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除的器官真的多余吗

2022-02-03

新传奇 2022年3期
关键词:梭菌有益菌扁桃体

现在还流行着完全摘除身体某些器官的手术,包括阑尾、胆囊、扁桃体和子宫等。医生会对患者保证,没有这些部位,他们一样会活得好好的。曾有很多看似牢固的理由支持这些“摘除术”,难道这些器官真的多余吗?

不管是阑尾还是扁桃体,没有哪一个身体部位是真正无足轻重的。想想早期的外科医生是如何漠视人类身体的完整性残忍实施手术的:他们在颅骨上打洞,用水蛭或者手术刀大胆放血。直到19世纪末,这依然是医学界的主流操作。

即便到现在,还流行着完全摘除身体某些器官的手术,包括阑尾、胆囊、扁桃体和子宫(一般会在育龄后)等。医生会对患者保证,没有这些部位,他们一样会活得好好的。曾经有很多看似牢固的理由支持这些“摘除术”,但是失去这些器官后真的完全没有不良后果,或是只有一点影响吗?

有益菌的“安全屋”

以阑尾为例,很多人在学校里学到的是,阑尾像小拇指一样突兀地生长在结肠末端,是没什么用的演化残迹,就像某些蛇身上的微小腿骨一样。

不过,美国中西大学解剖学实验室主任、演化生物学家希瑟·史密斯说,这个观点已经被推翻了。2017年,史密斯主导的一项研究评估了533种哺乳动物,发现多个互不相关的物种都有阑尾。她说:“这暗示生物有充分的理由保留阑尾。”

这个理由似乎与胃肠和免疫有关。

史密斯注意到,阑尾要么包含淋巴组织,要么和淋巴组织密切相关,而淋巴组织有支持免疫系统的作用。

杜克大学相关研究发现,人类的阑尾中还生存着一些有益肠道的细菌。在200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们提出阑尾是保存这些细菌的“安全屋”。当肠道的微生物因疾病遭到重创时,躲藏在阑尾中的有益菌就是肠道微生物的生力军。

2011年,一项研究为这个观点提供了充足的证据:相比正常人,没有阑尾的人在感染艰难梭菌后复发的几率要高4倍。艰难梭菌是肠道菌中的危险细菌,当有益菌缺失时,艰难梭菌就会繁盛。

阑尾对身体的影响不仅限于此,有时也有一些反面案例。2018年10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存在于帕金森病患者脑部的异常蛋白质)可以在阑尾中累积。有趣的是,这项研究发现,年轻时就切除阑尾似乎对帕金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抗击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扁桃体和腺样体的价值也在近期的研究中逐渐得到认可。

在2018年6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120万名丹麦儿童,评估了切除或保留这两种器官的长期影响。这些儿童中,9岁前至少切除其中一种的儿童占5%。

10到30年的随访调查却显示,相比其他儿童,切除了这两种器官的人,出现上呼吸道疾病的几率要高2至3倍,过敏和哮喘的發病率也更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孩子本来就是为了减少部分常见感染(耳部感染、鼻窦炎、喉炎、喉咙痛)才切除扁桃体的,现在却更容易被感染了。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墨尔本人口与全球健康学院的资深研究员肖恩·拜厄斯说,扁桃体和腺样体“是抗击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这些器官在儿童时期存在感最强,到成年时基本消失。

有人认为这些器官并不重要,但拜厄斯指出:“它们在儿童时体积最大,可能是有原因的。或许它们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塑造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相较于切除手术,保守做法更明智

拜厄斯指出,尽管他的研究规模很大,但还是需要其他研究者跟进。毕竟,对于任何关于儿童的治疗方案,都需要多方确认。他说:“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切除是最常见的儿童手术,我们的研究则显示,保守做法更明智。”

目前,美国的扁桃体切除率已经有所下降,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的鼎盛时期之后。外科医生也更少建议切除子宫。这或许说明,在生育之后,子宫并不是完全没用的。而在应对子宫肌瘤等常见问题时,还有很多不那么激进的方法。

(《大众科学》)

猜你喜欢

梭菌有益菌扁桃体
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如何保护肠道有益菌?
一种脂肪酸可有效对付艰难梭菌
一例延边奶山羊梭菌病的病理学观察
中小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技术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梭菌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及防治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