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克林:穿越荒野40年

2022-01-21李辽

法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泥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

李辽

头戴西部牛仔帽,身披英国渔民通常穿着的油蜡长风衣……陈克林站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草原的一处山坡上,手指着远方,挥袂生风。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接触国外环境与动物保护先进理念的人之一,是国际湿地(原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是中国第一个提出对湿地进行“合理利用”的人,也是中国首个提出“湿地公园”建设理念并将其推而广之的人。

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仍放不下心中的“湿地”,时常奔波在路上。多次邀约后,他终于在出差归来后接受了《法人》记者的专访。

湿地的最佳保护是合理利用

北京北三环一幢灰色小楼里,是陈克林办公的地方,这里也是国际湿地的所在地。这座小楼没有电梯,只要在北京,陈克林每天最少要上下楼梯四五趟。

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简单却拥挤,摆满了环境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遮挡住书籍的是琳琅满目的照片,有些带着相框,有些只是轻轻倚靠在书脊上,这些照片无一例外展现的是陈克林亲近荒野的工作常态。

他在这个办公室已经工作了20多年。上世纪中期,作为中国国家林业部的一名司局级官员,他被部里安排在湿地国际组织工作,开展湿地保护项目,从此专职做起了湿地保护工作。

当时,他同大多数国人一样,对湿地没有任何认知。“我国政府于1992年3月加入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湿地'二字从英文翻译而来。”因此,“关于什么是湿地,几乎无人能回答。”好在陈克林有一定的英文基础,搜寻了大量的国外资料,了解和学习湿地知识。

刚着手做湿地保护工作时,陈克林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国外资料中总是出现“wise use of wetlands”这个短句,英文词典将其直译为“对湿地的明智利用”。读来读去,陈克林总觉得拗口,“'明智利用'一词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这样翻译不利于将湿地保护的理念贯输给大多数人。”在学术问题上,他从不让步。提出疑问后,他反复推敲多日,最终,“湿地的合理利用”一词闪现在他脑海。“就是它了。”陈克林高兴得笑了起来。从此之后,林业部下发的文件一直沿用这个词。

为了凸显湿地的作用和湿地保护的意义,扩大对外宣传,陈克林考虑给湿地量身打造几个好听的标签,便于公众记住,“于是我将湿地比喻成'生命的摇篮''物种基因库''鸟类的乐园''天然水库''巨大海绵体'等。”直到今天,中国许多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博物馆还在沿用这些名词。

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开展湿地保护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如果仍然以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式,将有很大阻力。“大多数城市在湿地周边建立,如果在城市里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肯定行不通,因为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为主,基本不让老百姓进去,这样会在城市形成禁区。而且,各地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任务,保护区的形式对城市发展不利,也不会获得支持。”陈克林想了很多办法,他觉得保护湿地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一定要结合起来,而湿地公园的形式正好能体现出这个理念。“湿地公园可以为公众提供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环境,人们也能在优美的湿地环境中受到生态保护的教育和感化。”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推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于2005年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之后,许多省市都先后建立起了湿地公园。截至目前,中国已有上千家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

“若尔盖应该不会忘记我”

若尔盖高原湿地被誉为“中国最美湿地”,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这里,也让陈克林的人生中拥有了一段最辛苦又最愉快的经历。

1992年,陈克林在林业部保护司工作,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一次,因为工作原因,他途经若尔盖地区。当驱车行驶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时,兀鹫在苍茫天际中盘旋,黑颈鹤与野牦牛、羊群结为伙伴,漫步在大草原上,一派壮观的自然之美展现在他眼前。他考虑,如果在这个地方建一个自然保护区,若尔盖美丽的自然景观就能被保留下来,黑颈鹤、兀鹫等珍稀鸟类也会得到永远的保护。想到就做,陈克林立刻与四川省林业庁负责的同志联系,讨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当地政府经过充分协商,在若尔盖建立了四川省级自然保护区,此后这里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当时国家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经费少之又少。”但為了调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性,陈克林许下承诺,想办法寻找国际合作项目,从国际合作的渠道上为当地带来资金支持。在多方努力下,若尔盖终于在1997年获得荷兰的资金支持,也算是当地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从此,国际项目的进展越来越顺利。随后,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建立了红原自然保护区,甘肃碌曲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及玛曲自然保护区也相继成立,形成了若尔盖高原保护区网。

最初在若尔盖高原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因为这里有黑颈鹤和兀鹫等保护动物,而这里丰富的泥炭地资源还没有被过多关注。“当时我们对泥炭地缺乏了解,不清楚它的意义。但后来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我们了解到泥炭沼泽地的固碳能力是森林的数倍之多,对于调节气候有着巨大的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堆积而成。泥炭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左右,但它占据世界土壤碳库的33%以上,比所有其它植被储存的碳总和还要多。

在中国,泥炭地集中连片的地区恰好就在若尔盖高原。这里的各类型湿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而泥炭是若尔盖高原湿地的主要类型,总面积为4900平方米,平均深度为2.36米,最深达10米。

据一位十几年前与陈克林同到若尔盖地区考察泥炭地的人回忆:“当时我们行走在大草原上的一处沟蚀区域,那里显露出很深的泥炭层,还没回过神来,陈老师已经率先爬下了十几米的悬壁,那片黑里透着暗棕色的地方正是成片裸露的泥炭地,他捧起一块泥炭兴奋地回头对我们喊, '快下来,这片泥炭地有十几米深',说罢,还将手里的泥炭放到嘴里尝了尝。他和我们说,虽然泥炭看起来呈暗黑色,但都是由枯萎植物的根茎叶组成,堆积时间超过上万年。”

陈克林在若尔盖的工作持续了十多年,“每年都去,一去就待上十天八天”,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国家开始重视泥炭资源保护,投入经费进行湿地恢复。而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知道了若尔盖蕴含丰富的泥炭资源。同时,他领导的国际湿地在若尔盖地区从事的泥炭湿地示范项目,于2011年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20年20佳”大奖。

陈克林望着墙上那幅站在若尔盖泥炭地上的照片若有所思,“对若尔盖,我曾经全情投入过,它应该不会忘记我。”

痴迷野外,因工作而热爱

1979年大学毕业后,陈克林进入国家林业部,专职从事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因为工作原因,陈克林经常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这些常人难以体会的经历成了他人生中最愉悅的往事。他也承认,因为工作而热爱野外,因为工作而紧跟万物的脚步。

“1980年10月,大学毕业一年后的国庆节。”陈克林记得很清楚,“听说野生大熊猫和金丝猴几天后可能途经四川卧龙保护区的英雄沟等森林地带,我便和几个同事在那里静候它们的出现,晚上就住在临时搭建的帆布帐篷里。”那几天简直度日如年,陈克林和3名同事,晚上对着一盏马灯发呆,困了就躺在睡袋里,“森林里十分潮湿,每天阴雨绵绵,被子都是湿漉漉的。”

艰苦的等待是值得的,他们终于听到了一阵“咿一咿——”有如婴孩啼哭的声音,尖锐而悠长,之后,八九十只通体金色的野生金丝猴接连闪过树顶,荡着树枝,流畅而迅捷地飞跃于树冠之间。

“经过几天百无聊赖的等待后,看到此情此景,我们的心立刻沸腾了,却又不敢发出丁点声音。”陈克林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多野生的、毛发极其漂亮的金丝猴,不知不觉被猴群吸引着走散了,最后大家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他说,“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唯一一次看见野生金丝猴,以后再没有机会了。”

1985年到1986年,国家林业部外派陈克林到澳大利亚学习野生动物知识与保护技术。这段经历让他终生受益。

在澳大利亚北域,陈克林参与过湾鳄资源的调查活动。“这种鳄长达五六米,非常凶残,能把水牛吃掉。陈克林介绍,在澳大利亚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之前,湾鳄被当地人随意猎捕,致使该物种数量下降。“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之后,鳄鱼种群繁殖数量逐年增加。我们的工作就是查清鳄鱼数量增加的情况。

冬季以后,澳大利亚北域地区形成了很多大小不等的湖泊。“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我们坐上船,拿着探照灯在水面上扫来扫去。探照灯一亮,水里的小鱼就争前恐后地跳到船上来,这为我们的晚餐增添了一道鲜味。再往远处一望,水面上出现两个红红的'灯泡',那是湾鳄的眼睛。

“刚出生的小鳄鱼不太怕人,但在保护法颁布之前,那些成年大鳄鱼被人给打怕了,与人相距10米左右时,它们就会一溜烟跑掉。”陈克林说,调查小组便根据这种情况来判断保护法生效之后有多少鳄鱼出生,以此评估保护的效果。

陈克林还曾乘坐小型飞机调查与观察野生山羊,也曾攀爬海边的悬崖对海鸟进行研究。浅海钓鱼也是他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能之一,钓什么鱼、在哪里钓、怎么钓,都对他后来的工作方法有所启发。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陈克林在国外学习期间最大的心得体会。“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不破坏其生物特征的前提条件下,对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是应该被鼓励的,这样我们的生物资源才能被永续利用。”他说,“湿地资源也一样,在法律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好湿地资源,是制定法律的意义所在。

从事了几十年的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工作,如今陈克林时常感慨,中国人的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意识提升速度非常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保护森林、保护大熊猫和保护老虎的政策和策略。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意识更是大大加强。”

陈克林说:“国家为了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林区停止了采伐,换来了今天我国还保存着相当面积的原始森林、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的成就,这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据他介绍,1981年中国专家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了野外仅存的7只朱鹮。“如今40多年过去了,经过政府的艰苦努力,采取人工繁殖和加大朱鹮栖息地野外保护力度等多项措施,最终使朱鹮的数量发展到了500。多只,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为保护珍稀鸟类和拯救濒危物种做出的努力。”陈克林说,“如果当年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这种鸟可能已经灭绝了。”

回顾此前的工作经历和成就,陈克林对很多别人给他冠以的高大上头衔都一笑置之,他的工作还在继续,他对湿地的保护还在继续。

“2022年11月21日至29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在湖北武汉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届时将有17。多个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前来参加会议。”陈克林说,“这是我们宣传我国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最佳机会。届时,我们要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推广到全世界。”这是他2022最大的心愿。

(责编惠宁宁美编赵佳)

猜你喜欢

泥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保护泥炭地 关紧湿地中的碳大门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泥炭地:神奇的“大地海绵”
В Китае началось рассмотрение проекта решения о запрете нелегаль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дикими животными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再立重典
泥炭地的碳盈余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
泥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