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功能、文学肌理与时代讲述:论新主旋律电影《守岛人》的三个维度

2022-02-09吕世亮

电影评介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守岛王继才开山

影片《守岛人》(陈力)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出品,取材于“人民楷模”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为祖国守岛的真实故事,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影片于2021年上映。这部影片的导演陈力曾执导过《嫂子》(1998)、《谁主沉浮》(2009)、《湘江北去》(2011)、《周恩来的四个昼夜》(2013)等影视作品,并多次获得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等奖项,是名副其实的“主旋律”导演。《守岛人》同样也是一部如假包换的“主旋律影片”。此片的价值观念以弘扬主旋律为主,叙事内容围绕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使命感典型人物展开,上映以来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与研究者的热烈关注与讨论。截至目前,《守岛人》已经在豆瓣获得了7.5分的高分,超越了大部分类似题材主旋律电影。为了真实还原王继才夫妇的生活工作情景,《守岛人》在影片筹拍期间不仅采访与查阅了影片原型人物的诸多生活资料,导演陈力也数次带着拍摄团队登岛采风,对开山岛的工作内容和饮食起居都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最终在富有新意的叙述方式中生动展现了王继才夫妇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奋斗精神与爱国情怀。

一、形象塑造中突出情感功能

《守岛人》的原型人物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1986年开始守卫“黄海前哨”——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整整32年,直到2018年王继才烈士在岛上执勤时突发疾病去世才结束守岛任务。他们在这座环境恶劣的孤岛上坚持每天升起国旗,每天按时巡岛,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为了祖国海防事业付出终生。2018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王继才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1]尽管《守岛人》以王继才夫妇不辱使命、不忘初心的先进典型故事为主要内容,在叙事上却没有以刻板的叙事模式展开,也没有采用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如何成为先进模范的人物传记片程式,而是在自然灵活的视听语言中,从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对社会个体人物的细腻呈现,表现传统主旋律影片中的高调主题。尽管王继才夫妇的守岛工作包括了与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斗争的危险与冲突,影片却一改主旋律影片以战争片、军事片为基调、渲染工作危险与战斗场景的内容叙述,转而表现普通渔民身上特有的坚韧品质与细腻真情。

在角色形象塑造上,扮演王继才夫妇的演员刘烨、宫哲采用了现实派表演搭配表现感妆效的外型,还原了常年生活在海岛上的主人公外形上身形强壮、皮肤黝黑、神情木讷而坚毅的特点。在阳光曝晒、蚊虫肆虐的生活环境与拮据的经济条件下,王继才夫妇大多时候穿着破旧的背心、草帽与宽松的短裤,光脚赤膊经受风吹日晒与蚊虫叮咬。大量的外形细节描绘使两位知名演员完全褪去了本色,化身为长年累月在海边从事体力劳动的朴实民兵。“形象并不仅仅是与人类寄主共存的被动实体,就如同寄生在我们五脏之内的微生物。它们改变我们的思、视与梦。它们重启了我们的记忆和想象力,把新的标准和新的欲望带进这个世界。”[2]《守岛人》以生动的角色外形带出了角色的分量感。在凌乱干枯的发丝与粗大的四肢、布满泥土的指缝中,人物身上所肩负的痛苦和挫折通过影视语言得到了形象的表达。

电影语言将王继才这位符号式的模范人物层层剥开,遮蔽了角色身上原本的神圣化光輝,将其还原为带有烟火之气与真挚情感的平民英雄。影片伊始,男主角王继才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喜好热闹与自由生活的他答应领导王长杰来岛上住半个月,但内心实则十分抵触守岛工作,他渴望离开无电无水的开山岛回家与刚结婚的妻子重逢,当他得知王长杰找不到人替他守岛时甚至埋怨了起来。导演为了表现岛上的艰苦生活,以灵活的蒙太奇手法与手持摄影的技巧拍摄王继才的孤岛生活,电影画面的剪辑及摄影机视点的解放使运动内化于影像中。在表现性格活泼、爽朗的青年王继才刚来岛上的不满心态时,镜头多以近景展现他硬朗的身板、与朋友交谈的豪气、对小岛生活的抱怨等面部表情;在表现王继才在开山岛的日夜值守中对这片土地产生了真情、化解了心中对守岛工作的不满时,画面之间快速切换,并频繁以角色视线为剪辑线索,将人物面部与蓝天、大海等开阔意象连结在一起。在后备无人的情况下,王继才毅然担起守卫开山岛的重任。从心底真诚地接受开山岛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护航标、写日志。影片不仅呈现了王继才在工作上认真严谨、顽强执着的态度,更用大篇幅展现了他对于生活始终不变的乐观与爽朗:从青年时期的开朗爱玩,即使面对恶劣的岛内环境也选择以苦作乐,与岛上的三条狗“斗地主”消磨时光;到中年时期,他在春节时与妻子在开山岛上笑闹着包饺子,还在“小岛春晚”上为寥寥几位观众表演了节目《回娘家》。通过摄影镜头对角色形象的展现,观众看到了一个平凡且崇高的普通人。他与观众一样向往美满的家庭生活,贪恋着母亲的饺子,也在妻子上岛时激动得说不出话;但由于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开山岛的海防事业,王继才错过了父母去世、女儿结婚等大事。王仕花在小岛上分娩时,孤岛被大雨环绕,生产的小屋中既缺乏医用分娩器械,又没有懂得接生的医生,王继才看着命悬一线的妻子手足无措、孤立无援,在平日的坚强之外流露出脆弱的一面。导演充分提炼出这一角色在家庭与任务的矛盾间背负的痛苦与矛盾,以情感赋予人物力量。此时,亲人的理解弥补了王继才因坚守执勤造成的遗憾。

除了塑造男主人公的细腻形象,影片也刻画了王仕花与孩子等形象。他们从被动上岛到主动帮助亲人守岛,经历了普通人应有的担心、挣扎过程,并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守岛工作中以过人的勇气和毅力交出了一份爱国奉献的忠诚答卷。女儿小宝心疼妈妈的手在风吹日晒中变黑皲裂,偷偷给妈妈买了一小罐护手霜,一向节俭的王仕花想到一家人已经许久没吃过肉,忍不住批评了女儿;接着,她又把这罐“珍贵”的护手霜给了丈夫王继才,让他先抹一点;尽管如此,夫妻二人依旧坚持不要政府发放的补贴,小宝也支持父母,宁愿高中辍学也要赚钱给弟弟上学,还要让弟弟“用上好文具”“吃上好零食”。《守岛人》将抽象崇高的精神内里转化为真实可见的人物行动,以平凡人的坚守故事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人物典型。在这一点上,王仕花这一角色的层次感更加明显。她为了陪伴执拗的丈夫只身上岛,情愿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过着清贫生活;在分娩遇到困难时,又阻止继才接王部长打来的电话,咬牙切齿地说“让他知道我娘俩怎么死的”;在闲聊中谈到大女儿的婚事时,她希望学业有成的儿子给姐姐在大学找个大学老师,王继才随口一说不合适,王仕花却突然哭了出来——她固然知道高中没毕业的女儿配不上大学老师,但这“不般配”却是自己与丈夫一手造成的。在千万个朝夕相处的陪伴中,王仕花已同丈夫一样将自己的生命与海岛上的万物相连接在一起,她是深切付出的妻子、是挂念儿女的母亲,也是祖国和大海的女儿。王仕花与王继才夫妇作为为国守岛的“守岛人”,绽放出最美奋斗者的光芒;但这一选择之下却是儿女没能逃离现实悲剧,姐姐以牺牲自身的方式换取弟弟的成长,哀其宿命之感在此处升华至情感功能的最高点。

可见,《守岛人》在对模范人物进行歌颂的同时,从角色的心灵与数十年间的困难与幸福出发,构筑出一个个有个体态度、生命弧度、精神高度的模范人物,通过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打动了观众。

二、主旋律价值观中的文学肌理

在为建党百年献礼的主旋律影片高潮迭起的2021年,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主旋律电影不仅仅是叙事手段的一种认知工具,更是一种带有意识形态性的社会化工具,它试图唤起中华儿女内心的归属感。“随着工业化的兴起,文化转型的宏大叙事被深深印刻在许多社会和政治理论著作中。在文化领域,宗教对于被资本主义工业化安宁的活动所困扰的人们失去了控制,一种新的信仰体系出现,正是这些世俗的信仰体系被他们描述成为意识形态——这是一个中性概念。它填补了宗教衰微后出现的文化真空的信仰体系,它在一个发生迅速和空前社会变革的世界里为人们提供新的觉悟形式和新的意义架构。”[3]《守岛人》在搭建了主旋律影片主流价值观的框架外,还以细腻的文学肌理加以填充和支撑,以主旋律电影的价值观念为根底,让观众意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安全而有序的世界中,影片组织材料与论述的方式也是服从于唤醒整体民族认同;而“守岛人”则是内容层面上要为了守护这份安宁负重前行的人,也是价值宣传与意识形态神话中的被凝视与被认同者,影片整体上以爱国主义与奋斗精神的主旋律根底,以写实化的个人及家庭生活经历来充实故事内容,从而达到意义与形式的统一。

《守岛人》通过“守岛”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行为,将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以既富有现实意义又保持文学与象征性质的形式体现出来。尽管主人公的工作集中在小岛上,但导演依旧以全景镜头拍摄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场面,如以高光动态渲染效果展现雨前厚重的灰蓝色海面,特殊的光照角度令岩石嶙峋的开山岛仿佛漂在海面上的一只易碎的贝壳,让人联想到守岛人王继才一家生活在无电无淡水无食物的孤岛绝境,抵抗着内心的摇摆与孤獨,与内心的恐惧与孤独搏斗的心理;而岛上矗立着一面用竹竿穿起、扎根在碎石中的国旗在雷声和雨声的交响中狂舞,以影像寓言的方式暗示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和坚强不屈的中国魂在毁灭性力量前的坚强不屈。王继才接任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之初,一个人孤寂地驻守在岛上,还需要警惕不法分子的走私、偷渡,时时刻刻处在危险边缘。在一次与违法犯罪行为激烈搏斗后,几艘来自祖国的军舰沐浴着朝阳缓缓出现,王继才对着远方举起望远镜,阳光给海面上乘风破浪的军舰洒上金辉,背景音乐也随之变得雄浑壮阔,军舰与孤岛上向军舰奋力挥手的守岛人一起奏响了恢弘磅礴的时代最强音。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相濡以沫的信任与谅解、永不屈服的顽强品格与自然环境形成封闭结构中的整体,“守岛”这一使命也从最初的无可奈何,转化为冥冥之中的自觉选择。

地处黄海的开山岛常常会遭遇飓风和暴雨的侵袭,导演陈力以粗砺激情的风格展示了人物与大自然的搏斗,从而在与自然、与命运的搏斗中将角色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守岛人》在尊重角色原型真实经历的基础上,将与层层命运的搏斗化为高度写实的视听语言和叙事段落,进行了生动全面的呈现。在王继才父亲去世当晚,他与王仕花的儿子就要在狂风暴雨中出生在孤岛上。夜幕中呼啸的暴风与倾盆大雨席卷小岛,房间中的王仕花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昏死过去,手足无措的王继才冲向门外大喊“老天爷,求求你了”。这一幕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到在孤岛上生育子女的困难,感受到生命与死亡交织的惊心动魄,一对平凡的守岛夫妻在无人之境的孤勇悲壮,都在这一幕中展现出来。在王继才发出了一声呼喊后,原本昏死的王仕花手指轻微一动,母子二人在险境中化险为夷。之后,导演用升格镜头来展现剪脐带的动作,以镜头语言不动声色地谱写着普通人的伟大之歌,而观众在电影院中以幻觉性的凝视穿透这一系列场景。“在忧郁的穿透性凝视下,从客体本身隐退的内在意义使它成为一个单纯的能指,一个从单一意义的掌握中挽救出来,并无条件地臣服于预言家力量的神秘符号或碎片。如果它在某种意义上被保存了,它也就获得了解放,从而有了多重价值:本雅明所说的寓言深刻的辩证本质也就在于此。”[4]影片《守岛人》中的这一幕展现了平凡人写就的史诗,也显示出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的演化进步。

三、线性时间与分隔空间中的时代叙述

作为一种展现时代特色的影片,主旋律电影的时代叙述要兼具历史性和当代性。与一般电影相比,主旋律电影的叙述困难之处在于,不仅要对主旋律思想的发展进行深入探索,还要对当下时代的发展进行把握、评价与分析。从一定角度来说,主旋律电影是一部未完成的时代叙述,因为时代与时代的主旋律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对当代价值观念的书写必须要突显一定的现实价值。《守岛人》以标准的时间线性顺序来进行叙事创作,在叙述线上将同一时代划分为岛内和岛外两个空间,前者与世隔绝、信息闭塞,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同时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质朴之感;后者则伴随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经历着复杂的变迁。通过双线并行的时间线索将截然不同的两种叙事空间依次展开,一面是岛内闭塞的生活环境,一面是代表中国几十年以来发展的现代城市,两个空间在时间的流动中平行发展却又由岛内岛外相互的心灵牵挂被联系在一起。王仕花、王志国等人物围绕着数十年固定不变的开山岛,在岛内岛外两个空间中穿插流动;而包船长、王长杰、小豆子等岛外人也将诸多现实社会因素带入岛中,从而展现外部社会在教育、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守岛人》通过王继才守岛的过程展现出时代变迁,也展现和总结了海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情变迁与宝贵经验,并且给予了未来以珍贵的启示——这也是《守岛人》作为主旋律电影在叙事上的主要功用之一。在影片的前半部分,王继才夫妇在岛上的生活依靠着唯一一台收音机;而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开山岛的各种守岛设备不断更替。王部长也给王继才陆续派过来十几个帮手,想接替他完成艰苦的守岛工作;王继才认为岛外正是发展的好时机,不舍得让这些年轻人将大好青春浪费在孤岛上。这一言语与行动“自相矛盾”的表述也表现出了其诚挚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作为一部献礼建党百年的主旋律影片,《守岛人》从题材选择到人物呈现都突破了以往大部分主旋律电影的说教模式,影片从普通人的伟大一面出发,以丰富非镜头语言展开叙事。生命的渺小与崇高、时间的流逝与长久的坚守都不再是某种宏大叙事的延续,贯穿于影片中的主旋律价值观念也不再是架空摆设,使观众对主旋律理念有了进一步理解与体悟。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 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EB/OL].(2018-08-0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8/06/c_1123228928.htm.

[2][美]W.J.T.米歇尔.图像何求[M].陈永国,高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5.

[3][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作者[M].高銛,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15.

[4][英]伊格尔顿.瓦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M].郭国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6.

【作者简介】 吕世亮,女,山西晋中人,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戏剧影视美术研究。

猜你喜欢

守岛王继才开山
开山号子喊山歌
守岛就是守国——女儿眼中的父亲王继才
话剧小岛往事
王继才 瞭哨抛家赤胆琦
守岛的士兵
少林功夫拳(二)
车欲开山辟路 新概念必先行
开山利器 岩石一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