5 晚清民国数据库“报纸”类词语出现频次的历时变化

总之,“报纸”类词语的出现和定型过程发生于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洋务运动、戊戌政变、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都直接反映在了“报纸”类词语的选择上,生动体现了社会历史背景对语言的影响。

2.“报纸”类词语的混用及分工

在最终定型为“报纸”前,“报纸”类词语曾经长期混用,具体情况详见表6,“+”表示可以混用,“—”表示不可混用。这个过程持续了数十年。

表6 “报纸”类词语的混用情况

“新报”和“新闻纸”在《中国教会新报》(1868—1872年)分别出现了86次和15次,在花之安《新闻纸论》中,分别出现了36次和15次。“新报、报纸”在林乐知《教会公报》(1873)中并用,作者认为“新报”是正式用语,“报纸”可能是临时使用;“新闻纸、新报、报纸”在《申报》《福州新设华字新闻纸》(1875年3月6日)一文中同现,“新闻纸”见于标题,“新报、报纸”见于正文;“日报、报纸”在《申报》的《日报笑谈》(1875年5月19日)一文中混用;“报章”“新报”在《万国公报》1880年第591期并用;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1894)中“报纸、日报、报章”同现;崔国因《出使美日秘国日记》(1894)中“新闻”“新闻纸”“报纸”同现;裘廷梁《无锡白话报序》(1898)中“报章”“日报”并用;狄文爱德《新词语》(1913)中“报章”“报纸”并用。

可见,“报纸”在出现后,迅速上升到了枢纽地位,先后和其他词语同现并形成了竞争关系,与“报章、新闻纸”的关系尤为密切。

(1)“报纸”“报章”的语体分工

“报章”“报纸”在混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语体之别:口语中,“报纸”占优势;书面语中,“报章”更受青睐。如鲁迅《致章廷谦》:“果然,有几种报章,又对我大施攻击……计海婴生后只半岁,而南北报章,加以嘲骂者已有六七次了。”《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一书中,标题只用“报章”,正文中“报章、报纸”混用。庄钦永、周清海(2010)把狄文爱德《新词语》(New Terms for New Ideas:A Study of the Chinese Newspaper)翻译成了《中文报章新词手册》。

书信、标题、书名都是书面语,“报章”占优势。民国数据库(1911—1949)中,“报纸杂志”156条,“报章杂志”1545条。BCC语料库(1946—2015)中,“报纸杂志”708条,“报章杂志”349条。这体现了“报纸”“报章”的此消彼长。

(2)“新闻纸”“报纸”的混用及消长

“新闻纸”“报纸”的混用时间久,范围广,从清末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见于晚清小说、报刊文章、学术专著、汉语教材。二者在晚清小说中的出现次数如下:《官场现形记》(2/0)、《文明小史》(10/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18)、《孽海花》(1/4)、《老残游记》(1/0)。莫安仁《官话汇编》(1916)和《新官话汇编》(1933)二者均混用。李伯元(1867—1906)、吴趼人(1866—1910)都在上海创办过小报,两人生卒年也接近,但李的作品多用“新闻纸”,吴的作品多用“报纸”。张静庐的《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下编《中国的新闻纸》(1932)主要用“新闻纸”。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出版时间接近,几乎通篇使用“报纸”。这体现了不同的使用倾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刊、新式学校及学会大量涌现,思想知识的传播媒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报纸的受众从少数精英扩散到普通民众。“报纸”全面超过“新闻纸”的过程不过短短数十年。从图1可以看出,1933年“新闻纸”的使用频次一度反超“报纸”,很快又趋于下降。这是清末民初风云激荡的历史背景在词汇上的一个小小投影。

图1 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报纸”“新闻纸”的频次

(3)“新报”“日报”等词语为何没有被选择?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新报”“日报”等何以指报纸?表1、表3、表5的数字都清楚地显示了“新报”和“日报”在使用频率上的压倒性优势,为什么它们最终没有胜出?

《中外新报》(1854年创办于宁波)是我国最早以“新报”命名的中文报刊,黄旦(2012)认为《中外新报》“在报名中嵌上一个‘新’字,与中国原有的邸报划清界限”,这是“中国新闻史和新闻思想史上的一个开天辟地之举”。不过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陈其元(1812—1882)《庸闲斋笔记》还把二者等同起来:“外国之新报,即中国之邸抄也……”不过,洋务运动后大量以“新报”命名的报刊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新报”的广泛使用,花之安认为:“盖溯西国新报之始,从俗而言之则曰新闻纸,其实言新报则较妥。”然而,在新旧的不断交替中,“新报”很容易就会失去其“新”的优势,同样的原因导致它后来彻底在“报纸”类词语中消失了。“日报”指报纸也是因为它高频用作报刊名,据戈公振(1985)研究,《华字日报》是最早的中文日报,创刊于1864年,《循环日报》1874年创刊。邝其照直接用“日报”对译“newspaper”,但“日报”的本义毕竟是“daily newspaper”,因此它最终回归到本义也是顺理成章的。

“新闻”在唐代就可指“报纸”,日语借用汉语,至今仍指报纸。《清语正规》(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和石山福治编《支那语辞汇》均用“新闻”,曾留学日本的宋教仁(1882—1913)在《宋渔父日记》中也用“新闻”。“新闻”没有胜出的重要原因是它和“news”的对应已深入人心,从而抑制了“newspaper”这一义项。“申报纸”在《申报》数据库中仅2例,一例见于1875年3月13日,一例见于《申报纸》一文(1927年9月8日),前者特指《申报》,后者泛指报纸。《申报》创办颇早,但直至1912年史量才接办后才渐有起色,因此,“申报纸”指报纸当在民国之后。果然,笔者在《大公报》检得11例,最早一例见于天津版:“惟翘首以待君秉绚烂之笔述其透彻之观察放一光彩于申报纸上之日耳。”(1918年1月9日);最后一例见于上海版:所有的报纸都叫“申报纸”(1946年8月25日)。“申报纸”虽一度成为“报纸”的代名词,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使用频率也不高。那么“报纸”有没有可能是“申报纸”的缩略?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二者虽然出现时间接近,但数量悬殊。《申报》数据库中,“报纸”共944条,“申报纸”2条,晚清和民国数据库中,“报纸”分别有167和5284条,“申报纸”均为0条。

再看“邮报”何以指报纸?晚清数据库中,“邮报”最早1879年出现,“英京邮报”等6条见于《益闻报》,“东瀛邮报”见于《万国公报》。《经世报》(1897)有不少“译英华邮报”的内容。《集成报》有大量“译日本邮报、译伦敦邮报”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些“邮报”均非本土报纸,对应的是“post”“mail”等,现在西方报纸仍有不少以“邮报”命名,如《每日邮报》(Daily Mail)(1896—)、《莱茵邮报》(Rheinische Post)(1946—)、《全国邮报》(National Post)(1998—)、《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等。换言之,晚清“邮报”主要指国外的报纸。民国后,“邮报”逐渐限于跟邮政相关的报纸。

“报纸”类词语的竞争结果如下:“报纸”胜出,口语和书面语均可使用,“报章”多用于书面语,“日报”特指每日发行的报纸,“邮报”指跟邮政相关的报纸,“新闻纸”指用来印报或一般书刊的纸张,“新闻报纸”“新闻纸篇”“新闻篇”“申报纸”“加西打”“新文纸”“新报”“新闻”不再使用或不再指“newspaper”。

(二)“报纸”胜出的原因

在“newspaper”的中译名中,“报纸”既非最早出现的形式,也非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它的胜出是社会历史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

1.“报纸”胜出是清末民初社会历史背景使然

“newspaper”这一概念的接受和传播过程跟中国社会的进程密切相关。最初它被直译为“新闻纸、新闻篇”,洋务运动的兴起直接促成了“新报”的迅猛发展。洋务运动中,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报纸的畅销形成了良性循环,《申报》就深受印刷术革命的影响,这也是“申报纸”后来可指报纸的重要原因。清末交通通讯业发展迅速,各地邮政局、电报局的设立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更为报刊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文第一部分曾提到,首先使用“报纸”的很可能是《申报》的一位普通读者,跟西人新名词“新闻纸”相比,它有明显的优势:国人自创,表意明确,适合作为新事物的载体。“报纸”超过“新闻纸”以戊戌变法为界,报界团体兴起和科举制度废除发生在同一年,这些看似巧合,实则具有必然性。这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保持传统”与“走向变革”的双重趋向。

传教士中文报刊推动了中国民族报业的产生和发展,成了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刊的催化剂。许多著名报人都参与过外报的编辑经营,再独立办报,或在外报影响下开始报业生涯,王韬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1898年以前,外资报刊占绝对优势,戊戌之后民办报刊声势骤盛,随着民报影响扩大,外资华文报刊走向末路,连《万国公报》都被迫于1907年停刊。

新知识群体的崛起、现代印刷业的进步、民族报业的发展,共同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可能性。新知识群体多有留洋经历,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一方面,他们是报刊的重要受众,深受报刊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办报,教育国民,变革报刊的文字文体。而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给他们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些因素共同凸显了“报纸”的优势:跟“报章”相比,“报纸”更符合新文化运动言文一致、浅显明确的精神;跟“新闻纸”相比,“报纸”具有本土色彩和传统根底。“newspaper”这一概念是传教士引入中国的,费正清、刘广京认为新世纪开始(1900年)可以看作基督教传教活动的转折点,由于种种原因,传教士们从此再也没有19世纪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的那种影响了。反教情绪一直持续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反映在“报纸”类词语上,“新闻纸”由一枝独秀到逐渐被边缘化,1949年后渐渐销声匿迹了。可以说,外报衰落、民报兴起、官报失利等,共同促成了“报纸”的胜出。

2.“报纸”胜出是词语分工及表义明晰化的自然结果

清末民初“报纸”类词语之所以如此丰富,是因为“词汇空缺”(lexical gap)。“词汇空缺”包括概念空缺和语义空缺,前者指一种语言中表达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词汇。十九世纪之前,“newspaper”在汉语中就存在着概念空缺,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后,指称形式至少有13种,其中“日报”字面上指每日发行的报纸,“邮报”是与邮政相关的报纸,“新报”对内容作了限定,回归词“新闻”跟“news”的关系比跟“newspaper”更密切,“新闻纸”“新闻纸篇”“新闻篇”“新闻报纸”“新闻报”均与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趋势相悖。最终“报纸”胜出,“新闻纸”“邮报”使用范围变窄,“日报”回归了本义,“新闻篇”“加西打”等昙花一现,“新报”退出了交际,“报章”“报纸”形成了语体分工。

“报纸”之所以通行起来,是因为它外延广,表义明确,同时也顺应了双音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报”的语义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报”古已有之,《说文解字》中写道:“報:當罪人也。从幸从。服罪也。博号切。”显然“报”的本义与“newspaper”无关,不过《史记》中就出现了“报告”“告知”的意义,《蒙恬列传》中有“使者还报”。近代汉语中“报”的常用义项是“告知、告诉”。如韩愈《咏灯花同侯十一》: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报纸”中的“报”还保留着这一义项,“报纸”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传递信息。《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报”共11个义项,第一个义项就是“告诉”,作为中心语的“……报”则从表动作转指为内容,“报纸”中“报”仍表“报告、告诉”,随着报纸发展为最重要的大众传媒,“报”的名词用法远超动词,清末民初,“……报”数不胜数。从词汇史的角度观察,“报纸”胜出与词语分工和表义精细化有关,这些都是语言内部因素。“报纸”战胜“新闻纸”的过程也是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彻底厘清的过程,二者分立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报刊业和新闻业的成熟。

本文聚焦于“报纸”类词语从形式纷繁到分工逐渐明确,最终定型于“报纸”的过程。“报纸”胜出一方面是“报纸”类词语内部分工日益精细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清末民初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简言之,“报纸”胜出是风云突变的清末民初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语言和社会互动的结果,同时也显示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面对西方冲击做出的中国回应。

注释:

① 黄河清:《近现代汉语词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版,第62-63页。

③ 李玲:《从刊报未分到刊报两分——以晚清报刊名词考辨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3期,第148页。

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⑥ 语料来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数位资料库英华字典资料库。

⑧ 尹延安:《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中的汉语变迁及影响(1815-1907)》,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页。

⑨ 参见Donald Mac Gillivray.AMandarin-RomanizedDictionaryofChinese(英华成语合璧字集).Shanghai: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猜你喜欢

新闻纸报章新报
06、07、08合刊
05、06、07、08合刊
在“商”就要在“言商”上有新作为——浙中新报着力做好“商”报道的探索与实践
日本新闻纸总产量和总消费量持续下降
2013年日本新闻纸消费量降至325万吨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1~6月我国新闻纸出口量增加4.6倍
言俄患以塑爱国心
《新报星期六》的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