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应用

2022-02-09

新闻传播 2022年1期
关键词:特别节目演播室字幕

马 宁

(长城新媒体集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技术创新是做好全国“两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手段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国两会报道,不仅能够宣传国家的政策方针、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而且可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故事。做好全国两会报道是各级主流媒体践行十五字方针,承担自身使命任务的重要体现。

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今社会,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在图文、视频、游戏、AR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万物皆媒的时代已经到来。“从媒体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报纸到广播,还是从电视到互联网,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传播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1]。技术引领已成为当前媒体发展最突出的特点。

媒介环境的变化为做好全国两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出了新要求。就全国两会本身而言,其议程复杂、政策集中、内容抽象、涉及面广、数字繁多,传统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形式——系列报道、专题、评论、访谈等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特点带来的报道难题,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和新要求。新的舆论生态下,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手段更加丰富、万物皆媒;媒体的受众更加清晰,传播效果更加有效、精准。全息媒体、全效媒体成为新的追求目标和报道要求[2]。

二、信息可视化技术实现全国“两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全息、全效”

一直以来,全国两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复杂政策阐释、抽象主题表达、成就和数字解读等方面,只能用主持人评述、解说、同期、字版等几种有限的手段来报道,形式呆板、效果欠佳。要实现两会报道“全息、全效”,急需要更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新技术手段。

信息可视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的二维和三维图形图像制作、合成技术,制作出虚拟的三维虚拟仿真图形、二维动态画面,或者将制作出的虚拟内容完美的合成到真实画面中,最终实现各种抽象信息的视觉化。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全国两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逻辑链条复杂的政策、抽象的数字等内容具体、直观的展示出来,让观众体会到身临其境的现实感。这种技术在国外媒体和国内中东部省份已经开始使用,在新疆尚未落地。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新疆广播电视台《今日聚焦》栏目在北京融媒体演播室,推出13期全国两会深度报道节目“追梦新时代”,每天播出一期、每期12分钟左右。“追梦新时代”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实现了新疆媒体全国两会报道信息可视化技术的首次使用。

三、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全国两会中的场景应用

通过创新媒体融合传播手段,新疆广播电视台在往年传统两会深度报道形式——演播室访谈、专题、评论报道的基础上,使用了二维和三维图形制作、虚拟演播室图文包装、MG动画、3D追踪字幕等信息可视化技术,做到了两会报道内容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实现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全程、全息、全效”[3]。

(一)虚拟演播室图文包装

虚拟演播室图文包装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演播室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演播室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可以是一句理念、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景,或者是利用几个场景对一个信息的充分阐释、演绎。

1.关键信息的可视化

将主播、嘉宾问话、观点中的信息转变为可视化的场景、字版、图形等,是虚拟演播室图文包装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如:全国两会特别节目《牢记嘱托办好惠民生实事》立足北京330平米演播室的空间纵深,使用虚拟包装制作技术将主持人问话中所引用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要求:“要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政治责任,立足抓早抓小抓快抓好,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做成大尺寸的3D立体字版,再利用实时合成技术直接坐落在主持人的身边,在强调这一理念的同时,视觉表现极具冲击力。

全国两会特别节目《追梦新时代续写新篇章》利用虚拟包装展示了脱贫攻坚的成绩、目标和面临情况。例如:展示“2018年,新疆有53.7万人脱贫、513个贫困村退出、3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6.51%。”一段内容时,把立体的文字和图标出在了巨大的新疆3D地形剖面图上,再配以摇臂广角镜头大视角展示,从内容、画面、包装几方面都做到了大气、恢弘、庄重,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制造了良好的开幕氛围[4]。

2.表达抽象主题

部分节目主题较为抽象,如民族团结、感恩党和国家、妇女新风等。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全国两会特别节目《新风拂面南疆更美》关注南疆妇女新风尚。为了展现新疆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内在精神魅力,主动尝试在虚拟包装中使用漫画式图标和剪影人物形象来表达抽象主题,例如:以多个女性剪影代表女性群体,以舞台、麦克风、书本和缝纫机图标代表女性现代生活,以枝繁叶茂的大树和牵手围在周围的人物剪影来表达女性的团结一心。全国两会特别节目《砥砺前行书写天山新答卷》片尾虚拟包装中,设计了一条向屏幕延伸的大路和一个不断奔跑的卡通人物,将“追梦人”这一概念成功的具象化,生动又点题。

3.还原真实场景

现实场景的真实还原是演播室虚拟包装的另一个有效应用。全国两会特别节目《旅游:速度+活力》,通过三维建模制作了虚拟场景——喀纳斯月亮湾和喀什高台民居,在主播进入相关评述时加以展示。观众不仅能听主播说旅游信息,还能同时看到主播身旁的3D场景,从而身临其境的体验到了新疆旅游资源的丰富和人文底蕴的厚重,节目播出后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

(二)MG动画技术

MG动画是指视频动态图示设计,它具有丰富的动画形象、快速多样的转接特效、清新爽朗的整体风格,适合在节目中展示涵义复杂、抽象的内容,非常适于阐释政策信息。每段MG动画视频从几十秒到一分钟不等,独立出来刚好又是一个典型的短视频,完全可以做到一次制作,多次分发,快速实现多平台传播。

1.复杂政策阐释直观易懂

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医疗惠民健康新疆》在阐释医疗健康扶贫行动计划和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涉及到两个关键性政策概念: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模式。由于这两个政策内容抽象复杂,我们使用了一段MG动画来具体展示。

MG动画通过将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模式涉及到的内容形象化、场景化、故事化,如分级诊疗共分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机构,他们之间通过五种形式合作运行。再配以丰富的文字、图标、形象和场景,以及多样的特技效果、快节奏的解说和音乐,这段MG动画在活泼欢快的氛围中讲清楚了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模式的内容涵义,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

在阐释复杂政策内容的同时,MG动画快速的画面和特技切换风格,还能起到调节整个片子节奏、增强可视性的作用。

(三)3D追踪字幕技术

3D追踪字幕是指将虚拟的三维字幕、图形,通过画面三维分析技术,嵌入到实拍画面中,从而合成完美的画面。三维虚拟字幕和大视角航拍镜头的结合,能够恢弘大气的展示丰富的信息量,尤其适合展示成就信息。

1.成就展示气势磅礴

在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幸福生活用双手创造》中,我们利用3D追踪字幕技术在航拍的城市、工厂、车间等画面上虚拟合成就业成绩数字,使得信息和场景、内容与画面交相呼应、情景交融,很好的体现了节目主题,观赏效果大气震撼。节目《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广阔的田野上和无人机等快速移动的小物件上同时实现了展示3D追踪字幕,突出展现了新疆农村节水滴灌的成绩,灵活多样表现形式也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猜你喜欢

特别节目演播室字幕
新闻演播室灯光应急保障系统探讨
北控人荣登CCTV“中国梦·劳动美”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
“中国梦·劳动美”
——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在北京精彩上演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记忆》春节连播“合家欢”
电视新闻演播室的环境设计探讨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