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文献回顾探讨中医脉诊中长脉和短脉的源流和变迁

2022-02-09吴宇飞王妙然倪恬唐威顾继昱王旭杰张雪雪张蕊李秋艳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寸口脉象医家

吴宇飞 王妙然 倪恬 唐威 顾继昱 王旭杰 张雪雪 张蕊 李秋艳

长脉、短脉均属于中医28 脉,为重要的纲领性脉象,早在《素问》即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现代分别将长脉和短脉归属于“六纲”中的实脉、虚脉两类。 脉象四要素为“位、数、形、势”,周学海[1]云:“位者,浮、沉、长、短也。”“位”即包含了“脉长”,《中医诊断学》认为“脉长”为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其中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的称为长脉,不及寸、尺两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短脉[2]。 脉诊以其接触性和获取丰富疾病信息的能力在中医“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脉学著作中大量的意象思维及不同时代医生的个体化差异,使得脉诊“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阻碍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 历代医学典籍对于长脉和短脉的指下体状及临床意义的描述不尽相同,长脉和短脉的研究与临床重要程度不相符。 因此,本文拟通过整理古今典籍文献,溯清源流,梳理长脉、短脉指下体状和临床意义的变迁,为当下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1 理论萌芽期——先秦至两晋

先秦至两汉时期关于“长脉”和“短脉”的论述较少,但是却足以成为后世理论之发端,现存的相关代表著作为《黄帝内经·素问》《难经》《伤寒杂病论》和《脉经》。 此阶段特征是:已经有对长短脉临床意义的明确记载,医家们首先认识到了脉的长短和疾病预后有一定联系;其次,分别结合阴阳、五脏生克、时令六气等,扩展形成长短脉基础理论。 但尚未将其作为两个独立脉象进行详细体状描述,李时珍及后世著作引用《脉经》云:“应指而回,不能满部”,亦当存疑。 此阶段多以“长”和“短”作为其他脉象脉形描述的要素之一。

1.1 脉之长短,可知阴阳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即提出以长短脉判断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方法,以寸口诊脉为例,脉分阴阳,短为阳不及,阳不及则阴凑之成邪,故寸口脉短者多头痛。 长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凑之成邪,故寸口脉长者多足胫痛。 结合《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将“寸口”和“人迎”对举,且其他篇章并未详分寸口脉寸、关、尺三部的情况,判断《素问》时期医家基本将寸口脉视作一个整体,寸口脉长短也是与寸口脉整体长度相较而得出的概念。

《难经》借扁鹊之名成书,诊脉诸法中“独取寸口”,明确提出以关为界,寸部长9 分,尺部长1 寸,认为长脉属阳,短脉属阴,寸为阳部,尺为阴部,浮取为阳部,沉取为阴部,阴部见阳脉为“阳乘阴”,其中阳脉为主,夹杂“时沉涩而短”阴脉,为阳中伏阴;阳部见阴脉为“阴乘阳”,其中阴脉为主,夹杂“时浮滑而长”阳脉,为阴中伏阳,以此阴阳大法指导针灸及用药。 关于阴阳之间关系的探讨虽较为繁复,但总体而言,《素问》和《难经》均认可长脉属阳,短脉属阴。 《难经》强调寸口脉中以关为界,上为寸部,下为尺部,第十八难中“关”独成一部,但无明确的长度论述,参考后世孙思邈注解[3],可知《难经》关部长度可能只为1 分,远短于寸、尺两部,更达不到三部等长,主要起一个界限的作用,因此,可以判定《难经》中长脉和短脉只出现在寸部或尺部,对于阴阳的判定,在《内经》脉象分阴阳的基础上,结合部位的阴阳属性,形成了更为精密的阴阳辨脉体系。

《脉经》扩大了《素问》中长短脉定病位的方法,“短而急者病在上,长而缓者病在下”,两种属阳的脉象相兼而见于阳部多为阳邪致病,如“浮洪大长者,风眩癫疾”,反之则多为阴邪致病。 中医首辨阴阳,阴阳可以高度概括人体状态和病性,以之为纲,则针药不离正道,不至南辕北辙,这一点对于临床经验尚且不足的年轻中医尤为重要。

1.2 脉之长短,可通五脏

内经以“长”描述肝弦脉,《玉机真藏论篇》曰:“春脉者,肝也……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而《脉要精微论篇》则举例阐述了五脏脉“搏坚而长”,当见之疾病,如“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此处的“长”显然是一个病态的脉象,由此可知,出现长脉不一定表示身体健康或向愈。

《难经》同样将脉长作为肝脉的体状要素,“牢而长者”“濡弱而长”为生理性肝脉,并将脉短作为肺脉的体状成分,“浮而短涩者”为生理性肺脉。 色青当得肝脉,色白当得肺脉,如出现“闭目不欲见人者”,肝开窍于目,闭目责于肝,当得“强急而长”的肝之病脉,反见“浮短涩”之肺脉,金克木,预后不佳。

《脉经》扩充了五脏相乘脉法内容,如“浮短涩脉”为肺之平脉,属金,秋得为正。 春以“弦长”肝脉为平脉,反得“短涩”肺脉,“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夏以洪大为平脉,反得短涩,“为微邪,虽病即瘥” ;长夏以“大缓”脾脉为平脉,反得“短涩”,“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冬以“沉濡而滑”肾脉为平脉,反得“短涩”,“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总之,时令相克脉象出现,如金克木,预后最差;时令相生脉象出现,如土生金,预后最好。

此阶段典籍将五行、五脏与脉象紧密结合,使得后世医家可举一反三,更加准确地通过脉象把握相关疾病与预后。

1.3 脉之长短,可候六气

《素问》认为人合天地六气之变,六气之至,其形不同,可凭脉候之。 阳明之至,燥气胜,属金,其脉短而涩;太阳之至,寒气胜,属水,其脉大而长。 至而和则平,非时而至或当令不和则病。 《难经·七难》记载了三阳三阴之气四季王时对应的平脉体状,六脉之变中,五脉具有长短脉象特征,少阳之至,阳气微而具风木多变之象,其脉“乍短乍长”;阳明之至,阳气多而夹阴,故为二阳一阴“浮大而短”脉;太阳之至,阳气隆盛,脉见“洪大而长”;太阴之至,阳气渐衰,阴气渐旺,其脉“紧大而长”;厥阴之至,阴极而终尽,万物收藏,寒气闭塞而肤腠气液不能散越,故脉沉短有力,敦厚如石,“沉短而敦”。 合而观之,长脉和短脉频繁与其他脉象兼见,而出现在对应时令的平脉中,奠定了长短脉主生理状态的基础,此外,通过判断时令之气和人体脉象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推测疾病发生。

1.4 脉之长短,以定杂病

此历史时期,关于长短脉诊断杂病的内容,主要记载于《脉经》。 其中,多为短脉相兼脉,如过度饮酒者,湿热困中,脉多短疾而滑;心神不定,如中邪祟者,脉则“乍大乍小、乍长乍短”;心痛、心烦者可见寸口短数脉;消渴阴气大亏,可见细小浮短脉象。 若寸部有脉,以下几乎无脉,当为中焦痞塞,尚可吐者可愈,无力吐者,则死期易至;若尺部有脉,无法上关达寸,表明肾气足,脉有根,虽然疾病缠身,预后尚佳。此外提出了长脉中较为特殊的脉象可能对应的疾病,即脉长入鱼际,多遗尿;脉长出鱼际,多逆气喘息。 整体观之,杂病虽散乱,然暗合脉理,从临床应用方面指明短脉可见于上焦、中焦气滞或气虚,而脉长至鱼际可见肺肾疾病。

1.5 脉之长短,可测预后

《素问》为现存最早提出长脉和短脉表预后的中医经典,《素问》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诊脉见长脉,即气机调匀和畅,可见于常人或预后较好的患者;诊得短脉,表明气衰或气机不畅,预后甚至可出现脉短气绝而死的情况。

《伤寒杂病论》第274 条云:“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在继承《素问》长短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脉长为正气来复,中风欲愈的象征。 同时,在阳明病篇记载了阳明病诊得短脉的不良预后,第211 条曰:“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 讝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病家起初患太阳病,已发汗,后传阳明,因热势较高,而医家不知变通,复发汗,易致阳亡阴竭,神失所养,营卫不行,故诊得短脉时,可反映脉道气衰血少,结合患者病史和谵语的症状,可知预后不佳,该理论为后世阳明病诊见短脉的辨治奠定了基础。

《脉经》上承内难,认为寸口脉不长不短为平脉要素之一,脉之长短具有个体差异,不可一概而论,人身长臂长则脉当长,若脉形长短与人身长短相应为无病,相反则为病。 若病和脉的阴阳属性相反,亦预后不佳,如患者患“头痛目痛”阳病,而见“短涩”阴脉;或患者患“腹痛”阴病,脉反见“浮大而长”阳脉。 先秦至两晋,诊脉推测预后为各医家所重视,与当代中医诊脉辨证,判断当下人体疾病情况,着眼点不同,不可否认,部分推测过于理想化,规律化,不能完全与复杂的疾病情况相适应,但仍应当结合临床实际,选择性地继承并发展相关理论,以提升当代中医“治未病”能力。

2 理论发展期——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医家对于长脉和短脉的脉象体状描述更为精细化,从长脉和短脉的存在部位、持脉手法、脉象特征、相近脉象对比等角度进行了描述。 长脉和短脉的临床意义在两相对照的基础上,逐渐各成体系,病机探讨中长脉以阳气有余,乃至热盛为要,短脉以阳气不足,气壅食滞为本。

2.1 寸、关、尺俱可诊长

从现存典籍来看,宋代施发《察病指南》[4]简化持脉之法,认为“不必拘九分一寸之说”,当以“高骨”定关,逐一按其三关即可,可适用于不同体型人群,改变了《难经》以来“寸为九分,尺为一寸”的骨度定位法,将寸、关、尺三部简便定位落于纸笔,便于后世脉诊的学习和临床实际应用。 同时,定义了长脉体状的三重含义,一曰:“往来通度三关,如持竿状”,二曰:“举之有余”,三曰:“过于本位”,丰富了长脉的浮沉特征。 元代戴起宗《脉诀刊误》[5]曰:“长有见于尺寸,有通见于三部”,划分了贯通三部之长脉和各部之长脉,“从尺至关,连寸口,直过如横竿之状”,为三部之长脉;“过于本位,谓或尺或关或寸,过于一指之外”,为各部之长脉。总体而言,长脉的脉位和脉形争议较小,求同存异之下,该时期长脉基本定义为超出寸口脉三部之长度,形如持竿,上下浮动不大,长脉属阳,取之偏浮。

2.2 关部诊短尚有争议

宋代《察病指南》[4]描述了短脉的两个特征:一曰:“往来极短”,二曰:“不及本位。”金代张元素《医学启源》[6]认为短脉可见于关,对持脉细节作出描述,曰:“脉道缩入关中,上半指不动,下半指微动,为短。”元代戴起宗则从疾病危重程度,批判了关部诊短的理论,戴起宗于《脉诀刊误》[5]曰:“短只见于尺寸。”戴起宗认为关中脉短,为“阴阳绝脉”,预后极差,当别以死脉论之,不应以短脉概述之,后世认为短脉得于寸尺者,如明代《濒湖脉学》[7],多宗此说。 同时,描述了寸、尺部位的短脉,“寸口尺中皆退促,附近关中见一半,如龟缩头曳尾之状,以其阴阳不及本位,故曰短”。 戴起宗认为短脉属阴,当与沉、细等脉相同,重手方得。 元代滑寿[8]通过阐述肺脏之浮短涩平脉的持脉指法,支持短脉需稍沉方得的观点,“按至皮毛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不及本位曰短”。 总而言之,“关不诊短”理论虽然起于元代,但其与前代典籍中对于寸、关、尺三部的认知有很大关系,关部作为尺寸阴阳界限,本身长度尚待商榷,且关部见短,则寸尺不应,气凝于中,阴阳离绝,方见此脉,亦不为过。 长多有余而短多不足,故从医家经验出发得到短脉稍沉的观点,符合理论,切合临床,值得进一步探讨验证。

2.3 长主无病,可见热盛

宋代《全生指迷方》[9]、《察病指南》[4]及元代《外科精义》[10]、《脉诀刊误》[5]等典籍,明确将长脉的生理意义和病理意义区分开来。

长脉在生理上可表明其人“禀赋气强”,气血充实,为长寿之象。 如《脉诀刊误》[5]认为长脉独见,自是无病吉相,尺脉长,为先天根基深厚,左寸心脉长,为“神气有余”。 长缓脉现,为胃气盛,气血化生得源,故“百病皆愈”,如元代《外科精义》[10]认为伤寒见洪大而长脉,患者“欲汗出自解也”。除此之外,《察病指南》[4]认为肝、膀胱、胃之脏腑平脉均包含长脉特征。

病理意义方面,一部分医家认为长脉本身即代表阳毒热盛,如《察病指南》[4]认为“通度三关”之长脉,主浑身壮热,坐卧不安,为阳毒邪热聚于三焦,其病在表,“宜徐徐发表出汗而愈”。 另一部分医家认为,长脉为病,“必于浮沉迟数大小之间求之”,必须长脉与他脉相兼,方可诊病。 如《全生指迷方》[9]认为长脉兼见脉势盛大而数,方为阳盛内热之象。又如《脉诀刊误》[5]强调《内经》中“心脉搏坚而长,病舌卷不能言”等六脉并非凭借长脉诊病,而是因“搏坚相合”,气有余而过甚,为病。

宋元时期医家基本继承前代长脉主无病或向愈的观点,而长脉主病方面,若热盛症状明显,兼见长脉,可初步诊断热盛;然而,临床疾病复杂,单一脉象少见,长脉兼见他脉较为多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更适用于临床实际。

2.4 短主气滞,可见平脉

短脉的生理意义方面,宋代《察病指南》[4]认为肺、大肠之平脉均包含短脉特征,胆之平脉为独左手关部乍短乍长。病理意义方面,宋代《察病指南》[4]和元代《诊家枢要》[8]的观点大致接近,认为短脉的形成机制是“气不足以前导其血也,为阴中伏阳”,可由于三焦之气壅塞不通,也可由于宿食停积不化,最终会表现出“四体恶寒”的症状,应当大泻,使肠胃通利而愈。 元代《脉诀刊误》[5]云:“主体虚恶寒,腹中冷气”,认为浮短脉为荣卫三焦之气不足,沉短脉为脏腑积滞,痞塞不通。 此外,短脉为“七情病脉”之一,悲伤会致“气消而脉短”。

综合来看,短脉在分脏腑论脉中,有一定生理意义。 但更多表现为病理意义,如气虚、气塞、积滞和过度悲伤,这也是后世短脉生理意义影响逐渐减弱的原因之一。

2.5 相近脉象对比——长缓弦急,短涩动滑

以元代程杏轩《医述》[11]和滑寿《诊家枢要》[8]为代表,长、弦有余,短、动不及,将长脉与弦脉、短脉与动脉进行了对比区分,使长脉和短脉的体状更为明晰。

长脉和弦脉区别在于脉势的紧缓,《医述》[11]认为长脉和弦脉均属春令之脉,初春见弦,仍存阴寒,故“弦脉带急”,可见紧象;暮春见长,阳气舒发,故“长脉带缓”。 虽“长则气治”,但若“长而硬劲”,则仍属火亢之病态。 短脉和动脉区别在于滑涩和迟数,《医述》[11]认为动脉体状滑而数,短脉与动脉类似,但多“形涩而必迟”。 滑寿与《医述》[11]观点基本一致,将其区别总结为:“动脉两头俯中间起极与短脉相似,但短脉为阴,不数不硬不滑也,动脉为阳,且数且硬且滑也。”

3 理论成熟期——明清两代

明清两代脉诊专著呈现井喷式发展,著作大多对前代各家理论进行了继承、批判和归纳,针对长短脉体状重难点问题进行论述,医家大多将长脉和短脉分开,单独阐释寸、关、尺三部诊得长、短脉的意义,长脉和短脉两相对照的创新理论明显减少,仅有周学海[1]认为长、短脉均可主气郁,“气横于气分则长,气结于血分则短”,长而有力,短而搏指,均指向气郁病机。

3.1 短脉非两头断绝,长脉与覆溢脉有别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7]涵盖了《素问》至明代大部分经典对于长短脉的认识,将长脉纳入八阳脉,短脉纳入十五阴脉,并提出初学脉法者,若想体会长脉和短脉指下感觉,可常诊平人之肺肝二脉,总结脉象中含短脉之形的为“涩、微、动、结”,包含长脉之体的为“实、牢、弦、紧”,可称之为明代中医脉法集大成者。

明代李中梓《诊家正眼》[12]认为短脉可见于寸、关、尺三部,但脉形非是“应指而回,不能满部”,当为“非两头断绝也,特两头俯而沉下,中间突而浮起,仍自贯通者也”。 若为断绝全无,则是阴阳离决之死脉,至此,短脉体状基本定型。李中梓在继承前代关于“长脉过于本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长脉重点在于形如长竿,首尾上下浮沉一致,而当脉象“上下参差,首尾不匀”时,寸脉上过其位则成“溢脉”,尺脉下过其位则成“覆脉”,使得长脉特点在比较中更加鲜明,避免混淆。

3.2 寸、关、尺三部分合论长脉

明清时期,医家三部一体论长脉继承了前代内容,可归纳为:长而浮沉均匀柔缓,为气治。 长脉多看兼见,但得长脉,尚存生机;长脉搏指,多阳明病;脉长且洪,多为癫狂;脉紧而长,可为劳瘵、中风、风邪头痛;脉弦而长,可为宿食。

在三部分论长脉方面,以明代《脉语》[13]、清代《医学脉灯》[14]和《医宗说约》[15]为代表,充分论述了寸、关、尺三部分别诊得长脉的意义,《脉语》曰:“上部主吐,中部主饮,下部主疝。”左寸脉长,多为心经君火旺盛,可见舌干咽痛;右寸脉长,多为上焦气机壅塞,胸满气逆。 左关脉长,肝木之气过盛,可见壮热、胁痛;右关脉长,脾土之气壅滞,可见脘腹胀满,纳呆不化。 左尺脉长,多见奔豚冲逆,又可为疝气或“宿疾留经”;右尺脉长,多为肾经相火独亢,可见尿黄,大便干结,阴茎痛,阳事频举;两尺柔顺长脉,为长寿之象。 至此,长脉寸、关、尺分部临床意义基本定型,可总结为何部见长脉,何脏阳盛气滞。

明清两代在凭长脉辨证论治上更进一步,使得长脉与临床诊疗结合更为紧密,总体预后良好,医家用药集中于清热解毒和解表发散两类药物。 如明代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16]认为长脉属阳,若色脉相合,脉证一致,应当先治阳,后治阴。 明代《普济方》[17]认为寸尺俱长,兼见“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为阳明病,当用升麻汤或地骨皮散缓缓发汗,使在“血毛皮脉肌肉筋骨”的阳毒驱邪达表。 当疮疡未溃之时得长脉,医者无须畏惧攻邪之品,可大胆使用消肿散痈药,驱邪而不伤正。 如六部脉细长鼓动无力,可为寒邪循经入腑,当投以辛温大热之剂;如六部脉细长鼓动有力,可为热邪在中,当投以清热解表之剂。

3.3 寸、关、尺三部分论短脉

明清时期,短脉临床意义中三部分论为多,以明代李中梓《诊家正眼》[12]和清代陈士铎《脉诀阐微》[18]为代表,后者仍持“关不诊短”的观点,两书阐释了分部见短脉的主病,可归纳为气虚致病和气滞致病:左寸脉短,多心神不定或三焦气怯;右寸脉短,多肺虚头痛或宿食不消;左关脉短,多肝气被伤;右关脉短,多见膈间疾患;左尺脉短,可见少腹疼痛或妇人崩漏;右尺脉短,多肾中元阳不足,平素胆怯。

在短脉相兼为病方面,明清两代医家论述较为完整,医家个人分析较前代明显增多,易于理解。 以《濒湖脉学》[7]为代表,结合其他典籍,可知与长脉理论一致,脉象有力和无力是判断虚实的主要因素,短而有力为阳气壅塞,“伏郁不伸之象”,短而无力为气虚。 滑主食滞,沉主里证,故短兼滑、兼沉多为生冷宿食积滞,阳伏于中,重可兼见四肢恶寒,当治以辛热下利之药。 滑、数均主热,酒为大辛大热之品,故短兼滑数可见于饮酒伤神之时,食积化热,热灼脏腑,故短数可为食伤或心痛。 浮主虚阳外浮或表邪未解,短主气滞,故短浮可见于阴虚阳盛、血虚脉涩或气结外邪不散。 沉主里证,短主气滞,故短沉为阳虚阴盛、痞证或男子精冷。 总而言之,非秋之时、非右寸部而脉短,俱可为病,右寸或任何一部出现“涩而轻短,如风吹毛者”,则为“真肺脉见”,预后不佳。

在短脉预后方面,明清两代有较大发展,尤其在短脉辨危重证方面有较多记载。 明代《脉诀阐微》[18]等认为心病、头目痛、喘急均宜浮滑,忌短涩,合而观之,此三种疾病浮滑阳气尚存,短涩则呈阳虚浮欲脱之象,故宜浮滑,不宜短涩。举例而言,若患者头痛欲裂,兼目昏耳聋,诊得尺脉短,不上寸关,可知其阳气下脱,不能上达,当为死证。 久病之人,诊得伏短下脱脉,亦为危象。 而在肺痈脉诊中,宜短涩金脉,不宜浮大火脉,肺金已伤,再兼火克金之象,咳唾脓血更重,预后不佳。 当代中医临床对于短脉危重症的把握明显不足,大多以现代检查检验等手段诊断危重症,但对于中医药治疗指导意义较小,此方面应扎根临床,深入剖析古籍,挖掘相关经验,加以验证,提升中医危重症诊疗水平。

4 当代研究

在继承各代医家脉诊学说的基础上,当代医家多从长脉和短脉的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新解、现代医学机制探讨、脉诊仪规范化定量研究等角度出发,结合现代技术和传统理论,进行丰富的创新性研究。

4.1 长短脉临床研究

2021 年切诊国家标准[19]指出当“根据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诊察脉动的长短,并注意寸、关、尺三部是否均有脉动,以区分长脉、短脉等”。 唐蜀华[20]从局部解剖出发,认为长短脉以稳定持久的生理情况多见。 短脉为不足寸关尺之脉,寸部可为腕韧带遮盖,尺部可为肌肉脂肪掩埋。 长脉为超越寸关尺之脉,与反关脉、斜飞脉类似。 姜春华[21]则认为长脉和短脉均为单一因素脉象,因人指端中心与两侧感觉差异大小而得,差异大为短,较为一致为长,本身并无明确主病,而多为其兼脉之病。 杨杰[22]充分总结了长脉的兼脉,如浮长、弦长、长缓、长紧、长大、长洪、长滑、长淫、长濡、长缓微、长数有力等,认为可见于平人、气逆、火旺、阳盛、肝病、太阳表证。即先天禀赋异常、春肝木旺、气逆火盛均可导致脉长。 短脉的兼脉有浮短、沉短、短数、短沉涩、短疾滑等,可见于平人、肺病、气虚、宿食、伤酒、痰积。 先天禀赋异常、气虚、气滞、气乱均可导致脉短。 以上研究可知,当代医家探讨长短脉多从寸、关、尺三部脉整体长短出发,避免了分部探讨长短脉的争议,同时长短脉本身多主生理情况,判断疾病多从其兼脉入手,这也是临床病历脉象记录中长短脉少见的原因。

贾智玲[23]通过分析明代医家江瓘父子《名医类案》,了解脉诊在当时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得出宋金元时期含脉诊的医案共450 例,短脉仅出现13 例,其疾病为:疮疡、郁病、积块、淋闭、黄疸、痢疾、心脾痛、目病、臂痈、肿胀、汗证等;长脉仅10 例,其疾病为:外感寒热、郁病、痢疾、咳逆、跌扑损伤、带下病、胁痛等。 齐向华[24]从临床经验出发,认为脉诊得长脉,其人多气血条畅,故思维敏捷,心情舒畅;得短脉,其人多气滞血瘀,故思维迟缓,易情志抑郁。 金栋[25]认为涩脉必含短脉,阵发性房颤时寸、关、尺三部中脉搏强弱不等,脉搏较弱处为短脉,脉搏相对较强处为浮长脉,合成浮而短的涩脉。 陈欣然等[26]认为覆溢脉和长脉完全不同,“尺寸俱沉,鱼际现浮”为溢脉,“尺寸俱浮,尺外现沉”为覆脉,与长脉“迢迢自若,如循长竿末梢”的首尾相称,三部一体的特征不同,且覆溢脉为阴阳离绝之真脏脉,长脉却是阳气旺盛,乃至平脉之象。 刘静波[27]在古代长脉和现代全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鱼际脉和腕横纹脉,即在鱼际处和腕横纹处分别可诊得的脉象,正常当不出现此两种脉象,但当头部症状明显时,部分患者可出现鱼际脉,鼻咽部和颈部症状明显时,可出现腕横纹脉,且左脉应左,右脉应右。 唐亚平等[28]统计1062 例健康人的脉象特点,发现长脉占13.28%,正常体型出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偏胖或偏瘦体形(P<0.05),而长脉在时应春的理论并不完全成立,四季中春季出现长脉的比率虽然最高,但季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当代医家从临床经验出发,进行长短脉的探讨,因脉诊实际操作的限制,医者触觉和对脉象的理解方面的差异,故仍以文献和小样本研究为主。

4.2 长短脉客观化研究

齐向华[24]综合现代研究进展,认为脉搏波波长受心室每搏输出量影响,心室充盈良好、收缩力强、瓣膜启闭良好、血管弹性强、心率慢,能形成振幅大、节段长的长波;反之则形成振幅小、节段短的短波。 由此认为长脉和短脉是脉搏的每一次搏动传递距离的长和短,而不应该是三部脉形的长与短。 费兆馥[29]对长短脉以脉力图进行描述,以脉纵向长度为横坐标,以指感脉搏力度大小为纵坐标,设置指感脉力阈值,寸上或尺下指感脉力仍大于阈值即为长脉,寸或尺一部或两部指感脉力小于阈值即为短脉,但缺少量化参数标准,故仍属于定性研究范畴。 李景唐[30]分析《濒湖脉学》中长短脉相关描述,认为这两种脉象“过于本位”和“不足本位”的特征,实际为比较寸、关、尺三部上脉力的相对大小关系。 如果三部脉力都有足够的强度,谓之长脉。 如果寸部和尺部都比关部弱得多,谓之短脉。 同时由于寸、关、尺得到脉象的最佳切脉点压力不同,如寸部浮取而得,尺部沉取而得,应该通过检测的脉幅—脉位趋势图或/和脉力—脉位趋势图来分析脉象的长短。

汤伟昌[31]团队研制了中医脉象模拟系统以满足教学需求,其中对于脉长的模拟采用的定义与教材基本一致,即脉长是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称为长脉,应指不及寸、尺两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短脉。 该研究团队利用三部脉象检测系统,收集受试者脉象信息367 例[32],研究以费兆馥研究为基础,认为脉象主峰波高度h1(单位:克力)对应医生指下最明显的感觉大小,小于4克力时切脉将感觉无脉搏搏动,故在三部各自最佳取脉压力下,当寸、尺部中一部或两部的h1<4.05 克力时仪器诊断为短脉;当寸、尺部中一部或两部的h1>13.86 克力时仪器诊断为长脉。 脉诊仪企业制定了中医脉象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参数标准[33],测得参数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即为长脉:(1)t>300 毫秒,(h6+h7)/h1≥1;(2)t>300 毫秒,不符合(h6+h7)/h1≥1,但w/t<0.15。 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即为短脉:(1)t≤300 毫秒,D 稳定系数<4,主波峰曲率<0.01;(2)t≤300 毫秒,D 稳定系数<4,不符合主波峰曲率<0.01,但t1≤40 毫秒。 但现存脉诊仪器众多,技术水平和测定参数不尽相同,在长短脉参数方面尚未形成行业及国家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相关指征,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长短脉参数标准。

5 小结

纵观长脉和短脉的发展变化,内难为之肇始,经仲景叔和及历代医家完善,至明清方基本成熟,当代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书写了长短脉研究的新篇章。 在临床脉诊中,高骨定关,三指分布于三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目触觉最为灵敏,指与指之间敏感度下降且可能有空白区域,此时,三部分论长脉和短脉便有其存在的意义,适用于脏腑定位等诊断;若将寸口脉三部视为一体诊长短脉,较为便捷,主要适用于整体把握气血阴阳状态。 长脉和短脉均可出现于平人,均具有病态诊断意义,通过对脉象长短的把握,可以判断人体阴阳、虚实、脏腑状态,作为纲领脉象,在临床实际较为常见,但由于医家重视长短脉基础之上的兼脉,故临床病历书写中长短脉少见。 但无论临床应用或脉诊客观化研究,均当重视基础脉象,针对历史遗留争端,如“关不诊短”等,通过临床试验、名医调研等手段,规范短脉和长脉的体状特征和临床意义,并应用于脉诊仪等现代中医诊疗设备研发中。

猜你喜欢

寸口脉象医家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临床观察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