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汉字密码

2022-02-15范琨

电影评介 2022年15期
关键词:纪录片汉字文化

范琨

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于2022年4月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节目共分为三季,每季25集,目前第一季的制作和播出均已完成,剩余两季的拍摄工作正在进行中。从第一季的创作内容来看,纪录片以一集一字、五字为一季的方式,呈现汉字的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同时在文物实证的索引下,将汉字字形的发展起源追溯到甲骨卜辞,然后通过金文、隶书、楷书的发展流变,串联起中国数千年的文字史。在制作形式上,纪录片一方面以古今字义、字音的寓意演变,解析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展现中国汉字文化系统在时空上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融合实景拍摄、CG特效、声画运用等多种影像手段,故事化地溯源中国汉字的原初形态和文化魅力。该片延续了《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5分钟的传播轻体量,篇幅短小精悍,叙事框架明朗清晰,以符合现代审美理念的叙事语调,迎合观众在移动终端的观看需求。本文将从该纪录片的主题表达、创作内容、呈现形式入手,展现节目对汉字文化基因的探寻。

一、文化密码:在探源中解析汉字风骨

对于文本内容的选择,《“字”从遇见你》并非是汉字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首次显影。近年来,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益智类节目层出不穷,先有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合制作的《汉字英雄》,该节目旨在依托网台联动模式掀起中国汉字风暴,连播三季且收视不俗,依靠综艺外衣解析文化密码的制作模式,开创了电视节目文化坚守与娱乐表达的共赢之道。随着该节目的热播,全国各电视台竞相制作传播汉字文化的益智竞技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黑龙江卫视的《最爱中国字》,以及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等节目相继登上荧屏,不仅丰富了文化娱乐类节目的内容形态,引起了全民“学汉字”的文化热潮,而且引发了全社会对国学文化、汉字之美等话题的探讨,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媒介传播的双向融合。影视艺术研究学者认为,“我国的文化传播走进了快速‘走出去的误区,希望将中国的标志性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文化传播的首要任务是‘收回来,要在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提升文化的自觉性。”[1]所以,从文化内涵上看,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无论是文本内容还是外在包装,都渗透着对中国汉字文化的赓续弘扬,加及节目制作理念偏重竞技性和通俗化,使该类型节目对受众有着特殊的文化吸引力。

随着“三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发展,兼具科普性与教育性的人文纪录作品也试图通过轻叙事的方式,主动迎合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的发展。与汉字竞技类节目不同的是,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在遵循纪实属性的基础上,凭借着短、平、快的叙事节奏和灵活多变的制作形态,于历史纵深处窥探中国汉字的文化密码。“哎呦,那字怎么写来着?”这是该纪录片的的开场导语,轻松讨巧的开场方式在第一时间与观众建立互动体系,还直接点明信息化时代现代汉字的书写危机。在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的当下,节目组秉承对汉字书写的敬畏和尊重,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书”理论出发,考古文字的形体结构规律与形、音、义的演变过程。为了更好地梳理汉字的发展流变,节目组将对文字的探源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刻符,然后通过实物史料与历史文献的对照,大篇幅地展现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最后过渡到当下现代简体汉字的运用。在回溯文字起源与发展之余,纪录片还提及与文字相关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背景,旨以通过5000年沧桑华夏史展现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

纪录片第一个主题为“天之下”,以“中”“鼎”“卜”

“天”“福”五个字探究文字世界的原点意义。“中”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其形状类似于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将方正的围墙上下贯通,从字形上可以感受到3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人早已有了俯瞰全局的方位意识。旗帜象征战争时刻掌握在王者手中的权利和威严,当王者与旗帜汇聚在一起时,地域文化里“中原”便成了四方霸者的逐鹿之地,因此纪录片认为“中”字实则构建了华夏人对世界的最早看法。紧接着节目将对该文字的探源,引申到西周青铜器对“中国”二字的最早记载,即“宅兹中国,自兹乂民”,镌刻于方寸之间的铭文释义,刻录下根植于华夏子孙心底的关键字符,也承载着千年的民族精神与历史记忆。随后纪录片又将该字拓展到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以阐释中国人的取舍和坚持。从内心的渴求到固定的国号,再到处世的哲学与追求,一个简单的“中”字,不仅凝聚着中国古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对未知世界的瑰丽想象,而且融入了他们严塑自身品行修养的君子人格。

除了考古文字的形体结构和词义演变,纪录片还深析笔画的走势钩沉与客观世界的必然联系,品味汉字的意蕴隽永和生命意味。根据仓颉造字的传说,将语言与绘画汇为一体的象形文字,在线条和间架结构上借鉴的内容非常广泛,或参照结绳记事的绳结,或取走兽鸟禽的掌印,或顺应星辰的方位,或结合山川的走向。纪录片第五个主题“世界还有它们”,由“犬”“虎”“马”“牛”“象”五个字组成。其中“犬”字是一个张着嘴、弓着背,尾巴弯曲的符号;“虎”字是摇头摆尾、血盆大口的形象;“牛”字硕大的犄角为土地代言;“马”字刻画着清晰的鬃毛,象有长长的鼻子和壮硕的身躯。字形上的一目了然展现了中国古人对客观世界简笔传神的提炼和刻画。

二、字里乾坤:多重角度展现文脉基因

近年来,随着文博类题材纪录作品的持续走红,大量文物國宝、遗存遗址在视觉层面的审美性和观赏性,以及其背后潜藏的历史、文化、时间和空间背景,借助现代视听手法得到了全新的表达。以传统文化为基底,以新媒体传播为媒介,依靠微纪录的创作手法搭建历史与现实的连接链条,已成为当下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主流创作模式。“随着史学研究领域新历史主义的兴起以及公共史学逐渐走进日常公众视野,历史文本的书写由注重整体性、统一性的宏观叙事转向微观体验,故事化、人物化、个性化、艺术化的叙事策略被广泛运用。”[2]其中,《如果国宝会说话》作为微纪录片年轻化的典型文本,在彰显内在文化属性和审美价值的同时,兼顾受众接受心理,用“萌”化的表达形式和沉浸式的画面语言放大国宝的视觉魅力。尤其是纪录片别具一格的开场方式——“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瞬间建立了与年轻观众的互动体系。该节目在以二次元文化著称的B站播出后迅速爆红,在每个篇章开始时,“已查收”的弹幕回复都会第一时间铺满整个屏幕。《“字”从遇见你》在制作形式上延续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传播轻体量,秉承新视角、轻传播的叙事形式,选择将古老的文字置于现代视野,通过化静态为动态、化严肃为活泼的方式,淡化汉字的文化严肃性和意义复杂性。围绕不同的字形与字义,纪录片先后聚焦了中国皮影艺术、制陶工艺、拓鼎技艺、飞天壁画等内容,多重角度展现汉字文化系统蕴藏的文脉基因,不仅在形式上增强了纪录片的细节传递,而且以小见大地见证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姿多彩。

相比现实时空,文字世界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都更为深远、广阔与恒常。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汉字既是用于交流和书写的工具,也是一种有着生命意识、民族精神和生活智慧的文化符号,勾连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时代变迁。面对如此磅礴的文化体系,纪录片没有采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来表达汉字的核心价值,而是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跳脱的节奏,创造性地展现汉字系统中蕴含的文脉基因。如纪录片由“笔”字入手,再现一支毛笔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然后由该书写工具引申至中国五彩墨迹的书画点染,看似简单却饱含情感的书法艺术,在文人墨客的起笔与落笔中勾画出无限的文化旨趣。正如纪录片总结道:正是因为有了笔,璀璨的中华文明才得以被记录和传承。

而对于“舟”字的介绍,节目组从书写符号的表形和表意两种角度出发,挖掘汉字字形、字义背后的乾坤无限。首先,纪录片根据该字的交通工具属性,指明正是因为舟的出现,让人类在征服江河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中国古代舟辑制造工艺的进步,舟船的制作形态愈发复杂,不断延伸着人类的脚步,直至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系列的命名,舟开始寄寓着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探寻和仰望。其次,纪录片以该字的意象属性,抒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古人心境。在坎坷的人生境遇里,放浪于山水的一叶扁舟,寄托着诗人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时至今日,舟船虽然已经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它的重要性深深地印刻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甚至在人们日常交流中,“舟”字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遇到困难时同舟共济、出门在外是舟车劳顿、下定决心为破釜沉舟、顺应时事是顺水推舟等。在剧集的结尾处,纪录片还以幽默的调侃揭示舟字如今被更多的年轻观众称为“友谊的小船”。除了多重角度展现汉字系统蕴含的文脉基因,纪录片还在古与今的对比中探寻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蒸食用具“甑”,与云南汽锅鸡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放射着消费主义光芒的“贝”,与当下法定电子货币是彼此的前世今生;在古代为中国织造技术代言的“丝”,与中国贸易全球化发展是继往开来的时代精神的体现。由此可见,纪录片从多重角度对单个汉字进行梳理和剖析,并通过古与今的融合碰撞点明汉字系统实则是华夏文明绵延不断且一脉相承的基石。

三、形式之“轻”:物理属性到影像属性的升维

“教育价值和娱乐作用是中国电视媒体最为重要的追求,是一种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相统一的表现形式。”[3]与繁盛的自媒体相比,电视文化类节目担当着传承中华文明、传递文化自信的使命。基于电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近年来,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文化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其中《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都试图通过全新的形式,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性转化和发展。如经典的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制作形态上融合了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等创新手法,以文化为根、典籍为魂,带领观众赏析文明沃土中的思想智慧。该节目通过立体舞台和古今穿越模式打造沉浸式的故事讲述场,全新的创作形态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使节目播出后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在键盘代笔、屏幕代书的网络时代,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汉字本体造成的冲击,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在开辟多屏幕、多层面传播渠道的同时,更加注重制作形式的灵活多变。《“字”从遇见你》在制作模式上融合了实景拍摄、CG特效、声画运用等多种影像手段,尤其是拟人化动画镜头的使用,在寓教于乐中完成汉字从物理属性到影像属性的升维,而画面与解说词的各有侧重、互相补充,也消解了古汉字与今人之间的隔膜。

(一)深入浅出的人文科普

为交代与汉字发展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节目组以删繁就简、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人文科普。其中关于历史史实部分,纪录片遵循艺术真实中的“事真”原则,选材青铜铭文或者甲骨卜辞上记载的真实事件,并通过情节编排对客观史料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填充,拓展了汉字文化的阐释方式和表达维度。如关于“车”字的介绍,节目组引用了商王武丁王往逐兕的真实事件,武丁驾车狩猎之时,马匹一路飞奔,在石崖边不慎翻车,随同出行的臣子子央成为车祸的第一受害者。带有很强图画性质的甲骨文,为这场车祸刻下了一个左轴断裂的“车”,仅仅一个字便精炼地交代了翻车事故的因果缘由。

在艺术想象部分,节目组根据商王狩猎的真实史料,用二维动画技术还原了3000多年前的车祸现场,人仰马翻的慢动作镜头配以大开大阖的男高音,充满现代意识的幽默调侃将这场交通事故展现得生动又真实。鲜活生动的影像还原帮助年轻受众跨越时代背景和审美差异等障碍,颇具历史穿越感的奇观画面和别出心裁的设计语言也让严肃厚重的汉字文化充满轻盈感。因此,网友在弹幕中将该篇甲骨文记录称为“交通事故认定书”,戏称驾驶员为“中国老司机”,并呼喊“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可见,纪录片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从文字的理性化中提炼人格力量,拉近传统文化与观众的审美距离,视听语言的感性创作与文本内容的理性分析互补共进,带给观众全新的认知感受,使得年轻群体对该纪录片的接受态度从被动的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汲取。

(二)声画结合的立体美

在注重叙事节奏的微纪录作品中,画面和文本解说在节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字”从遇见你》每集5分钟的叙事轻体量,要求文本解说最大限度地使用精炼的语言集中叙事,以达到与画面互相补充,深化并升华主题的作用。节目中,解说词将四周方国对中原的逐鹿称为华夏版《权利的游戏》,将“鼎”字的古朴天然萌誉为“中国版凯蒂猫”;节目对先民告别刀耕火种进入文明社会的概述中,称赞牛的贡献简直多如牛毛,而秦汉时期,犬在人类的农耕作业中承担的业务包括“拿耗子”。文本语言的简洁风趣,为观众开辟了画面之外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提升了纪录片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除此之外,节目的第三个主题“向何处去”,在对“走”“舟”“车”“行”“郭”的描述中,以一连串的拟人化动画镜头赋予汉字人格化属性,通过一段萌感十足的甲骨文二维动画,打卡记录了古代人在一天当中的行走轨迹:清晨,一位男子伸着懒腰“走”出家门,他一边揣测天气的变化,一边跳上“车”爬過了山坡,然后乘着小“舟”顺流而下,突然电闪雷鸣,天上下起了大雨,小船经过一路的风雨飘摇终于达到了彼岸,紧接着男子在岸边骑上了一匹马,沿着坡道快速地“行”走,远远地看见树林的后面城“郭”高耸、衙街纵横,男子在一路奔波中抵达集市地点,无奈的是此刻已经是夕阳西下了。为了让晦涩难懂的历史条目在灵动思辨的解说下“活”起来,节目组契合青年观众的话语形态,通过解说词的轻化来消解古汉字与今人之间的隔膜,让纪录片在有限的篇幅中呈现出图、文、声、像并存的立体美。

结语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的凝聚,在一笔一画中勾勒着华夏子孙的精神图谱。在大力提倡国学教育的今天,《“字”从遇见你》摒弃了传统纪录作品的严肃话语,从现代视角梳理汉字千年的发展流变。节目用影像手法解析25个中国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既关注文字本身,又以小见大地展现与汉字发展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人情物状。大众化、年轻化的叙事语态,以及对汉字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有利于让正在阅读识字阶段的学生群体回归主流屏幕,在字里行间中体味中国文字承载的文明深意。

参考文献:

[1]王博.中国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24.

[2]马云征.表征与诠释: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叙事话语的创新[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65.

[3]蒋婷婷.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与传播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11.

【作者简介】  范 琨,女,山东济宁人,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文化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纪录片汉字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