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面受敌”读书法

2022-02-08雨凡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汉书內容苏轼

雨凡

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系统地解释了“八面受敌”读书法。他总结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语言形象生动,读来极有滋味,给人诸多启发。

在苏轼看来,书像海洋一样广阔无垠,內容很丰富,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有志于学业的人,每次读书的时候,只应该集中注意一个问题。围绕一个问题一遍又一遍地读,看起来似乎有点笨,但学得扎实,学成之后就能经得住各方面的考验。这和泛泛而读,不作深入钻研的读书方法比较起来,成果大相径庭。

《孙子兵法》中有一个原则,叫“我专而敌分”,就是如果八面受敌,则不应八面出击,而应集中优势兵力达到“以众击寡”,从而击破敌军。苏轼将兵法引入读书,反对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倡导集中精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一意求之”,做到各个击破,彻底消化。这种读书方法,苏轼形象地取名为“八面受敌”读书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苏轼说他在读《汉书》时,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已经胸有成竹、如数家珍。因此,我们遇到一本好书要反复读,“熟读熟思”;要定向专一,心无旁骛逐题专读;要持之以恒,通过部分的读懂弄通,直至把握全局,领悟精髓。

运用“八面受敌”读书法,我们读书能做到“自达”“自得”“自胜”。所谓“自达”,就是我要读书;所谓“自得”,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所谓“自胜”,就是自我突破。

“八面受敌”将苏轼的读书法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知识和崇尚读书,静下心来,树立一个目标,细细品读经典、原文,让知识充盈大脑,文化丰富内心,在书籍的海洋里驰骋遨游。

(摘自《半岛都市报》,2019年7月22日)

猜你喜欢

汉书內容苏轼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悬梁刺股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1-2期合刊
苏轼吟诗赴宴
被皇帝逼出来的“学霸”
7—8合刊
29—32合刊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