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科举制度的再认识

2022-02-16孙培青

关键词:八股文科举考试科举制度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以往学习中所接触的历史材料,绝大部分都认为明清的科举制度是一种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选士制度,对这种已经落后腐朽的制度加以批判,作了否定性的历史评价,似乎就对它盖棺论定了。但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度确立,实事求是的学风得以恢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受到尊重,开始重新研究被“文革”所颠倒的历史,有些学者提出对科举制度进行再研究、再认识、再评价,要为科举制度平反,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围绕科举制度这一问题,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也出了一些书,现在研究讨论还在继续深化。我本人在学习中获益不浅,认识有了提高,形成了一些初步想法。

一、科举的历史性与考试的永恒性

科举,简单说就是设科举士,它通过考试的方法,以达到选拔精英人才为文官的目的,是封建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制度之一。科举以进士科创立为标志,进士科创立于隋大业二年(606年)①,而终结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科举是中国考试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科举是隋代政治发展的需要

隋代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是以九品中正制作为主要选士制度,从220年创立此制度开始,延续了三百多年。九品中正制日久生弊,它被代表士族豪门利益的中正官所把持垄断,收受贿赂,选士不依据士人的才学,唯以门资为标准,庶族寒门全被压制,士族中有才学而未被选者极为不平,统治集团上层因缺乏人才可用也极为不满,九品中正制已经腐朽,有识之士要求改革,“罢门资之制”,选士“不限门资,唯在得人”。选士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重才学,严考试,以科举考试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此项历史任务,到隋代才完成。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力图加强皇权,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实行官制的重大改革。中央政府机构改为三省六部,政务有明确的分工,由吏部统管全国官员的任用。地方政府机构也实行精简归并,改州、郡、县三级制为以州统县二级制,提高行政效率。选士制度要适应政治改革的新需要,一面废除九品中正制,一面形成科举制。开皇七年(587年)颁布“诸州岁贡三人”(《隋书·高祖上》)的法令,为科举制的发展奠基铺路。

科举制是由察举制发展变化而形成的新选士制度,两者比较起来,显出科举有其特点:一是强调文才,淡化德行;二是突出考试,淡化推荐;三是定地区名额,选拔面较广;四是定期科目为主,不定期科目为辅。

科举制在开皇年间已有发展,先有了秀才科、明经科,至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新建进士科,以文才为取士标准,重视文章而忽视德行的倾向更加显著。进士科的设置增加了科目的多样性,成为后来发展的科举代表性科目,新型的科举考试选士制度终于完全确立。

(二)科举制度曾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

隋唐之时,科举考试制度蓬勃兴起,作为封建政治制度中一种重要的文官选拔制度,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曾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1.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度,从士族豪门手中夺回选官之权,士族豪门由此丧失政治特权而没落。

2.废除地方官自选暮僚的旧制,官员任用权归吏部掌握,削弱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

3.科举向平民开放,平民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竞争,获得参政机会,从而提高社会地位,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4.经科举考试选拔文官,不断补充官员队伍,有助于提高官员整体的文化素养,有利于依法行政,改进吏治。

5.用科举的功名利禄吸引士人为国家效劳,是笼络士人最巧妙的权术。士人为实现做官发财的梦想,普遍都愿接受考试的公平竞争,虽累试累败,也自己继续努力,绝大多数不会走上破坏社会的道路。

6.科举考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登科的荣耀,做官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引人羡慕,认为都是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民众因此重视文化知识,尊重人才,再穷再苦也鼓励子弟读书,民不待劝而竞于学,对移风易俗起了显著作用。

(三)科举制度随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变革

科举考试制度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它既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然决定于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适应时代政治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每个历史时期的当政者都或早或迟重视科举的政治作用,制订新的立法。虽有立法,也很难保证科举实行会很完美,法久必弊,弊积必变,变革的结果,能解决一部分较明显的矛盾,使科举制度继续运转,但时过境迁,进入另一个新历史阶段,又有新的矛盾产生,要求进行新的变革。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政治需要,不断调整或变革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发挥科举考试功能的过程。例如,科举设科的科目、各科的考试内容、考试所选用的文体,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很大的变化更新,这些变化都是为了与时俱进,适应新的需要。

事物的发展必有兴衰起落,科举考试制度有其兴起时期,也有其衰落时期。当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势力向东方的中国扩张,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自守的门户,由于政治腐败,不仅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而且也不知寻找振作图强的正确道路。国家面临危机的警钟响起,先觉的改良派忧患意识较强烈,提出要了解世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改科举,兴学堂。但当政者却守旧不变,思想顽固,行动迟疑。科举考试制度依旧,以八股文取士,虽选出一批精英人才,却无法挽救国家于危难。科举制度落后于时代要求,消极作用已暴露无遗。中围能变之时不变,可改之时不改,错失难得时机。维新派提出立废八股,徐废科举的措施,也被推翻。待到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订立丧权辱国条约之后,清廷才被迫宣布新政。新政最重要的是保留帝制,维护政权,这些不能轻意变动,而不变动又不能影响舆论和安抚臣民,那就只好先动次要方面,这才动到科举和教育。

新政的启动,需要有三:一是新式人才,要有新式人才才能为新政办新事,缺乏人才就什么事都难办;二是实用科学,要掌握实用的新科学、新技术,才有条件办理新事业,使用新机器、新设备;三是新式学堂,学堂是人才的根本,靠学堂传授实用科学知识,以培养新型的人才。这三方面的需要迫不及待,看做是最紧急的急事。由于科举与学堂相互关系密切,科举的存废关系到学堂是否能兴办并发展,因此,三急的矛盾一时聚焦于科举,当政者迫于形势,匆忙决策,做出了本不愿做的事,1901年决定废八股,1905年又决定停科举。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替代科举选士的新办法和安排已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多数士子的出路,没有拟订完善的方案,所以,宣布停止科举后,士子突然面临失业,不知所措,一时造成了人心浮动的局面。

科举被宣布停止,可是还有相当不少的人留恋科举考试制度,认为是国家选拔文官的正途,不该命绝。有少数人试图让科举再恢复,虽然得到部分人的呼应,但最终都未能成动。科举也终于走完了一千三百年的历程,在争议声中寿终正寝。

短暂剧痛过后,迎来了事物发展的新转机。科举制度的废除,换来了中国社会加速向近代化转型,其积极影响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政治上,旧型知识分子没有政治出路,只好适应形势改变方向,接受培训改造的再教育,逐步适应国家对新型人才的需要,成为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组成部分;二是在文化上,推动学习西方文化科学的潮流,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掌握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三是在教育上,停办州县官学和书院,废除旧的教育制度,改办新的大中小学,发展近代化的新教育制度。废旧立新,顺应时代潮流,是进步的行动,总体应该肯定。

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于606年,终结于1905年,一千三百年来科举的名称未变,作为封建国家选拔文官的考试制度本质未变,除此之外,科举考试的其他方面、其他因素,如考试科目的设置存废、考试内容的变换增减、考试方法的调整更新、考试管理的加强改进、考试功能的有效发挥,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政治需要而发展变化。科举生存在一千三百年这个历史时段,科举确立之前,虽有科举因素的萌芽,但并未形成真正完整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终结之后,时代加速发展,向近现代社会转型,政治发生重大变革,不可能再恢复原样的科举考试制度,因此,可以说科举考试制度表现出历史性。

(四)考试的永恒性

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考试是不能废除的。考试可以改革制度、更新内容、变换方法而延续下去。

从考试的起源和考试的发展历史来看,考试也有广义考试与狭义考试之分。广义的考试可以包括非制度性考试与制度性考试,非制度性的考试如考核、考察、检查、试验、竞赛等;狭义的考试则专指制度性考试,如根据一定法规所进行的教育考试、资格考试、证书考试、选拔考试等。考试是比科举考试外延更广的概念,它包括各时代各类型的考试。考试起源于人类学习生活的需要。考试在现实生活中是与人人有关的常见现象,是学习、教学、资格证明、选接人才、就业应聘、申请职称等等的需要。过去的考试已伴随人类发展成长,今后人类的发展成长,仍然会有考试伴随。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类就需要学习,学习就要有考试,考试是必然的,现在还没有找到其他手段可以代替考试,因此,问题不是要不要考试,而应该是如何进行科学的考试。考试是长久的需要,它不以人的喜欢或厌恶而转移,所以,考试具有永恒性。

有人认为现实的考试有缺憾,不科学,不公正,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有待完善,需要改革,这是合理的要求。但也有人认为考试的压力大,负担重,不利个性的发展,对考试有反感,不要考试,甚至要求废除考试。产生这种想法是有原因的,但认识有片面,要求有偏激。考试是客观需要,是社会生活规律之一,考试可以依据时代发展、社会需要进行必要改革,使之尽可能合理完善,但考试不应该被废除。

二、认识科举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合理因素

科举制度延续一千三百年,在封建政治制度中能如此长期存在,其生命力应算是很强的。科举制度经过国家政权变革的多个历史阶段,不论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或是分裂割据的国家政权,不论是哪个民族的统治集团,都选择科举考试制度作为统治工具之一来巩固政权,这表明科举考试制度的政治功能具有普适性,能够经过一定调整之后适应各个阶段的社会政治需要,其中必有合理的因素,值得后人研究和总结。

(一)考试选官,重视素养

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儒家对现实政治的理想是实现王道仁政,要求在上者为民众的道德楷模,以道德教化民众,使民众安居乐业,遵法守纪,稳定社会秩序。为实施这一条政治路线,官员必须学习儒家经典,通经致用,有文化素养。选拔有才学的士人担任文官,可通过考试进行鉴别。科举就是承袭传统文化思想,并将以考试选拔文官的主张制度化。隋炀帝在大业八年九月发布《文武联事以才授诏》,强调“化人成俗,则王道斯贵”“世属隆平,经术然后升任”。(《隋书·炀帝上》)唐高祖在武德五年三月《京官及总管刺史举人诏》中说:“自古哲王,弘风阐化,设官分职,唯才是与。”(《唐大诏令集》卷一0二)唐太宗在贞观二年对侍臣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政要》卷七),要任用有才学的人为官,需要通过科举考试作鉴别。明太祖于洪武三年(378年)规定:“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明史·选举二》)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才能在科举考试竞争中被录取,所以,科举以考试选士的功能,才得到皇帝的认可。现代文学家余秋雨说:“科举以诗赋文章作试题,并不是测试应试者的特殊文学天才,而是测试他们的一般文化素养。”[1]科举以考试选拔文官,保证官员有一定文化素养,为改善吏治创造了基本条件。

(二)设科灵活,多科网罗

科举的设科,开始就不止一科,初期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增加,由两科增至三科,再增至六科,最后达到十多科,可见它不是固定不变的。特别是在唐代,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增多或减少,进行调整。并将科目区分为两类,定期举行的是常科,是主要的,不定期举行的是制科,是根据需要吸引特殊人才而下令举行的,作为常科的补充,唐代制科盛行,名目繁多,各有特色,多过百余科。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唐初的科目:秀才科、进士科试策,包含的内容有经学、政事、文学。明经科试策,内容主要是经学、史学、文学。明法科属于法学,明书科属于艺术,明算科属于理学。制科更是超越这些学科的范围,网罗各类人才。所以,唐代国家政务部门所需要的官员,都有专门人才可使用。到了宋代,制度发生变化,趋于定型化,其特点是:紧缩考试科目,集中归于进士,扩大录取名额,延长考试周期,三年一次大比,试后依序派官。到了明清,紧缩为进士一科,过于单一化,虽有集中选拔人才的方便,却失去了设科多样化可网罗各类人才的好处。

(三)公开报考,广泛参与

实行科举考试是政治上的重要进步,将科举与历史上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作一简单比较就非常明显。察举规定由中央官员或地方长官推荐,由他们调查考察,得到他们认可才可推荐,如果官员缺乏公正或是被人收买,真正有才学的人反被排除,没有踏进仕途的机会。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主要根据门第评议人物品级,出身于庶族寒门的士人都被排除选官的机会。科举考试制度进行的重大改革,就是向平民开放,不论门第出身,不论贵贱贫富,只要个人有文化、有才学,就可以自由参加报名,通过科举考试竞争文官。考生来源广泛,可以参加选官考试的公开竞争,实际意义就是政权向大多数开放。受限制的是工商,根据四民社会分工的传统,规定“工商不得入仕”。从宋代开始放松限制,明清时期又进一步放松,重视工商的经济贡献,鼓励他们出钱捐纳,因此,工商也不再受限制。限制参加科举的最后缩小到优但、皂隶。而居父母丧者,为尽孝道,在守丧三年期内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除此之外,有文化的男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参加科举考试。

(四)同场比试,公平竞争

自从有了贡院设置之后,科举就在贡院中进行考试。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废除了迫人死记硬背的帖经、墨义,余下要考的项目就是经义、策、论,虽然要求的文体不同,但都是命题作文。明清时,经义改试八股文,也还是命题作文。应试者在规定的日期集中到贡院,关门考试。应试者身份平等,谁都没有特殊权利,谁都不能享受优惠,在考官的主持下,于同一时间、同一考场、同一命题进行考试,开展公平竞争。有士兵保卫考场的严肃,禁止干扰,也禁止作弊。应试者要在严肃、平静的环境下,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集中全部精力,展现自己的文化水平,完成这场关系重大的命题考试。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试,凭个人的文章才华决高低,这种公平竞争是相对合理的。

(五)严格管理,公正评卷

科举考试要正常进行,需对考试的全过程加强管理,总结历来的经验,检查每个环节可能发生的疏漏,尽可能防止舞弊的发生。由于科举的名利关系人一生的荣辱起落,所以,有人千方百计谋求,甚至不顾违法,冒险作弊,以图侥幸达到登科的目的。作弊的事,时有发生,促使考试的管理越来越加严格,并从制度上采取防患措施。主考官或同考官受命之后,不能回家,立即进入贡院,处于封闭隔离的环境下,回避上级指令、同行请托、亲友说情等干扰。所有的考官还要避嫌,亲属回避,不参加该次考试,或请朝廷另外派人组织、另外命题考试。试卷的保管和转移,都有明确的分工,有专人负责,杜绝任何环节出现漏洞差错。评卷是最重要的,管理更注意严密细致,各房的评卷官在不知是谁的卷子的条件下,比较客观地评出合格或不合格两类,不合格的准备淘汰,合格的留下来,推荐在考官内传阅和评级,最后才综合各考官评级的意见,达成一致,避免由一人说了算可能产生的偏差。根据试卷,评定高下,评卷体现了客观公正。根据评卷,择优录取精英人才,在此基础上,一批新的候补官员交由吏部任用。

科举考试过程中,以上的这些因素是较为合理的,它在法规上有一定的体现,并能适应变化的不同时代。如今进行的公务员考试,这些因素仍然有现实意义,值得总结其历史经验,以供借鉴。

三、客观看待八股文的评价

科举制度初创时期,当时只有试策一项,答策就是应试者以个人的身份回答问题,可以比较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主张。对策文评判,义理惬当为通,首先看义理,然后看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评其高下。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考试项目增加,或者项目变化,先后用到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各类文体,如论、表、铭、赞、诗、赋以及经义,等等。

八股文是后起的文体,据说创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被朱元璋规定为科举考试的文体。八股文的内容是经义,形式为文学,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寻其渊源,与唐代的试帖诗、宋代的经义,颇有类似之处。观其文学表现的特点,有散文的章法,骈文的对偶排比,近体诗的格律,是融合三者而为科举考试专用的文体。八股文严格规定考试文章写作的程序格式,只有长期学习、训练、模拟,掌握其写作决窍,才能合乎要求,多数人都以不合八股程式而被淘汰。由于是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文体,士人被强制接受,为了获取科名,全身心投入八股文中,奋斗的结果,如意者少,失望者多。以八股文取士,明清两朝沿用五百多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才被停止作为考试的文体。历来从多种角度对八股文评议甚多,赞赏者不乏其人,但批评八股文的弊端并加以否定者居多。特别是1901年废八股,以后又数度批八股,很少有人敢为八股文辩护。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转机,八股文重新受到少数研究者重视,发表文章,扩大影响,在学术界逐渐形成一股“八股热”,对八股文的特点以及八股文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多方面加以肯定。在废除八股文百多年后,所见评议八股文的文章,肯定者居多,可以说对八股文评议的差异很大。了解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评议,会有助于重新深入认识八股文。

从政治方面而论,肯定八股文者认为科举以八股取士,根本目的是选拔精英人才为文官,使他们从政治国,为朝廷效力。清乾隆时的重臣鄂尔泰说:“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英才,驱策志士,其术莫善于此。”(《满清稗史》前函)他公开承认八股文实际上是无用的,却是笼络英才驱使士人最好的方法。让无用的八股文,发挥巨大的政治功能,这就是当权者玩弄的政治权术。现在对八股文作肯定评价者,也认为八股文作为规定的考试文体,实在地发挥了这种政治功能。否定八股文者认为,以八股取士,是统治者为控制士人的思想所施的计谋,设计高难度的特殊文体,然后吸引士人加入学习八股文的队伍,为追求科名,入迷途而不知返,结果都被败坏。明清两代真正的精英人才,未必能擅长八股文而入选,以八股文擅长而入选的,未必全是精英,以八股文为标准,猎取少数文学人才,被淘汰的多数成为一批对社会无益之人。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拟题》中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顾炎武是从八股文造成的社会后果的严重性来否定八股文的,这是很有代表性的言论。其后颜元也激烈痛批八股:“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

从内容方面而论,肯定八股文者认为科举规定八股文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这就确定了考试的内容,划定了考试范围,这是任何重要的考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既是在必考的范围内进行可比性的竞争,也就可以引导读书备考。否定八股文者则认为有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而写出了八股文,对国家对社会有什么实际用处?八股文所重的是文学形式,追求辞章浮华。《清史稿·选举志》载,清乾隆三年兵部侍郎舒赫德直指“时文徒空言,不适于用”。选用能写八股之人,既非专才,也非通才,实无益于政事,所以该废八股。清末康有为抨击八股,认为以八股取士,结果是禁锢人民的智慧,使民智不开,八股是一切弊端祸害的根源,因此,主张改革科举,“立废八股”,改试策论。清廷在1901年废八股的谕令也承认以八股取士:“流弊日深,士子但视为弋取科名之具,剿袭庸滥,于经史无所发明。”[2]表明八股文已丧失选拔精英人才的功能。

从形式方面而论,肯定八股文者认为八股文有严格规定的程式,每篇文章都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来构成,每个部分则按规定完成特有的任务,使文章先后思想连贯,结构严密。若按严格规定的程式写作八股文,就很难在答卷上作弊。防止作弊是考试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八股文考试就兼有防止作弊的功能。否定八股文者认为八股文程式严格,仅有局部防弊作用,更不可能杜绝作弊,这边防堵,作弊者转寻他途,更新变换作弊方式而已,作弊的事仍然长期存在。

从标准化考试而论,肯定八股文者认为八股文有了标准格式,藉此可以推行标准化的考试,考官以同一标准衡量不同人的试卷,从义理和文章两方面,可以较快评判试卷的高下。评判既然容易了,阅卷的效率也就提高,考官们减轻了繁重的负担,获得了较大的便利,根据“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原则,处理取舍的事也就轻松多了。否定八股文者认为规定八股的程式,只是便于考官掌握统一标准,利于考官,不利于考生,设置既高又难的障碍,以考验考生,强制考生去适应,考生长期受尽折磨学习八股,依靠八股去参加考试竞争,侥幸者取得科名之后,抛弃八股,竞争失败者,被八股误了终生,也抛弃八股。

自从心理学家张耀祥提出八股文可以进行智力测验,选出智力较高者,肯定八股文者就多了一条新理由。文学家余秋雨或许得到心理学的启发,提出八股文能测试文化素养。各学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法也就有差别,真是见仁见智。这些是后人的分析及新的看法。至于前人的看法,包括八股的设计者、八股文的受益者、八股文的受害者,当时他们是怎么看的,现在都难于知晓,可能那些受害者会为误了一生前途而感到遗憾。

从文学写作的基本功来看,肯定八股文者认为八股文注重文章布局,严密的逻辑,工整的对仗,能做八股文,并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就能做其他体式的文章,八股文可以说是文学写作基本功的综合体现。学术界有部分人乐意接受八股,继续欣赏八股,认为八股文是微妙的游艺,悠闲时很想尝试一番。否定八股文者,认为有人爱好八股文体,那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自得其乐,或与志同道合者同乐,八股文体不值得夸奖,不值得重新推广,更不能强加于人。

文章的体式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为了适应不同时代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各种文体,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为适合自己生活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文体。八股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是明代封建朝廷为科举考试的需要而设计产生的。八股文的兴与八股文的废,都是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过去批判八股,强调它的消极一面,难以避免片面性。处于现时代,由于研究科举,重评科举,而提出八股文的再研究再评价,学术界可以总结对八股文历史上的争议、新与旧的评价,避免矫枉过正的片面性,以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本人学习了近年出版的书籍和发表的文章,得到一些启发,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与大家交流切磋。

(一)八股文的文章体式,并不是中国自古以来社会生活中非有不可的必需品

科举制度产生以前没有八股文,科举制度早期、中期也没有八股文,直到科举制度的后期,明洪武年间为了科举考试的需要,结合经义与文学,设计出八股文,规定作为科举考试专用的文体,八股文由此牢固依附于科举,达五百多年之久,为明清两代选拔精英人才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也为淘汰不需要的人才而发挥作用。清末,科举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显得陈旧落后,批评科举制度,首先抨击八股文,科举未停,八股已先废,科举被宣布停止,八股文也就加快衰颓而趋于消亡。这就说明,八股文是依附于科举制度而生存的,科举被停止,失去了依附,八股文也就成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士人过去被迫学习八股文,为的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没有科举考试,谁还会心甘情愿继续学习八股文,绝大多数会放弃八股文,八股文自然也就趋于消亡。

(二)八股文已经成为百多年前的历史,作为后人研究的对象

不同的历史时段,对八股文的认识评价很不相同,在清末对八股文的功过存废发生争议的时候,两方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有得利者爱之欲其生,有受害者恨之欲其死,辩护者与控诉者各陈其见,各说其理,很难能做到全面了解、全面评价、客观公正分清一切功过是非。认识与评价者立于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进行考察,认识会有不同,评价自然就存在差异。现在事过百余年,距离渐远,我们不是当时人,与八股文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条件平静听取肯定八股文与否定八股文两方面的意见,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有可能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现代社会没有八股文重新繁荣的条件

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保证民主的政治生活,国家不会以八股文作为控制人才的工具、束缚青年的智慧。八股文是历史文化,不可能因为被人评为古文学的最高成就,就转成现实的政治需要,没有国家行政强有力的支持,虽有人要倡导也难于推行。学习八股要具备许多条件,“文以载道”,既要知“道”,也要善“文”,要有多方面的文学素养,有切实的写作功底,学会写不容易,要写好也不容易。因此,学八股是要付代价的,很少人能速成,多数人是要长时间磨练,要有所牺牲,才会有所获得。青年要学习现代的知识技能,要学的东西很多,为了就业,都倾向于选择实际有用的知识技能,即使有部分人对文学有兴趣,也很少会对八股文有兴趣。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很难会形成学习八股文的群体。而没有新的学习群体出现,八股文也就没有重新繁荣的可能。

(四)现代多元的社会是多元文化的基础,多元文化体现于文章体式必然是多形式的

八股文作为一种文体,仍然会为个人所兴趣、爱好和自由欣赏,甚至可以联合志同道合者,为交流切磋八股文而组织“八股文社”。但八股文曲高和寡,不适于在社会生活中通行,没有使用价值,不应该再成为任何一种考试的文体,迫使人去学习、去适应。

注释:

① 进士科创立的时间,学术界研究有多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但也都存在一些疑问,所以,还无法下最后定论,本文现暂采用其中一说。

猜你喜欢

八股文科举考试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猴年贺岁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试述科举背景下贵州明清时期的神性空间信仰
猴年贺岁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八股文,学还是不学
八股文进高中教材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