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将“1+X”证书融入一体化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应用及经验总结

2022-01-25荣玉李明聪

时代汽车 2022年1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职业教育

荣玉 李明聪

摘 要:本文通过汽车专业“1+x”证书试点展开研究,探究中高职的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衔接,优化了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打造以初、中、高级鉴定考核为标准的质量评价体系,打通职教学生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高速路”,全面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汽车专业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ar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1+x” pilot study, explores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content cohes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optimizes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etting, curriculum system, building integration to build in the early, middle and senior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spection for the standard, to get through the “highwa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to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automobile major

1 “1+X”证书和一体化分段培养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举措

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同等的重要地位。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政府相关部门在先后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中均提出推进1+X证书考核鉴定制度以及中等、高等和本科职业教育协调發展的指导意见。我院汽车工程系成立研究组,在积极试点1+X证书的同时,探索适应山东省汽车专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

2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开展一体化培养的难题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与教学上的脱节、断层和疏离是制约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推进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1]。以汽车专业为例,中高职本身属性不同,相互之间较为独立,缺乏协调性,难以保证课程目标的衔接统一。在教育部的中高职专业目录中,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属于制造装配大类,中职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属于交通运输大类,所属大类不一致。由于中高职汽车专业办学定位不同,中职注重培养学生的维护保养技能,高职注重培养学生的检测维修技能,所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应有较大区别。。但实际是共同开设《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没有明显的递进与层次上的划分,更无法提现在能力上的提升,导致中高职的课程目标无法有效衔接。

3 将“1+X”证书融入一体化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以汽车专业“1+x”证书制度改革为例,对一体化分段培养的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衔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推广价值。具体意义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

(1)本教研的理论意义在于引入“1+X”证书制度模式,提供了“中职、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的统一标尺。通过“1+X”证书制度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对中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分段培养的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衔接提出有效建议;(2)本教研的实践意义在于能促使中、高职教育整体的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通过融入“1+X”证书制度,优化汽车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打造以初、中、高级鉴定考核的质量评价标准,打通职教学生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高速路”。

4 “1+X”证书融入一体化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具体应用

我系统筹汽车技术专业群资源,深入研究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构建如下总体框架: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汽车领域五大系统十大模块职业技能等级框架,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研究方法及测试结果论证将1+X”证书制度模式融入一体化课程建设中的可行性和成效性。

具体应用如下:

(1)优化建设方案设置,通过研究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开发基础通用课程、针对性专业课程、鉴定考核导向课程。推进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三者间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打通职教学生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高速路”,全面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3)衔接分段培养课程,为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分段培养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衔接提供解决方案,以初、中、高级考核鉴定标准做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标尺,最终完成汽车专业分段培养的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的高度衔接;(4)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对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阶段化,课程考核证书化,按照汽车领域五大系统十大模块职业技能等级框架设置教学内容,中职阶段考取初级证书,高职阶段考取中级证书,应用型本科阶段考取高级证书。

5 “1+X”证书融入一体化分段培养的经验总结

我系通过引入“1+X”证书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具体经验如下:

5.1 充分的理论研究是开展教改的基础

在项目研究准备阶段,项目组成员进行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习教育部相关政策与指导性文件,学习关于一体化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及“1+X”证书制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5.2 职教集团提供了协调发展的工作基础

中高职院校联动开展校企合作,构建职教集团院校联盟,开展校际合作等手段,有效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实现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供给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2]。我院牵头成立枣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发展联盟,为枣庄地区中、高职院校建立了联系纽带;申请加入山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单位、山东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加强了省内汽车行业间的联系;拟牵头成立枣庄市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将进一步促进枣庄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5.3 丰富的证书培训鉴定经验保障教研活动顺利进行

我系常年开展汽车维修工职业鉴定培训与考核,拥有丰富的培训鉴定经验在校学生证书获得率在98%以上,并开展企业员工、社会的汽车维修和“金蓝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人数每年不低于1000人次,培養壮大枣庄市技工队伍,为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分析调研,撰写《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现状调研报告》。

同时,我系十分重视师资培训,通过国培、省培、师生入企等多种方法,全方位提升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并有计划的开展技能证书鉴定相关业务专项培训,使参训教师掌握考核考评标准,为技能培训与鉴定夯实基础。

5.4 完善的实训设备是开展“1+X”证书鉴定的前提

为更好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应对实训场地、实训设备进行规划,对配套设备进行维护、补充并纳入购置预算,充分满足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硬件需要。我系将继续围绕德、美、日系汽车产业群,针对其“制造、销售、维修”岗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时更新整合实践教学设备,优化教学功能配置,力争建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德系汽车技术校内教学实训中心,按课程要求配置实训设备,完善实训室配套设施建设,细化实训室分类,增加耗材经费投入。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培训、考核站设备与工具清单》制定《技能培训与鉴定设备一览表》。对实训场地、实训设备进行规划,对配套设备进行维护、补充并纳入购置预算,充分满足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硬件需要。

5.5 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2014年,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总体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以及“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3]。在《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改革实施方案》中,国家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探索实施“1+X”证书,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并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4]。

5.6 学院配套政策的落实

学院对教学改革有长远的建设规划,自2010年以来,相继出台了《枣庄职业学院关于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施意见》、《枣庄职业学院关于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意见》、《枣庄职业学院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枣庄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枣庄职业学院教学成果与质量工程评选及奖励办法》、《枣庄职业学院关于推进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和《枣庄职业学院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

学院为保障本项目能顺利实施,将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继续在配套政策、师资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实训室配套建设等方面完善项目保障措施。

6 结诵

通过“1+X”证书制度改革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对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阶段化、课程考核证书化,解决分段培养中不同阶段的课程衔接问题,拖进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三者间的有机衔接,全面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力论证了将“1+X”证书制度模式融入一体化课程建设中的可行性和成效性。

实施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也完成了中高职、应用型本科三者间一体化分段培养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的衔接,还缓解了社会结构性就业矛盾和企业用工压力,为企业提供具有岗位能力的优秀员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打通职教学生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高速路”,拥有良好的社会评价。

课题:2019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课题探究职业教育领域“1+X”证书制度融入一体化分段培养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立项号YC2019230。

参考文献:

[1]陈在铁.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8期:81-83.

[2]王浩宇,杨永杰,李建杰.职教集团提升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2期:34-37.

[3]教育部等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总体目标[Z].2014-06-16.

[4]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Z].2019-01-24.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职业教育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