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提高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创新路径
——基于与欧美逻辑素质教育的比较

2022-02-16

关键词:高校教师逻辑素质

孙 雯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提高高校教师逻辑素质能力是大学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逻辑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是指科学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以及创新思维。我国长期以来对于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得也极不充分。本文拟深入讨论提高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必要性,并通过和欧美逻辑素质教育情况的比较,探寻适合我国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提升路径。提高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教师个人观念上的契合和努力,又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支持。

一、提高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现实需要

(一)自身诉求的内在需要

高校教师的发展既是职业角色的发展,也是教师个人自身的发展[1](P4)。高校教师应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必要途径[2]。高校教师不仅要在自身专业学科领域取得不断突破,且逻辑素质的提升也是自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曾指出,要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要善于把握生活中的现象和本质,要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勇于探索真理,养成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3]。

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对事物的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能力不足,依然存在逻辑思维混乱、语言失范、判断失当等问题。例如,某些教师上课时说: “我们班的同学全都按时到了,只有两个同学没有到。”“全部按时到了”与“两个同学没有到”。这两个判断是矛盾关系,是不能同时肯定的,再比如,教师有时鼓励学生说: “要是刻苦学习,就能考上大学。你看他没有考上大学,他肯定没有刻苦学习。”“刻苦学习”是“考上大学”的必要条件,可是这名教师却将此处误为充分条件,否定后件,是不能推出正确结论的。可见,在高校教师授课和日常交流中,语言不规范、措辞不恰当、推理不严谨的现象比比皆是。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要严格要求和不断完善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逻辑素质能力。一方面,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语言逻辑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严密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高校教师面对更多的挑战,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提升逻辑素质无疑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应对学生和社会诸多挑战的一种理性选择。高校教师可以借助逻辑思维,从更加理性的层面来分析和处理教学活动,并有效地把各种知识传播出去,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感受更好的师生互动,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换句话说,高校教师可以借助逻辑这个着力点,把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进而增强自身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教书育人的迫切需要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提升育人的能力和水平[4]。目前,大多数的高校教师仍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评估手段,较少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不重视培养创新人才,以至于很多高分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震撼整个教育界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高端人才呢?钱老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5](P1)这个问题的原因肯定涉及很多层面,但是其中的一个症结还是在教师身上。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者和创新思维的训练者,高校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逻辑知识,还要讲授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理性思想和创新精神,要不断走向更赋创造力的智慧育人[6]。因此,新时代高校教师要努力锻造和提升自身逻辑素质,以更合格的师者去传递、影响和引导身边的人,可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于两个方面: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认为,东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别是西方人重视逻辑思维,而东方人重视形象思维,这被认为是西方现代科技文明超越东方的根本原因之一。“富强之基,本诸格致。”要建设富强的中国,在目前的形势下,一定要重视逻辑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在北京35中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曾明确表示:“我上学时最大的收获在于逻辑思维训练,至今受益不浅。”之后,温总理在不同场合又多次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7]。为此,迫切需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逻辑素质的优秀高校教师,来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科学的思维方法、批判的思辨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近处讲,提高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是建设内涵型学校的需要;从长远看,甚至可以说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大的意义。

二、欧美逻辑素质教育的发展情况

欧美在逻辑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开始强调逻辑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教育体系的人,在其教育体系中特别强调理性的训练,理性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他十分注重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师承柏拉图,继续提倡逻辑素质教育,主张把逻辑素质教育养成习惯。其中,逻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思考之中,是他众多研究领域中的核心。亚里士多德非常勤奋、潜心治学,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工具论》和《形而上学》对创立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世纪时期,哲学家们对逻辑素质培养的重视相对于古希腊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处处渗透着逻辑思维。逻辑教育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逻辑学是欧洲教育最为基本的课程“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的必修课程之一[8]。通过对逻辑知识的学习,他们的逻辑素质不断提高,进而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也更加深刻。另外,哲学家们在信仰中更侧重寻求理性的支持,孕育了逻辑和理性精神。运用逻辑方法,细致地对神灵、信仰、圣灵等做出各种不同的阐释,并将其有机的统一起来。显而易见,通过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客观上提升了西方人的逻辑素质。

历时两千余年,西方对于逻辑素质的培养,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以逻辑思维与创新性思维训练贯彻整个教育的始终,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到现代又得到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9]。20 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进行了一次教学改革,规定把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邀请全球500多位教育家,请他们列出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结果在16项教育目标中“提升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居第2位[10]。20 世纪 8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逻辑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并列为七大基础学科,它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发展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11]。此外,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研究指出,在当今世界,我们必须要有批判的逻辑精神、创新的思维意识,要具备好奇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12]。

目前,欧美许多大学都设有专门的逻辑教育机构,最为著名的有: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简称ILLC。值得我们学习的是,ILLC设立的国际性项目和开放性项目。其中,国际性项目设立了很多实用的课程,例如:“核心逻辑”“逻辑、语言和信息” “逻辑和认知”“语言和言语技术”“语言学习”和“信息检索”等课程;开放性项目是关于逻辑教育的研发项目,例如,“逻辑在行动”的开放性项目,面向全世界的逻辑爱好者开放。这些项目的宗旨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逻辑素质,进一步把逻辑拓展应用到数学、语言、人工智能、哲学和教育等学科中去。此外,欧美国家还创立了有关逻辑素质教育的期刊,例如《探索:跨学科的批判性思维》《应用逻辑杂志》等;举办了逻辑国际交流会议,如逻辑教育研讨会、人工智能中的逻辑、时态逻辑国际会议、计算机科学中的道义逻辑研讨会等。这些逻辑教育研究机构、逻辑专业杂志和逻辑交流会议,都为受教育者逻辑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更加专业的交流平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有所借鉴的。

在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等著名学府都设立了逻辑学专业。逻辑学家们也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逻辑素质的重要性。杜国平指出提高国民逻辑素质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11];吴格明论证了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密切关系[13];杨武金指出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测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14];王春丽论证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15]。我们看到,对于逻辑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更多的高校教师和逻辑学家,进入到推动逻辑学教育的行列中来。

然而,对于提高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研究,目前尚未深入系统。虽然一些教育家提出改革的良方,实践者们也纷纷探索提升方案,但还是缺乏规范的、体系的科学引导,尤其是面对提升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有效途径”这一问题时,有效合理的方案仍然缺失,整体化的培养体系尚未构建。

相比之下,我们看到欧美国家的逻辑素质教育是比较成熟的,通过对欧美国家逻辑素质发展的分析,对我国高校教师的培养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我们可以参考欧美通识教育的模式,让高校教师多尝试接触不同的学科。因为,通过对多个学科的涉猎之后,高校教师会有不同的思路和新的视角,可以更有能力地以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套用和引进西方逻辑素质的发展理论与实践模式,要根据我国国情研究适合我国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的提升路径。

三、新时代提高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实际操作

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认真领会和学习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教师教育的系列讲话,自觉将这些讲话落实到实践之中,保证提升路径的方向明、措施实、效果佳。

(一)以书为基,促进高校教师逻辑素质全面发展

我国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能力待发展空间很大,在专业知识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高校教师对有关逻辑学的基础知识缺乏,阅读逻辑学著作明显不足或知而不深。因此,推进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发展,应该根据个体的不同,把握其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重点强化高校教师逻辑素质中存在的盲区或比较薄弱的部分,鼓励高校教师主动开展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逻辑知识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教师主体是内因、组织推动是外因。因此,唤醒高校教师的内在需求,激发其积极主动地自主成长、激发其阅读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逻辑是学习各科知识的通用工具[16],培根指出,逻辑“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17]。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知识的特点和教学的需求,自主的选择适合自身的逻辑书籍来阅读。读是思的基础,有很多适合高校教师阅读的通俗逻辑读物。如《课堂中的逻辑味道》《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说话与逻辑》和《工作与逻辑》等。还有一些更专业的逻辑学书籍,如《普通逻辑》《应用逻辑》《哲学逻辑》《一阶逻辑》《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现代逻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方法[18]。另外,思为读的延伸,高校教师还要注意读书后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为学之道,必本于思”。高校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应该是一个持续进行、不断强化的过程,直到养成科学思维的方法和习惯,终身受用。

另外,在教师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或困难,可以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资源,及时的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网络信息时代,可以搭建网上的交流平台,申请在线的逻辑学课程,通过逻辑学课程的在线学习,可以更有效地将知识系统化,并获得在线的答疑辅导。比如,北京的逻辑语言研修学院(原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就是以网络教学为主要手段,开展逻辑素质教育的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针对高校教师的需求进行短期而高效的充电式培训[19]。高效的学习平台,也是提升高校教师逻辑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鼓励进修,分层开展逻辑素质教育

提高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应明确在提高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外界保持有效、持续的学习与交流。教师逻辑素质的提升,是教师自主发展和外在环境的支持下同时进行的,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认同下,将获得更多的发展能量,这些对于提升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水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要加大高校教师访学支持力度,加强高水平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开启提高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个性化研修活动。在进修学习中,可适当根据新任高校教师、成熟高校教师或青年高校教师、中年高校教师等不同的阶段,分层次、差异化地设计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研修学校和研修内容,并择优选择专业的逻辑研修团队和资源,以保障高校教师研修内容的丰富、高效和多样性。

目前,国内非常成熟的逻辑研究机构有:中山大学的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北京大学的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西南大学的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现代逻辑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等;国外优秀的逻辑研究机构有:卑尔根大学逻辑信息与互动研究组、斯坦福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CSLI)和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ILLC)等,这些逻辑研究所是系统提升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有力保障,可以为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提供丰富、优质的逻辑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帮助高校教师把逻辑学基本原理与逻辑方法大众化、普及化,把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与实践教学切合地结合起来,这对于系统提升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此外,积极参加逻辑会议,加强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1979年8月成立的“中国逻辑学会”,目前已有数百名学会会员,大多数会员来自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师,“中国逻辑学会”定期举办有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其中有很多是关于提升教师逻辑素质的研讨会。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现代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报等也会对会议的观点及时做出相应的评述。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地参加逻辑会议,并关注相应的报道。

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教育是一个漫长历程,在发展提升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贯穿整个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持续性活动[20](P19)。自我学习和反思、专业引领与相互交流都是提升高校教师逻辑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同国际教育接轨,建立逻辑素质测量和评价体系

我们要提高高校教师的逻辑素质,需要对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个可以通过测量和评价来实现。欧美国家的逻辑能力测评是倍受重视的,ACT和SAT是学业能力考察,GMAT、GRE和LSAT是一般能力测试,这些都着重考察逻辑思维能力[21]。笔者调查,目前我国还没有适合高校教师的逻辑测评体系,现有的逻辑测评主要集中在MBA、MPA、GCT和公务员考试中,这些都是逻辑能力的测评环节,主要考查的是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在复杂情况下处理信息的应变能力[22]。一般来说,在评价个体的综合素质时,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比知识的差异更有评价意义[23]。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我们要认真考虑采取什么样的逻辑测评体系,或者说哪种测评是恰当的、行之有效的。

建立信度高、效度好的高校教师逻辑素质测评体系的基本框架可以包括:首先,以高校教师逻辑素质为中心,编制逻辑素质测试卷;其次,通过评测、谈话、课堂教学等方法,对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再次,以分析结果为基础,给出真实有效的测评结果,根据评估报告书,对个体教师的短板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最后,还应该设定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相应能力的等级证书。

在整个测评过程中,难点在于如何合理的编制测量试卷,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选取测量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要素。逻辑素质的评价要素可以设置为如下几个方面:准确的判断能力、严密的推理能力、合理的论证能力、识别谬误的能力、分辨概念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等[24]。然后,基于这些测量要素组织测评试题的题型。试题题型可以设计为: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归纳和演绎推理、分析论证、识辨谬误、辨析概念、形象思维、组织协调和综合实践等[25]。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测评,评价的是高校教师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核高校教师对逻辑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此,在设计试题时,测试题的试题内容要少使用逻辑学的专业术语,尽量遵循日常的表达习惯,并根据高校教师的认知特点,相应调整试题的难易程度。

此外,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提升成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可以依托学生加以验证。新时代大学生信息知识量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要更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是高校教师逻辑素质发展的效果呈现和价值所在。因此,高校教师不能仅局限于从自身的角度来拓展逻辑素质研修的内容,有必要将学生的需求也考虑进来。学生的反馈是很重要的,高校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可以进一步的调整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计划。然后,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周而复始最终形成对于教师、学生、社会的良性循环。总之,高校教师逻辑素质的测评是一个崭新的内容,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科学地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核心和最活跃的部分,是教育进步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正在由合格传统型教师逐步提升为高素质创新型教师,这个提升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既有宏观社会背景的推动,也有微观的内在动机;既有国外的影响和借鉴,也有本国的推动和创新;既有人为的努力,也有实践的积累。只有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为高校教师提升逻辑素质能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逻辑素质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