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头诗学视域下桂平杖头木偶戏开台词的程式研究*

2022-02-04陈伟玲黄桂秋

歌海 2022年6期
关键词:程式口头歌谣

●陈伟玲 黄桂秋

民间小戏的表演者多是半职业性的民间艺人,但并不影响其表演诸多的长剧本故事。那么非专业的演唱艺人是如何记住并演唱这些冗长的剧本的呢?口头诗学理论认为,传统的民间说唱歌手的表演并不依靠死记硬背,而是依靠一种现场的创作能力。这是一种寄存于歌手身上的活态能力,它具有规律性,能够通过学习得到。歌手通过记住这些规律,便可进行现场创作演唱长篇史诗。

桂平杖头木偶戏是流传于广西桂平市的一种民间小戏。它的开台词由历代演唱艺人演述创编而成,具有诗性特质。它是固化的又是活态的:固化表现在程式上,活态表现在程式创作所催生的新生文本上。将之置于口头诗学理论视角之下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它的章法结构、遣词造句、主题表达等程式特征,由此,可窥见民间小戏演唱艺人的一般现场创作规律。

一、口头诗学与桂平杖头木偶戏开台词的“邂逅”

(一)口头诗学

口头诗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几代学者在汲取古典学、语文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口头史诗的创作规律而形成的、较为系统的口头传统研究方法体系。米尔曼·帕里和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是口头诗学的创造者。作为师徒关系的二人创造了“帕里-洛德学说”,并推动形成了20 世纪美国民俗学最重要的理论学派之一“口头程式理论”,使口头诗学成为口头传统尤其是史诗研究最有影响力的指导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作有《故事的歌手》和《荷马诸问题》等。帕里和洛德通过分析史诗中的程式、典型场景和故事范型三个叙事单元,发现和确立口头叙事的讲述构造规则是如何形成并发生作用的①朝戈金:《口头诗学》,《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6期。。这种研究方法,全面关注口头传统的歌唱内容、演述民俗以及演述者专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是用活态视角将口头叙事置于动态的演述情境中考察的一套系统的、较为有效的理论方法,被国际学术界奉为经典。

口头诗学引入国内后,很快就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并被运用到刘三姐歌谣、达斡尔族英雄叙事诗、哈尼古歌、新疆汉语歌谣、河湟皮影戏、《亚鲁王》史诗、阿诗玛口头叙述等诸多口头传统的分析研究中,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口头传统的研究方法。国内口头诗学研究成果丰硕,以朝戈金先生的《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尹虎彬先生的《河北民间表演宝卷与仪式语境研究》和巴莫曲布嫫女士的《克智与勒俄:口头辩论中的史诗演述(上)》等为代表。

(二)开台词

木偶戏从“俑”发展而来,伴随着原始信仰和驱傩仪式而生成。如今,这种原始信仰在桂平杖头木偶戏中仍有遗留,具体表现在其特有的表演程序之一——“开台词”之上。“开台词”在学界并不常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相对详细的介绍。要解释清楚这个名词,必须从了解桂平杖头木偶戏开始。桂平属于粤语方言区,木偶戏以“台”作为量词,民间把“一场戏”称为“一台戏”。“开台”既表示打开戏台、准备演出,也表示即将表演一个剧目、一场戏。“开台词”就是在剧目正式开演之前演唱的歌谣,这是一种仪式性的歌谣。

理解“开台词是一种仪式性的歌谣”,得了解桂平杖头木偶戏的表演程序和开台词的基本内容。这种木偶戏常在乡间和圩镇演出。在乡间,主要为庙会、宗族祭祀、贺寿、婚嫁、满月、入新居等喜庆仪式服务;在圩镇,木偶艺人一般会租用一个场所作为演出剧场。前者,木偶艺人为迎合村俗文化,搭好戏台后,首先要在戏台上举行请神仪式,然后演唱开台词,最后才是正式剧目的开始。而在圩镇演出,木偶艺人则会把民俗信仰淡化处理,省掉请神仪式,但开台词必不能省。开台词作为木偶戏表演必有的程序被安排在特定的顺序中出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承的是“请神仪式”,承的是请神祈福所延伸来的“送吉祥”象征,“启下”启的是即将演出的内容。

作为一种仪式性的歌谣,开台词是程式性的,它必须遵循一定的章法规定,它为七言古体诗句式,包括《拆字谣》《字破谣》《十二个月》《叹新居词》和《贺千秋词》等,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道喜和祝贺象征意义的,被称作“送好话”,如《拆字谣》《叹新居词》和《贺千秋词》等。这类开台词多用在喜庆仪式之上,表示对主东家和观众的恭维。木偶戏艺人在圩镇剧场表演时,为讨观众开心也会使用“送好话”作为开台词。另一类是预告剧目内容,常在圩镇剧场演出时使用,用来吸引观众,如《字破谣》和《十二个月》等。

(三)口头诗学与开台词的“邂逅”

洛德在《故事的歌手》里将程式定义为:“在相同格律条件下为表达一种特定的基本观念而经常使用的一组词。”①〔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第30页。程式,简单来说,就是歌手的叙事里重复性的成分,它的重复具有系统性、规律性以及再次重复运用之上的变异等特点。

作为一种口头传统的演述者,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演唱艺人必须面对千变万化的演述情境,数代艺人因此在长期的演述中不停创编积累,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演唱语言,以故事题材丰富、内容精彩、情节迷人、长篇幅等特点为主要特征。那么,这些巨量的剧本内容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艺人如何能记住这么多的内容?尹虎彬先生指出,在非书面的情况下,程式化的表达方式为诗人提供现成的诗句,诗人只有掌握程式化表达方式,才能创作他的诗②尹虎彬:《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由此可见,木偶戏艺人为适应动态的演述要求,必须创造并遵循一套系统性的、规律性的、被重复的、可执行的表达方式——一个行之有效的程式系统。他们只要熟悉这个系统,就能快速消化故事剧情、掌握表演要素及框架,并在框架内按照既定规则,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结合具体的表演情境,选取合适的词语、章法、主题进行组合、加工和润色,即可快速创作出适合特定场景的演唱内容。不同的木偶戏艺人因此能够在同一种仪式上,演唱相同内容的、长篇幅的故事剧本和具有相同意义的开台词。

洛德通过研究,把史诗的每次演唱归结为演唱者的再一次创作,这种再创作不断进行,其技巧是使用大量的、传统的程式和主题。桂平杖头木偶戏艺人同样深谙此道,通过使用大量的、传统的程式和主题,再创作来完成开台词的演唱。因此,他们演唱的开台词不是固定不变的文本。这是一种活态性的,大量运用七言、属序、韵律、衬词、平行等程式,且拥有相对固定的主题指向的诗性语言。口头诗学将演述者的文本视为变动的内容来研究,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开台词的内容构架和主题表达的程式,可以发现其创作和演唱规律,以小见大、以点视面,窥探中国口头传统创作独特的叙事特点、诗学法则和美学特征。

二、开台词的构架程式

口头史诗的歌手是如何在不借助阅读和书写的情况下学习和表演他们的艺术,这一切又是如何影响口头诗歌的形式,口头诗学理论通过田野调查,建立口头程式理论,揭开史诗歌手的创作和表演的规律的神秘面纱。那么同理,同样不建立在书写文本基础上的木偶戏表演,艺人们是如何习得开台词的创作和演唱技术的,口头诗学理论认为,口头传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程式——一个特定的单元,是特定的含义与词语的组合,有相对固定的韵式和相对固定的形态,由歌手群体共享和传承,反复出现在演唱文本中①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4页。。歌手们正是使用这些程式构建起一个程式系统,用于支撑长篇史诗的学习和演唱。这个系统里由各类具有相同规律的程式类型组成。通过掌握程式,歌手可轻松、灵活地应对不同演出情境,并能够完成长篇幅史诗的演唱。探寻开台词创作和演唱的奥秘,口头诗学程式理论具有方法性的指导意义。

一个完整的口头叙事拥有一套完整的、由各类型程式组成的构架系统。“构架”运用于文学作品当中,指的是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的结构性要素,主要包括文章的章法、结构和句式,作品必须在这些要素的相互配合之下才得以成为一个整体。口头传统同样必须在章法、结构和句式的共同配合下才能“构架”出一个可以演唱的口头文本。分析开台词的程式规律,应首先以文本的“构架”为基础研究。

(一)章法程式

广义的章法是构成文章的段落组织。开台词的章法,是指其内容上的层节。开台词以双句式(四句以上)居多,偶尔也有单句式(三句以上)。小层节以四句式为主,这也是最常用的,如《拆字谣》。大层节可达48句,如《十二个月》由12个四句小层节组成,每个小层节内容独立,可分开使用。单句式如《第十套字破谣》中的“仁贵征东封平辽,三下丁山通天条,产下薛江犯唐朝,踢死太子家散了,单人匹马自己溜,溜打朦胧花前过,莲英小姐结佳期”。

开台词层节灵活多变,以可拆分组合、叠加删减为突出特点,木偶戏艺人可根据演唱场景的需要以句的数量来增减层节的长度,如《拆字谣》:

(一层)左边一撇不成字,顺手拖刀成个人,人字上头加三画,脚下踏日太平春。

(二层)春字丢三不要日,家中常出发财人,人字上头加两点,丁财变成火咁红。

(三层)火字脚下加个口,五谷丰登万事秋,谷字上头加临蓬,个个容易过春秋。

(四层)忠一上头贝字底,贵军贵人都来齐,太公坐在祖先位,命旺乐业不归西。

(五层)左边木来右边公,左右拉迈是棵松,门前做棵松树柏,松清福朗满堂红。

当故事内容从春天开始,木偶艺人可只唱一层,也可连唱一、二层甚至一、二、三层。在喜事场合如宗族祭祀、老人贺寿、乔迁新居等仪式上演出时,艺人往往五层连唱,有时也会删减一、二、三层直接演唱四、五层,或添加新层如“人声歌声锣鼓声,恭喜发财又添丁,百子千孙代代传,五世齐昌广升平”,变成“人声歌声锣鼓声,恭喜发财又添丁,百子千孙代代传,五世齐昌广升平;忠一上头贝字底,贵军贵人都来齐,太公坐在祖先位,命旺乐业不归西;左边木来右边公,左右拉迈是棵松,门前做棵松树柏,松清福朗满堂红”。

(二)结构程式

民间歌谣的结构是其行与句的排列和组合方式。歌谣的结构程式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者对结构程式有不同的解读。从传统表现手法来分,我国民间歌谣结构程式可分为平摆、堆积、递接、排列、反诘等十多种①王光荣:《歌谣的魅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第189页。。笔者根据分析认为,以七言句式为主的开台词,其结构表现为七言程式、属序程式、平行程式三大规律。

1.七言程式:可替换

在程式系统里,程式是一种可替换的模式。

开台词只有极少为表达顺畅而增加字数,其他在单句字数上均为整齐的七言程式,常用双句式,偶尔也使用单句式,以七言四句、六句、八句居多。在开台词里,存在着大量可替换的模式,在既定程式内,词语可替换、语序可变动。以《贺千秋词》的句式“×贺千秋×××”和《叹新居词》“×叹××××”句式为例。用N表示名词,用V 表示动词,用A 表示形容词,用D 表示数词,《贺千秋词》句式模式将为:D+贺千秋+NN+V、D+贺千秋+N+AA、D+贺千秋+V+NN、D+贺千秋+NN+A;《叹新居词》的句式模式:D+叹+NN+V+NN、D+叹+NN+A+NN、D+叹+NN+NN+V、D+叹+NN+NN+A、D+叹+NN+A+NN。艺人只要根据自身所识填充就能变成完整的句子,如:

2.属序程式:反映古老文化

所谓“属序”,即按照数字,依次叙说①王光荣:《歌谣的魅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第195页。。属序程式中的数字在开台词中常被用在句首,并超出其原本的符号、概念指意,侧面映射着我国古老的农耕文化及风俗信仰。开台词的属序程式有两种:一种为数序,另一种为时序。

(1)数序程式中的数字表示量度,常用数序为一至四和一至五。究其原因大概与古人缺乏精确的计时方式和方向定位有关。他们时常以太阳的运动规律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所以有了“四时”“四季”。他们以自身和太阳的运动轨迹作为参照物来判断方位,如前后左右、东南西北,加上自身的“中方”成为“五方”。“四时”“四季”为一个时间的循环,“五方”代表天下,均有圆满的象征意义。这也许是一四数序、一五数序常被使用的文化因素之一,它们常出现在贺词中也是一个佐证。当开台词作“启下”时,数序句式常表现为“一来……二来……三来……四来……”或“一字……二字……三字……四字……”,如:

一字画来一条龙,……,……,……

二字写来两条抢,……,……,……

三字画来三画平,……,……,……

四字画成四方方,……,……,……

作“承上”时,数序句式常表现为“五贺”“五叹”,如:

一贺×××××,……,……,……

一叹×××××,……,……,……

二贺×××××,……,……,……

二叹×××××,……,……,……

三贺×××××,……,……,……

三叹×××××,……,……,……

四贺×××××,……,……,……

四叹×××××,……,……,……

五贺×××××,……,……,……

五叹×××××,……,……,……

(2)时序程式,以时间排序,依次作“谣”。开台词多采用月序,这是农耕文化的直接表现。如《十二月谣》。按月令节气的如:

正月立春雨水来,……,……,……

二月原来是春分,……,……,……

三月原来清明坟,……,……,……

四月原来是立夏,……,……,……

五月原来是端阳,……,……,……

六月大暑实难当,……,……,……

七月秋水日茫茫,……,……,……

八月原来是秋分,……,……,……

九月原来是重阳,……,……,……

十月原来是立冬,……,……,……

十一月来大雪天,……,……,……

十二月来又一年,……,……,……

按作物生长特性的,如:

正月桃花二月梨,

三月茶芽四荔枝,

五月端阳熟黄皮,

六月时天有沙梨,

七月元中圆眼熟,

八月中秋沙田柚,

九月重阳菊花香,

十月立冬有杨桃,

十一月天金橘黄,

十二月番秋有石榴。

3.平行程式:最大的结构单元

平行程式即平行关系,也叫平行结构,指在一句话、几句话、几个段落或更大的结构单位中,某内容要素与另外一个与其同等重要的因素平行地发展并得到同等的体现①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93页、18页。。平行程式被认为是口头传统最显著的规律,是涉及系统性差异的重复②〔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2页、21页。。它表现在语音、句法和篇章结构的各个层面上,是口头诗人进行即兴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洛德分析程式化表达的一个重要的诗歌语言的现实③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219页。。平行程式在开台词中要求木偶戏艺人用相等的措辞和结构来安排句式结构中等重要的各部分,并要求平行地陈述同一层次的诸观念④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93页、18页。。

开台词程式系统为“送祝福”和“引下文”的主题服务,木偶戏艺人通过传统的对仗、并列、递进等手法的使用,使其遣词造句与结构语序几乎达到相同的平行模式,以语义上的平行构成句式上的平行,达到双平行的状态,如《叹新居词》和《贺千秋词》中的五叹、五贺,句句结构章法一致,且均表达祝福之意。

平行程式是开台词最突出、最大单元的结构程式。它坚持构成平行关系基础的结构性规则,从功能上起到帮助木偶戏艺人记忆开台词固定的和传统的模式的作用,使他们的临场创作和表演更加流畅⑤〔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2页、21页。。它在开台词中高频度地出现,表现为一种可套的模式,为木偶戏艺人创作带来效率和保证质量,使演唱快速、顺畅地进入故事主题,起到提升表演吸引力的效果,帮助表演聚集人气。

(三)格律程式

韵律美是格律诗的灵魂,格律诗的创作必须遵守特定的格律,否则写出的七(五)言八句或四句不能称为格律诗,更没有韵律美可言⑥张宏伟:《汉语格律诗音韵美不可译性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受字数限制,我国古体诗省掉诸多成分,严格的格律规定使得其从晦涩难懂中脱胎换骨,变得易于背诵和理解,同时拥有审美体验。可以说,格律是古体诗的基本语言特征,古体诗的格律表现在字数、韵脚、平仄、对仗等规定和手法之上。桂平杖头木偶戏开台词遵循古体诗的格律规定,艺人需在遵守既定的韵律程式下,结合桂平白话的发音和语言逻辑特点进行创作,使创作出来的歌谣达到韵律美的诗体要求,在演唱时加入衬词,使歌谣更符合歌唱特征、悦耳动听。既定的程式系统内,严格字数的限定与韵律、衬词、对仗的相互配合,为开台词注入音乐灵魂。可以说,节奏、韵律、衬词是开台词的灵魂格律,它给开台词带来节奏上和声调上的美感,让人听起来婉转缠绵、传诵起来朗朗上口。

1.节奏程式:“三字尾”

节奏往往跟音乐相关,是在音乐里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音的现象。歌谣的节奏,是根据文本的词性和各个词语间关联的密切程度而采取的抑扬顿挫①王光荣:《歌谣的魅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第219页。。开台词的节奏主要有二拍的“四三”式和三拍的“二二三”式,二者的句末三个字皆为可连成一拍的“三字尾”,“四三”式的前四字往往能够连成成语、俗语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

一字 画来 一条龙,仁贵强海去征东,征得东来 西又乱,十大功劳 一场空。

二字 写来 两条枪,桃园结义刘关张,兄为皇来 弟为相,孔明辅助 定京都。

三字 画来 三画平,仁贵三次去投兵,抽签去征 松天岭,仁贵拉兵 困皇城。

四字 画成 四方方,韩信点兵追霸王,霸王力大 乌江死,一统江山 归刘邦。

2.韵律程式:押脚韵

开台词的韵律程式为押脚韵,押韵一般出现在七言四句式上,要求艺人创作时至少达到三句押韵,做到一二三句、一二四句的句尾押韵,技艺高超的艺人甚至能够做到句句押韵。一二四押韵的,如:

(一句)人声歌声锣鼓声,恭喜发财又添丁,百子千孙代代传,五世齐昌广升平。

一二三押韵的,如:

(二句)二字写来两条枪,桃园结义刘关张,兄为皇来弟为相,孔明辅助定京都。

句句押韵的,如:

(三句)九月原来是重阳,桃园结义刘关张,阿哥为臣弟为将,又请军师诸葛亮。

粤语中,“声”“丁”和“平”发音分别为“seng1”“ding1”和“peng4”,一句押“ng”韵脚“枪”“张”和“相”发音分别为“ceng1”“zeng1”和“seng1”,二句押“eng”脚韵;“阳”“张”“将”和“亮”发音分别为“yeng4”“zeng1”“zeng1”和“leng6”,三句押“eng”脚韵,此外,“传”发“qun4”音,“都”发“dan1”音,二字不参与押韵①本文所使用的粤语拼音均出自饶秉才主编的《广州音字典》(修订版)。详见饶秉才主编《广州音字典》(修订版),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第172、3、8、304、250、390、76、304、250、24、56、83页。。

3.衬词程式:后衬法

戏曲歌谣中,包含正词和衬词。正词是歌谣内容,衬词就是除正词外的组词,是由语气词和形声词构成的衬托性的词语②马静:《口头程式理论下新疆民间汉语歌谣语言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它多为虚词、没有实质的指向意义,跟正词内容也无直接关系。这是民间歌谣“无腔不衬,无衬不腔”的共声现象。即衬词是民间歌谣演唱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的角色是衬垫,它的加入起到修饰唱腔的作用,可以在渲染歌谣气氛、烘托演唱主题、加强语气的同时,强化演唱节奏,让歌者开腔不拗口,让听者听得更舒服。桂平杖头木偶戏开台词的衬词主要有“呀、嘟、哎、啊、啰、啦”等。不同的木偶戏艺人具有不同的演唱风格,他们对衬词的使用方式也各有不同,有把衬词插在正词前或前半部分内容的——头衬法,也有把衬词插在正词后部分内容或正词后的——后衬法。多数艺人以后衬法为主,因为尾衬更符合粤语歌谣的演唱规律。用“Z”来表示正词、“C”来表示衬词的话,插入格式大致为:ZZZZZZ(C)Z、ZZZZZZZ(C)、ZZZZZ(C)ZZ(C),如:

人声歌声锣鼓(啦)声,

恭喜发财又添(啦)丁,

百子千孙代(嘟)代传(啦),

五世齐昌广升(啰)平。

忠一上头贝字底,

贵军贵人都来(啊)齐,

太公坐在祖先位(啰),

……

松清福朗满堂红(啊)。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开台词的构架中,七言、属序、平行、节奏、韵律、衬词等程式被反复使用的目的不是为了重复,而是为了构筑诗行③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232页。。以创作为目的的重复,是在为演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看,开台词的创作与演唱是相等的。这大概也是口头叙事中反复使用程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开台词的主题程式意义

主题是口头诗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与有时译作“动机”、有时译作“母题”的概念有些接近,但应该被理解为叙事单元①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民族艺术》2000年第4期。。它是传统诗歌最基本的内容单元,是一组以程式化的形式讲述故事时有规律地使用的意义②〔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第30页。。也就是说,主题总是与程式相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主题等于一组或一套程式的总和,从这个角度理解,主题也是一种程式。作为总和的主题,是一个完整的程式系统,每次主题创作都是一个严格的程序化过程。歌手在既定的主题程式框架内选题、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是一种填空式的排序组合。这种排序组合是一种高效、快速而简单的创作方式。桂平杖头木偶戏开台词正是使用这种主题程式,使得艺人能够轻松地应对千变万化的演出情境,快速而有效地通过程式创作来完成开台词的演唱,把观众带入正式的故事文本叙事当中去。因此,就实用性而言,主题程式意义更为凸显。

开台词既定的主题程式可按类型分为“拆字”程式的主题和“预示”程式的主题。审视开台词表达的主题程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开台词传递的文化内涵。

(一)“拆字”主题:表意吉祥

“拆字”就是根据某个汉字的特征,对其进行拆解和组合,使之变成一个新的汉字。《拆字谣》的创作考验木偶戏艺人的文化素养,拆解用字没有要求,但每次去除或增加的部分均要求为一个整体,新生的字必须能创作出一句话且表述形象生动的同时,蕴含吉祥的文化意义。因此,使用《拆字谣》也是艺人彰显才华的时机,水平高超的艺人不仅能拆能组,用词造句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还能够使新生字环环相扣,寓意层层递进。如《拆字谣》中的“春”,组合为:

左边一撇不成字,顺手拖刀成个人,人字上头加三画,脚下踏日太平春。

拆解为:

春字丢三不要日,家中常出发财人,人字上头加两点,丁财变成火咁红。

再组合→新生:

火字脚下加个口,五谷丰登万事秋,谷字上头加临蓬,个个容易过春秋。

(二)预示程式:故事预告

开台词中,有一类是专门为吸引观众而创作的,用以提前告知正式演出的故事梗概或剧情。“预示”主题有三种:一是预告剧情,二是预告结局,三是暗喻某种定势。

1.预告剧情

仁贵征东封平辽,三下丁山通天条,

产下薛江犯唐朝,踢死太子家散了,

单人匹马自己溜,溜打蒙眬花前过,

莲英小姐结佳期。

这段开台词表明,本次演唱的剧本内容为唐朝薛江的故事,故事情节发展如下:父亲薛仁贵奉命东征,期间三下丁山,生下儿子薛江,薛江犯罪后负罪潜逃,偶遇莲英,薛江、莲英结为夫妻。

2.预告结局

二字写来两条枪,四字画成四方方,

桃园结义刘关张,韩信点兵追霸王,

兄为皇来弟为相,霸王力大乌江死,

孔明辅助定京都。一统江山归刘邦。

谁君谁臣、王朝的命运早在桃园结义时就定下了,纵使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也无法改变江山姓刘的结局。

3.暗喻某种定势

这种程式让句式如故事情节般环环相扣,暗喻剧情发展、人物命运和天下局势,如:

一字画来一条龙,仁贵强海去征东,

征得东来西又乱,十大功劳一场空。

结语

由此可见,口头诗歌的关键不是口头上的重复朗诵,而是在表演过程中的创作。口头诗人既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对他们来说,创作就是表演,诗就是歌。口头诗人的创作随着表演进行而进行,文本的构架程式是他们用来构建诗行所需遵循的韵律与语法规则,虽一直处于流变当中,却与具体情境相联系,又受具体情境的约束。主题是记忆的手段,它能够引导诗人快速思考以建构更大的结构。所以,程式的功能是帮助歌手在演唱现场即兴创编史诗,使他们不用深思熟虑地去遣词造句,就能游刃有余地将演唱的语流转接在传统程式的贯通和融汇之中,一到这里就会脱口而出①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05页。。开台词不仅通俗、易懂、易传诵,还具有一定的诗学性质、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可以肯定的是,这跟木偶戏艺人在口头诗学的程式——开台词的传统章法结构和主题指向的传承之下,结合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运用于实践创作之中密切相联。

猜你喜欢

程式口头歌谣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
基于Motor-CAD的增程式电动车发电机设计
如何写口头通知
《春天的歌谣》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谈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增程式电动环卫车APU启停控制策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