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住院精神分裂症女病人家属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2-02-10严夏舒肖爱祥谭丽芬梁容玉

循证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家属

曾 钢,严夏舒,肖爱祥,桂 荣,谭丽芬,梁容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东510450

随着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1],精神科仍保留以封闭管理为主[2],部分病房要求实施“不开放探视、不开设门诊、不收新病人”的全封闭管理模式,给大量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带来挑战。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家属的心理健康以及相关心理需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国外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的研究较少,国内对这部分家属心理需求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使用量表测评[4]。本研究选取常态化防控全封闭管理模式下的11名住院精神分裂症女病人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测评结合半结构式访谈,较为全面地分析其心理状况及需求,为精神卫生机构制定相应干预策略,以及更好地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0年9月30日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全封闭管理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女病人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女病人的家属;②在病人入院前和(或)住院期间为病人提供过照护或住院探视;③能用语言表达自身感受且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家属患精神疾病,且无法完成访谈;②近期遭遇其他重大应急事件。当访谈对象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出现新主题时,样本量达到饱和。本研究已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提纲的拟定

访谈提纲参照文献及常用心理卫生干预措施初步制定,呈送给3名心理卫生或精神科护理领域的专家(在精神科工作的主任护师、主任医师、二级心理治疗师各1名)审核修改,之后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①得知病人进入住院封闭管理,您当时的反应是什么?最大的烦恼和压力是什么?②病人进入住院封闭管理,对您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需要得到什么支持和帮助?③回顾过去,您觉得最难应付的是什么?④您对目前这种状况有什么建议?需要什么帮助?

1.2.2 评价指标

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家属的焦虑状态进行测评。GAD-7量表共7个条目,各条目按0~3分评分,总分0~21分,0~4分为无焦虑,5~9分为轻度焦虑,10~14分为中度焦虑,15~21分为重度焦虑[5]。该量表常用于临床上对广泛性焦虑的筛选以及对焦虑严重程度的评估,信效度好,敏感性高[6]。

1.3 资料收集

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要求,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同时为了保证访谈质量以及时间过长导致研究对象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对自身感受及心理状况的转移及淡化,经咨询专家意见,选择在进入常态化防控封闭管理的7~21 d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主要采取直接访谈,少数因距离及疫情防控原因使用微信视频为工具进行间接访谈。直接访谈前与受访对象预约好时间、地点,选择其方便,而又不影响其休息的时间,双方在独立、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戴口罩,保持1 m以上距离。访谈前研究者先告知访谈对象本次访谈的目的、方法,访谈过程遵循自愿、保密原则,签署书面知情同意,征得受访者同意后对访谈进行做笔记和录音,同时收集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发放GAD-7问卷,并当场收回及核对,确保问卷填写的完整性。间接访谈时,采取由研究人员阅读问卷条目及代填,受访者回答的形式完成。访谈过程中重点记录关键词、重复出现的词句、访谈对象的神态、肢体语言,语气及情绪变化,访谈者保持中立态度,不带任何诱导、暗示性言语及非言语、语音语调、眼神等,收集完整信息。每次访谈时间30~45 min。当访谈到第11名家属完成时,资料不再出现新主题,即达到饱和,结束访谈。

1.4 资料整理与分析

访谈与资料整理分析同步进行,每次访谈结束后的24 h内,由2名研究人员共同将录音逐字逐句进行转录,并与笔记进行比对,整理成Word版文字录入到计算机中,将研究对象编号C1~C11,并将有意义的词、句、段落进行标记,结合访谈时的非言语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形成主题。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①仔细阅读及反复查看访谈资料及笔记;② 提取与本研究相关的有用信息;③记录编码出现频率高的观点、看法;④汇集编码后的重要观点;⑤详细、无遗漏地描述访谈内容;⑥ 辨别相似的观点;⑦回访受访者处求证。反复听取资料,逐步形成概念和主题,整理出主题框架。并多次提炼、编码、修改,以完善研究主题框架,提取出本次调查反映的家属的心理体验及需求[7]。

2 结果

2.1 受访者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12名住院精神分裂症女病人家属,其中1例因不明原因强烈要求退出,最终完成访谈11名。9名为直接访谈,2名(C8、C10)通过微信视频间接完成访谈。受访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11名住院精神分裂症女病人家属的一般资料

2.2 住院精神分裂症女病人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焦虑是当个体预料有威胁或不良后果发生时而产生的一系列不愉快情绪,常包含着急、忧愁、不安、紧张、恐慌等情绪。本研究中,11名病人家属有10名存在焦虑情绪(90.9%)。其中,轻度焦虑3名(C2、C5、C10);中度焦虑重度7名(C1、C3、C4、C6、C7、C8、C11)。11名受访者均因疫情封闭管理不能探视而感到焦虑。比较典型的有,C1:“我婆婆的残疾证要审验了,现在封闭管理见不到,怕出问题,住院费用报销不了,压力大”。C2:“我女儿这次住了这么久,怕是和疫情封闭有关,对她的病情稳定不利啊”。C3:“姐姐病情时好时坏,每次要见到我才会稳定些,现在不能当面探视,真担心她病情会一直不好”。C4:“我妈妈有糖尿病的,也不知道她住院血糖控制得怎样?现在想当面咨询医生是不可能的了”。C5:“我妈在家发病时见到我都会变好一些,现在封闭管理见不到,有点担心她”。C7:“上次医生给我打电话,我姐姐牙齿不好,需要带到外院看牙科,我没空带她去,现在有空了,又封闭不给外出,真担心她”。C10:“我妈妈习惯了我每周过来看她的,现在封闭不给探视了,怕她会不习惯”。C11:“我现在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见她一次少一次,现在不给探视持续这么久了,什么时候是个头?”。

2.3 主题1:理解和支持

绝大多数住院精神分裂症女病人的家属在得知病人要进入疫情防控全封闭管理时,即时的反应有紧张、担心、觉得不方便,但考虑到彼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在国内还很严峻,精神专科医院实行封闭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配合政府工作,更是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家属普遍觉得应该理解和支持政府以及医院的决定。C1:“没办法,要封闭管理,她(病人)过得好不好呢?”。C7:“对病人的病情啊,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就有点困难,不方便了”。C2:“我是非常理解的,正常的,因为各个地方都是这样做的,我自己住的大厦都是封闭管理”。C4:“那已经都没办法了,面对现实咯。现在疫情这样还未结束,我们家属只能面对现实了”。C6:“现在我们自己都不能够到处去吧,对不对啊,我好理解,这样做是对的”。C8:“我理解,我当时是知道这些事的,因为疫情啊,大家都理解的,大家都是配合政府吧”。

2.4 主题2:思念及关心亲人

因停止探视而不能面对面见到家人,绝大多数受访家属对病人表达出思念之情,以及对病人病情和住院生活的关心,担心封闭管理带来的无法当面探视,不知道病人住院的状态,也无法与主管医生面对面沟通,了解病人病情,这种思念及关心甚至会引起受访家属感到愧疚。C1:“我们又不能够去照顾她,担心她在这个过渡期对她有什么影响,让她身体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了”。C3:“会思念病人的啊,我想她也会思念我。带东西不方便嘛,他也是不习惯(没有家属探视)。以前都是每个星期来看1次”。C5:“因为我太久没有见她,对于妈妈来说都不好啊,那妈妈的病情啊和情绪啊,我又怕她会胡思乱想啊”。C4:“我妈她70岁生日又没得去探望她,老人家看一天是一天了,我做女儿的感到很内疚”。C8:“担心她的吃饭,担心会不会有些什么照顾不到”。C11:“她会以为我们这些亲人遗弃她了,她不理解(防控要求)”。

2.5 主题3 :对“解封”的渴望和无奈

一方面,所有受访家属在访谈中,都对精神专科医院的“解封”表示出强烈的渴望,每个人都问了研究人员同一个问题“核时能解封?”,另一方面,当双方在谈到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多地散发仍然存在时,受访者也表达出对“解封”遥遥无期的无奈。C2:“(我们)等通知,看什么时候能探视我们就过去”。C3:“我觉得(疫情封闭)就是一开始那几个月吧,到五月底六月初就可以能够解封了啦,(但是)六月、七月都不行,到现在已经八月份了”。C5:“所以我觉得你们是否应该逐步开放,一个区一个区逐步开放,起码可以试一下,你看有一些地方都这样做了,不是也没事?”。C9:“你们什么时候能开放探视?不过看到周围形势那么复杂,估计都没那么快,只有等着吧”。

2.6 主题4:对安全探视的建议

大多数受访家属在理解及配合医院进入疫情防控全封闭管理的同时,也积极提出一系列如何在封闭管理的情况下解决探视的建议:如改善来访家属等候区的环境,在安全距离下开放轮流探视,以及一些线上的探视互动。C1:“虽然封闭管理是为病人着想,是好的,但是我又觉得有些地方不是那么人性化。应提供一个休息室给前来缴费的家属,现在很多人过来缴费需要逐个排队,一帮人站在大门口等也不好”。C2:“可否在安全距离下戴口罩探视?而且我也有做核酸检验,经过14 d的隔离”。C4:“能在这种特殊的节日(指中秋节以及住院母亲生日等节日),可以给安排当面探视,保持安全距离,戴口罩就行”。C7“可以网购寄东西去吗?你们帮忙签收一下”。C8:“和医生没法面对面交谈,其实有核酸检查的人就应该允许给探病,其实大家都是安全的”。C10:“对探视的亲人来说如果是能通过什么检查或是什么证明,身体健康的,能慢慢地或是排队,轮流开放一下,允许那些身体健康、没问题的人也能去探视一下”。

3 讨论

3.1 常态化封闭管理期间家属的心理状况应引起重视和给予适当干预

本研究中,90.9%的受访者存在焦虑情绪,这表明在住院精神分裂症女病人的家属中,焦虑普遍存在,且中度焦虑的占比达到63.6%,封闭管理造成的双方无法见面是主要原因,此外,家属联系院方不便,无法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和近况,也是一大原因。王锋等[8]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照护者照护负担较重,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此外,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家属也存在对病人出院以及出院后再次入院是否会受阻的担心。张建凤等[9]尝试“云探视”,陈丽英等[10]提供线上咨询,有效提高了住院病人家属满意度。精神卫生机构应多途径畅通疫情防控对病人与家属,以及医院与家属的阻隔,帮助病人与家属建立联系,让家属能及时了解病人的住院动态,此外,还应畅通出入院办理通道,提供线上、线下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情绪,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3.2 提前充分告知,取得支持

现阶段国内精神卫生机构仍然采用封闭式管理,病人容易形成群聚[11];此外,精神障碍病人因生活自理能力差、住院周期长,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易感性[12]。精神科应严格遵循“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措施,严格控制陪护及家属的探视[13],此外,应做好张贴醒目疫情防控标识,减少院内聚集,控制交叉感染[14]。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控制,以我院为例,2020年春节前的探视规定由“限制探视”到“谢绝探视”,再到“取消探视”,将相关规定通过电话或短信及时通知到病人和家属,此外,还涉及出入院办理,做好体温监测、核酸检测与胸部CT检查等,并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及官网发布通知,以上告知工作在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与合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3 提供心理护理及支持

为住院病人及家属开展线上、线下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及危机干预服务[15],例如:在院内各楼栋、病区、进出通道、病区门口张贴疫情防控相关宣传资料;提供健康教育视频,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进行手卫生、戴口罩及咳嗽礼仪培训等防控常识宣教;对住院病人开展健身操、书画、阅读、音乐、观影、棋牌等室内康复活动,丰富住院生活,转移病人注意力,并让病人了解疫情发展动态;对过度焦虑和恐慌的病人,安排心理治疗师开展住院心理咨询,定期开展团体心理治疗或个体化的心理干预,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开通微信线上探视[16],引导鼓励病人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等方式与家人交流。此外,宣传利用心理援助热线、网上咨询等[17],提供及时心理干预和服务,疏导病人家属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

3.4 其他应对措施

人性化管理封闭管理后,医院应站在病人角度,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循证,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训[18],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19]等。此外,做好其他应对措施:①各封闭病区配备一台智能手机,设专人管理,创建探视微信号,在固定时间提供给病人与家属视频通话的机会,缓解病人及家属思念、焦虑情绪;②提供“接餐”服务,家属可通过网购、外卖点餐或自送到门口的方式为住院病人补充生活用品及营养品等,医院提供外包装消毒,定时送到病区服务;③开发线上资源,家属需要的资料等可提前微信沟通,病区及时准备,可供家属自行取用或邮寄到家,以减少家属在外奔波增加传播途径的机会;④主动收集并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或生活需求,满足合理要求。

3.5 安全探视模式的探索

当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趋于稳定,医疗机构须长期维持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18]。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精神卫生机构将继续实施封闭管理,大病房继续谢绝当面探视的管理规定,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住院精神障碍病人安全,封闭模式下,病人及家属的探视需求却不容忽视,在接下来的防控工作中,除云探视、线上咨询外,应积极尝试,例如:在预约探视、固定人员、提供核酸监测、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及开放空间下进行探视[19-21],以满足住院病人及家属当面探视的需求。

4 小结

本研究将质性研究与GAD-7量表测评相结合。结果表明,焦虑情绪在住院封闭管理精神分裂症女病人家属群体中普遍存在,中度焦虑超过半数。家属对精神专科医院进入全封闭管理表示理解和支持,也表达了对病人的关心和思念,对“解封”的渴望,并对常态化封闭管理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精神卫生机构应结合现状,在符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途径提供支持性服务及人性化管理,满足病人及其家属的实际需求,提升病人及其家属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的满意度,缓解焦虑情绪。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住院家属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踏莎行 住院感作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