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2-16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政策

周 鑫 申 慧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教学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观、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国内外基本形势与中国国情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读和讲授。因此,作为“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在高校思政课中显得尤为重要。相较于其它几门思政课程,其特殊性就体现在“即时性”,即涉及对国内外形势的即时解读,涉及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正确认知,涉及对学生价值观和思想变化的即时引导等。因此,课程既需要明了其即时的形势性,也要具有准确的政策性。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基于此,国内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有效研究,尤其在课程的内容边界和结构体系、“专家讲座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研究和探索。然而,就如何更好体现课程的即时性、适应信息化时代和学生需求及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

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学校教育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尤其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在线教育助力课程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协同作用。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教育部要求全面实现教育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探索未来学校的新样态、新模式和新机制。在此背景下,如何更为合理地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如何更为有效地在知识和理论的传播中运用新技术、新载体成为了思政课教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一、现实矛盾: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鲜明的课程特性和多样化的学生需求已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和教学困境。

(一) 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教学过程的滞后性的矛盾

高校制定“形势与政策”教学计划与方案的重要依据是每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历年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主要包括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以及国际形势与政策四大类专题。随着每年具体时政形势的不同,其教学要点也会有所变动。例如,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脱贫攻坚胜利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因此,当年的形势与政策热点也会随此有所侧重。这些专题内容从宏观方面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指导,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仍需注重材料的更新。作为新一代大学生,其信息获取能力不断增强,往往在课前就已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了简单了解并做出价值判断。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整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资源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面对教学过程的发生总是滞后于教学内容的困境,仅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无疑暴露出其“短板”,亟需我们对创建新型高效课堂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 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的矛盾

当前高校学生的主体年龄层属于“00后”,并且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首先,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借助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对国内外重大时事及社会焦点问题关注度较高。但由于其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对丰富的社会文化和海量的网络信息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极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就需要高校辨识授课对象的特点,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等教育教学,进行科学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知识罗列和现象描述层面。其次,大学生在面对国内外热点形势与政策内容时,往往排斥单调的说教,希望通过更多的互动和表达实现学习目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和师生间的深入交流与互动,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再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达,“00”后的学习方式也更加自主化。他们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偏好于通过多元便捷的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注重在实践中、体验中学。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还只是以课堂讲授、讲座及报告会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播速度难以跟上学生脚步;这不仅使学生无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知识,也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课堂上众多的“低头一族”正是教学过程难以出彩的深刻体现。因此,尽快探索符合“00后”群体特点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 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师资力量的薄弱性的矛盾

与其它几门思政课相比,“形势与政策”课学科内容的意识形态性和知识结构的综合性更为鲜明。在教学时,既要以教育部的教学大纲、教学要点为基本依据,反映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又要体现社会热点、大学生思想迷惑点和价值困惑点,突出思想引导的针对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并且具备熟练掌握和解读国家相关政策的能力,还需要及时进行时事热点的检索和整理,选取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来进行知识传递。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往往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单一的教学单位、由其专职和兼职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来进行教学,还有部分高校由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这些任课教师往往并不完全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和相当的理论知识储备,因此在授课时难以抓住课程要领,甚至经常出现简单灌输理论知识或仅以新鲜有趣的热点问题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场面,难以体现课程政策性和吸引力。因此,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还相对缺乏对该门课程的驾驭能力,难以实现对教学的有效“供给”。

二、破解思路: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变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已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新形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既是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抓手,也反映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趋势,与此同时,也是破解“形势与政策”教育困境的重要手段。

(一)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抓手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思想教育工作改革的具体要求,即“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8年4月,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各高校要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优质资源”以及“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提供了标准和依据。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因此,立足新时代新方位,高校应始终围绕国家相关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主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思维和智能化的教学技术助推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使命。

(二)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些教学新方式既使知识传递方式发生转变,又使教师角色发生转型,即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学校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态和教学管理机制均随之产生重大变革。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信息化教学模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线课程+网络授课”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了特殊时期学生居家学习的需要,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新一代大学生,既习惯于通过互联网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时事政治,又青睐于依托便捷灵活的全媒体互动平台来交流和获取知识。因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应牢牢把握这一契机,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不断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

(三)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质量的重要手段

当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凸显出巨大优势。第一,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可以快速收集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及时推送,大大缩短了时政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的时间。同时,师生信息的实时交互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从而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和改进教学方法。第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一方面,借助信息化平台,学生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混合式学习,这既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节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可将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有利于增强课程吸引力。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平台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作品,在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中,将“形势与政策”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修养。第三,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可以弥补“形势与政策”课专任教师不足的现状。以慕课为代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全国乃至全球用户都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大多数网络学习平台还具备互动、讨论、点评、答疑等功能,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都能够即时进行交流沟通。例如,全国思政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和“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等活动就是通过专家现场讲授与封闭式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了优质师资的辐射和指导作用。

三、案例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无论是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是疫情期间全线上多平台融合式教学模式,都需要以高标准、规范化的精品在线课程为依托。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其作为北京高校首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和北京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具体来讲,北京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课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色与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精心设计,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北京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组每学期及时完成慕课课程的更新上线,课程内容和授课讲义均可以根据时势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和完善。数字马院所具备的思政课媒体资源库、马列文献资源库、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形势与政策互动教材等资源可同时服务于学生学习和教师备课、教学、科研,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可及时追踪思潮动态和社会热点。学校还与求是理论网等重点思想理论类网站合作,围绕重大主题和社会热点抢占新媒体阵地,这既便于教师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及时的呈现和解读,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时政资源,切实增强了“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内容的丰富度与时效性。在具体的课程设计方面,课程组以专题教学的形式按时更新教学内容,专题下每一章节的内容均由视频、PPT及随堂测验三部分构成,部分章节还配有相关辅学资料,学生逐级看到全部课程内容,有效保证了课程的完整度。为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慕课课程组建立了“形势与政策”课专家库和讲师团,聘请辛向阳等知名专家进行现场录制,既涵盖理论知识,又融合专业特色。线下授课老师以马院专业教师为主体,同时,邀请校内外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杰出校友“上讲台”,有效提升了课程的政策水平、鲜活度和吸引力;推动辅导员老师和共青团干部协同承担教学任务,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来讲授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专职、兼职两支队伍有效形成教育合力,有力提升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二) 搭建平台,增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既突破了传统线下教学的时空界限,又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随时通过PC端、手机端登陆平台网站,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进行“形势与政策”慕课的自主性学习。这样,既可以主动掌控学习节奏,又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查阅参考资料,自主建立知识体系,提升了自身对学习资源的甄别、筛选的能力。慕课课程以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资料为载体,以在线讨论(包括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及综合讨论区)和学生互评功能为支撑,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疫情期间,“形势与政策”教学利用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平台,与慕课课程互为补充和支撑,整个教学过程可实现实时记录、回放,连麦音频、视频等多项功能。在线课程自主学习平台和教师直播教学平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深刻体现了信息技术推动课堂变革。与此同时,北京科技大学依托北京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会组建市级教学团队,与10余所首都高校共享优质教学师资;积极组织开展市级备课培训会,参与开发“大国之都”“京津冀一体化”等专题讲义20余个;创设思想理论信息全媒体传播平台和“形势与政策”微信交流群与首都各高校共享教学信息,有效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 精细标准,提升教学评价的规范性与完整性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要求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最新的政策和理论成果,还要把其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理解和深化。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并将其纳入到学生的过程评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是以学生期末试卷或论文的分数作为其最终成绩,这种评价方式难以准确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依托数字马院,使学生借助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精准扶贫”“香山精神”等一批虚拟仿真项目的开发使师生足不出户便可获得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学生还能通过实践管理平台进行自主选题和分工合作,并按照时间节点与要求格式,完成从项目申报到作品提交的所有环节,平台对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教师也能通过平台系统及时给出实践活动成绩。与此同时,慕课平台的理论课程成绩也有规范的评分标准,学生的最终成绩由视频的驻点问题、随堂测试、单元测试、单元讨论题、作业互评、期末考试、参与论坛讨论等多方面构成。系统不仅能够存储学生学习以及师生线上交流的全部信息,还能一步实现线上考试和成绩统计。定期生成的统计数据和精细的评价标准将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有机结合,既减轻了教师负担,也为教师实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四) 成效与挑战

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已初步形成以慕课教学为特色、数字马院为保障的“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其慕课作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经过5年来的建设完善,目前已完成10次开课,累计选课人数突破40万人,300余个课程视频和500余个相关资源不仅能够满足本校教学需要,而且免费提供给全国60余所高校使用。数字马院则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按照共建共享共进原则整合资源,建成了覆盖范围广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性信息化平台。其所建构的资源、平台和空间三大模块可同时满足教师应用、学生应用和管理服务的功能需求,是“形势与政策”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保障。“精品慕课+数字马院”的北科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为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北京科技大学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取得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即如何结合形势与政策热点、教学热点和学生关注点,更好提升课程品质,使课程的科学性、即时性和吸引力实现有机结合;如何更好地实现校级资源互通,打造优质课程共建共享平台;如何在信息化课程体系下,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行优化和提升;如何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和能动性,提升线上线下授课体验和灵活度。因此,以北京科技大学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为案例,如何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突破这些挑战、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成为教学改革与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四、总结反思:“形势与政策”课信息化教学的优化提升策略

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既要立足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也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在推进“形势与政策”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建设过程中,只有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学生需求为核心,师资力量为保障,才能不断优化教学体系,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实效。

(一) 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实现资源互联互通

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是其中重要一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旨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某一具体政策或热点事件,更在于引导其树立理解国情国策、分析国内外事件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能力。针对其课程内容的时效性、综合性和灵活性特征,高校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开放融合的优势,及时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内容建设和知识扩充。在设计每学期教学内容时,既要依据教育部的“教学要点”来完成基本的目标和要求,又应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时事热点等,适时地对相应课程模块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使课程内容既能有针对性地回答综合性、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又能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实际,及时回应其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面对社会形势变化时增强政治定力和理性认知,将自身发展目标、专业优势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相结合,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同时,要想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就必须秉持“共建共享”的课程建设理念,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人员和内容的互联互通。信息化教学模式应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原则,使师生合作进行空间资源建设。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可以通过上传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等建立基础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手段快速收集资料,便捷地建立文章、视频等资源形成模块作业等,发布到平台空间。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空间资源内容,增强了师生互动,也可以使学生在资源选择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关注热点问题。这需要发挥多平台优势,不断更新教学资源的形式。一方面,高校可以搭建与官方主流媒体的互通平台,作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信息库,同时根据大学生的选择偏好适度增加微信公众号、微博及短视频平台作为“形势与政策”信息化教学的补充。另一方面,各层次各类型高校应积极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精品课程共享和优势资源互补,推进名师、名课资源整体建设,逐步发挥优质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二) 完善网络平台功能,优化学生学习过程

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化教学实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网络平台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载体,必须不断细化管理、优化功能,满足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真实需要。只有进行充分的课前调研、课堂管理和课后调整,才能为学生带来优质的学习体验,使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课前充分调研,实现配套设施标准化。第一,信息化平台的使用要以简便、稳定、实用为基本原则。高校应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完善校园网络等硬件设施,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支撑能力;逐步将有形教室同虚拟教室有机结合,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第二,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提前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各种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在设计教学方案和功能模块时,兼顾“形势与政策”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习惯,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课堂精细管理,实现资源推送智能化。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优势,既体现在师生可以共享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也体现为以数字化形式完整记录学生表现。高校应通过信息化平台积累的用户数据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的分析与管理,根据学生偏好为其精准推送学习资源;同时,为教师进行教学分析和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指导。

课后及时调整,实现学习指导全程化。“形势与政策”是一门贯穿大学四年“全覆盖、不断线”的课程。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诉求,不断优化操作步骤,更新完善功能(如线上学习的监督提醒功能、个性化学习功能等)。与此同时,在非授课时间,可定时进行时政热点分享和相关内容推送(例如与微信公众平台或学生其它常用软件绑定),从而使信息化平台真正成为传统课堂的补充,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课程育人功能。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质量提升

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关键在提高教师素养。首先,信息化教学模式,表象是教学载体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实质则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对待网络信息技术的态度直接影响其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并进而影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推进速度。由于信息化教学设备更新换代快,许多教师在面对新平台、新工具时常常无所适从,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学生。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主动走出传统教学的“舒适区”,以学习者的姿态来适应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信息化教学并不是在一个新平台继续唱“独角戏”,而是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塑师生关系。“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内容政治性强且灵活多变,对于常识类和政策类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手段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对于观点类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后通过教师讲授进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挖掘事件的本质内涵。通过主客体角色的互动,实现传统教学的真正转型。

其次,信息化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虽能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具备网络教学意识,实践中却常因获取信息能力不足、技术设备使用困难等问题无法独自掌控“智慧课堂”。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其网络教学素养,培养其熟练操作智能教学系统和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推动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其完成科研、考核、管理等教学流程。

最后,“形势与政策”课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需要与其它课程同向同行,以系统化和开放性思维创建全员育人环境。高校应鼓励各个学院和专业教师在授课时运用灵活的方式、结合国内外热点话题,将“形势与政策”教育渗透进去,与专业思政课教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育人合力。

五、结语

新时代呼唤新的课程建设理念。“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矛盾新问题新发展的现实环境和人类社会日益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虚拟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在此背景下,高校应抓住契机,顺势而为,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