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离别诗的题材类型比较

2022-02-03丁燕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叙事视角比较题材

摘 要:离别诗或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古今中外诗歌中有关离别情感的表达既有共通性,也因中西地缘差异、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各有特点。本文使用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亲友饯别”和“爱人分别”两类题材的诗歌对比,探索中西价值观、叙事视角和情感基调的不同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中西离别诗 题材 比较 价值观 叙事视角 情感基调

离别是人生普遍而重大的遭遇之一,离别由此也成为中国文学百写不厌的素材和经久不衰的话题。纵观古今中外离别诗,依据不同送别对象,离别诗可以是写友人之别、夫妻之别或亲人之别。本文通过对比“亲友饯别”为题材的诗歌分析中西价值观的不同,并在“爱人分别”的诗歌题材中探索叙事视角和情感基调的差异。

一、亲友饯别——中西价值观的对比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古代交通不便,古人或因公务,或因出征,或因游历,迁徙现象较为普遍,以《全唐诗》为例,送别诗“几乎占十之三四”,其中仅李白以“送”“别”类字眼为题的诗歌就有一百七十多首。a 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Arthur Waleg)在他翻译的《一百七十首中国诗》序言中说: “倘使说中国诗的一半是关于离别的,这话并不讲得过分。”b相比中国诗人描写友人之间的离别诗,西方诗人对集会、别离、伤逝、家庭的悲欢和对国家朝政的感慨等写得较少。c

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数》中写道:“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拔,如杜公‘唯待吹嘘送上天之说是也。”d杨载所言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在面临亲友分别时,抒发的不仅是个人的离别愁恨,还希望亲友建功立业,或劝勉友人清廉正直,甚至借送别朋友的机会表白自己的远大志向。相比中国古代离别诗,西方离别诗在情感方面多侧重个体生命价值。

中西有关友人饯别题材的离别诗中都有送友人出征的代表作,作品中都寄托着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与鼓励。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离别诗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也有所不同。中国社会农业特征决定了中国人更加注重整体价值,团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而西方社会商业特征决定了西方人更加强调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

中国自古至今重视送别,唐代送别之风大为盛行,人们有别必送。“有别必送”的社会氛围下,为友人出征、赴任、出使、入幕等而做离别诗也极为普遍。包括送友人出征题材的离别诗通常以美誉、祝愿为主旨,即诗人在临别之际送上自己对友人的劝勉祝愿,或希望友人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或在其中渗入政治抱负,表达对未来的乐观自信与家国情怀。“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孟浩然《送告八从军》),其中的奇句写告八从军,鼓励告八上进;偶句抒发自己魏阙心常在,功名后身退的思想。“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立功沙场的殷切期望,以及诗人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既不写惜别的深情,也不写边塞的艰苦,而是鼓励友人赴军参战,期待友人功成名就,另外也同样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对友人的临行赠别。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念受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影响,送友人出征的诗歌也多热衷对气节品格的讴歌和对精忠报国的赞颂。

西方社会的商业经济特征使西方人更加崇尚个体生命价值。21世纪德国女诗人罗维娜·西尔维亚·奇迪(Lovina Sylvia Chidi)是西方诗坛一颗冉起的新星,其代表作《再见了,我的朋友》(Farewell My Friend)是写给一位奔赴战场的飞行员朋友。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笑容和美好日常生活点滴等细微之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Farewell I say with a broken mood

Farewell there goes my wedding bell

Farewell there goes your innocent smell

Farewell there goes our fun in and out of hotels

Farewell I hope that life treats you well

我沉痛地低吟辭别

再见;婚礼钟声又在我耳边萦绕

再见;空气中还有你纯真的味道

再见;旅馆里仍回荡着你我的笑

再见;我希望生活不负你这一遭(包兴安夫 译)

此外,诗人在末尾送上自己的祝福“朋友,我希望你坚强/ 也希望你心存善念” (Friend, I only urge you to be strong/ With love you can simply do no wrong),并盼望友人珍惜生命,早日归来,“Farewell, farewell my friend/ In sunshine or in rain/ One day, one day/ I know well see again”(再见了,朋友,再见/ 或在晴天或在雨天/ 有一天,总有一天/ 你我会再次相见)。

罗马抒情诗人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曾于公元前 二十三 年创作过一首离别诗《第十一首颂歌》(Ode I. 11)并收录在诗集《颂歌》(Ode)之中。

Leucon, no ones allowed to know his fate,

Not you, not me: dont ask, dont hunt for answers

In tea leaves or palms. Be patient with whatever comes.

This could be our last winter, it could be many

More, pounding the Tuscan Sea on these rocks:

Do what you must, be wise, cut your vines

And forget about hope. Time goes running, even

As we talk. Take the present, the futures no ones affair.

里奧肯,没有人可以知道他的命运,

你不知,我不知:别问,别去找寻答案

不管周围是茶叶子还是棕榈树,平心静气地接受将要发生的一切吧

这或许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个冬天,它的意味深长

它拍打着塔斯曼海的岩石:

做你必须做的,擦亮双眼,像修剪藤蔓一样约束自己吧

忘却希望吧。即使在我们交谈的时候,时间也没停下脚步

活在当下,未来谁也左右不了。(杨斌钰 译)

诗人引用神话典故劝告即将分别的朋友无须终日担心未来,并用农业隐喻劝告朋友心平气和地面对分别,“不管周围是茶叶子还是棕榈树,平心静气地接受将要发生的一切吧”(In tea leaves or palms. Be patient with whatever comes.);珍惜生活乐趣,不盲目憧憬未来,“忘却希望吧。即使在我们交谈的时候,时间也没停下脚步/ 活在当下,未来谁也左右不了”。(And forget about hope. Time goes running, even/ As we talk. Take the present, the futures no ones affair.)正因为这首诗, “把握当下、及时行乐”(Carpe Diem)的文学主题被认为是贺瑞斯所创。

二、爱人分别——叙事视角和感情基调的对比

朱光潜先生曾说:“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 e中国离别诗题材方面,歌颂爱情的诗歌不及称颂友谊的诗歌丰富;西方离别诗却少写友人之间的离别,而多写恋人之间的分别。此外,中西有关爱人分别的诗所使用的叙述视角和情感基调也各有侧重。

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子应志在功名,似乎耻于儿女情长。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男性往往重仕途而轻爱情,为了功名利禄他们可以舍家弃子,长期离家在外。于是,妇女就只能独守空房,思念远方的丈夫。中国古代离别诗通常借女性之口表达对远方丈夫的思恋和牵挂,诗歌也往往充满了哀怨和忧伤。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是最好的送别宋词之一,“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描写了闺中少妇对游子的深切思念,其中“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刻画了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而“楼高莫近危阑倚”则生动地表现了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的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唐代诗人孟郊的《古怨别》描写了恋人在秋日的离愁,“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诗人将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写得生动传情。唐代诗人杜甫在《新婚别》中以女子口吻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赶赴战场,“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新娘虽然非常悲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但她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做出牺牲。于是,妻子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同时坚定地表达了自己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不同,西方国家由于受到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影响,“保护老弱妇孺”和“尊重妇女”成为一种传统;此外,西方尤其是西欧国家地处地中海沿岸,海洋生活和海洋文化使西方人在情感表达方面更加豁朗直露。西方离别诗中的叙事者和主人公往往是男性,男性通过不舍的离别表达自己对女性大胆热烈的追求和爱慕。例如,英国18世纪诗人罗伯特·多兹利(Robert Dodsley)在《吻别》(Song VI. The Parting Kiss)中描写了恋人临别时的情景,并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热恋“深深地亲吻一次,在别离之前,/流一滴眼泪,然后说再见;/虽然我们两地相隔,但我热恋的心 /会一直渴盼着你,直到再见的一天。”(One kind kiss before we part, / Drop a tear, and bid adieu;/ Tho we sever, my fond heart/ Till we meet shall pant for you.)(周建新 译)苏格兰民族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也在代表作《再见吧,伊莱扎》(Farewell To Eliza)中借分手之际向所爱之人许下爱的誓言,尽管要和爱人分别,至死也会深爱对方。

Farewell, farewell, Eliza dear,

The maid that I adore!

A boding voice is in mine ear,

We part to meet no more!

But the latest throb that leaves my heart,

While Death stands victor by,

That throb, Eliza, is thy part,

And thine that latest sigh!

再见吧,亲爱的伊莱扎

再见吧,我崇拜的少女。

我耳畔响起不祥的话,

说我们再也不能相聚。

但是我最后的心跳

要跳到死神把我撂倒。

伊莱扎,我的最后心跳属于你,

我最后的心跳是你最后的叹息。

(李正栓 译)

三、结论

中西离别诗的不同题材都涵盖亲友的饯别和爱人的分别,其中中国离别诗多歌颂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而西方则多抒发对恋人的追慕和赞美。此外,由于受到中国社会农业性特征的影响,中国在“友人饯别”的诗中多寄托自己的殷切期望或劝勉友人努力效忠、精忠报国;不同于中国离别诗,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致使西方诗人在离别之际多强调个体生命价值,例如珍爱生命、活在当下等。再者,在创作角度和美学风格方面,以“爱人分别”为题材的诗多以女性口吻委婉表达离别之苦,而西方诗歌多以男性口吻借离别之际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a 郑纳新:《送别诗略论》,《学术论坛》1997年第3期,第78—82页。

b 丰华瞻:《中西诗歌比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3页。

c 叶君健:《外国抒情诗歌选·序》,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d 〔元〕杨载: 《诗法家数》,见[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34页。

e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 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 75页。

基金项目: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级一流课程“中西诗歌比较赏析”,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21409)阶段性成果

作 者: 丁燕,文学硕士,内蒙古科技大學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叙事视角比较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海明威《在异乡》叙事视角赏析
同曲异调共流芳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