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木莲良种繁育技术

2022-02-11彭翠松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6期
关键词:木莲河沙保山市

彭翠松

(保山市林草种子管理站,云南保山678000)

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Wall.)Blume]亦称红色木莲,木兰科木莲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 m及以上,胸径40~60 cm,树姿美,材质优,花芳香,且根、叶、花、果均可入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我国,红花木莲主要散生于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和西藏部分地区,因其以零星分布为主,难以成林,且人类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现濒临灭绝成为渐危珍稀树种,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红花木莲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实用价值高,在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占有较为突出的优势,是保山市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为加强红花木莲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红花木莲成活率、成林率,促进红花木莲产业化种植,保山市从2006年开始在腾冲沙坝林场山箐营林区进行红花木莲良种繁育试验,随后建成红花木莲采种基地,该采种基地生产的红花木莲种子被云南省良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为良种。经过多年的良种繁育与技术推广,红花木莲已成为保山市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育苗地选择

1.1 地形条件

红花木莲耐阴喜阳,主要分布于海拔900~2500 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应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洁净、排灌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作为圃地进行育苗。

1.2 气候条件

红花木莲适合生长于滇南和滇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温度:年均气温13~22.5 ℃,极端最低温-4 ℃,极端最高温34 ℃,≥10 ℃年活动积温4000~6000 ℃;适宜降水量:年均降雨量800~1400 mm,年均相对湿度≥70%。

1.3 土壤

适宜红花木莲生长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红壤、黄棕壤,长于土层深厚、湿润、疏松肥沃、pH值在4.5~6.0之间土壤的背风向阳地块效果更佳。

2 红花木莲良种繁育技术

红花木莲是少见的雌雄同株树种,种子繁殖,主要靠鸟类传播授种,通常5~6月开花,9~10月成熟,种子胚虽小,但胚乳发达、胚形态发育完善,且具有生理休眠特性。

2.1 种子采收

红花木莲种子采收应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种子饱满的成年植株,待蓇葖果变成红褐色时进行采摘。将采收后的红花木莲蓇葖果晾晒或暴晒1~2 d,蓇葖果开裂后会从里面脱落出红色的种子,未能脱落出种子可以通过翻动或用木棍轻敲种子使红色种子从蓇葖果中脱落而出。将脱出的种子堆沤1~2 d直到种皮软化后,用细沙、草木灰轻轻搓去红色假种皮,再进行水选,水选时去除杂物及干瘪破损的种子,余下干净、饱满的黑色种子。

2.2 种子贮藏

红花木莲种子内含挥发性芳香油,在进行贮藏的时候应考虑油性带来的易干缩、易霉变可能性,故不能干藏而宜沙藏。

首先准备干净的细河沙于阳光下暴晒、晾干,并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加入适量水拌匀,以手捏不成团、手松沙即散为宜。然后将准备好的种子混合拌入河沙之中,种子与河沙的比例不得高于1∶1,每隔10~15 d翻动种子,并捡出已干缩或霉变的种子,同时使用洒水器加湿河沙表面让河沙保持一定湿度,有助于种子发芽。

2.3 整地作床

播种前一个月选择适宜的天气整地作床,苗床长约1.0~1.2 m,宽约0.5~0.6 m,高约0.3~0.4 m。

首先,要清理圃地中的杂草、杂物,适当进行翻土,翻土深度在30~40 cm为宜,土壤形状以土壤细碎不成块状为佳;其次,为了防止地下病虫害,可以在翻土之后进行火烧,再翻土,再火烧,如此重复3次之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经过一段时间的暴晒和风化后可以施基肥,有助于幼苗的生长。

2.4 播种

红花木莲播种时间因地而异,滇南、滇西南、滇中地区宜在12月底~翌年1月初播种,滇东、滇东北、滇西北地区宜在2月中旬或下旬播种。保山地处滇西南,红花木莲最佳播种时间为12月底至翌年1月初,待沙藏种子1/4~1/3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先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已作好的苗床上,之后在种子上面覆盖一层薄土,土壤厚度以盖过种子表面0.5~1.0 cm为宜,接着用松针或稻草覆盖床面,并用洒水器将床面浇湿,最后搭建拱棚、覆盖塑料棚膜,这样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确保拱棚内的环境符合苗木生长需求。

2.5 幼苗管理

播种后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40 d后,当大量红花木莲种子破土而出并长出2片细细的嫩叶时,去除覆盖苗床上的松针或稻草。此时,棚内气温、水分皆宜,易生杂草,应及时清除,避免与幼苗争夺养分。进入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棚内的温度也在逐渐升高,此时要将塑料棚膜更换成70%的遮阴网进行炼苗,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7 d后将遮阴网卷至离地面20 cm处,再过7 d卷至离地面60 cm处,最后7 d过后基本可以完全将遮阴网揭除。

2.6 幼苗移植

当完成练苗的幼苗具有3~5片真叶时可以选择适当的天气移入营养袋进行培育。保山市红花木莲最佳移植时间为2月下旬~3月上旬,起苗时应做到即起即装,附在幼苗根系上的土壤应尽量一起移入营养袋,最大限度保持幼苗根系的完整性,并避免幼苗的各个部位受伤。

2.7 苗期管理

2.7.1 光照。幼苗移植后,为避免幼苗大量干枯或萎缩死亡,应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做好遮阴防晒措施。此时,可以选择搭建简易遮阴棚,覆盖以50%~60%的遮阴网,幼苗移植15 d恢复正常生长后,每天16:00~次日10:00时揭开遮阴网,如此循环10~14 d后全部揭除遮阴网。

2.7.2 水分。幼苗移植后,应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补足受伤的幼苗根系恢复生长所需的水分,若有必要可将生根粉兑水洒入移植袋中提高幼苗成活率。

2.7.3 肥料。幼苗移植30 d后开始施肥,生长季节每月撒施一次N∶P∶K为15∶15∶15的复合肥,撒施数量以20 g/m2为佳。

2.7.4 除草 。为避免与幼苗争夺生长养分,应及时除草,除草后浇透水。

2.8 出圃管理

幼苗移入营养袋一段时间能茁壮成长后,可以根据造林需要移植到造林地,移植的洞穴横向和纵向都要大于移植袋,移植时撕去营养袋,使根须保持散开状态,直立式放入洞穴后回土覆盖并将洞穴表面整平,适当踩实浇以适量水。

2.9 病虫害防治

2.9.1 病害。红花木莲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

立枯病防治方法:立枯病多在幼苗出土初期发生,可用多菌灵1000液和退菌特1000液交替喷洒防治。

根腐病防治方法:苗木出土后,在不影响苗木生长的情况下,不应过量浇水;对已染病的植株立即带土挖除,并在染病植株周围1 m范围内进行土壤消毒,可用50%的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洒。

2.9.2 虫害。红花木莲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蛴螬。

地老虎防治方法:除草灭虫,可消灭部分虫卵和幼虫;鲜草诱杀,以鲜草、敌百虫拌成鲜草饵,放入幼苗附近诱杀幼虫;药剂防治,用90 %敌百虫1000~1500倍液进行喷洒。

蛴螬防治方法:雌性成虫大量产卵之前进行黑光灯诱杀;成虫发生期,以90 %敌百虫1000~1500倍液进行喷洒。

2.10 整形和定冠

红花木莲苗高2 m时开始修枝整形,一般剪去树高1/3以下的侧枝。每次修剪应按伞状成品趋势调整树型,并及时回缩修剪。

3 结论

红花木莲作为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但因红花木莲种子主要靠鸟类进行传播授种,繁殖速度慢,故而红花木莲良种繁育技术亟待提高。通过多年的良种繁育与技术推广,红花木莲成为保山市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对保存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保持生态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木莲河沙保山市
贵州乡土木莲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前景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保山市隆阳区10913例妊娠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测定
沙子危机
河沙涨价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保山市总工会:入户再遍访 查找问题补短板
木莲·冻
冬季怎样贮藏苗木
木莲冻
驴拉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