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广安方言中的“嘎”字结构

2022-02-13邱秘

雨露风 2022年12期
关键词:形容词结构

邱秘

摘要:四川广安方言中的“嘎”用法非常丰富,从语法方面看,其可以作为一种界限标记,如果与“了”连用,就会转化为语气助词,用来强调事情已经完成;可以作为句末语气词,用于表示祈使、不满、警告、无奈、感叹的语气意义;“嘎”还可与形容词和动词连用,即“动词+嘎”与“形容词+嘎”的结构。

关键词:“动词+嘎”结构; “形容词+嘎”结构; 语气助词

在四川广安方言中“嘎”字一般读作ka53,主要有“动词+嘎”结构、“形容词+嘎”结构,还可用于句末,作为语气词使用,表达相应的语气意义。本文拟对上述两类“嘎”字结构的句法属性和语用属性进行描述。[1]

一、“形容词+嘎”与“动词+嘎”的构成及其语义限制

(一)“动词+嘎”结构

该“动词+嘎”结构在广安方言中主要用在肯定句中,其用法如下:

(1)动词+嘎+了。如“吃嘎了”“喝噶了”。

(2)动词+嘎+名词+了。如“吃嘎饭了”“喝嘎药了”。

以上兩种结构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相同之处在于“嘎”字后面都出现“了”字,且前面的动词多为单音节动词。例如,一般不会说“游泳嘎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单音节动词都能构成“动词+嘎”这一结构,通常情况下这一单音节动词应该是可以表现动作变化,特别是“动词+嘎+名词+了”这一结构中,其对动词的动态要求更为严格,必须有强烈的动态性同时可以接宾语的动词,主要存在下列几类。

第一类,表示持续动态动作的词,意指本身可以持续的动作,如“跑”“打”“跳”“唱”“画”“吃”“喝、听”。例如:

(1)跑嘎步了 (2)唱嘎歌了

(3)跳嘎绳了 (4)打嘎球了

(5)吃嘎饭了 (6)喝嘎酒了

(7)画噶画了 (8)听噶歌了

第二类,表达事物当前状况的动词。通常来说,这类动词一般都必须具有静止性质与动态性质,也就是既具有动态含义,也具有状态含义。动词在完成动作之后,所形成的状况及结果仍然保持。常见的动词主要有:缠、裹、灌、吊、缝、放。

(1)缠嘎线了 (2)裹嘎布了

(3)灌嘎水了 (4)吊嘎灯了

(5)缝嘎衣服了

第三类,表示生理状态或内心感觉(怕、信)的单音节动词,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特殊的双音节动词,如“放心”等。

总之, “动词+嘎+了”这一结构中的动词相对而言语义范围比较松泛,除了几类特殊的动词不能使用:纯静态性的动词,助动词、判断动词等,一般用来描述主语与宾语之间的某种特定联系,如“符合”“存在”“属于”“是”;动态性很弱、静态性却很强的状态动词,如“爬”“躺”“蹲”“跷”“坐”等。

“动词+嘎”结构除了包含上述两种结构外,其实还包括一种“动词+嘎+名词+的”句式,如“喝嘎水的”。

“动词+嘎+了”结构和“动词+嘎+名词+的”结构中的动词虽然有一定的通用性,但在语义上也存在区别。“动词+嘎+名词+的”这一结构中的动词还可以使用多次重复的瞬间性动词,这类动词虽然是瞬间发生、结束,然而可以不断重复进行,即在一个时间段不断重复出现,所以也具有某些持续状态动词的特点,如:“闪”“呼”“眨”“嚼”“吐”等。

(1)闪嘎灯的 (2)呼嘎气的

(3)眨嘎眼的 (4)嚼嘎糖的

(5)吐嘎气的

从语义角度分析,“动词+嘎+了”结构和“动词+嘎+名词+的”结构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几乎没有差别,如:“跳嘎绳了”和“跳嘎绳的”均表示“跳绳”这一动作的完成,在一般情形下二者都可以互换使用。而且二者都可以来回答一般疑问句,但是在语用含义上却有所不同,因为两者的语气有着很大的不同。“动词+嘎+名词+的”这一结构强调说话人对事实的强调、确认,如“交嘎钱的”除了表示“交钱”这一动作已经完成之外,还可以回答对方心里的反问:“你没交钱(付款)?”这一结构还可以表达出说话人些许不耐烦的态度,尤其是对问话人否定推断的反驳。就此而论,“动词+嘎+名词+的”这一句式结构的主观性更强。

(二)“形容词+嘎”结构

“形容词+嘎”结构与“动词+嘎”结构不同,其只能用于表示借助外部力量(主要是人力)改变的状态。例如:

(1)水开嘎了(人们利用自己的力量把水烧开)

(2)菜熟嘎了(人们利用自己的力量把菜煮熟)

(3)脸圆嘎了(人们利用自己的力量把脸变圆)

(4)天黑嘎了(大自然自己的力量使天空的状态改变)

(5)花红嘎了(大自然自己的力量使花朵的状态改变)

(6)草绿嘎了(大自然自己的力量使草的状态改变)

“形容词+嘎”这一结构中还可以添加补语成分,如:“水开嘎大半天(开水沸腾了很久)”。在这种句式结构中,形容词因为含有补语成分,让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具有动词的某部分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嘎”后面还可以直接补上宾语成分,比如,“白嘎她一眼”,此时的“白”不再是形容词的含义,而是转化为动词的含义,此时应该是指“用白眼看”的意思。也就是“嘎”让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具有动词的某部分功能,此时的形容词后面可以增加补语,甚至是宾语。

(三)句末语气词“嘎”

“嘎”作为句末语气词,位于句末位置,句末语气词“嘎”通常用于表达祈使、不满、征询、催促、感叹、无奈的语气意义,其表达的语气含义比在句首和句中的“嘎”表达的语气丰富、强烈得多。[2]

1. 表祈使

(1)你晚上一定要来我家吃饭嘎!

(2)借我的钱,一定要记得还我嘎!

(3)明天一定要去现场嘎!

语气词“嘎”通常用在祈使句句末,表达出祈使的语气意义,这种祈使的语调时而强硬,时而温和。例(1)说话人的祈使语气比较温和,目的是让听话人一定要去吃饭;例(2)说话人的祈使语气较为强硬,因为关系到说话人的利益,也就是强烈要求听话人必须还钱,其中包含一种必须执行的语气;例(3)说话人的祈使语气比例(1)的强硬,但比例(2)的祈使语气温和,但并不是要求听话人必须执行,而是尽量执行的语气。

2. 表不满

(1)你一个成年人还不工作嘎,等着父母养呢。

(2)这件事就是你不对了嘎。

(3)都10点了,还不起床嘎。

语气词“嘎”通常用在陈述句句末,表达出对听话人不满的语气意义。例(1)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不工作”这一行为的不满,说话人希望听话人赶紧去工作。例(2)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做事方式的不认同,甚至是不满意。例(3)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不起床”这一行为的不满,希望听话人尽快起床。

3. 表警告

(1)你赶紧吃饭嘎!不然待会饿了没有东西吃哈。

(2)明天还要早起去上课,你不要打游戏了嘎!不然明早上起不来。

(3)你最好带把伞嘎,看着天气要下雨了。

语气词“嘎”通常用在祈使句句末表示警告语气,也就是说话人对说话人进行警告,希望听话人听从自己的警告,从而去完成某项动作。例(1)说话人希望听话人听自己的警告,迅速去做作业。例(2)说话人警告听话人不要再看电视迅速上床睡觉。例(3)说话人警告听话人带把伞以免淋雨。

4. 表催促

(1)等哈要迟到了,快点走了嘎。

(2)公交车快来了,差不多赶紧出门嘎。

(3)大家都在等你吃午饭,你搞快点嘎。

语气词“嘎”通常用在祈使句句末,表达出催促的语气意义,主要说话人催促听话人做某事。例(1)说话人催促听话人赶快走。例(2)说话人催促听话人尽快出门。例(3)说话人催促听话人尽快去吃饭。

5. 表感叹

(1)她穿的这身衣服太好看了嘎!

(2)老家的景色真的是太美了嘎!

(3)这个娃娃长得太乖了嘎!

语气词“嘎”通常用在感叹句句末,通常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赞美,与普通话中的“啊”的语气意义比较相似。例(1)感叹并赞美衣服很好看。例(2)由衷地感叹并赞美风景很美,表达了说话人对老家风景的喜爱,其实也就是对老家的喜爱。例(3)赞叹娃娃长得可爱,很讨人喜爱。

6. 表无奈

(1)谁把牛奶打翻了?又是小儿子嘎!

(2)今天哪个又打他啦? 他的同桌嘎!

(3)今天地铁好拥挤,是星期一嘎!

语气词“嘎”通常用在感叹句句末,表达出无奈的语气意义。例(1)表示小儿子经常把牛奶打翻,但也无可奈何。例(2)表示同桌打他,但应该没有好的办法制止。例(3)表示每周一地铁都很拥挤,很无奈的语气。

7. 表商量

(1)这个真的太重了,你过来帮我搬一下嘎。

(2)我现在太忙了,你帮我接一下电话嘎。

(3)这个衣服一直洗不干净,你帮我洗一下嘎。

语气词“嘎”通常用在陈述句句末,表达出商量、请求的语气意义。[3]例(1)表示说话人请求听话人来帮忙搬东西。例(2)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商量能否帮她接一下电话。例(3)表示说话人请求听话人帮忙洗一下衣服。

二、“嘎”字的语法地位

在广安方言中的“动词+嘎”句式结构,一般选择单音节动词,且动词具有一定的语法意义,“嘎”字可以作为事件的界限标志。[4]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例句说明“嘎”作为界限标记的特点:

(1)a.他吃嘎一个苹果 b.他吃嘎苹果

(2)a.他打嘎三个小时球 b.他打嘎球

(3)a.他揍嘎小明一顿 b.他揍嘎小明

(4)a.他凶嘎儿子一下 b.他凶嘎儿子

在上述例子里,a句中的“嘎”都是成立的,然而b句中的“嘎”却很难被接受,显得极不自然。因为a句中的例子均不关心事件的开始和结尾,通常只与事物发展的进程有关系,所以四川广安方言中的“嘎”通常只与动量词(“一下”“一阵”“一顿”)、表持续状态的名词(“一整天”“一整晚”“五个小时”)以及数量宾语(“一顿饭”“一场雨”“一根香蕉”)连用。

但是“嘎”字既可以和完成体也可与未完成体(进行体)连用,比如:

(1)a.小明做了饭 b. 小明做嘎饭

(2)a.小明捧了书在路上跑b.小明捧嘎书在路上跑

(3)a.小明做了一顿饭 b.小明做嘎一顿饭

(4)a.小明捧了一堆书在路上跑

b.小明捧嘎一堆书在路上跑

一般认为,上述例句中的“了”均不能被替换为“嘎”,说明“嘎”字对完成体和进行体并不敏感,唯一的语义限制条件是事件的有界性。比如,上述两个例句若变成“小明做了一顿饭”和“小明捧了一堆书在路上跑”等有界限事件,就可以换用“嘎”字表达。

综上所述,四川广安方言中的“动词+嘎”句式结构包括“动词+嘎+了”和“动词+嘎+名词+的”两个类别。以上两种结构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相同之处在于“嘎”字后面都出现“了”字,且前面的动词多为单音节动词,如一般不会说“游泳嘎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单音节动词都能构成“动词+嘎”这一结构,通常情况下这一单音节动词应该是可以表现动作变化,特别是“动词+嘎+名词+了”这一结构中,其对动词的动态要求更为严格,必须有强烈的动态性同时可以接宾语的动词。其不同之处在于语用意义的不同,因为两者的语气有著很大的不同,“动词+嘎+名词+的”这一句式结构的主观性更强。而“形容词+嘎”结构与“动词+嘎”结构不同,其只能用于表示借助外部力量(主要是人力)改变的状态,且后面可以附加补语或宾语成分,使得形容词获得了动词的部分性能。

三、结语

广安方言中的“嘎”用法非常丰富,从语法方面看,其可以作为一种界限标记,如果与“了”连用,就会转化为语气助词,用来强调事情已经完成。“嘎”可与形容词和动词连用,即“动词+嘎”与“形容词+嘎”的结构。此外,“嘎”可以作为语气词,用于句末位置,用于表示祈使、不满、警告、无奈、征询、感叹等语气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晓舸.四川岳池顾县话的语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5-59.

〔2〕卢定信.文山方言语气词“嘎”的语气意义及语义比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12):44-48.

〔3〕宁柏慧.昆明方言语气词“嘎”的多角度考察[J].现代语文,2018(8):54-58.

〔4〕鲁曼.完成体语义与“事件完成”——长沙话完成体语义的跨语言研究[J].现代外语,2010(3): 33.

猜你喜欢

形容词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认识形容词
论结构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论《日出》的结构
小议消息当中的形容词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形容词
Clinical, radiological and molecular diagnosis correlation in serum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
基于BIM的结构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