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医学生遗传学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交互培养

2022-02-15梅庆步张明龙郑立红刘万全赵忠新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齐齐哈尔6006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遗传学医学生医学

刘 丹,梅庆步,张明龙,郑立红,刘万全,赵忠新 (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 齐齐哈尔6006;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通讯作者)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探讨人类疾病与遗传之间关系的学科,学好医学遗传学能有效地提高医学生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但是本科医学生遗传学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其临床执业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他们又因缺乏规范的科研训练,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执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岗位胜任力的核心要素[1],基于此,课程组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遗传学专业素养与科研训练的协同培养模式。一方面以提升学生执业能力为目标,以医学遗传学课程为切入点,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重塑教学形态[2-4],逐步构建信息化参与式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注重将遗传学前沿发展、科研动态等内容融入课堂,实现对学生科研兴趣的激发和科研思维的启蒙。另一方面以学生未来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学生项目为载体,将科研训练与项目制学习相结合,构建学生项目制科研训练模式。师生通过“课堂”相遇,在交流过程中,指导教师招募、培训和选拔科研志愿生,指导他们开展开放实验项目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全程督查项目的进展情况,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获得规范的科研训练。现将具体的实施路径(图1)报告如下。

图1 本科医学生执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示意

1 提高本科医学生遗传学专业素养

我们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突出学的主体地位,将科研内容融入课堂,构建线上线下信息化参与式教学体系,提高医学生遗传学专业素养和临床执业能力。

1.1 制定综合性考核方案

我们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将平时成绩由30分增至40分,包括课堂互动与答题、线上自学与测试、实验和讨论四个部分。其中,实验部分是对学生线上自学、实验参与度、实验操作规范性、讨论提问及实验报告等五方面的综合评价,讨论部分是对学生课堂讨论表现和交叉讨论报告的综合评价。

1.2 优化教学大纲

我们以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授课的主要内容,将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知识点进行适度的删减,如人类染色体中与医学细胞生物学重复的染色质和染色体的部分知识点;增加学科研究热点内容,如表观遗传学;并将章节教学目标具象化,变为可测量的具体问题,如能对同时患2种单基因病的家系进行遗传方式的分析和后代发病风险的估计。

1.3 线上线下信息化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1.3.1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我们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医学遗传学在线开放课程,设置课程章节、思政专题、教学资源等模块,课程章节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章节导引、授课视频、自测题等。开放课程在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应用后的总点击量达434万次,受益学生包括2019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病理强化、医学检验技术、儿科学和2020级全科医学、精神医学、临床药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共计1 423名。

1.3.2 理论课 教师设计线上自主学习、线下交流研讨、线上巩固提升等教学环节。学生线上自学内容以易懂的基础知识与重点疾病为主。线下讲授内容主要以BOPPPS理念设计[5],增加测试、病例分析、抢答和讨论等参与式训练,借助雨课堂等教学助手,将学生手机作为学习媒介和与教师互动的工具,很好地解决了大班授课中学生“游离”的问题,学生的参与度显著提高。课后线上巩固提升采用进阶测试和遗传咨询,增加高阶性问题的设置,占30%左右。

教师讲授时注重启发诱导,将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紧密联系,训练学生自我思考;经常涉及学科交叉知识点,增强学生将知识整合的敏感性,让学生逐步建立医学知识的体系感;善于深入浅出,并用思维导图作为章节导引,建立学生知识的层次感;分析以往学生的薄弱点,总结和推荐学习方法、解题密钥;授课有热情,富于亲切感和幽默感,善用网络语言,微妙的情感互动可以打动和吸引学生;结合病例介绍学科前沿发展和研究技术,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建立科研思维的雏形。

1.3.3 实验课 教师深入分析实验教学的“痛点”,运用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意志品质;主要从改革考核方案、增加线上预习与测试、转变课堂讲授形式、通过雨课堂等教学助手监控学生参与度和操作准确性与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等五个角度实施线上线下信息化实验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知识点的分类、串联和修正。

1.3.4 讨论课 病例讨论课是体现临床执业能力的缩影,但常规一对一式的讨论效果不甚显著,原因是学生只关心自己组的问题。因此,课程组改良了经典的“三明治”教学程序,将一轮讨论轮流汇报改为三轮讨论全员汇报[6],第一轮为组内讨论,第二、三轮为交叉组讨论,使全员参与,促进彼此交流沟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1.3.5 课程思政 在每一个教学内容中,都有思政元素的融入,主要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引导的方式将思政元素与医学遗传学课程有机融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专栏,包括医政动态、家国情怀、时代精神、人文素养、沟通艺术和巧学勤学等模块,尽量用实事、案例吸引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在介绍近亲婚配时,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结婚的规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医学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另一种是先由教师讲述,再由学生实践,如实验课中,制备染色体所用到的固定液和染色液需要回收至专门的废液桶,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提升本科医学生创新能力

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全面的科研训练课程设置,无法满足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的核心要素(即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较少,进入临床工作后,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出现严重不足,未来的发展受到制约。而且本科医学生是我国卫生人才梯队的中坚力量,提高创新能力无疑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以遗传学研究室为科研训练平台,课程组教师作为导师,师生通过“课堂”相遇,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与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因共同话题而相互吸引。这些学生通常以自荐的方式参加教师的开放实验项目。教师通过观察他们的表现来择优选择科研志愿生,进而指导他们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开展科研实践训练。

2.1 开放实验项目

课程组教师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开设自然科学常用的基本技术应用项目,每学年约有100人次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为了保证每1名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完成全部实验流程,每轮开放实验的学生数一般控制在5人至10人之间。教师以指导为主,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后进行小组讨论,并采取组长负责制,让组长给组内成员轮流分配各项任务,使他们合作完成项目,最后提交实验技术要点报告。另外,教师选1篇实验相关文献,让他们总结该文献的技术路线图。

2.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大创项目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是较为系统的,训练流程如下:①分组:3人至5人一组;②学习查阅文献;③模拟开题训练;④开展文献抄读、参加科研讲座;⑤学习实验方法及实验操作;⑥学习实验结果分析;⑦学习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⑧学习撰写论文;⑨教师指导学生申报和开展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⑩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等活动。

3 实践成果

线上线下信息化参与式教学模式做到了教学内容全覆盖,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近5年来,课程组教师以此作为研究内容发表了2篇国家级教学研究论文[5,6],并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市级社会科学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第十三届全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展示二等奖1项。

学生经过科研训练后,也会对自身的专业课学习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统计数据显示,团队指导的35名学生共承担10项大创项目,共获资金资助9.8万元,学生一作发表科研论文6篇,其中中文核心论文2篇、科技核心论文1篇、国家级论文3篇。学生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科研竞赛类获奖2项。18名已毕业的大创学生应届考研率为50%,考取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6所医学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在本科期间的六级通过率为66.67%,四级通过率为100%。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遗传学专业素养与科研训练的交互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医学生执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锻炼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用科研的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于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使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科研训练对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教学与科研的互促共赢,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遗传学医学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