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的教学策略

2022-01-22朱爱琴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有趣

朱爱琴

结构化思维是针对人的大脑一次能够接受的信息有限而采取有规律的表达,便于大脑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抓住核心和关键。对阅读教学来说,一篇课文中需要教学的内容有字词句的积累、课文内容的概括、表达方法的体会等,既多又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现规律的听说读写系列训练中培养结构化思维。

在文章中能够指向全文的中心主旨与作者情感的词语就是关键词,而文章的中心主旨与作者情感是复杂的,往往不是一个词语能够体现的,因此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往往有多个。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学会寻找隐含在文本中的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学习整篇课文。

如教学《燕子》时,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别在外形和飞行中描绘了燕子,其中活泼、伶俐可爱、横掠、休憩等词语都直接表达了燕子的部分特点,哪个才是课文的关键词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语文要素的学习在文本语言中寻找。经过讨论,学生认为“图画”是本篇课文中的关键词。教师就以“图画”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深入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图画。学生找出了外形图、归来图、斜飞图、掠水图、休憩图。接着,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还要说出喜欢的原因。最后,学生读一读第5自然段,说说“有趣”体现在哪里,并举一反三,把“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放到其他自然段中读一读,并说说“有趣”体现在哪里。由此,学生又找出了课文的另一个关键词“有趣”,并領悟到作者就是围绕“有趣的图画”来布局谋篇的。

能够高度概括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中心意思的句子,就属于中心句。中心句概括的不仅是文章的内容,而且还概括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课文或一段话时,学生抓住了中心句也就抓住了理解课文的牛鼻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中心句,借助中心句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引导学生顺利把握文章的重点。

如教学《忆读书》时,课文主要是冰心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涉及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以及读书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把握课文内容与重点呢?有位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并以中心句设计结构化的教学板块。第一板块是让学生在默读课文中认真梳理冰心的读书经历,指向的是“多读书”,体现的是冰心对书的热爱之情。第二板块是探索“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指向的是“读好书”,使学生明白读好书的意义所在。第三板块是寻找读书的意义,指向的是“读书好”。这样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典范句是指语言表达上具有突出特点的句式,这样的句式通常是学生仿写的对象。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典范句在结构上的特点,并将这种结构迁移运用到相应内容的表达上,实现教学拓展。

如教学《火烧云》时,课文的第4自然段介绍的是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其中就有值得学生细心体会的典范句。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取典范句的结构特点: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然后让学生想象火烧云中还会有什么形状,仿照典范句的结构写一写。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等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写出自己想象的内容,不仅拓展了课文的内容,而且理解了表达系列变化的典范句的特点,发展了结构化思维。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教师需要从课文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的结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有趣
宁可少些,但要好些
谈创建特色英语课堂将学生点亮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王小波,以及他所代表的“有趣”生活
高效有趣的数学课堂探究
浅谈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
游戏让英语教学课堂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