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柏坡统战文化与和谐政党关系的构建

2022-01-31朱曼曼

时代人物 2021年35期
关键词:西柏坡民主党派政党

朱曼曼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0)

正确理解西柏坡统战文化的内涵

西柏坡统战文化从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中走来,西柏坡时期特指从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特指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进驻西柏坡到中共中央迁往北平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上了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1948年召开的“九月会议”积极作出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决策,凝聚中共意识形态,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提出促使全国革命迅速取胜利的方针和政策。同次会议上提出的“两个务必”重要论述,对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革命实现战略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统战文化”是“统一战线文化”的简称,统战文化是各种社会力量融汇、凝聚的文化,它不仅服务于政治领域,而且广泛地运用于其他各个领域。新时期的统战文化是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主要围绕民族团结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融合文化等主要内容展开。统战文化发展的过程是政党在统战工作的战略思想和理念指导下,对社会政治结构进行改造的过程。一般意义上来讲,西柏坡统战文化特指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指导下,推翻反革命政权,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实践中形成符合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政治性理论文化。它代表的是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运用,是中共政党文化在一次次理论探索过程中意识形态凝聚的结晶。

西柏坡统战文化的独特品质

西柏坡统战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阶段的重要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革命形势与任务在西柏坡统一战线工作的深刻展现和实践发展,与当地统战文化有机融合,就构成了西柏坡统战文化鲜明的地域色彩,是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统一战线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基本宗旨:致力于发展和谐政党文化,密切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的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共意识形态凝聚的理论成果即合作型政党文化的具体表现。基于良好的统战思维与政党文化,在我党内部形成了具有共同理念的政治联盟,在协商和合作中实现了相互依存和和谐共进的发展状态,为全力推进政治民主化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与此同时,在西柏坡统战文化的熏陶下,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代表致力于创造了以“团结合作”为核心的政党文化,致力于构建良好政党关系的政党文化成为塑造党队伍人格、树立共同理想的根本,推动并密切和谐型政党关系的发展,在广泛领域工作中取得建设性的成就。西柏坡时期形成了以合作性、政党性及建设性等为代表的具有历史意蕴的统战文化,营造了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互相包容的社会风气,更加凸显了我国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形成关系融洽的政治共同体。

思想特质: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坚持求同存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处理矛盾问题时提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相关的词汇,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旨在实现社会关系和谐化、人际交往团结的趋势。西柏坡统战文化在实践中日益凸显“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鲜明思想特质。回到西柏坡时期,此时的中国面临道路方向选择的难题,为全力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当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站在同一革命战线上,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成立的“国大”和制定的相关宪法,部分民主进步人士在策反国民党高级将领、联络华侨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贡献力量。在1947年11月随着民盟的解散,一些九三学社、民革等民主党派活动被迫转如秘密活动范围,中国共产党积极帮助疏散和隐蔽处在危难境况中的民主人士,帮助部分民主党派领导人尽快完成赴港任务,对民主党派正在进行的“第三条道路”进行指正,积极重建民主党派。随后1948年1月在香港的召开的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各民主党承认共产党领导的方向,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贡献了力量。

政治主题:凝聚广泛团结力量,达成意识形态共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作为具有极强的觉悟性和组织性的无产阶级,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实现全民族的解放必须在不同情形下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革命统一战线”历史事实也再次验证凝聚广泛力量,达成意识形态共识的极端重要性,就在194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强调坚持“和平、民主、团结”的革命口号。1947年中央开启的中央城市工作,继续坚持又团结又斗争的原则,成功帮助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彻底认清蒋介石的虚假嘴脸,对推翻蒋介石的伪政权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同年5月,全国各大中城市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形成了学生运动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政府之间的斗争,大家集中起力量共同反抗国民党的强行镇压。总之,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大团结、大联合”的理念和根本,以求最大限度地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将热爱和平、渴望民族独立、争取民主的各界人士团结在一起。

制度优势:坚持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1848年《新莱茵报》的创办,是马克思同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合作的结果,也是马克思政党合作、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实践。再谈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正式拉开了统一战线实践的序幕。到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中,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政党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关系,成为我国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里程碑,1948年“五一口号”的提出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新认识,拉近与民主党派的距离,各民主党派逐渐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积极响应“五一口号”的号召,不仅仅在于中国共产党认识的改变,更多的是“五一口号”的实质内容符合各民主党派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取向。1949 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将党外各民主人士当成自己的干部,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政治上都要一视同仁,共同商量和解决面临的问题,要求各民主人士有一定的职位和权利,旨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这些相关论述无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柏坡统战文化引导政党关系趋于和谐化

整合多元化资源,满足政党利益需求。西柏坡时期,不同政党成员间和同一政党成员间,其价值观等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为集中推进党的统战工作,有效协调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及多元文化矛盾,必须整合多元化资源。我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倡导“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和谐共生理念,促进民主党派朝着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方向前进,建立并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变迁、制度体系的革新与跨越,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通过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力量,培养和塑造各党派成员群体意识,促进凝聚意识形态共识,强化参政党中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表达意识,确保全党、社会各界民主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形成执政党与参政党群体的全面合作与良性互动。统战文化的导向和引领性作用能够为其利益的满足与表达创造机会并提供媒介,强化各种团体自身利益的诉求与表达。

发挥政治制度优势,密切政党关系。政党关系和谐是我们选择和考量政党制度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正在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正确的标准,经受住一次次实践的检验,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自信前进的指南。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创新实践中积极探索人民政协这一人民民主重要形式,及时发现制度自身的不足并进行补充说明,这也奠定了党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基础。这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形成为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加强民主交流奠定基础,成功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共商国是,在发展政治工作的同时,密切政党关系,有利于在广泛凝聚共识中继续发展优良统战文化,继承我党的光荣传统;为中国共产党西柏坡时期取得革命胜利提供可靠经验;也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改革事业提供战略支撑;为全面推进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提供重要政治借鉴。继续加快和推进团结民主的政治工作进程,积极引导全党密切政党关系,责权分明,共商国是,实现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团结一致的友党关系,并在国家政治工作和人民生活中散发生机与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统战群体的积极性。在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过程中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根本性问题。西柏坡时期的数次实践成为党广泛凝聚意识、争取赢得民心、调动群众积极性进而推进统战工作的力量源泉,以党之名,真正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的愿望和初衷。实现了党依靠人民、组织人民、发动人民相统一的革命战略基础,最终以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党发展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高度重视民生思想、解决民生问题,尊重、照顾、维护统战群体的切身利益,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崭新的和谐政党关系。爱民的政党形象在人民心中屹立不倒,增强统战群体共同参与社会各项事业、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西柏坡时期的统战工作不仅对构建和谐政党关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也为今后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也为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形成共识基础。

猜你喜欢

西柏坡民主党派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西柏坡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民主党派大调研8 大主题折射中央最关注
同声遂相应 同心自相知——忆与民主党派同志在合作共事中结下的深情厚谊
风雨西柏坡行
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执政“赶考”的永恒法宝——西柏坡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与当下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