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化时代短视频把关研究

2022-02-08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期
关键词:算法内容用户

韩 静

(作者单位: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传统媒体时代与智媒化时代在视频内容把关环节存在一定差异性。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主体以编辑为主,而智媒化时代主要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完成审核,具有多元化把关的特征。但现阶段人工智能在判定视频质量高低、是否存在违法违规内容等方面难以做到精准识别,因此人工审核在短视频价值判断方面更具有优势。本文结合短视频的发布与传播,从平台本身的把关流程出发,通过视频审核工作人员角度进行视频质量的把关分析,同时对短视频的实际把关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短视频传播进行法律上的规范、持续完善平台审核机制、打造高效审核队伍、提高把关人员的综合素养等措施,探讨有效提升审核质量的策略。

1 智媒化时代短视频把关简介

1.1 短视频特征与发展现状

短视频是一种全新的视频传播形式,与以往的长视频相比,短视频的播放时长较短,主要以秒、分来计算时长,3~5分钟的时长居多。用户一般通过移动终端、PC终端播放短视频平台发布的短视频,同时可以通过手机等完成短视频的制作,并可以实时进行发布与分享。短视频的内容包含搞笑幽默、新闻资讯、时尚潮流、生活记录及广告创意等,具有多元化、社交化、碎片化、移动化等特征。短视频内容短小精悍,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传播效率高。现阶段互联网中各资讯平台的短视频传播、流量与产量实现了飞跃式增长。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媒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短视频的发布与共享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短视频的播放逐渐转向移动设备。另外,持续提升的碎片化阅读需求,促使短视频成为最受用户青睐的接触媒介形式[1]。

1.2 把关模式变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中的信息数量巨大,对视频信息进行把关变得十分重要。短视频平台通过核实正在传播的视频信息,对其中的信息传播行为进行监督与查证,对内容不良的短视频进行删除,可以充分发挥把关优势[2],增加优秀视频的热度、转发量及点赞量。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主体是网站编辑和用户。在智媒化时代,传统媒体的把关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来说,媒介及网络、人工智能技术,为群众浏览视频、参与视频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短视频类软件(App)的应用使短视频传播更加便捷,这就使传统媒体的信息“把关人”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过于单一,传播过程中媒体与受众之间无法进行互动与沟通,所以存在受众反馈周期过长的现象,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而在智媒化时代,传统的把关模式逐步向多元化把关模式转变,这要求新闻从业者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实现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全过程管控。具体来说,传统媒体模式下的信息是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因此把关人能够从信息源逐层把关,决定内容是否可以继续传输;而智媒时代表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传受双方的角色并不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把关人的把关功能。另外,个性化算法推荐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使用户的信息消费行为和偏好成为把关的“过滤泡沫”,把关人和把关对象的角色界限逐渐模糊化。

2 短视频的把关主体

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其视频内容在一定时间内会持续影响受众的认识,同时媒介中传递的部分内容可能直接影响受众的价值观。为避免短视频在发布与传播过程中因把关问题导致网络传播乱象,需要通过“把关人”加强对视频的审核,删除其中存在的违规信息。因此,把关主体需要在不同环节分别进行把关,发挥不同的作用,并且通过优化推荐与质量审核机制把关短视频,促进媒体行业建立健康的新闻传播生态环境。

智媒化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信息传播的理念,传统“把关人”的岗位职能正逐步完成转型。例如,传统的记者与编辑会在处理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完成对信息内容的审校,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群众接收到的新闻信息质量。在对短视频内容、价值性、敏感性等方面进行审核的环节,编辑常通过自身价值观进行分析并完成把关,对与平台规则不符合或与社会主流价值偏离的短视频内容进行否决和下架,并且会让原创者进行修改。而在短视频的整体把关环节,由于平台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用户准入门槛低,用户所创作的短视频质量良莠不齐,数量较大,不可避免地增大了编辑把关工作的压力,同时也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效率[3]。基于此,部分平台为了有效提升编辑的工作成效,会将大部分的审核短视频工作交给外包公司进行,内部的编辑负责制订标准并对外包公司工作进行监察。

3 短视频的把关机制研究

3.1 质量审核

媒体平台的首要把关机制是质量审核。质量审核机制中不涉及推荐,也就是在把关短视频内容时,不需要考虑用户的偏好与行为,只针对性地审核短视频的内容与质量。质量审核保留了传统媒体提前把关的基础,与平台传播标准不符合的短视频会直接在平台内部被拦截,不会流入推荐。短视频平台质量审核的内容包括视频质量与内容审核,且质量审核包含很多把关环节,每一环节都配有审核编辑,其中初审环节对于把关人员的数量要求更高,同时需要更长的把关时间。初审环节未通过的短视频会转入复审环节进行审核,平台内部的审核编辑会复核短视频,通过复核的短视频会进入发布阶段,并依据用户标签进行针对性推荐,而未通过把关的短视频则会返还给创作者。此外,部分平台配备了专有的短视频抽检审核编辑岗位,该岗位的主要职责是对外包审核把关部分的短视频进行抽样审核,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短视频把关质量的提升。

3.2 算法推荐

媒体平台的另一项把关机制是算法推荐。智媒体时代短视频把关机制中,“把关人”的任务逐渐转为由人工和人工智能共同承担。智媒体平台能够通过计算机算法,结合用户对短视频内容满意度建立推荐模型,在用户与海量视频信息之间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传输通道,有效缩短用户找到个性化信息所花费的时长。算法推荐能够起到决定用户接收到的短视频内容的作用,在短视频推送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导性,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其他内容被用户发现,可以说算法推荐是对质量审核机制的补充和完善。算法推荐模型一般包括3个维度变量:一是内容,包括图文、视频、问答、微头条等,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特征和所属类别;二是用户特征,包括职业、年龄、兴趣标签和性别等;三是环境特征,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信息交互,包括旅游、通勤或工作场景等,不同场景的信息偏好有所不同。算法推荐机制会依据对应的算法分析用户偏好,包括兴趣点、分类与标签等特征值,以此实现个性化推荐[4]。算法推荐系统作为“隐形”把关人,能够有效结合媒体平台建立用户推荐模型,将收集到的用户特征值融入模型中,基于计算机算法来提取标签内容并对其进行细化分析,最终实现对短视频质量的把关。

4 短视频把关现存问题

4.1 短视频平台传播存在一定乱象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背景下,高点赞数、关注度、浏览量与转发量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首要追求,平台的短视频推送能够决定用户对短视频内容与博主的关注度。同时,在智媒化时代,短视频平台会根据短视频播放产生的流量对短视频进行个性化分类,并依据分类标签进行推荐,播放流量高的短视频一般会登上热门,从而被推送到榜单上,以此获得更多的流量。但部分平台出于增加用户量、吸引新老用户关注等目的,会降低短视频的把关标准,导致部分影响社会价值观的视频获得了推荐机会。

4.2 运营编辑审校原因致使不良内容传播

智媒化时代,短视频的生成模式与以往的信息生成模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传统记者与编辑的职能在视频传播过程中逐渐转化为内容审核职能。智媒化“把关人”的职能更多由平台运营编辑承担。运营编辑主要负责视频创作的正向引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分发符合用户需求的视频信息,完善平台内容,使平台保持良性运营。目前,各视频平台重点关注短视频的内容质量,但现阶段的人工智能算法只能判断视频内容能否符合用户偏好,无法根据视频内容判断该短视频内容对用户产生的价值。在此背景下,平台一般通过加强编辑把关的工作力度,对短视频内容进行规范,但随着平台中短视频的规模增大,运营编辑的把关工作量亦大幅增加,这导致其在对视频内容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审校疲劳、审校敏感度下降等主观判断问题,无法精确过滤视频中的不良信息。

4.3 部分审核人员个人媒介素养不足

短视频审核人员需要把关的视频数量较大,部分平台采取增加审核人员数量的方式来提高审核效率。但在审核人员把关的实际过程中,其专业背景、个人素养及工作经历等都会对审核结果产生影响,致使视频审核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例如:部分审核人员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把关意识不强,未对视频审核工作形成法律层面的认识,审校过程中处于盲从、被动的状态;也有部分审核人员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在审校过程中未能形成有效的“把关”方案,对于审校的视频内容无法做到明辨是非,存在社会责任意识不到位、无法发挥正向引导作用等问题。另外,部分运营平台缺少专业的把关团队,同时未制定规范、完整的把关标准,平台自身的定位也不够清晰。

5 智媒化时代短视频把关的优化策略

5.1 塑造良好行业风尚

智媒化时代,新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价值观的走向,对社会道德风向有一定的引领作用[5]。媒体工作人员是社会的眺望者,在传播新闻活动时要始终贯穿责任文化理念。短视频平台作为传播信息内容的渠道,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应从社会宏观视角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避免误导类的视频内容在社会范围内传播。

5.2 完善行业规则,加大审核力度

智媒化时代,视频内容的把关离不开行业规则的约束。短视频平台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行业标准,为媒介行业的运营、提升提供可行性参考,这样运营编辑能够在把关过程中依据行业标准有效控制低俗、虚假、扭曲价值观视频的传播,维持短视频行业间的良性竞争。同时,短视频平台还需要加大对视频内容的审核力度,对于目前人工智能算法无法满足价值观、情感等方面内容的精准识别问题,应持续发挥人工审核的优势,从而在视频把关过程中对劣质、低俗、敏感等类别的视频进行全面筛选,加大控制力度,严把出口关,正确引导社会价值观。另外,短视频平台可建立多环节、多内容的分组审核流程,完善视频复审机制,在把关环节严格控制问题视频的同时加大惩处力度,制定有效的惩处制度,完善监管体系。

现阶段,短视频平台也需要构建相对完善的短视频监管体系,并在监管体系的监督下成立审核团队,第一时间下架违规违法视频,对于发布违规视频内容的账号进行警告、封号等相关处理。此外,平台应积极组织具有针对性的短视频内容交流与把关培训活动,提高视频创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在把关工作中对短视频内容、价值进行准确判断,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体机制中人工编辑的权力比重,从而对算法把关的不足进行弥补。

5.3 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

技术主导算法,人员使用技术。平台要加强对算法把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人工编辑的权力进行适度增加。各类短视频平台出现后,许多缺少媒体行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加入了媒体领域从事媒体把关工作,导致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视频通过审核,并得到了发布与传播,在社会中产生了不良影响[6]。因此,平台一定要加强对审核把关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对平台短视频进行把关。

猜你喜欢

算法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
关注用户
一种基于L-M算法的RANSAC图像拼接算法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