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互动到观念的新媒体艺术研究

2022-02-09李之璐

新闻传播 2022年1期
关键词:媒介形式艺术家

李之璐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江苏 210013)

一、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界定:新媒体艺术发源于美国,被定义为传统艺术媒介之外的新媒介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区别于传统艺术概念,对传统艺术概念具有摧毁和革新的意义。媒介的与时俱进使得艺术的发展展现出多元化状态,20世纪前期出现了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和结构主义,传统的艺术观念被削弱,艺术创作的设想变得大胆且具有挑战。在20世纪中后期,艺术观念处在一种革新前卫的状态,后现代的艺术形式在当时起到领导作用,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以及生活中的普遍融入,艺术家们开始结合新型技术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很快形成了第一批录像艺术,并在后现代艺术中成为中坚力量。在七八十年代,大量的具有实验性质的录影节目开始出现,为艺术和技术革新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使得这种视听语言被广泛传播,为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效果,也为大批的录影艺术家提供了实验机会,推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艺术创作的发展空间。

新媒体艺术在20世纪末出现并开始发展,并成为当代艺术范围内的主导力量,这种艺术形态与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艺术和技术相互融合的特点。媒介的更新发展丰富了艺术家们在实践中的创作手段,他们将艺术思维和数字技术相结合,探索不同空间和维度中的展现方式。新媒体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具有艺术价值并处在新媒体艺术层面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掌握科技潮流,通过技术的革新来创作,具有传播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传达的艺术内容与大众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这种艺术形式运用了强大的数字技术作为创作支点,不仅改变了艺术交流的形式,还体现了艺术融合的强大功能,为大众提供了新的审美方式。

二、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方式

(一)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新媒体艺术的呈现方式和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的传递及价值也由媒介所决定,媒介在艺术形式的表达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素,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历史是一部媒介形态发展的历史”,新媒介的产生是对艺术形式的扩充和改变,丰富了艺术形态、艺术观念和视觉效果,艺术家们可以通过跨界来改变传统意义的艺术形式,媒介承担了传播和承载的重要角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也不断被推动和发展。

媒介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尤为重要,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媒介可以用新和旧区分开来,旧媒介是指在历史发展早期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状态处在一种原始的状态,媒介的传播方式单调且局限,艺术的创作形式往往局限于天然的媒介材料,创作目的也呈单一状态。随着工业技术的革新发展,生活状态和人文需求发生改变,关于艺术的传统审美和视觉效果得到提升与改变,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不断涌现,立体主义者开始运用多种介质在画布上创作,抽象和非现实主义在视觉上也得到提升。

旧的媒介不断灭亡,新的媒介不断诞生。直到电子媒介的产生,人们的感官得到丰富,不再单单从视觉去接受信息,而是开始从触觉、听觉等途径得到体验,艺术的创作形式也不断融合新的媒介特质,摆脱了传统艺术创作的旧材质,丰富了媒介和人之间的关系,艺术创作者和受众的互动在媒介的衔接中得到体现,媒介变成一种延伸和思考。

(二)媒介发展下的新媒体艺术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尤其是90年以后,大量的艺术家们已经不满足于观众以局外人的身份来欣赏他们的作品。他们想尝试从未涉足的艺术领域,创建新的艺术形式,将观众纳入他们的作品中,使观众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与艺术家一起共同探询作品的意义。而一个艺术品的意图所在是联系艺术品与受众的关键,艺术在创作者和受众之间传达情感,艺术家的认知以及他们的表现意图,一旦为我们所知,便构成一种与语境相关的信息源,带有一定的启发性。

而互动装置艺术所带来的视听语言,让受众在感官上形成虚拟体验,这些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功能的交互创作涵盖了创作者所要传达的精神性审美意念,当人的意识参与到作品之中时媒介通过改变环境,在我们的体内唤起感官比例,任何一种感官比例的扩展都会改变我们思考和采取行动的方式,即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艺术的互动方式包括影像艺术、互动艺术、3D投影、装置艺术、数字艺术、公共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空间设计艺术、增强现实等。

三、新媒体艺术装置的创作观念

(一)思维与创作的关系

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受媒介和技术的客观影响,也取决于个人直觉和本能的主观因素。在不同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艺术的发展创作都涵盖着主客观因素的历史局限性。艺术家们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探索来拓展未来艺术发展的边界,新媒介的出现也逐渐成为艺术表达的出口和载体。媒介的多样为艺术思维带来创作的无边可能性,艺术家运用丰富的艺术语言进行自我表述,并带着对媒介的不同看法在作品上进行标新立异和二次创作。受众也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与艺术思想产生关联,形成自己的主观意向并反馈到艺术作品中去,使得艺术作品所涵盖的内容与意义具有感染性的共鸣。

如新媒体艺术家吴珏辉本着“艺术作为科技反物质”的基本态度,用着叛逆独特的艺术眼光审视物质世界,他的作品展示了跨界融合的形式,包括互动艺术、生物艺术、媒体剧场等艺术领域,在作品中为大众构造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空间,每个作品都暗含着某种物的精神性,像是对未来的侵略扩张,试图开拓新大陆探索新规则。在荒诞、暗黑、复古、未来、技术至上的审美中寻找着另一种现实的存在。

每个艺术形态的基本构成都涵盖着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在思考与实践中去创作具有哲学和批判性的作品,交互式媒体的技术和理论在不同的艺术观念下得到应用,正如杜尚留给世界的不是作品而是他的态度一样,思想和观念在艺术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艺术的新不仅仅在于媒介的改变和发展,更是在于艺术的哲学与沉思。

(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随着技术对视听感官的不断拓展,新媒体艺术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性质,使艺术装置具有现实、具体化的独特形式。艺术与媒体之间的运用,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行为方向,色彩、形状、声音和图像传达了艺术作品的物理现象与感官构造。互动装置更是利用了交互技术把装置设成一个虚拟的人、景、物,通过受众的参与实现一种交互乐趣,这一过程不断反映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新媒体艺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审美认知方式,使受众在交互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认知与解读,审美过程与体验过程合二为一。

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都在迅速转变的环境下,艺术必然发生相应的改变,新媒介的诞生与应用加快了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新媒介的应用使艺术作品的感官要素多元化,虚实、动静、时空、光电等艺术形态让观众在体验中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和享受,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带来了人与环境,人与人,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探索。

艺术家们营造出一种氛围,让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形成共时性体验,利用数字技术的发展范围添加艺术诠释的图像、音频及视频,数字化为艺术传达、复制、布展提供了灵活与非线性的转化,通过数字技术的分解消化,艺术形式、语言和符号打破了惯有的空间和维度,除了空间的维度以外,时间也产生了维度,受众和面对的问题又是不同的维度。

结语

在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新媒体的艺术界限不断被打破和重组,多种媒介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综合性的艺术作品,同时也聚焦于现代和未来的沉思对话之中。跨媒介的作品在艺术传达的过程中给予大众一种感知和沉浸,使得视觉、听觉、触觉等得到升华和拓展。在这些重构而又相组合的作品里,体现着艺术家运用时代的特殊符号进行的思想传达,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形成这样的艺术形式是技术不断革新的必然结果,媒体技术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可能性,艺术创作者也在艺术形式上拓展了边界,让艺术的维度得到纵伸,生物艺术、媒体剧场、互动装置、虚拟现实、赛博空间等陆续展露在当代艺术之中。■

猜你喜欢

媒介形式艺术家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书,最优雅的媒介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