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联合PBL在心血管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15廖章萍南昌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卓越医师教学团队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导图心血管知识点

周 颖,汤 蕾,廖章萍 (南昌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南昌 330006;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卓越医师教学团队; 通讯作者)

21世纪以来,医学研究技术迅猛发展,促使人类对疾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许多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呈现多学科、跨学科合作。而以单学科为基础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发展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思维能力。

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课程( organ-systems-based curriculum,OSBC)打破了单学科模式,转而以器官、系统为基本架构,整合多学科理论,目前已被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医学院校采用,收效显著[1]。

自2016年起,南昌大学在卓越医师班采用了OSBC教学,依据全国高等学校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将基础医学中原有学科融合为十一个系统(基础医学导论、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血液与肿瘤、病原与宿主防御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随即在2018年,我们开展了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器官-系统教学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升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以心血管系统为例,该课程由6门学科课程整合,主要分为形态学和机能学两部分。形态学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部分;机能学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部分。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旨在使各基础学科间紧密、有机地结合,同时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对疾病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学科知识碎片化,且存在知识点遗漏。课程授课教师较多,存在教学内容衔接不畅和风格变化的问题。另外,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与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整合课程的学习、实习间隔时间长,学习断层影响学习效果。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在卓越医师班的教育中,我们始终要以培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成果、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依据调研分析结果,我们教学团队认为原有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很好地贯彻OBE理念,为此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探索,在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中,还采用了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法。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又称脑图,将思维以视觉效果呈现,采用文字、图像相结合形式[2]。它围绕一个思考的中心,向周围放射性发出不同分支,用相对直观的逻辑关系图把复杂的理论知识有层次地以视图形式呈现出来。思维导图有助于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加深理解记忆,并能有效培养整体思维及发散思考能力[3]。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4]。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PBL教学。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情况,转而由学生组成若干小组,以集体讨论形式来确定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再通过合作查找资料、共同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个体学习为团队协作配合[5,6]。

1 思维导图联合PBL在心血管系统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心血管系统课程的学习中,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主要包括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授课教师设计思维导图;选择PBL案例及思维导图作业内容。课中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教师讲授思维导图;学生对PBL案例进行讨论;学生以思维导图、PPT形式总结汇报PBL案例;教师点评及评分。课后,学生修改思维导图及PPT,最后上传至学习平台。通过三个教学环节的层层递进,尽力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1 课前及教学设计的应用

课前,教师紧扣重要知识点,先行设计思维导图。同时考虑到心血管系统知识点难度大,重点难点相对较多,我们结合当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最新治疗指南、研究进展等知识,在教学设计环节选择了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这八个关键词,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概括总结上述任一关键词的相关知识,并要求至少涵盖两种基础学科课程内容。

1.2 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课上,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特征及应用范围,同时,着重讲解思维导图的绘制原则、方法及软件。常用绘制软件有Xmind、WPS脑图、Mindmaps等,也可手工绘制。通过对常用软件的步骤演示,教师指导学生首先需确立一个中心主题,再按照心血管系统器官正常发育过程-正常解剖组织结构-正常生理功能和调节-病理变化与功能异常-疾病诊治-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疾病预防与营养-社会因素影响的主线和顺序,把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床等6个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根据逻辑关系,师生共同确立对应的子主题;通过线条色彩或粗细的差异或者不同形状文本框等表现形式,把心血管系统知识直观简洁、有层次且系统地表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后续的PBL案例学习中,第一次课上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去分析案例,引导他们先选择感兴趣的备选关键词、并通过组内讨论确定主题。

学生课后进行小组分工,查找相关资料,如发病机制、药物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等,逐一确立子主题,最后形成具有清晰层次性、逻辑性的思维导图。

最后一次课程中,各组成员围绕PBL案例,以思维导图及PPT形式进行汇报总结,其他组展开提问和讨论。最后教师就思维导图关键词与子主题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发散性思维,案例分析的准确性、深入性等方面给予点评及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包括团队综合得分、同学间互评、教师评分部分。

课后,同学们根据PBL课中同学及教师的讨论意见修改思维导图及汇报PPT,上传至学习平台。

2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发放心血管系统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反馈意见调查问卷1,2各45份,回收调查问卷1,2各45份,结果见表1,2。

表1 心血管系统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应用调查结果1(%)

表2 心血管系统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应用调查结果2(%)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思维导图联合PBL在心血管系统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整体理解及记忆,对于创新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训练也有帮助。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大多数同学认为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有助于提高查阅文献、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有助于了解与本项目有关最新理论或信息;对于专业知识点的掌握更有深度;对于发现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表达能力都有提高,并能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3 优势

综合学生反馈及教学经验,我们认为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对于促进心血管系统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主要体现为:①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完整逻辑关系,建立记忆链接,提高学习效率。心血管系统涉及学科多,内容较为复杂且枯燥。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从而降低教学效率与效果。以往的PBL学习过程中,存在学生思路不清晰、逻辑性欠缺等问题。思维导图的联合应用,将新、旧知识点进行有效连接,避免知识点零散不易综合记忆[7]。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策略,结合PBL案例的学习,为下阶段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学习奠定良好基础。②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手绘或软件,将多种图形、色彩元素、学习理念融入思维导图中,使原本枯燥、繁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情节,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提高了查阅文献、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能及时了解最新相关理论或资讯。③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更具有发散性思维,对知识进行由点至面的全面掌握,在PBL实践中对专业知识点的掌握更有深度,并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④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拓展学生医学综合素养,打通基础-临床的纵向整合。通过多学科知识整合,使学生形成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中的心血管系统结构功能变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生理、临床诊疗等的完整知识链,并熟悉相关实验技术、临床技能以及解决社会、心理相关问题的素质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精神等[8]。

4 存在问题

思维导图联合PBL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理知识框架,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但由于是对多系统学科知识的整合,需要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牢固的掌握及较强的整体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及PBL汇报是一个需花费时间的过程。加之大部分学生之前未接触过思维导图,故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课程的时间安排应放在学习压力较轻的学期前半段,以便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此外由于缺乏足够循证医学证据,以及学生仅处于大二,知识储备不够完整,PBL案例不能够展示最新临床病例,如新型冠状病毒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等,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可能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后续教学中会通过网络平台持续推送心血管学科的前沿动态、最新疾病治疗指南等内容,可始终让学生保持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关注和学习热情;同时将开展与附属医院临床医生的深度教学合作,加强教师与临床医生的交流和反馈;为PBL教学案例不断补充更权威和专业的一线临床知识,逐步形成以临床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整合思维。

在学生分组方面,由于是学生自主组队,有些学生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组间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我们会对今后的分组进行一定干预,把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衡分组、合理分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在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逻辑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实现了医学生基础-临床的纵向整合,很好地完成了早期接触临床,有效提升了医学素养,但在课程安排、学生分组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还需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模式及方法,努力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导图心血管知识点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