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人习作应该这样教:深爱及人、长线察人、精准写人
——统编版小学语文上册“写人”习作教学策略与建议

2022-01-22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朱国忠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区分度漫画习作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朱国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写人习作的教学。在上册教材中,写人习作实现了三到六年级的全覆盖。很显然,其中的编辑意图是:小学生在学会了叙事的技巧之后,再学会写人的本领,就可以纵横习作的天地了。因此,写人习作在整个小学习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聚焦新教材,探寻新路径,写出新作文,统编版上册习作教学应该怎样教,自然会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上册写人习作教学指导的基本路径

(一)释放深爱的及人路径

美国学者诺丁斯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缺少关心的时代,爱更显珍贵。就小学习作教学而言,爱是写人习作的主旋律,爱是最重要的写作方法与能力,爱是第一教育学。用爱去过有细节的生活,把爱投注给熟悉的、陌生的人,是写人的前提。唯有爱,才能创造一切美好的东西,即使在最简单的事情上,最细微的情节上,最单纯的情感上。唯有爱,才能敏锐地捕捉到最具生命力、表现力的写人素材,甚至是那些微弱却极具代表性的信号。我们完全可以说,学写人必先学做人。写人习作的指导需要推行“爱的教育”。选择深爱及人、爱生细节的基本路径,这可以为写人习作注入新的活力,获得精妙的生命体验。

统编版上册习作教材中,《猜猜他是谁》,是一种对身边人的“爱”的关注与撑场;《小小“动物园”》,是一种有“爱意”的关联与趣话;《“漫画”老师》,是一种爱的聚焦与欣赏;《有你,真好》,是一种爱的感怀与欣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统编版习作教材中隐含着一条主线,那就是“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要写好“有爱”的习作,我们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爱心,都有爱的敏感。适时释放深爱的芬芳,及于他人,并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爱心去解读身边的人,随时捕捉那些个性化指数最高的瞬间与素材。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写人的好素材,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由爱“孵化”出来的,由爱心“捕捉”到其信号的。细节即细心,即爱心。写人写不细致,主要不是缺乏技巧,而是缺少爱的关注、爱的投注。用心生活,用爱经营,写人习作,自然而成。我们的写人习作教学终将回归正途。

(二)长线推进的察人路径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人物的观察都是短线的、临时的。这样对人物的观察必然是浅层次的、碎片式的。因此,所谓的人物形象都是类别化的,而非个性化的。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人习作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像记者那样,长时间地跟踪采访一个人,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捕捉到和别人最具区分度的只属于“这一个人”的好素材。

我们可以重温《马伶当佣人》的故事:明代的马伶与李伶同唱对台戏《鸣凤记》,马伶因扮演的奸相严嵩不及李伶而受到冷落。痛定思痛,马伶认为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对奸相不熟悉、不了解。后来,他听说当时的相国顾秉谦是严嵩之流的人物,便请托种种关系,到相府去当佣人。每天在伺候顾秉谦的时候,细致观察他的形神举止。时过三年,马伶回到金陵,与李伶相约再行竞技。这一次,马伶把严嵩演活了。李伶的观众都被吸引过来了。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观察人物的时候,能够像故事中的马伶学习,对要猜得出的同学、要加以“漫画”的老师、要感激一辈子的“好人”,进行长线观察,就一定能把人物写得形神兼备,甚至入木三分。我们需要让学生向托尔斯泰学习,因为他在未写《彼得大帝》之前,就已经“连彼得坎肩上的汗痕都看出来了”。

(三)丰富积蓄的动人路径

作文需重积蓄。要写好写人的习作,仅仅靠课堂上老师的指导是不够的。在动笔之前,积累足够的观感、体会,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相关的经验与体会,就调不出典型的事例,写不出人物的“神”,传达不出心中的情。

同时调动学生的写作动机,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积蓄指标。魏琼老师在执教习作课《猜猜他是谁》的时候,用“看谁猜得快”“看谁猜得准”“看谁说得好”“看谁写得像”这四个接力型的闯关活动,烘热写作的兴趣,强化写作的动机,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四)定向阅读的学人路径

在写人习作的指导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编辑一组不同对象、不同视角、不同写法的例文,展开互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通过近距离地学习构思、练写的技巧,形成相似文本写作的基本框架。这样的定向阅读,所起到的作用是真正地打开,而非束缚。

刘兴华老师在执教《有你,真好》这一课时,所采用的策略是:范文引路,习得方法;读写一体,以读助写。刘老师所提供的是“多焦距例文”:既有单元课文片段,也有名篇特写镜头;既有教师下水文,又有学生习作。这样的例文,不是同质化的,而是多样性的。可以展现不同对象与缘由,呈现不同结构与写法。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相同中找到写好人物的规律,在不同中发现个性化的处理方式。生态化的定向阅读,可以让学生学到他人的写人妙招,缩短自我探索的周期。写人,也是“学人”的过程。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上册写人习作教学指导的细化策略

(一)三年级上册写人习作:提升区分度,更易猜得出

1.逐一排除策略

猜不出所写之人,很有可能是所写的外貌或所选的事例不够典型,区分度不高。因此,我们可以先列出关于一个人的材料清单,然后采用排除的方式来精选素材。凡多数同学猜不出的,删除或替换;能够猜得出的,保留。

如果要写一位体育老师,我们可列出的材料清单主要包括四个事例:

(1)板着脸,表情极为严肃,让人望而生畏。(语文老师也可能很严肃,区分度不高,排除)

(2)大嗓门,几里路之外就能听到他的声音。(音乐老师也有“气功”的,区分度不高,排除)

(3)上课很认真,从不马虎。(数学老师也很严谨的,区分度不高,排除)

(4)每天的运动量很大,至少要喝八斤水。(这可能是由他所创造的最高纪录,或许无人可破,保留)

这四个事例中,前三个区分度都不高,排除。唯有第四个事例,区分度最高,选用。甚至文章的题目就可以定为“八斤水”。

2.跨界命名策略

如果总是在语文里面转圈子,总是用常规的方式来看人,很难有所突破,很难有新的发现。如果运行跨界思维,往往能够调试出新的视野,获得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如果用常规的方式来夸赞爸爸有“五好”,很难写出新意。

《我的爸爸》写作提纲

一、总写我的爸爸优点多

二、分写我的爸爸的几大优点

1.孝顺

2.勤学

3.劳动

4.友善

5.节约

三、进一步赞美爸爸是个好爸爸

上述提纲体现的是常规写法,并没有运行跨界思维,因而很难提升人物的区分度。

如果我们借用饭店的星级评价标准来夸赞爸爸,并跨界命名为“五星级爸爸”,那么就会增强区分度,笔下的爸爸也更为特殊。

《五星级爸爸》写作提纲

一、总写我的爸爸是五星级的

二、分写我的爸爸五大优点

1.孝顺之星

2.勤学之星

3.劳动之星

4.友善之星

5.节约之星

三、进一步赞美爸爸是个五星级的爸爸

3.亮显标识策略

有的人外表很特别,和别人有明显的反差性、区分度。比如,《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晴天带雨伞,耳朵塞棉花,把脸躲藏在竖起的大衣领里。这就是他的明显标识,独一无二。再比如,班上一男生,到了夏天,出门时总喜欢戴一个自带风扇的彩色伞帽,挺怪异的,特别引人注目。这也就成为他的一个重要的标识。还有的人有口头禅,而且在社区、单位知晓度还特别高,渐渐地口头禅就成为其别名:不管你问什么,他总会说“差不多”,这是“差不多先生”。写写口头禅,区分度就会飙升。这是一种轻巧的写法。

一个人的显性标识,也可能是习惯性的动作:

(1)把办公桌擦得干干净净。(较多)

(2)鞋子一天擦三回,鞋面上一尘不染。(也不少)

(3)手拿铅笔去洗手间,拨水龙头的手柄。(很少)

比较一下三个方面的动作,我们就会发现,有一、二两种习惯的人并不少,但有第三种习惯,有如此洁癖的人极少——经常手拿铅笔去洗手,手不直接接触水龙头,就可以成为他独有的习惯性动作,因而成为他的第一标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选择这样的习惯性动作来写人。

(二)四年级上册写人习作:联通绘本法,写出印象深

1.绘本引路策略

优秀的写人绘本,往往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绘本中隐藏着写好人物、突出印象的奥秘。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联通相似绘本,引导学生去发现绘本的独特表现手法,就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写出深刻印象的有效方法。绘本,可以让画面说话,让写法显身。

人手一本《我爸爸》,关联写法快抵达。绘本引路很巧轻,直显妙法很有效。

2.双向联通策略

什么人和什么动物的形象更具相似性,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要找准这种匹配关系,我们需要采用开放式搜索的方式。为此,我们可以设置开放型的连线题,通过双向选择来寻找最佳相似搭档。哪一个人更像梅花鹿那样走路轻盈,性格活泼?哪一个人更像兔子那样警惕性高?通过反复的比照,双向连线,就能实现最精准的搭配。

李文老师在执教《小小“动物园”》这一课的时候,也特别重视采用“联通”策略。为此,她运行了两步走的程序:第一步,恰当联想,一度练写,先写后教;第二步,学会关联,二度练写,深度指导。如此,凸显人与动物的关联,推动习作质量的阶梯式提升。

写人可以联系可爱的动物,也可以关联家喻户晓的明星。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向作家刘震云学习。他为了表现外祖母在家乡的知名度高,把外祖母和各路明星联系起来:外祖母如果演电影,就是安吉丽娜·朱莉;如果踢足球,就是梅西;如果打篮球,就是杜兰特;如果跑百米,就是博尔特。作家借力一线明星,寻找相似关联,所写的外祖母的印象指数自然会飙升到很高很高。

3.细化分解策略

一个人给别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可能是多方面的,是立体的。我们对人物外表分解得越细致,就会有越多的发现,发现他多方面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身材、饮食、走路、作息、性格、特长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比照分析,寻找到与此最为相似的动物形象。

身材高大像( )

吃东西慢吞吞像( )

跳着走路像( )

睡得晚像( )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人的时候,对于相关的项目要多加选择,尽力选择印象最深的方面来寻找对应的动物形象。外貌方面有什么特点,服装方面有什么风度,表情、动作、言语显出了什么品格,抓住了这些来写,就不是和甲和乙都差不多的一个人,而是活泼生动的某一个人了。

(三)五年级上册写人习作:“漫画”老师,“漫话”趣点

1.夸张趣聊策略

聊天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和学生聊聊自己的老师,做做“说来听听”的游戏,或许能够突破既有的概念框架与形象定势,或许会获得更多有趣的发现,从而聊出关于老师的一幅幅“漫画”。如果再略带夸张,把老师的一些有趣的特点加以放大,就成为具有漫画色彩的写人素材了。

如果博尔赫斯是一位老师,那么上面这幅漫画就画得很夸张,很有趣。用于写作的钢笔“顶天立地”,被无限放大,如同孙悟空的金箍棒。书写是博尔赫斯的唯一慰藉,钢笔是他生命的全部依靠。这样的“漫画”,对于写人习作而言,要靠观察、捕捉,也要靠趣聊,在轻松的氛围中,用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漫话”。而且每组的人数,最好控制在5人左右,并对成员进行错位组合。

2.先画后写策略

既然是漫画作文,我们的写作程序自然是先漫画,再漫话,先画后写。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和美术老师联合执教——语文教师描述相关老师有趣的外表,美术教师提取最重要的特征加以放大表现。在此基础上,再由美术教师指导学生为自己最熟悉、最喜爱的教师画漫画。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更有“画面感”,老师的鲜明特征也会有“增强感”。

3.漫画精选策略

鼓励学生手持漫画故事板,每天为老师们画漫画,记录有趣的瞬间与形象。这样的长线记录,可以持续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搜集到足够多的漫画与漫话的素材之后,通过集体审议的方式,挑选出最经典、最有趣的素材,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漫话”老师。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如果贺知章是一位老师,他的学生画了下面的三幅漫画:

(1)金龟换酒

(2)在他眼里,落花都带着醉意

(3)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哪一幅漫画最能表现“贺老师”的癫狂呢?三幅漫画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第三幅漫画最能表现“贺老师”的癫狂,最夸张,最有趣。自然会成为首选!

回到新教材,在执教《“漫画”老师》一课时,我们可以像周红娟老师学习,采用“漫画助写”的教学策略,重视找出漫画与漫话之间的相似性,发现“漫画”老师的秘诀:选材典型以区分,以漫画导漫话;放大特点以添趣,以漫画助漫话。如果我们能够将上述策略融合起来使用,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六年级上册写人习作:深情诉说,有“你”,真好

1.直面夸赞策略

“有你,真好”“我—你”相遇,会有一种面对面诉说的实境感。交互式的表达,强烈的对象感,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创设情境,播放一些最有激发力的视频、照片,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甚至可以爆料一些秘密,激发学生的情感高潮。在此基础上,进行面对面的夸赞,可以在课堂里模拟,也可以在生活中真实地进行。

2.情境模拟策略

“有你,真好!”在哪些情境下,我们会自然而然地,由衷地说出这句话呢?可能是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及时出现,雪中送炭,“有你,真好”;可能是在忙乱中丢三落四的时候,“你”关怀备至,考虑周到,“有你,真好”;可能是遇到特大的难题,一筹莫展,“你”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有你,真好”;也可能是在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时候,“你”说学逗唱,拉我进入阳光地带,“有你,真好”;还可能是被众人误解,倍感委屈和孤寂无依的时候,“你”如同知音一般地理解我,支持我,陪伴我度过了一段至暗时刻,“有你,真好”……为了获得更加真切的效果,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布排,来创设生活情境,表演情景剧。在入境模拟中,展露细节,深化情感,获得更丰富、更深刻、更细腻的情感体验。

3.借物抒情策略

人与事,人与物,紧密相关。要写好一个人物,方法很多,更好更有力量更容易学的方法,就是集中力量写好和人物密切相关的最关键的一件事,以及和这件事紧密相连的一个富有形象感的物品。比如,皮兰德娄《西西里柠檬》中的那一袋柠檬;老舍《热包子》中的那几个热包子,孙犁《红棉袄》中的那件新穿在身上的红棉袄等等。这些物品都具有很强的形象感,可以让情感的抒发变得更加含蓄,耐人寻味。

在此,我们需要记住茅盾的话:环境描写怎样为主题服务呢?如以风景描写为例,一小段的风景描写甚至少到只有几句的风景描写,其目的是为渲染或衬托故事发生时的气氛,或者为了加强故事发生时人物的情绪。

我们可以看一个范例——肖复兴《花荫凉儿》。文章的开头写了花荫凉儿:“我走后忍不住回头,才发现高老师站在一片花荫凉儿里,阳光从树叶间筛下,跳跃在高老师的身上,闪动着好多颜色的花一样,是那么的漂亮。”结尾也写了花荫凉儿:“送高老师进了汽车,一直看着汽车走远,才忽然想到,忘记告诉高老师了,那个从北大荒回来买的和您家一样的书架,一直没舍得丢掉,还跟着我。很多的记忆,都还紧紧地跟着我,就像影子一样,像校园里树叶洒下了花荫凉儿一样。”文章一前一后,首尾呼应,借花荫凉儿来抒发对图书管理员高老师的感激之情。在作者心中,有高老师真好,他就像是夏天里的花荫凉儿,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表达有所依托,情意绵长而富有诗意,这就是借物抒情的魅力。

三、统编版小学语文上册写人习作教学指导的三大关注

(一)关注“区分”:捕捉“特有”细节

写人要区分度高,关键是要捕捉特有细节——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我们在写《有你,真好》中的“你”的时候,在写《“漫画”老师》中的老师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最有代表性的。在此,我们可以看一个《剥杏子》的故事:古时候的一个高僧,让两个徒弟去剥一筐杏子,看看是否所有的杏子都有仁儿。大徒弟一个一个地剥,费了很长时间;而小徒弟,只是选择了三组杏子来剥:从个头上选择大的、小的各一个;从颜色上挑浅黄的、深黄的各一个;从形状上挑拣圆的、椭圆的各一个。三组都有仁儿,小徒弟就断定这筐杏都有仁儿,因而赢得了比赛。故事中,小徒弟挑选之杏,具有代表性。我们指导学生选择写人的素材,也必须有代表性,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二)关注“支架”:导引“最佳”路径

写人习作的指导,提倡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既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导航,又可以为他们的自主构思预留足够的空间。我们需要更好地关注习作教学支架。习作的教学支架,类型众多,包括匹配的例文、活动的流程、选材的程序、思维导图与漫画、关键的问题、概念框架等等。好的教学支架,是浅语化、形象化、动感化、游戏化的四化合一。在教学《猜猜他是谁》的时候,我们可以像魏琼老师那样设计出“看谁猜得快”“看谁猜得准”“看谁说得好”“看谁写得像”这四个闯关活动,作为导写支架,为学生的习作导航。这样的支架简单、明确、有效。

(三)关注“难度”:提升“挑战”指数

关键时刻见高低,困难面前显智识。有难题,有挑战,人物有压力,表现更充分。我们重温系列绘本《查理与罗拉》中的《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罗拉是个挑食大王,几乎什么都不吃。而查理的任务就是照料表妹用晚餐。青豆是绝对不吃的,查理运用美妙的想象,让普通的青豆成为英格兰岛上的绿色雨滴,而且是很少见的。于是罗拉喜欢上了这“绿色的雨滴”。在这里,罗拉越是挑食,查理要完成照料表妹的任务就越有挑战性。越是任务艰巨,就越能考验查理的能力。查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吸引表妹心甘情愿地吃下豆子,就越能说明查理有爱心、有慧心。写人,有时候,不能让人物太轻松,需要适当地为他们“添难题”。

统编版小学语文上册的写人习作教学,特别是到高年级时,还需要关注“象征”,借助物象抒情;关注“亮相”,推出结点高潮。无论是在对人的深度体察上,还是抒情的精妙艺术上,都要有所提升,有所超越。

猜你喜欢

区分度漫画习作
图形推理测量指标相关性考察*
浅观一道题的“区分度”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利用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巧解题
习作展示
无机化学推断题与框图题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