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四金汤与大黄利胆胶囊联合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2-02-02姜铁君

北方药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金汤利胆胆囊炎

姜铁君

(泉州市洛江区妇幼保健院 中医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结石性胆囊炎主要是指位于胆囊颈部或胆囊内部的结石疾病,该病是胆道系统疾病的一种多发病与常见病[1]。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与结石的部位、大小、有无感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等因素相关,通常为发作性胆绞痛或右上腹钝痛、消化不良等症状[2]。目前,临床西医对于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虽能较好的治疗患者,但手术治疗具有创伤性,术后易引起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发生,影响患者康复。大黄利胆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抗炎、降脂、利胆的功效,但仅仅采用大黄利胆胶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不理想。结石性胆囊炎在中医学中属“肝胀”范畴,认为其是由于湿热郁结,郁在肝胆,阻滞不通,致胆汁淤积,故而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为治疗原则[3]。研究表明[4],柴胡四金汤、大黄利胆胶囊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本院于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柴胡四金汤与联合大黄利胆胶囊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53例);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期间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53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5.86±5.83)岁;病程(0.5~3)年,平均病程(2.13±0.46)年。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21~71(45.72±6.18)岁;平均病程0.4~4(2.20±0.36)年。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与临床医学中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相符,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的胆绞痛、嗳气、腹胀、恶心等;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增大、胆囊壁>3.5mm、伴有强光团并声影;腹部性X线检查胆囊区可见阳性结石;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腹痛,向右肩胛下区放射;胆囊区有叩击痛感、压痛感或皮肤黄染等[5]。中医诊断:患者脉弦滑、舌苔黄腻、舌质红。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在进行本次研究前2周内患者均未接受过其他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脏功能、肝脏功能、肾脏功能障碍或不全者;患有化脓性胆囊炎或其他严重胆道系统疾病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伴有严重的消化性溃疡者;伴有严重精神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黄利胆胶囊(重庆海默尼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153052,规格:0.3g)治疗,饭后30分钟温水吞服,0.6g/次,2次/d。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柴胡四金汤联合大黄利胆胶囊治疗,柴胡四金汤主药方:醋鳖甲3g、大枣9g、生姜9g、清半夏9g、柴胡10g、黄芩12g、党参12g、当归15g、白芍12g、麸炒枳实12g、炒鸡内金15g、五味子12g、郁金15g、海金沙15g、金钱草30g。将诸药放进药罐中,文火煎煮,去渣取汁400mL,早晚各服用200mL,均在饭后服药。大黄利胆胶囊治疗方法参照对照组,先服用柴胡四金汤后5min再吞服大黄利胆胶囊。

半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两组均需治疗2个月,嘱咐患者清淡饮食,忌油腻、荤腥、辛辣食物。

1.5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根据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月后对两组进行评估,包括对胆绞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按照无、轻、重程度,分别计分为0~3分,0分表示病症消失,1~2分表示病症明显改善,3分表示病症与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2)凝血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凝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月后采集静脉血液5mL,再采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后,测量血凝指标水平的变化,包括测量活化部分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3)炎性因子:对比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月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包括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中医证候评分

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两组中医证候(胆绞痛、消化不良)评分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胆绞痛评分(0.48±0.13)、消化不良评分(0.51±0.17)低于对照组的(1.29±0.34)分、(1.24±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0、2.81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分)

2.2 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水平

经过对比发现,两组凝血功能指标(APTT、PT)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APTT(24.01±1.29)s、PT(6.89±0.41)s均高于对照组的(20.89±1.26)s、(4.07±0.4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0、8.210,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凝指标水平对比

2.3 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

经过对比发现,两组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TNF-α水平(1.18±0.28)μg/L、IL-6水平(23.59±1.47)ng/L低于对照组的(2.89±0.23)μg/L、(45.89±1.8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40、16.200,P<0.05),见表2。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3 讨论

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质的飞跃,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6]。根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的胆囊性结石炎的发病率占总的年龄阶段发病率的20%[7]。目前,临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法是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但在彻底切除胆囊后,患者极易出现胆道综合症、胆汁反酸性胃炎、胆道狭窄等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因此,需要有效的药物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研究发现大黄利胆胶囊可以有效降低机体对胆管的压力,且对于胆汁淤积具有较强的疗效,但单一使用大黄利胆胶囊,其药效维持时间较短、疗程长。中医认为,结石性胆囊炎疾病属“肝胀”、“胁痛”、“胆胀”等范畴,认为该病是由于日久湿热入体,浊毒内蕴,郁在肝胆,胆汁淤积所导致的。中医理论表示[9],肝胆互为表里,肝脏的宣发疏泄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同时还对脾的运化功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医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以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化石为原则。

大黄利胆胶囊为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大黄、手掌参、余甘子,具有解毒退黄、清热利湿的功效[10]。其中大黄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泻火、清化湿热等功效,手掌参具有滋阴补肾、止血止痛的功效,余甘子具有抗氧化、降胆固醇、脂肪等作用[11]。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胆绞痛、消化不良)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柴胡四金汤、大黄利胆胶囊两种药物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可效缓解患者症状。柴胡四金汤药方中,醋鳖甲性寒,味咸,具有良好的软坚散结及滋阴潜阳等功效;大枣性温,味甘甜,具有补气补血、活血化瘀、补中益气的功效,生姜具有温热驱寒、温脾散寒等功效;柴胡具有升阳疏肝、和表解里等功效,黄芩则具有补中益气、清热燥湿、利水消肿等功效;清半夏具有降逆燥湿、清热止咳化痰等功效;党参具有补脾益肺、养血生津等功效,白芍具有平抑肝阳、柔肝止痛、补血敛阴等功效,麸炒枳实具有化痰止咳、破气消积及止痞等功效,五味子具有生津、滋肾及敛肺等功效,郁金则具有活血祛瘀、理气解郁、疏肝利胆的功效,当归具有养血活血、温经通络、镇痛解痉的功效,炒鸡内金及海金沙,具有良好的涩精止遗、清利湿热、通淋化石及止痛等功效,金钱草不仅可以清肝胆火,又可以除下焦湿热,有着清热利湿的功效,还具有通淋化石、利尿等功效。故而将以上多种药物合用具有疏肝理气、通淋化石、清热祛湿的功效。柴胡四金汤联合大黄利胆胶囊可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强疗效[12]。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APTT、PT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积极实施柴胡四金汤、大黄利胆胶囊治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APTT、PT指标。同时,观察组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可提示,积极实施柴胡四金汤、大黄利胆胶囊治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积极实施柴胡四金汤、大黄利胆胶囊治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状态、炎症反应及临床症状,有效治疗患者。

猜你喜欢

金汤利胆胆囊炎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范扬作品
鸭绿江公园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舒肝利胆中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
清肝利胆汤治疗胆腑郁热型胆胀42例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
金汤酸辣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