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2022-02-09丁婕萍

科学咨询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课程

丁婕萍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 037000)

工商管理专业是综合类专业,是文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其中综合了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包括市场管理、金融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市场越来越需要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之间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学生作为中间衔接的关键,其就业趋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紧抓社会发展的趋势,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让学生成为企业与社会需要的优秀管理人才。

一、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

世界现代工商管理起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一战二战而逐渐发展成熟,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则由19世纪南洋高等商业学堂的成立,开设了中国工商管理教育课程。尽管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与国际上工商管理学科的起源时间大致相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商管理专业在20世纪时几乎停滞,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工商管理专业才逐渐恢复,由于当时工商管理专业受到西方的影响,很多专业理论知识并不适合我国市场环境,再加上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必须进行教育改革,才能摆脱工商管理专业对西方的依赖,才能让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创新。工商管理专业的开设旨在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工商管理专业将经济与管理相关的知识理论结合起来,再根据现代管理模式来强化教学,帮助教师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更加科学专业的经营策略,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工商管理专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践水平,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创新型人才[1]。

二、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个高校都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并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优化与完善,从以往的只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但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原有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理念的转变并不明显,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真正落实,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依然更为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二)实践教学占比较少

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工商管理专业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但是在当下的教育体系中,理论知识课程的占比明显高出实践课程。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但是我们还是发现实践类课程与理论教学对接并不充分。多数学校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考察,忽略了学生在工作中沟通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企业越来越重视应用技能人才的今天,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逐渐失去自身竞争优势。虽然多数高校设立了实践课程,但往往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实践学习时间有限,难以对操作知识深入理解与内化,在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大多安排在第四学年,且只集中安排一次,学生在前三年进行实践的机会较少。实践课程涉及较多教学环节,学生亲手实践环节占比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欠缺[2]。另一方面是有些高校合作的实习单位质量参差不齐。学校对于企业也不存在管理关系,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约束,也就无法保证多数学生的实践操作。现如今企业为了控制人力成本,越来越倾向进入高校招聘实习生,但在学生进入企业后,很难被分配到一些对技术有要求的岗位中去,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也与学校最初引进“校企合作”以增强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相悖。

(三)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目前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课程已经出现了与社会脱轨的现象,学校的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学生就业后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难以进入岗位、适应岗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存在时间差。学校基本已经建立起一套自身独有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着眼知识的传承比较多,却对行业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吸纳不及时,难以保障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现代化企业的动态信息、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无法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培训模式,导致学校的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更别说让学生能跟上行业的步伐了。

(四)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欠缺实践经验

很多国外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师在课堂之外兼任企业顾问等职务,对工商管理的实际情况有着相对全面的了解,也更加重视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但是在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中,更加注重对工商管理的理论研究,对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工商管理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偶尔对国外工商管理实践结果进行讲解,对我国工商管理面对的实际问题并不了解,教师本身欠缺实践经验,也就很难给学生进行实践知识的提升教育。

(五)案例教学停留在浅层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情景化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受到了重视和应用。多数工商管理专业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的题目设置,有不少的教师将教材中出现的案例当作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来进行讲述,但却忽视了这些案例真正的应用性作用。案例教学以其客观真实性、具体可感性、直观生动性的特点吸引学生,是课堂上学生们较为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案例教学占用课堂时间较长,并且要求教师具备较大的知识储存,所以目前很多教师对许多教学案例的讲解仅停留在表层分析,大多不会进行深入的师生、生生探讨甚至是辩论,特别是将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学术研究中的最新成果等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程的力度不大、速度不快。这导致无法发挥案例教学真正的效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不大。

三、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创新教学理念

高校应跟随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让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更具特色,为教师指明新的教学方向。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工作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加强对学生实训活动的重视。高校可以从提高教学品质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完美融入社会,进而有更好的发展。教师也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彼此尊重,学生可以给教师提出一些教学、管理方面的建议,教师也能以此多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教学期望等,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还可以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出学生干部的积极引导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

高校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思维、明确教学目标,要结合当下社会的就业环境、学生需求、社会环境等调整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科学规划学生的教学课程与内容。自身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就业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如学生的学习能力、业务能力等[3]。从学习能力方面分析,学习能力是学生今后工作发展的推动力,可以使学生在岗位与行业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对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周密策划,全面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从业务能力方面分析,业务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岗位、有序安排工作,让学生能够对工作内容进行设置计划、有序组织、合理控制、积极协调,以此为支撑提升自身工作效率。上述能力是每个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今后岗位中所必须具备的,可以帮助学生在岗位中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帮助学生提升工作质量。

(三)精简教学课程

课程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要想创新教学、改革教学,首先要优化教学课程,要根据当下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与情况进行针对性、创新性教学,要将没有太大用处的课程适当摒弃,对重叠内容的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从教材中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

首先分析每节课程对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的意义,考核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是否有利,课程内容是否符合未来发展等。接着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有些课程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学生的发展没多大作用,此类课程对学生没有太大帮助,长期学习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及时对此类课程进行精简调整;有些课程出现了与其他学科内容重叠,此情况下相当于教师重复讲解、学生重复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知识,但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限制,因此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上下衔接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有些课程在社会中已经加入了很多新的内容,这就表明该学科在社会的大潮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要及时根据社会趋势调整内容,结合社会发展进行适当修改;有些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类型,但教材中实践的占比较少,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进行调整,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在其中加入一些实践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与能力。这些调整方式要本着“培养专业人才”的原则,结合时代发展与学科情况进行调整,让学生始终保持合理、前沿、专业地学习。

(四)加大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开展教育工作、传播专业知识的重要角色,只有好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好的教育,为了工商管理专业改革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众多优秀的专业教师来做好教育工作。高校应为教师团队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鼓励教师多多参与培训课程、专业讲座等活动,努力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走出校园的机会,多多参与各个高校、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让教师能更加了解工商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高校也应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要关注教师理论知识水平,还要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师“双师型”的培养,也可以从相关企业邀请专业的人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丰富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综合水平。

(五)注重校企合作

在社会对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逐渐重视的环境下,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促进“三赢”。对企业来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通过合作可以更准确、快捷地把握住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对学校来说,可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校就业率与影响力;对学生来说,可以提前适应岗位,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提升行业竞争优势。校企合作可以在教学中的多个方面渗透。

例如,在基础技能教学方面,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都是为今后的岗位实操打下基础,学生要明确自己努力学习的目标与方向,避免出现所学知识与岗位需求脱节的情况。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指引就业方向,使学校培养出适合岗位要求的人才,促进学校与动态变化下的市场接轨。在专业技能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很多课程与企业的运营与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如经营学、市场预测与决策、经济管理学等,企业提供真实的企业数据,让学生在实际的数据中模拟,从而逐渐提升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实践方面,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校内,学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这里进行模拟实践课程、模拟实习、模拟项目等,在校园内锻炼学生操作能力,还可向学生传授企业文化精神,提升学生对企业的兴趣,让学生还没走出校园就开始培养企业黏性;在校外,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岗位、了解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实习中要避免全权由企业主导,要发挥学校的参与管理作用,让相关管理人员参与到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中,让学生较为熟悉的指导教师作为主要管理人员,从而缓解学生在企业的陌生感与无助感。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尤其是对于经济类的专业来说,要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更加适应整个市场经济形势与趋势。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学校要正确分析当下工商管理市场情况,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时代发展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让毕业生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高校的力量。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