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IS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2-02-13陈丽容莫洁玲黄银英谭青峰

微创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分散式门诊入院

陈丽容 莫洁玲* 黄银英 谭青峰

(1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西南宁市 530021;2 贵港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广西贵港市 537100)

择期手术住院时间长,不利于医院床位的周转。为缓解住院难和床位紧缺难题,日间手术已成为医院运行的新模式[1]。分散式日间手术对医院的硬件和规模要求不高,场地、病床等在不需要整改的情况下即可使用,且按病种收治,可实现住院与日间手术两种功能的整合[2]。相关研究显示多学科合作模式在分散式日间手术病房护理管理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3]。在不改变医院专科人员及床位等配置的情况下,贵港市人民医院大外科采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模式进行诊疗,可为患者提供全程医护服务,在缓解医院医疗资源紧缺、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4]。贵港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自2020年5月起将基于HIS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患者,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1)经CT、B超等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并拟接受择期手术患者;(2)结合手术指征,经医生评估后,拟采用LC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1)难以配合治疗者;(2)术中行胆道探查或转为开腹手术者;(3)心、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者。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71(41.28±10.61)岁,胆囊结石25例、慢性胆囊炎7例、胆囊息肉8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3~68(42.08±10.73)岁,胆囊结石23例、慢性胆囊炎8例、胆囊息肉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贵港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号:GYLLPJ-20200512-06),所有患者均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传统模式管理。(1)患者于门诊就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收治住院。(2)住院期间给予常规诊疗:入院当天进行术前相关检查;入院第2天待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开立术前医嘱,护士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麻醉医师进行术前访视、手术室安排次日手术台次;入院第3天进行手术,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入院第4天或第5天根据患者病情,办理出院。(3)住院期间常规宣教,内容包括入院须知、检查、检验及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4)饮食:术前禁食8 h、禁饮6 h,术后次日早晨常规给予流质饮食,患者无不适后再过渡到半流质饮食。(5)运动:术后先进行床上活动,次日早晨离床活动。(6)出院指导:护士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后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HIS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1)建立日间手术HIS模块:运行基于HIS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的前期,医院信息科组织外科方面的主任、护士长、麻醉科和手术室相关人员开展日间手术室运行需求讨论会,信息工程师根据需求搭建HIS日间手术模块,通过该模块将外科各专科门诊、专科病房、手术室、麻醉科进行日间手术信息关联,对患者进行有计划诊疗,实现多学科同步管理,达到日间手术中心集中管理的效果。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麻醉科可同时进入HIS日间手术模块,其中,门诊医生进入该模块对患者进行预约住院手术登记,同时门诊医生指导患者扫微信二维码加入“专科院前微信群”;住院部安排手术时间并与患者沟通确定;手术室、麻醉科根据情况最终确定手术时间。以上环节中,上一个环节完成后系统自动发出提醒,让下一个环节及时处理。(2)组建科研团队成员:成员覆盖门诊、麻醉科、手术室、大外科各专科,并在科内建立基于快速康复护理的日间手术管理团队。通过培训,使分散式日间手术管理团队成员熟练掌握资料收集方法、HIS使用方法、日间手术标准化流程管理内容、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等,并由专人对患者实行全程照护。(3)科内快速康复护理:①院前宣教。患者确定行日间LC后,进入微信群,护士通过微信发送早活动、早饮食、早恢复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给患者,并及时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告知门诊检查注意事项、入院准备、术前准备,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并发症及相关的应对措施,并进行饮食指导、健康宣教、运动指导等。告知患者于手术当日早晨空腹入院,术前禁食6 h、禁饮2 h。②入院当天。入院时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手术及术后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患者不了解的内容再次进行宣教;开展舒适护理,给予患者舒适的环境、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5 min人文关怀沟通”心理舒适干预,减轻患者的焦虑。③术后。 患者麻醉清醒后进行床上活动,6 h后进食流质食物,患者无不适再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并逐渐下床活动。④止痛。不常规使用止痛泵,根据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如VAS评分≥4分)遵医嘱给予止痛干预。⑤出院。患者出院时护士再次评估其对术后康复要点的掌握程度,针对患者不了解的内容再次进行宣教;指导患者如何自我居家观察、护理。⑥对有需要的患者开展“互联网+”出院延续护理。患者通过关注“广西安好护理”微信公众号,选择所需的护理项目进行线上下单;下单成功后,肝胆胰血管外科护士上门服务,并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居家指导。两组患者的手术管理流程如图1。

图1 两组患者的手术管理流程图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其中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为起始时间;住院时间是指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 (x±s)

3 讨 论

3.1 基于HIS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可优化手术流程 基于HIS系统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将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门诊、临床检验、医学影像、手术麻醉管理模块作为一个整体,对患者实行连续性多学科同步管理[5],可达到日间手术中心管理的作用。首先门诊医生接诊,进行CT或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然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确定接受日间手术,门诊医生进入日间手术模块对患者进行预约住院登记,住院部安排手术时间并与患者沟通和确定;手术室、麻醉科根据情况最终确定手术时间。约定时间住院后,医生通过系统查询患者的门诊检查项目,在住院系统开立对应的检查,并退掉门诊检查费用,然后按照医保报销流程给予报销,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将患者住院、手术流程进行优化管理[6],可方便患者,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分散式日间手术管理对医院的硬件和规模要求不高,场地、病床等不需要整改即可使用,适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且能以患者为中心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减少医疗成本和人力资源,加快病床周转,活化医院资源。

3.2 基于HIS的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可缩短术后进食时间 《胆道外科日间手术规范化流程专家共识(2018版)》[7]指出:LC术前不提倡留置胃管,术后应早期进食。蔡琳琳等[8]研究指出,长时间禁食、禁饮会导致机体处于代谢应激状态,从而降低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还容易引起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术前不留置胃管、术后早期进食进水,故有利于改善患者长时间禁食导致的不适,减轻机体的应激状态,从而缩短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

3.3 基于HIS的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有利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长期卧床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罗兆芬[9]研究指出,LC术后4 h内应进行床上活动,术后4~6 h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下床活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胃肠蠕动、早期排气,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为保证患者安全,我院要求行LC的患者在麻醉完全苏醒后方可下床活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基于HIS的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有利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或可减少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3.4 基于HIS的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延续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基于HIS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采用传统模式管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对于观察组,护士在患者入院前就已对其开展护理宣教工作,为其提供前置服务,即提前向患者宣教门诊检查的注意事项、入院准备、术前准备、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并发症及相关应对措施、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出院后仍进一步跟踪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处理情况及对异常状况的识别等,并对患者出现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延续护理。但该模式要求患者从门诊就诊到入院、出院、居家,全程均有医护人员评估与追踪,做到无缝隙管理,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前移后延”的改革[10],以促进“互联网+”护理的发展。因此,全程关护是日间手术顺利开展、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3.5 基于HIS的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可减少住院费用 赵森峰等[11]研究指出,行日间LC的患者较传统手术患者的医疗总费用降低约40%。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因为基于HIS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科内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且日间手术门诊检查的费用可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报销,因此日间手术较传统手术费用少。

综上所述,对LC术后患者实施基于HIS的多学科合作分散式日间手术流程管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康复,优化LC的手术流程,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分散式门诊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门诊支付之变
欧洲分散式风电启示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分散式风电政策利好 加速发展可期
分散式风电卷土重来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