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2022-02-10徐小兰嵇秀明周小红

循证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时效性母婴医护人员

徐小兰,嵇秀明,周小红

苏州市立医院,江苏215002

妊娠可以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葡萄糖耐受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常见并发症之一,会给其妊娠结局带来严重威胁,造成滞产、产后出血等[1-2]。妊娠期糖尿病有可能会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等,增加孕妇剖宫产的可能性;同时还极有可能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或低血糖,严重影响母婴结局[3]。有研究表明,给予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早期、有效、规律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其孕期血糖水平,改善母婴结局[4]。时效性激励属于一种整体性、个性化的激励模式,有效的激励与给予病人时效性的肯定能够促使其心理、生理等达到最佳状态,确保护理干预的顺利开展[5-6]。为探究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中,比较常规护理,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7];②单胎;③初产妇;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②既往有糖尿病史;③存在交流障碍、认知障碍等;④伴随恶性肿瘤。对照组年龄20~38(27.69±6.53)岁;孕周20~28(26.79±1.14)周;体质指数20~29(24.96±3.27)kg/m2;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或中专24例,专科及以上19例。观察组年龄20~39(27.84±6.46)岁;孕周20~28(26.33±1.20)周;体质指数20~30(25.04±3.15)kg/m2;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或中专26例,专科及以上18例。两组年龄、孕周、体质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示。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病人在孕期接受门诊孕妇学校的健康知识教育,包含饮食、血糖监测、用药以及运动等方面,病人孕期需到校听课6次及以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建立护理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共有7名,包括1名组长与6名组员。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主要工作为指导护理干预的实施,评估各项护理干预的落实情况及组员的管理等;6名组员成员包含1名内分泌主治医生,为病人提供咨询平台;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2名产科护士,均具有5年及以上临床经验;1名心理治疗师,为病人提供心理辅导。小组成员均通过时效性激励理论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

1.2.2 干预形式

根据病人的病情、受教育程度等资料建立不同的微信群,医护人员每周定时在群内发送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并且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激励形式,激励病人进行自我护理与管理。

1.2.3 干预方法与内容

①情感激励:医护人员定期与病人进行交流,详细了解其病情基本情况、心理状况等,给予其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对其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积极情绪的病人鼓励与肯定,使其维持正性情绪。通过微信群鼓励病情、受教育程度相似的病人进行互动与相互鼓励。引导并鼓励病人家属多陪伴病人,协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使其感受到家人的关怀。②需要激励:病人通过微信群内发布的信息了解自身疾病,包括有氧运动、饮食等,掌握自身疾病的状态、潜在问题等;病人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群提出自身疑惑,医护人员及时解答并采用激励性语言给予病人鼓励,并肯定其行为。③榜样激励:医护人员每个月定期组织病人开展1次集中宣教,教会其自我护理技能,邀请治疗效果良好、能够维持良好生活习惯的病人分享自身经验,给予其肯定与表扬;并邀请表现良好的病人在微信群内与其他病人进行交流,不断激发其他病人的潜能,改善其不良行为。④利益激励:分别从经济、治疗效果两方面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维持健康行为的必要性。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8]。ESCA量表包含自我概念(9个条目)、自我责任感(8个条目)、自我护理技能(12个条目)与健康知识水平(14个条目)4个维度,共43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即0~4分),总分0~172分。评分越高表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越高。②血糖控制情况:采用血糖仪对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③母婴结局:观察并记录母体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其中母体妊娠结局包括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与剖宫产;新生儿结局包括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巨大儿与胎儿生长受限[9]。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自我护理能力

干预后,观察组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单位:分

2.2 血糖控制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2.3 母婴结局(见表3)

表3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会造成新生儿低血糖、早产或孕妇泌尿系统感染等不良结局,严重威胁胎儿及母体的健康与安全[10]。有研究显示,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与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情[11-12]。因此,给予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以促进其养成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控制自身血糖[13]。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结合现代通信工具给予病人实时指导,协助其控制血糖水平,能够有效保障母婴健康[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可增强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原因为在本研究中,除了给予病人孕妇学校的基础知识教育外,医护人员还会根据病人病情、文化程度等组建不同的微信群,在群内发送疾病相关信息,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15-16]。此外,医护人员每个月定期组织病人开展集中宣教,并邀请表现良好的病人给予其他病人榜样激励,进而逐渐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效果,原因为医护人员通过访谈了解病人实际需要、病情、心理状态等,给予其针对性干预;并给予病人表扬与肯定,支持其健康行为,并促使其维持正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干预,逐渐降低其血糖水平[18-19]。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母婴结局,原因为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护理干预能够给予病人情感激励、需要激励、榜样激励与利益激励等,给予其更为全面的激励措施,并适当给予病人支持与表扬,协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同时病人通过微信群进一步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使其知晓维持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其母婴结局[20-21]。

4 小结

综上所述,将时效性激励理论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中,可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促使其控制自身血糖水平,使血糖水平趋于正常范围内,并且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猜你喜欢

时效性母婴医护人员
中国陆地观测卫星应急成像时效性分析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