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分析

2022-02-08宋芮

现代医院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医疗器械器械

宋芮

(天津市天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天津市 300211)

医院诊疗期间经常使用一些器械,尤其以手术室使用频次高且品类多。在临床工作中,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会对具体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消毒供应中心负责院内外医疗器械的回收(采买)、清洗、消毒以及包装、发放等系列工作,工作目标是确保医疗器械的彻底清洁、消毒和无菌化,同时维护器械,完成破损处理等,从而保证手术器械及时且完全到位,并避免器械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1]。一旦出现器械消毒不合格问题可引发医院感染等事件,是激化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重视度高。我国卫生部门在近年来加大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管控,但仍然存在清洗和消毒不合格现象,频繁医院感染事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继续进一步加强医院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此外医院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清洗工作有更高要求,需要提高效率和质量。在以上大环境下,不断有研究者致力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控制路径的研究,并指出为了能够保证医疗器械得到有效的清洗,需要将医疗器械的清洗路径更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采取更加科学高效以及方便的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标准化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的具体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明确降低医疗器械清洗风险的有效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天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需要回收清洗消毒的900件手术器械,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例。

1.2 方法

对照组严格根据医院器械清洗工作流程和规范做全自动机械常规清洗(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消毒机械烘干)。同时在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常规的质量管控方式,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医疗用清洁剂、润滑剂、洗涤用水等材料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查,保证其合格性。其次,在清洗至包装时,管理员结合目测和光源放大镜检查被清洗器械是否达到清洗要求,是否残存有污渍、血迹、锈斑以及水垢[2]。润滑处理医疗器械,检查其结构是否完整、衔接是否良好以及使用是否灵活,确保其功能完善。若检查发现医疗器械未达到清洗、消毒和包装要求,就应当及时处理,包括取消除锈斑以及及时维修或报废等。最后,每月需要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对其监测的结果进行全面记录。

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的机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具体包括以下流程:预刷洗、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消毒机械烘干,同时对清洗机的清洗质量,每月用检测卡进行检测。清洗医疗器械时,预处理时间不超过1 h。器械清洗标准为:(1)器械评估,对器械的污染性质和污染量进行评估,评估器械的材质和结构。(2)分类装载,按照评估结果将器械放置在清洗篮筐中,对精密贵重器械按照类别或者管腔放在清洗篮筐中,将装有器械的清洗篮筐放在超声清洗器中。(3)按照器械的材质和污染情况选取正确的频率,使用热水和加酶清洗剂作为清洗媒介。(4)将清洗剂盖子盖好,槽中放入水后,首先除气,将水静置5 min,等待气体自动析出排出后开始清洗操作,污渍较多或存在干固污渍的器械,在经过手工清洗预处理后方可进行清洗机装载操作,清洗时间在3~5 min,按照器械的污染情况可适当延长清洗时间,最长不超过10 min。

对于可拆卸的医疗器械要拆分到最小单位后进行清洗消毒,对于特殊精密细小医疗器械应当手工进行清洗消毒。而对于医疗器械护理质量控制路径方面的管理,要求操作手术清洗消毒工作的相关人员在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到消毒技术以及隔离制度[3],并严格遵守,清洗时保持认真细致,始终秉持着严谨的态度来面对自身的工作,尽量防止触碰医疗器械。同时对清洗和消毒工作者进行定期专业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容、流程、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明确考核制度,从而提高其个人专业技能和工作责任心,最终能够在医疗器械消毒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做好相对应的消毒隔离准备。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制度的完善,具体来说要求在符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基础上对交接班制度以及查对制度进行整改和完善,让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在落实过程中能够有相对应的体系,防止产生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考核灭菌、消毒操作质量,以科室为单位整体进行考评,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个人的考评,从而促使科室管理者和每个操作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并在考核后及时开展会议,分析和总结工作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当某个工作错误频繁发生,应当进行针对性跟踪,记录监测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把控,这也是为将来进一步深入完善和研究工作提供依据,保障医院监督体系质量的有效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在两组医疗器械清洗管理完毕后,由同一组检查员在同一时间根据统一的检测标准评估和监测清洗工作质量,确保检测的合理性以及评估的公正性[4]。

1.3 观察指标

1.3.1 清洗消毒质量控制效果。严格按照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中医疗器械及物品清洗消毒要求,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控制消毒进行公正评估,量表共5个维度,即器械拆装、预处理、清洗质量、高水平消毒质量及环境管理,总分为0~100分,最终得分越高提示清洗消毒工作质量越高,提示质控管理效果越显著[5]。

1.3.2 院内感染。记录清洗消毒后手术器械残留血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消毒工作人员资料和手术器械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消毒工作人员资料情况

表2 两组手术器械资料情况(个)

2.2 清洗质量控制效果的评分差异

研究显示在干预后观察组的器械拆装、预处理、清洗质量、消毒质量、环境管理的指标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手术器械残留血率

研究显示对照组残留血率为1.11%(5/450),观察组残留血率为0(0/450),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829,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水平已经不断提升,手术操作取得了有效的突破,同时手术器械也得到不断改良,器械种类划分更加细致,结构更加精密,功能越发完善,从而提高了手术操作质量,改善预后,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器械供应、消毒、灭菌以及维护等多个方面的复杂度[6-7]。应当了解到,在所有医院中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重要价值,该部门能够回收医院中可利用的医疗器械,对其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同时如果消毒灭菌程度不足,可能会导致在具体的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产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重视手术器械的消毒控制,从而预防院内感染问题的产生。

通过分析发现,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应用前提下进行清洗消毒的手术器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具有更良好的外观清亮度,同时具有更少的残留血迹和污垢现象,本研究中观察组清洗后器械残留血率(0)较对照组(1.11%)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器械拆装、预处理、清洗质量、消毒质量、环境管理的指标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蒋姣君等[8]将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报道器械残留血率由1.58%下降到0,院内评估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工作质量总分显著提高,P<0.05;该研究与上述研究报道结论一致。这就能够体现出这种器械清洗消毒方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更能够保证手术器械的消毒和清洁质量[9],同时和常规的消毒流程进行比较,标准化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方式在具体清洗之前还进行了最短时限预刷洗,这能够达到对医疗器械表面的污渍进行首次清洁的目的,这和不同的手术器械存在直接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下,对器械的清洗和消毒质量控制的效果更为明显。这就表示,医院体系的完善过程中,护理质量控制路径的管理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利于院内感染预防[10]。考虑这还与改良后的路径中进一步强化了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的管控,尤其是对清洗和消毒人员个人技能培训的强化,对整个科室的工作质量的考评,均能有效促使个人和整个科室工作责任心的提高,促使个人提高专业技能,包括提高器械拆装技巧、严格进行预处理等,对科室而言也能进一步优化管理环境,包括清洗分区和人员交接班管理等,从而提高整个工作质量。

总体来说,对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管理方式,能提高手术医疗器械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医疗器械器械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健身器械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器械动态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