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研究

2022-02-06中国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课题组

农银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跨境区块数字化

■ 中国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课题组

经济全球化遭遇曲折,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叠加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影响,国际秩序发生深刻调整,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有望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推动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既与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经济新格局高度契合,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及多元化货币体系建立的重要助推力量,也是商业银行应对未来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在全球新一轮数字化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一、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和挑战

(一)跨境金融服务现状

1.跨境支付相比国内支付存在效率低、流程长、费用高等痛点。一是传统跨境支付到账时间较长。如境内个人通过普通银行电汇汇款支付欧元至德国个人账户,从发起业务到对方接收款项短则1天,长则2天-3天,相比国内支付效率差距较大。二是传统跨境支付透明度不足。客户难以查询汇出款项实时进度,收款时间也难以确定。虽然部分银行通过接入SWIFT GPI、SWIFT GO等服务可缓解部分问题,但与境内支付相比便捷性仍显不足。三是传统跨境支付费用较高。如通过境内城商行汇款欧元至西班牙某小型储蓄银行,需要经5家-6家银行和代理行清算网络接力式传递,客户承担中间行扣费,且每家银行收费标准不同,汇往不同国家/地区最终入账金额也存在差异。

2.跨境单证处理效率待提升,单据真实性审核有难度。信用证、托收等传统单证业务当前主要依托纸质单据审核和传递,客户准备和银行处理时间较长,如提供融资则处理时间更长。并且纸质单据存在伪造、变造和篡改风险,银行对同一笔单据是否存在重复融资审核难度较大。

3.全球现金管理及相关外汇交易服务难度大。目前,非集团客户或单一客户纯境内或纯境外需求可支持网银、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但要满足有总部集中运营要求的跨国集团全球化外汇资金划转、外汇交易等资金往来便利性和风控等高要求,需要银行以持续性技术能力提供跨时区、跨市场、跨语言等集中报价和交易机制,服务难度大。

4.全球化企业跨境投融资服务数字化程度低。跨境投融资业务流程复杂,难以在营销、调查、审查、审批、协议签订等各环节实现全线上和无纸化操作,数字化程度低。同时,要满足全球化企业高端投融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需银行利用行内外相关系统技术支持,整合全球各地股市、债市、基金、理财和存款等信息资源,对银行专业能力要求很高。

(二)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

一是客户对以跨境支付为核心的跨境金融服务期望日益提高。对比境内支付结算便利化程度,客户对跨境支付提升效率、便捷性、透明度的呼声日益高涨,商业银行跨境支付数据交换无缝对接及其与客户价值链的整合水平等亟待提升。二是新兴机构入局竞争,银行服务去中介化趋势日益明显。跨境金融服务利润丰厚,跨境支付交易占全球支付不到20%,但其交易成本占全球支付费用的40%,由此吸引新兴企业入局,加剧了跨境支付领域的竞争。同时伴随着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飞速发展,信息透明度和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显著提升,加之多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积极推广开放银行政策,鼓励金融科技等新兴机构进入金融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和更优体验,导致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中介地位受到极大挑战。三是跨境金融监管形势从紧从严。全球金融合规监管形势日趋严格,银行跨境金融业务面临的反洗钱与制裁合规要求不断提高,各方对跨境金融服务便捷性、合规性、安全性均有更高期待,驱动商业银行跨境金融传统服务方式转型升级,向技术进步“要”生产力。

(三)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跨境金融业务场景、参与主体、国际规则、合规政策均与境内金融服务有较大差异,其数字化转型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整合资源,以较高的科技支撑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管理好跨市场、跨监管、多主体、多币种等带来的国家风险、货币风险、监管风险、反洗钱制裁风险等各类风险。一是业务场景流程多变,顶层设计难度大。跨境金融基础交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资本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等9类超180项业务①,并衍生出资产、负债、中间业务、资金交易、跨境投行、跨境资本市场、跨境现金管理、跨境财富管理等丰富的业务场景,涉及汇款、信用证、托收等多种结算方式,其数字化转型需设计并满足多种交易场景下不同风险属性和业务流程需要。二是参与主体多元,资源整合要求高。跨境金融业务相关方包括境内外交易主体、境内外银行、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保险公司、运输公司、咨询顾问、国际组织等,较境内业务涉及主体更广泛,资本项下业务主体则更为复杂。跨境电商等新兴交易方式,除了贸易双方,还涉及电商平台、支付公司、物流公司、收单公司等各类直接或间接参与主体,以及境内外不同监管机构。三是境内外政策规则复杂,商业风险管控难。跨境金融植根于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资本项下交易,经营跨境金融业务的银行须同时遵守境内外监管合规要求,包括人民银行、发改委、商务部、银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证券投资、涉外债权债务、资金交易等跨境交易的监管政策,境内外监管反洗钱及制裁合规要求,以及复杂的国际规则与惯例,较境内业务存在更多挑战。四是线上渠道发展快,传统展业方式要升级。跨境金融服务叠加线上化,风险更隐蔽、波动更大,在穿透识别客户身份、管控融资风险、纸质单据向大数据展业转变、跨境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均对银行展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各国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政策方向与银行实践

(一)各国政府数字化发展战略和举措

跨境金融数字化受各国司法管辖不同、金融监管差异、跨境数据安全保护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短期内难以广泛形成基于跨国或跨区域协作的跨境金融数字化发展机制,当前各国政府多围绕境内金融领域发力数字化战略和举措。欧盟委员会2020年发布《欧洲数据战略》报告,提出了要将欧洲打造成全球最具吸引力、最安全和最具活力的数据敏捷经济体的目标。英国政府2017年发布《英国数字化战略》,提出打造世界级数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澳大利亚政府2015年成立数字化转型机构(DTA),提出“到2025年澳大利亚将成为全球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三大政府之一”的总体目标。新加坡政府围绕打造“世界智能科技大国和智能金融中心”的发展愿景,设立金融科技署,提供金融科技一站式服务。日本政府推进实施数据战略,强调利用数据提供高级服务。韩国政府将金融科技作为引领韩国创新发展的八大先锋产业之一。阿联酋央行制定了金融科技战略规划和路线图。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提供支撑。

(二)各国推动跨境金融数字化的重点领域

一是多地对于数字货币持开放态度。数字货币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不受司法管辖区或实体约束,其交易通过加密签名实施信息保护,有利于促进跨境支付便利。截至2020年3月末,全球共319个数字货币交易所发行了5290种数字货币,总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带来巨大挑战。德国、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多个国家/地区持开放态度,通过牌照化管理等方式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二是多元化全球货币清算体系建设不断涌现。多国积极探索新的更高效的跨境多币种清算解决方案,降低对传统报文传输清算方式的依赖。阿联酋央行2020年初发布了国家支付系统战略规划,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创新支付解决方案、助力阿联酋金融包容性和无现金社会发展,并会同其他海湾国家在其国内现有支付系统基础上,打造了海湾六国实时清算系统,自动锁定清算借记金额和清算解付金额,可支持所有海湾国家在不额外建立账户关系的前提下,实现多币种、7×24小时、365天无间断实时清算。加拿大央行联合加拿大支付协会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英格兰银行合作,研发了跨境、跨货币清算系统—贾斯伯计划,以提高支付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可访问性,应对货币和跨境支付趋势新变化。欧盟部署INSTEX清算系统,以探索新的清算解决方案。三是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得到积极应用。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簿技术,能省去第三方中介环节,实现点对点快速交易,大大降低成本,在国际汇兑、信用证等跨境金融领域潜力巨大。目前全球区块链领域逐步形成了以 Ripple、R3 Corda、摩根大通 Quorum、IBM World Wire为代表的四大区块链联盟,致力于解决跨境支付的难点痛点问题。Ripple借助瑞波币和网关进行跨境支付,支持美元、欧元、日元等法定货币,也支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Token、商户积分等,提供24小时不间断交易,且可瞬时完成(仅3秒-5秒);注册机构突破200个,包括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美国运通、速汇金和西联汇款等;接入门槛低,对不能直接接入SWIFT的中小金融机构具有较大吸引力。R3 Corda是专为金融行业打造的分布式账簿平台,旨在促进全球金融市场更加高效,参与者无需中央机构的参与即可进行交易,注册成员超100家,包括泰国央行、美国银行、汇丰银行、英特尔、淡马锡控股、中国信通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金融和IT机构。摩根大通Quorum由摩根大通与EthLab合作创建,每秒可处理数百笔交易,因其智能合约只能由合约参与方进行验证,提高了交易的隐私性。IBM World Wire是IBM 2018年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将数字资产作为价值交换和支付指令工具,可与任何现行支付系统快速结合,并可在高安全性环境中处理任何规模、任何区域和任何资产类型的支付,清算和结算几乎实时进行,其已与数十家银行建立了市商合作,可支持50个国家的40多种货币。

(三)各国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数字化应用实践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积极支持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宏观政策基础。各商业银行在跨境金融产品服务的应用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为未来更高层次的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一是创新在线跨境开户和跨境账户管理服务。澳新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等为国际留学生提供远程开户服务,支持其在境内通过网络提供身份证件信息并经专业数据机构审核通过后即可开户(仅可存款),抵达澳洲在银行网点当面核验后可获得账户全功能服务,有效解决国际留学生携带大量现金的安全问题,同时降低了国际留学生从境外汇入学费的各类费用。加拿大道明银行为客户提供在其加拿大账户和美国账户的直接操作服务,通过客户在线回答简要问题,自动推送适合的跨境账户产品并可实现网上开户。阿联酋马捷力银行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合作推出即时银行账户产品,支持企业通过内部区块链KYC平台验证身份后即可开设数字银行账户,使新公司在阿联酋开展业务更加便捷。英国巴克莱银行对拥有多个账户的公司提供虚拟账户产品,支持客户通过一个平台管理多账户,满足现金管理、实时账户查询、流动性管理和多账户查询需求。

二是以技术创新提升跨境支付与清算业务效率和透明度。花旗银行通过电子银行平台CitiDirect为客户提供在线开户申请、单证开立申请、跨境汇款等线上服务,并直连海关电子通道,支持客户海关保函签发,为客户完成自动清关等。加拿大皇家银行电子支付服务,支持客户全程追踪转账汇款进度。澳大利亚澳新银行、西太银行、国民银行与IBM合作开发LYGON区块链平台,支持银行开立保函的无纸化、透明化、标准化、加密化,极大便利了保函办理。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境内新支付清算系统NPP,提供7×24小时、365天一对一或一对多支付服务,清算效率接近实时,可与SWIFT GPI系统无缝衔接,极大改善跨境汇款清算速度慢、效率低的难题,并通过与泰国、中国、新加坡等境内清算系统合作,将交易时间缩短至60秒以内,中国至澳大利亚指定账户跨境汇款最快18秒即可完成。

三是金融科技赋能贸易融资,提升融资可获得性和风控能力。澳联邦银行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开发了区块链供应链融资平台,整合贸易运作、单据传递及贸易融资,提供实时集装箱信息、电子单据处理和任务管理,依托区块链技术获取单据确保单据防篡改,增强了贸易透明度,保证了货物贸易真实性,广泛应用于农作物、棉花、物流等多领域。由澳新银行牵头与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银行等6家银行创建了贸易信息网络,供交易相关方和银行查看并核实贸易信息,有效控制虚假贸易和重复融资,降低银行审查成本,增加银行业务机会,提升了买卖双方融资能力。渣打银行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Contour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实现信用证申请、开立、通知、交单、审单等全流程在线、无纸化、点对点高效处理,保证了信用证信息和单据资料的真实性。阿布扎比商业银行实现全流程端到端区块链贸易融资交易,为客户提供更高保密性,支持物流和信息流实时追踪,提升交易防欺诈能力。汇丰银行运用区块链降低信用证等交易欺诈风险,将信用证处理时间缩短为原有20%。英国巴克莱银行为贸易公司客户提供专属数字化产品,支持客户通过Global Trade Portal平台发送贸易单据,简化单据处理流程。德商银行研发推出基于区块链R3网络的贸易融资平台,提升对公客户线上数字化处理水平。

四是提升外汇交易业务线上化服务能力。英国巴克莱银行通过BARX CORPORATE和BARX NETFX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及时汇率信息查询并完成交易,提供银行风险团队直接连线,为客户管理外汇资产风险。澳大利亚西太银行结合手机定位功能,为抵达机场或离港客户提供实时结售汇产品服务。韩国友利银行为进出口企业及个人提供便捷的美元、日元、欧元即时线上远期外汇服务。各中资商业银行纷纷研发推出企业网银及企业掌银的即期实时结汇和结汇挂单、远期结售汇和汇率查询等服务,满足客户随时随地的外汇资金交易需求。

五是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国际银团贷款办理模式。英国国民西敏寺银行2018年11月与区块链解决方案供应商FINASTRA合作,打造Fusion LenderComm平台专门处理银团贷款业务,运用区块链促进了银团贷款代理行和参团行高效沟通,实现了国际银团贷款从组团到签约提款全过程信息即时互通,大大缩短流程时间,并保证了时效性和保密性,减少了代理行和参团行的各项成本。

三、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推动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既要有全球视野,又要立足本土,聚焦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大数据资源、特色场景与合作、特定风险防控等推动实施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开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聚焦重点领域,提升跨境金融数字化服务能力

一是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跨境人民币、“一带一路”、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等领域加大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特别是秉承“本币优先”原则,加大跨境人民币业务数字化转型,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二是将贸易金融作为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切入点,以点带面促进跨境金融数字化能力提升。优先发展客户需求广泛、交易频率高、风险相对可控的账户服务、国际结算与清算、低风险贸易融资、资金交易、全球现金管理等产品服务的线上化和数字化。三是重塑跨境客户端到端服务旅程。适应监管部门经常和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打造基于数据搜集、分析和运用的营销、风控多维一体服务体系,按照客户风险属性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服务,提升客户全流程体验。四是提升跨境客户信息共享和管理。在符合跨境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前提下,打破客户境内外信息分割状态,提升跨区域、跨国协同营销能力,为跨境投融资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二)紧盯区块链关键技术,积极探索跨境金融领域应用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多边信任、防篡改、信息共享等特点,对解决跨境金融中的处理效率、透明化、交易真实性、交易成本、无纸化等焦点问题及大规模、跨行业复杂协同问题具有独特优势,其分布式账本可保护数据链条完整性,较好满足日益严格的合规审查、反洗钱等管理要求,是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应重点关注并积极探索该技术在跨境金融领域的应用。

(三)发挥大数据效用,丰富跨境金融大数据资源

数据是客户画像、商机发掘、精准营销、风险防控的重要基础,数据收集、挖掘和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到数字化转型成效。一是建立具有跨境金融特点的数据集市。以跨境交易典型场景为基础积极引入工商、税务、海关、信用、国际海事、国际船务、跨境支付、保险、反洗钱、制裁合规、司法、行政处罚、跨境综合服务商等数据,构建客户跨境交易及行为完整画像。二是提升跨境金融数据挖掘能力。通过数据模型和分析工具,将海量跨境交易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专业分析,为客户准入、产品营销、授用信、风险监测等提供数据决策支持。三是加强跨境数据信息保护政策法规的研究运用,防范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风险。

(四)构建场景强化合作,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输出能力

数字化背景下,开放共享是必然趋势,跨境金融业务跨行、跨界、跨国的特点使合作成为必然选择。一是深入研究跨国公司、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中小外贸企业、跨境供应链、跨境旅游、留学等各类客户跨境金融需求场景,打造多币种账户开立、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资金交易、现金管理产品服务与海关、税务、保险、物流等场景为一体的跨境金融综合生态圈。建立开放银行标准化接口,增强银行跨境金融产品服务输出能力,为更多参与主体创造价值。二是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政府及监管机构跨境金融数字化项目实践,在合作实战中锻炼内功。密切关注跨境金融领域国际、国内行业组织数字化发展动态,积极参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则制定。三是加强与科技公司合作,在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借鉴利用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性和专业性,取长补短。

(五)依托科技赋能,提升跨境金融特定风险防控能力

全球金融监管形势日益严峻,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及制裁合规等监管要求不断提升,跨国银行集团所处境内外不同司法管辖下的合规压力也日益增加,银行跨境金融展业合规风险不容忽视。应积极应用数字化手段,突破跨境金融合规瓶颈,提升外汇政策、反洗钱制裁合规等跨境金融特定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多市场、多监管环境下的合规履职水平。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研究分析跨境金融风险特征,建立跨境金融风险监控体系,提高风险预警及监测能力,为跨境金融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注释

① 按照我国国际收支交易分类。

猜你喜欢

跨境区块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