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语言样态研究

2022-02-09布艺鹏

新闻传播 2022年1期
关键词:样态播音员传统媒体

布艺鹏

(广西广播电视台 南宁 530000)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行业得以蓬勃发展,这对于传统电视、广播媒体产生了极大冲击,在此情况之下,传统媒体观众不断流失,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统媒体的门面和代言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强对于播音主持人素质以及语言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的媒介环境的改变

(一)传播交互性增强

媒体形式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变化,逐渐形成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并以数字技术作为技术基础。传统媒体传播形式正从定时、定点、单向传播,逐渐向交互式转变。传统新闻媒体正积极与新媒体平台进行联动,以此实现信息传播或信息接收,相比传统媒体传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方式相对较为单一,而且存在一定延时问题,仅能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接收、交换信息,以此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互动。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灵活多样,信息受众方和传播方的涧流是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信息受众方能利用先进设备随时接受、传递消息,观看各种节目发表观点,以便传播方接收反馈及时调整,逐步完善传播信息内容,不断提高信息传播效率[1]。

(二)跨界融合逐渐加深

跨界媒体融合已成为目前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报刊广播电视已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展信息传播趋势,有效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强化受众体验。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跨界融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主持人或播音员,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带货,这种新型融合方式,为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目前许多传统广播电视主持人或播音员,利用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和作用。跨界融合虽然能为主持人和播音员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拓展发展空间,但同时也为主持人和播音员带来无法赶上时代潮流就会被淘汰的风险,为此播音员主持人需不断提高自己,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弥补自身不足[2]。

(三)受众要求水平提高

互联网用户群体多由80后、90后、00后构成,此群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新媒体用户群体与互联网用户群体结构类似,具有思想前卫、勇于突破、喜于分享等特性,而新媒体网络空间能为此类用户群体提供分享、交流的空间平台,以此能够帮助媒体工作者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兴趣所在,而且有助于扩大用户规模。除此之外,也能够帮助媒体平台,增加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在保障受众信息的选择权的同时,也在提高受众对信息内容的要求。价值低和吸引力弱的信息,会被受众逐渐忽略。而传统媒体“我播什么,你看什么”观念,也被新型观念所取代,形成“你看什么,我播什么”观念,以合法合理为基础框架加以落实[3]。

二、新媒体语境对播音员主持人语言样态要求

(一)拓展语言样态

新媒体能将大量的信息利用手机或电脑呈现出来,以打破传统媒体信息传递的制约,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快速传递信息,在此情况之下,受众在浏览观看信息的过程中,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因此,为尽可能地留住用户,作为传播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播音员主持人应重视受众需求及心理感受,主动调节自身状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能力,创新表现模式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受众体验。比如主持人在《新闻联播》节目中,运用“宣读式”“讲解式”语言样态,以确保新闻节目性质和节目稿件的契合,将节目完美地呈现给受众。而在《主播说联播》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样态会根据节目性质调整,从“宣读式”“讲解式”转变为“聊天式”,形成融洽的氛围。《主播说联播》节目主持人播讲的内容,不仅包含真实新闻内容还包括相关评论内容,主持人播讲内容时会采用“谈话式”语言样态,将节目主题完美地演绎出来,遇到特殊情况下也会根据事实内容,调整语言样态以满足受众心理需求。

(二)重视外在形象

语言样态拓展能丰富播音员主持人声音形象,而将外在形象与声音形象相协调,才能改善播音员主持人综合形象,满足受众对新媒体节目传播的需求,改善受众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刻板印象。传统电视新闻栏目,播音员主持人通常会保持着“礼貌式”表情,不苟言笑、语态激昂,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而新媒体节目中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加注重穿着仪表以及服饰的多样性,以此提升视频或者直播的美观性,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感受,部分男性播音员主持人还会佩戴眼镜或手表,手势动作丰富多样,有效提高受众节目体验。还有一些新媒体节目主播,会通过拍手等肢体动作,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在提高节目互动性的同时,还能够将节目重点内容准确地传达给受众。此外,相较于传统电视媒体而言,新媒体综艺节目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播音员主持人的服饰也有了极大改善,不再是千篇一律,不仅具有设计感,而且大方得体,颜色和搭配形式也具有多样化特点,极大地提升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外在形象。

(三)注重口语问题

部分主持人存在滥用词汇、口语化情况,此外在表达同类要素时还会重复使用,与基本逻辑不符,缺少明确、清晰的语义等。少部分主持人仍存在上声和阳平声发音开口过大问题,并未准确掌握阳平与阴平调数。或在节目上朗读时出现明显的地区口音,无法准确发出a的音,开口程度出现偏差影响节目质量。新媒体传播节目的多样性,致使许多新时代流行语充斥在人们的生活,加剧了主持人在节目工作时出现误用词句的情况,或无法准确运用虚词,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获取信息的准确性以及自身感受。为此主持人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大培训力度。新媒体传播机构需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规范播音员主持人工作行为,减少误用和错用词句的情况,有效避免主持人在工作中运用非标准语言的现象。

三、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发展建设

(一)提高专业素养

播音员主持人群体需主动提高自身播音和主持艺术综合能力,提高专业能力与专业水平,为成为合格、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做好准备。播音员主持人应强化自身政治素养和新闻素养,扎实掌握播音、主持专业中的重点,练好“基本功”巩固专业能力,有效提高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强化语音发音训练养成良好语言样态,树立正能量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形象,提高新媒体节目质量和自身关注度。播音员主持人应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持续进行“广义背稿”工作,打好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积极学习国内外优秀文化知识,加强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的储备,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素养。播音员主持人需积极学习训练机构下发的练习课程,有效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强化专业播音、主持意识,争做专业化播音员主持人。

(二)创新工作模式

新媒体的诞生为播音员主持人提供更多发展方向,也为未来发展提供诸多机会。传统媒体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需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大胆尝试新媒体节目,并在新媒体平台中利用个性化语态传播信息,提高受众对自身的认可,同时结合当前“融媒体”发展特点,不断尝试更多的工作模式。例如网络平台直播、录制新媒体小视频等,并积极吸取经验,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某市广播电视台,在互联网平台中上传相关视频,播音员主持人在短视频当中绘声绘色地进行事件的描述和评价分析,不仅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而且这种创新型表达方式,也极大地增加了受众的兴趣。当然视频内容不仅包括时事新闻还包括生活技巧,这不仅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同时还弥补了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的缺失。依托新媒体官方平台展现自我,不仅是岗位的发展结果,也是个人主播职业发展的机遇,与传统媒体电视台严谨的播音员主持人形象有所区别,通过新媒体平台创新工作模式,勇于展现自我特点拓展事业道路,是当前播音员主持人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打造个人品牌

播音员主持人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可作为个人标签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到更多地关注,并通过更加亲民的方式,展现自我人格。例如热点话题的讨论,现实素材的分析等,这样不仅能为自身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还能利用自身关注度提高所在平台的知名度。播音员主持人可在不同平台上尝试改变,比如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日常生活、新闻评论或者创意视频等提高关注度,将日常严格、严谨的风格转换为更为轻松、接地气的风格,给受众不同风格的印象。部分传统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硬性要求,让播音员主持人在互联网平台展现自我,提高播音员主持人和传媒的知名度。播音员主持人应主动尝试新平台,探寻适合自身展现的风格,打造个人品牌和专属标签,将播音员主持人语言样态变化创造更多可能,打破传统媒体传播的制约。

结语

综上所述,具备良好的语言样态是对专业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需根据新媒体要求,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受众对自身的关注,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样态播音员传统媒体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