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苏芩汤辨证治疗风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观察

2022-02-13邢彦伟赵庆华郭子华袁海红刘静生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支原体疗程氧化应激

邢彦伟,赵庆华,郭子华,袁海红,刘静生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开封 475001)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性疾病,患儿多表现为干咳、发热等症状。目前多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但起效较慢,临床疗效欠佳[1-2]。研究[3]指出,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起到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中医认为,肺炎属“喘咳”范畴,疾病证型复杂多样,其中风热闭肺型常见,需给予宣肺止咳类方剂进行治疗。麻杏苏芩汤是在苏芩桑杏汤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中麻黄、苦杏仁等药物具有较好的止咳平喘之效,但目前对于该方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旨在探究麻杏苏芩汤辨证治疗风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风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患儿9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9例,女16 例,年龄(7.92±2.04)岁,病程(7.31±1.97)d;对照组,男31 例,女14 例,年龄(8.03±2.12)岁,病程(7.45±1.85)d。2 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相关诊疗规范中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4],血中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检测阳性,且胸部X 线片显示肺门阴影增浓;2)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3)根据《小儿肺炎喘咳中医诊疗指南》[5]诊断为风热闭肺型,以发热恶风、头痛有汗、鼻塞流清涕或黄涕、咳嗽、气喘等为主症,以胸膈满闷、咽红肿、口渴欲饮、纳呆、烦躁不安为次症,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心脏疾病患儿;2)合并严重肺部疾病患儿;3)合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患儿;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儿;5)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6)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严重恶化者;7)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2 组均予退热、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亚宝药业集团,国药准字H20051466,规格:每支0.1 g)静脉注射治疗,剂量为10 mg/kg,每日1 次,连续给药5 d 后,停药4 d,然后改为阿奇霉素片口服治疗,10 mg/d,连续治疗5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麻杏苏芩汤治疗,方药组成:麻黄6 g,苦杏仁、苏子、黄芩、桑白皮、百部、枇杷叶各9 g,葶苈子6 g,白前、天竺黄各9 g,海浮石、海蛤粉各10 g,钩藤、地龙各9 g。每日1 剂,加500 mL水煎至100~150 mL,>3 岁小儿分2~3次服用,≤3 岁小儿不拘时服。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 组治疗前及治疗2 个疗程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主次症得分相加之和,主症为0~6 分,次症为0~3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2)肺功能:采用德国耶格小儿肺功能仪检测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 个疗程后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EV)、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 low rate,PEF)。3)气道炎症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 个疗程后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细胞趋化蛋白-4(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4,MCP-4)水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科技公司提供。4)氧化应激:治疗前及治疗2 个疗程后,采用比色法测定患儿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5)免疫功能:采用贝克曼公司XL/XL-MCL 型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 个疗程后的T 细胞亚群。6)不良反应:统计2 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疗效标准 治疗2 个疗程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及X 线片等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有所改善,X 线片检查肺部病灶为完全吸收;未愈,病情未见好转。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指标比较(,n =45)

表1 2 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指标比较(,n =4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比较(,n =45)

表2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比较(,n =4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2 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n =45)

表3 2 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n =4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2 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n =45)

表4 2 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n =4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5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45) 例

2.6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 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而开窍于鼻,且性喜清肃,主宣发肃降之功,风热邪气由皮毛或口鼻侵袭机体,侵犯肺卫,使肺气郁闭,宣降功能失常,闭郁不宣[7]。小儿稚阳之体,易邪热内生,煎津成痰,痰液阻滞气道,出现咳嗽、咯痰、喘息等症。风热闭肺型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证型之一,需采用宣肺化痰类方剂治疗。本研究采用麻杏苏芩汤治疗风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患儿,方剂组成为麻黄、苦杏仁、苏子、黄芩、桑白皮等,麻黄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苦杏仁可止咳、养护肺气[8-9];苏子具止咳平喘之效[10];枇杷叶可润肺止咳、降逆止呕,诸药联用,平喘止咳之效更佳。现代药理表明,麻黄中麻黄碱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肾上腺受体,使末梢血管收缩,进而可减轻支气管黏膜的肿胀程度,并且其具有较好的发汗作用,可抑制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并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加汗液分泌;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在肠道微生物酶水解作用下,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可达到镇咳、平喘作用[11]。多种药物合用可增强平喘止咳之效[12-14]。本研究发现,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麻杏苏芩汤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麻黄能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减轻支气管黏膜的肿胀程度。

免疫功能是机体获得性防卫能力,对于机体维持自身生理平衡至关重要,机体免疫功能强弱与其疾病易感性及疾病的恢复程度有关,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于促进疾病康复至关重要[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表明麻杏苏芩汤辨证治疗可改善风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苏子可刺激白介素2 和干扰素产生与释放,起到体液免疫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作用,并且黄芩能提高抑制一型变态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反应,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肺炎支原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可对气道上皮产生细胞黏附作用,产生氧化应激,导致细胞代谢异常,引起细胞免疫损伤[16-17]。肺炎支原体产生的过氧化阴离子可抑制宿主产生的过氧化酶,减少肺炎支原体及宿主产生的过氧化物酶解,进一步加重氧化应激。研究[18]指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起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MCP-4 水平及GSH-Px、SOD 水平低于对照组,MDA 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麻杏苏芩汤辨证治疗风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可减轻患儿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麻黄可阻止过敏介质释放,并能抑制炎症早期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形成,并能抑制花生四烯酸释放和代谢有关。苏子含有α-亚麻酸可直接抑制AA 致敏物质二十碳物质的代谢,紫苏油含有抗氧化物质多元酚,能还原自由基,降低过氧化产物含量,提高红细胞中过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提高机体抗不良应激能力,增强气道的抗氧化能力[19]。

综上所述,麻杏苏芩汤辨证治疗风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并能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支原体疗程氧化应激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