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02-06陈海盛

决策咨询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村信用信用体系

◆林 啸 陈海盛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态势良好,稳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评定,不断创新、健全农户信用评价模式和体系。并通过利用大数据智能风控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大幅降低金融机构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但与此同时,信用在推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借助数字技术,创新推进农村信用体系,让信用建设相对滞后的农村客户享受到基础的信用服务,深化农村市场体系发展,是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进一步打通我国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关键途径。通过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有效衔接供需、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助力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 现阶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难点

一是农村信用服务机构缺乏持续竞争力。这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以政府推动、市场信用应用场景不足等密切相关。总体来看,我国信用服务业发展呈现较大的城乡不平衡性,芝麻信用、微众税银等头部机构主要分布在杭州、深圳等城市,农村业务缺乏拓展。部分信用服务机构的底层技术不发达,在风险防控模式方面仅是对传统公开数据的简单处理,缺乏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如电子签名、视频签约、人脸识别等发挥效果不佳,未建立相关征信及数据管理体系,由此带来潜在巨大的市场及安全风险。二是农村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难以实现。一方面,由于公共信用数据纳入归集目录的严谨性,农村大多数信用主体的信息存在缺失或空白现象,导致信用档案、信用评价和信用红黑名单等公共信用产品实用性不足;另一方面,除大型综合性金融企业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商外,为农村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大多为小型的当地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相关金融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三是农村信用体系的人才缺失较为普遍。一方面,对于公共信用体系来说,受制于人员编制限制,越往基层人员数量越少,往往一个工作人员承担多项工作,对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专注度相应降低。另一方面,信用服务机构的科技队伍相对薄弱。自身实力较弱的征信机构往往因为资金实力不足、人才缺乏无法大力投入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严重滞后。虽然农村“信易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同时金融诈骗、网络诈骗的隐蔽性、专业化及境外化,给金融监管部门也带来了挑战,如何识别信用贷款的真伪成为头号难题。四是居民对农村信用体系缺乏认识。农村居民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领域是社交,其次是娱乐、信息查询,以及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对基于公共信用数据和金融科技开发的信用产品接受度不高,信用查询主要用于政府内部的公共治理需要,市场化社会化信用使用需求以公共资源招投标、银行风险防范等领域为主。而且,农村信用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且主要以金融信贷、诚信文化等为主,对于公共信用体系的宣传不到位,活动主体单一,多是依靠金融机构挂横幅、发放传单等来进行宣传,难以取得实效。

三、完善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首先,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针对于农村信用的平台,强化信用基础设施保障,提高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覆盖面和可达性。结合现有基层治理四平台、村情通等载体优化农村信用服务建设,将可上线的传统服务项目上线运行,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业务效率和便捷性,扩大服务范围。二是要提高农村金融信用发展水平,发挥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的引领作用,发扬其农村金融信用创新骨干的力量,深化普惠金融创新体系和信贷产品创新的改革。三是推动建立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推进纳税申报信用承诺制,提升纳税人诚信意识。加强对隐瞒高收入未如实申报纳税群体的税收执法力度,按照有关规定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对个人所得税严重失信当事人实施信用惩戒。四是把握数字政府建设契机,加快农村政务系统的数字化改革,降低政府部门间的信用信息壁垒,提高政务服务的协同性。督促广大山区中小金融机构把握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发展契机,实现科技引领业务转型,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优化贷款办理流程,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精准服务,实现农户办理贷款“最多跑一次”。

其次,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多元竞争协作。一要通过良性竞争和合作,推动形成一种多元化、差异化、有分工协作的农村信用市场。结合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研究“信易贷”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模式,增强市场主体初次分配的实力,缩小收入差距。谋求推出满足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经典产业的功能服务,以此实现山区信用金融服务的供求对接,真正提升山区信用服务的广度、深度和质量。二要鼓励“支农支小”信用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广覆盖和高质量供给,尤其是加大对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特色民宿和农村康养等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数字授信和数字贷款的额度。三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全面建立重点行业信用监管机制,健全行业信用评价结果与监管资源挂钩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将信用状况作为选择交易对象的重要依据。四是推进统一的城乡融合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信用服务山区奠定良好的基础。鼓励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做实、做好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化信用评级和授信系统,以改善山区的信用环境。

再次,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机制的作用。一是完善政府机制。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省行政执法监管等平台,对企业自身、产业群、产业带、行业领域、区域性信用风险开展大数据监测预警。加快农村信用数据监管标准建设,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加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防范信用贷款诈骗。完善科研和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以激发创新热情。探索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信用评价及应用场景。完善知识产权领域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制度,加大对商标抢注、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充实相关人才储备,向山区提供专业人才政策扶持,解决信用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突出问题。二是创新市场机制。推动公共信用数据在金融信贷领域应用,重点依托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以浙江信易贷平台为主要载体,推动包括金融在内的政务数据通过“可用不可见”的方式向农村金融机构开放,降低信息不对称,防范信贷领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探索公共信用数据开放共享,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提高主体信用在农村的市场约束力。三是拓展社会机制。加强主体信用风险的社会监督,完善企业强制性信息披露、企业自主申报、信用承诺、信用修复等社会参与制度。建立劳务对接信息平台。推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浙江人才网、省职业能力一体化平台等系统网站信息共享,最大限度降低农村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信息不对称,促进充分就业。优化“浙江安薪”平台信用管理模块,打造信用查询、信用修复、“红黑名单”、分类监管等线上应用生态,率先在工程建设领域试点示范,依法强化失信约束管理,引导农村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理性维权。推广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应用场景,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吸纳农村零就业家庭成员、妇女、退役军人、残疾人、农业转移人员等群体就业,对采取就业帮扶的企事业单位给予履行社会责任的认可并纳入正向记录。

最后,加快推动针对山区群众的信用宣传与教育。一要发挥政府部门、公益组织、金融服务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科技公司、学校教育的联动作用,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诚信教育,推动诚信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形成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大格局,倡导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守践诺的社会风尚。发挥诚信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实施“诚信建设万里行”“诚信点亮中国”“最美诚信浙江人”等主题宣传活动,创作一批诚信主题文艺作品,大力普及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补充“信用教育”培训项目,鼓励农民参与信用平台的建设与互动,发挥场景服务共建的积极性,增强山区居民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和对数据安全性的科学认识。二是支持构建新型慈善体系。加强慈善捐赠等正向公共数据的归集,优化公共信用评价,提高志愿服务、慈善捐赠等指标权重。建立慈善捐赠行业信用监管,完善企业、个人捐赠和志愿者信用激励机制,打击各类诈捐、骗捐等失信行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三是以公共服务领域信用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租赁、就医等领域推动“信用+”便民服务,为守信的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先看病后付费”“押金减免”等优惠措施。完善社会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对骗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性住房等行为实施信用惩戒。

猜你喜欢

农村信用信用体系
中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强化权益保护宣传教育 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山西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坚守城乡 服务三农——宁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纪实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制方向浅析
信用消费有多爽?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