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指标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

2022-01-21

中国园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服务半径主城蓝绿

韩 笑

单 峰

贾 茵

王延博

曹江宁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是中国现有标准中,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系统评价的唯一标准,也代表了一个时期内对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效益的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契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双碳战略转型、城市更新行动等新理念、新要求,园林绿化从业者及社会大众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深入、拓展,也赋予公园绿地更多的使命。为了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品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的新要求,尝试对《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的部分评价指标进行拓展,为构建新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成就代表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较高水平,其发展建设情况具有示范性作用。本文重点考察徐州市2005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至2015年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10年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情况。

徐州作为历史上以采矿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资源枯竭如何发展的困境。为此,徐州市委、市政府制订了以改善城市环境、恢复城市生态为基础的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修复治理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徐州对采煤沉陷地和采石宕口开展了长时期、大规模生态修复工作;并以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推动城市向健康发展。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徐州实现了从“一城煤土半城灰”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蜕变,2015年荣获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2018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初步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功转型。

1研究内容与范围

本文以徐州主城建成区为研究范围,以2005—2015年为时间节点进行研究。2005年以当年城市建成区为研究范围,面积104.4km2,贾汪尚未计入城市建成区;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239.00km2,其中主城建成区214.67km2,贾汪建成区24.33km2,由于主城建成区没有明确的空间范围,故使用2015年的主城建成区作为研究范围;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253.14km2,其中主城建成区227.97km2,贾汪城区25.17km2,以当年主城建成区为研究范围。本文将研究区域范围称为2005年主城建成区,2015年主城建成区,以及2015年较2005年主城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向外扩的区域,定义为主城新建区(图1)。

图1 研究范围示意图(贾茵绘)

本文在解译2005、2010、2015年徐州市高清遥感影像的基础上,结合《徐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徐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20)》绿地分布现状图,参考《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区用地现状图(2005年)、规划区用地现状图(2013年),绘制了2005、2010、2015年徐州市城市绿地布局图,作为研究基础。

2 徐州自然地理特征

从城市建成区尺度看,徐州呈现山包城、城包山的地貌特征,“彭城之山,岗岭四合,隐然如大环”。2015年主城建成区(227.97km2)内的山地、水系面积分别约为60、13km2,约占建成区面积的26%和6%。建成区内78座海拔100~250m的山丘相互环绕,大致分为5个组团,云龙山与泰山、凤凰山构成中部组团;西北部九里山,东北部杨山、白云山等小型山体组团,西南拉犁山、泉山组团,东南拖龙山组团。城市的水体亦丰沛而有自身特质,古有黄河夺汴河行水,1855年黄河北徙,徐州境内黄河故道即称“故黄河”。主城建成区北侧的京杭大运河属于沂沭泗水系,南侧的奎河为云龙湖的泄洪渠,注入濉河(图2)。

图2 徐州市山水体系示意图(贾茵绘)

丘陵湖泊遍布、河流纵横是徐州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蓝绿空间建设的环境本底,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指标更新与验证

此前,业内使用“三绿”指标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就进行评价,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和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园林绿化行业管理角度出发,可管控、好利用。随着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不断系统化,跳出用地的局限,统筹考虑绿地和水系对提升城市生态功能的贡献,城市蓝绿空间的数量、质量与布局起到基础性作用。

3.1 区域生态空间质、量评估

蓝绿空间占比、蓝绿融合度、蓝绿用地连通度3个指标,不与用地性质挂钩,单纯从地表覆盖类型入手,评价城市生态系统整体水平[1]。

3.1.1 蓝绿空间占比

“蓝绿空间占比”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张蔓延,“蓝绿空间占比”的降低几乎成为一种规律。保有一定数量的蓝绿色空间不仅能够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提高城市韧性、塑造城市形象。

文中的徐州蓝绿空间指标依据遥感影像解译获得,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草地、耕地、园地以及河流、湖泊、坑塘、沟渠等所有能产生生态效益的土地利用类型。

2005—2015年,徐州主城建成区内蓝绿空间占比先升后降,其中蓝色空间面积稳步增长,但增幅较小,绿色空间面积减少约23km2,且主要发生在主城新建区内。据不完全统计,绿色空间中减少的主要是耕地和草地,同时,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增幅较大(表1)。

表1 2005—2015年蓝绿空间面积变化一览表

2005—2015年主城建成区范围内水系面积基本呈增加趋势。2005—2010年水系面积增幅最大,其中2005年主城建成区范围内水系面积增加了43.63hm2,主城新建区内水系面积增加了64.49hm2,合计增加110.46hm2(表2)。

表2 2005—2015年水系面积变化一览表

3.1.2 蓝绿融合度

蓝绿融合的意义在于更有效地支撑生态网络的构建,可借助蓝色空间的线性布局,提升生态网络的密度和连通度;同时,蓝绿融合实现了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的衔接和过渡,扩大了生态网络的效益。

根据《徐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20)》,市区主要河流两岸绿化带的规划宽度控制大于30m。本文对主城建成区内河流、湖泊、坑塘、沟渠两岸各30m范围进行识别,针对林地、草地空间进行蓝绿融合的分析研究,同时将“水系两岸各30m范围内的林地草地”与“水系两岸各30m”的比值定义为“蓝绿融合度”。

2005—2015年,主城建成区内“水系两岸各30m范围内的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蓝绿融合度持续提升(表3、4,图3)。

表3 2005—2015年蓝绿融合情况一览表(2005年主城建成区)

图3 2005—2015年河流两岸各30m绿地分布及变化情况(贾茵绘)

表4 2005—2015年蓝绿融合情况一览表(2015年主城建成区)

2005—2015年,徐州陆续开展了云龙湖、小南湖、九龙湖、金龙湖、大龙湖的生态修复与园林绿化建设。城市中部云龙湖滨湖公园、珠山公园的新建、扩建,将云龙湖与周边的云龙山、珠山、韩山连接在一起;城市南部沿黄山路、嵩山路建设的滨河绿带将奎河、楚河和无名山联通成环,形成铜山区的生态网络核心;东部沿三八河扩建的金龙湖公园,联通三八河与东珠山;北部荆马河、徐运新河和丁万河滨河绿化带的建设,把九里山与京杭运河之间的生态廊道打通。

山地是空间构成中的面或者点,河流是线,串联点和面,利用河道形成的线性空间开展“蓝绿融合”建设,优化了河道生态环境,构建了生态系统网络。蓝绿融合将山水环境联通起来,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

3.1.3 蓝绿空间连通度

本文使用景观生态学中的“聚合度”指标表示“蓝绿空间连通度”概念。

聚合度指数(AI):来源于斑块类型水平上的邻近矩阵的计算。就斑块类型水平而言,景观中的同类型斑块被最大限度地离散分布时,其聚集度为0;当景观中的此类型斑块被聚合成一个单独的、结构紧凑的斑块时,聚集度为100。单位为%,取值范围为0~100。

AI=[gii/max→gii]×100

式中,gii为相应景观类型的相似邻接斑块数量;max→gii为相应景观类型的相似邻接斑块最大数量。AI值随着聚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理论上,AI值较小时表明景观中存在许多小斑块;趋于100时表明景观中有连通度极高的优势斑块类型存在。

图4、5中,绿色区域代表蓝绿斑块大且密集,红色区域代表蓝绿斑块小且分散,白色区域代表没有蓝绿斑块分布。由表5可知,10年间徐州市的蓝绿空间连通情况存在局部变化,但是整体水平差别不大,“蓝绿空间连通度”保持在96%以上。

表5 2005—2015年蓝绿空间连通度一览表

图4 2005—2015年蓝绿空间连通度示意图(2005年主城建成区)(曹江宁绘)

图5 2005—2015年蓝绿空间连通度示意图(2015年主城建成区)(曹江宁绘)

3.1.4 蓝绿空间综合评估

随着徐州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建成区内蓝绿空间占比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且布局趋向整体贯通;减少的主要为绿色空间面积,集中在主城新建区,但同时林地空间面积增加;蓝绿用地的连通度持续提高,城市生态网络持续完善。

总体来说,蓝绿空间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对徐州的生态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连续、充分的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监测数据,尚无法定量判断对徐州环境质量的影响。

3.2 不同类型绿地乔灌木占比评估

此前,使用“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确保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随着对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精准服务要求的提升,主要发挥休闲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地、发挥生态功能的区域绿地与发挥防护作用的防护绿地,其乔灌木占比也应存在差异。在满足绿地主体功能的前提下,保证乔灌木占比达到一定水平,对提升城市园林绿地碳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2]。

分析10年间面积、布局发生明显变化的城市绿地,不同类型绿地的乔灌草面积占比变化不大,但是由于乔木、灌木生态效益、景观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主导功能差异较大的绿地中,其分布规律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公园绿地内的绿色空间占比保持在90%左右,保证了公园的整体景观效果,其中乔灌木占比保持在80%以上,3年分别为86.86%、81.08%、84.57%,发挥了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草地占比保持在3%~4%,水系面积占比保持在7%以上,保证了公园景观的丰富度和游览方式的多样化;建设用地占比保持在2%左右,为公园绿地内必要的服务设施提供用地。

风景游憩绿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为明显,由3种增加至8种,增加了草地、河流、坑塘、沟渠和其他建设用地,景观丰富度不断提升。风景游憩绿地的绿色空间占比保持在95%以上,乔灌木占比约93%,3年分别为94.67%、88.21%和92.92%,保证其整体环境特色与生态效益;疏林地面积增加了约5%,丰富了林地景观,提高游览的舒适性;水系面积约2.5%,显示了水系在提升生物多样性、优化游览环境、丰富景观环境上的重要作用;建设用地占比提升至1.68%,为绿地配套游览服务设施提供保障。

防护绿地的乔灌木占比整体保持在85%~95%,3年分别为94.88%、87.30%、91.41%,保证了防护效益的发挥。

3.3 公园体系建设

公园绿地的数量和布局,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能否近便地享受优良的近自然休闲游憩环境。随着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评价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如何实现公园绿地的提质增效,提升服务水平和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4—2021)中将公园体系的内涵划定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专类公园、郊野型公园5类,并要求“人均综合公园面积和人均社区公园面积应分别大于3.0m2/人”[3]。

构建公园体系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公园的作用。综合公园环境丰富、活动多样、服务全龄人口,通过高超的造园技艺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与艺术鉴赏力;社区公园和游园充分发挥就近、就便服务周边居民的作用,重点满足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需求;专类公园突出特色;郊野型公园释放人们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冲动。

3.3.1 人均各类公园面积

公园的类型、面积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配套的设施与功能,其数量与布局又影响了功能的发挥。

徐州各类公园中,郊野型公园面积最大,主要依托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展开公园化改造,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风貌与格局,优化了生态环境,又为市民提供了普惠的休闲游憩场所;专类公园面积在公园体系位居第二,以滨河公园、遗址公园为主要特色;综合公园位居第三;同时,游园和社区公园的面积在10年内也有明显提升。2015年,滨河专类公园承担社区公园职能的面积为372hm2,使社区公园总面积达到462.6hm2,人均社区公园面积3.81hm2,超出底线指标要求(图6)。

图6 2015年公园体系布局图(贾茵绘)

2015年,徐州的人均公园体系面积已接近20m2,为市民的休闲游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表6)。

表6 2005、2015年人均各类公园面积一览表(2015年主城建成区范围)

3.3.2 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

分别评价公园体系的服务半径,是对“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的进一步深化。为了更为精准地分析不同类型公园的供给情况,依据经验,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公园与服务半径相对应,据此分析徐州市2005—2015年公园分布与服务半径覆盖率的变化情况(表7)。

表7 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游园设置建议表(与服务半径对应)

徐州专类公园主要为体现徐州河网密布环境特色的滨河专类公园和依托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建设的遗址公园。依托遗址遗迹、纪念建筑、生态修复工程、山地建设的专类公园,因其规模较大、专业性强、游客覆盖范围较广,对综合公园起到了补充作用;此类公园按照综合公园标准计算服务半径。依托河流建设的滨河专类公园分布范围较广,覆盖部分居住区,对社区公园起到补充作用;此类公园按照社区公园标准计算服务半径。

分析徐州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的建设情况,2005年徐州市3类主要公园的服务半径覆盖率为58.80%,2010年提升至89.01%,2015年达到94.59%,实现了非常明显的增长(表8,图7~9)。

表8 2005—2015年3类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变化情况一览表

图7 2005年3类公园服务半径覆盖图(曹江宁绘)

图8 2010年3类公园服务半径覆盖图(曹江宁绘)

图9 2015年3类公园服务半径覆盖图(曹江宁绘)

从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角度考察各区不同类型公园的布局情况,可以得到贾汪区(大庙街道)和铜山区的布局均衡度最低(表9)。由于贾汪区大庙街道和铜山区的户籍人口较少,且位于城市边缘,属于新建设城区,目前公园绿地的供需矛盾并不突出。泉山、云龙、鼓楼3个区的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基本满足现有居民的需求。综上,徐州市的公园体系能够实现对绝大部分居住区的服务覆盖。

表9 2015年3类公园各城区服务半径覆盖率一览表

3.4 历史文化保护

“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风景园林城市文化底蕴的彰显主要通过3个层次实现。一是城市选址定基对山水格局的尊重,其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智慧“天人合一”的理念,通过相山理水,提升城市的宜居品质与环境韧性。二是传承下来的历史名园,“体现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地域范围内代表性的造园艺术”[3],浓缩着城市的发展历史与地域民俗风情,与古树名木及其后备资源一样,是活的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三是公园绿地中体现出的传统造园技艺、配套的文化活动场所、环境小品与开展的相关文化活动。

《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中,“对城市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程度”这一指标主要评价“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对于城市河流、湖泊、沼泽、林地、山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程度”[4]。而今对城市自然格局,包括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的保护,已经成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的一部分,构成“城市特色标识与公众记忆”[5]。

3.4.1 历史传承的自然山水格局

徐州自古拥有传统严整的风水格局。依据发掘资料和现存遗迹考证,徐州古城以城为穴,九里山为主山,龙脉因之入城,拉犁山与杨山分东西两路,为“青龙”“白虎”左右辅弼,城东南近倚云龙山为“案山”,奎山、骆驼山夹水口,远对拖龙山为“朝山”。丘陵地形使入城河道水流湍急,水势险要。在千百年来不断的修建营造过程中形成了如今四面山阜环绕,兼具南北风格——规整与自由双重特质的格局(图10)。

图10 徐州古城风水格局示意图(贾茵绘)

3.4.2 近现代自然山水格局的保存状况

自三国时期起,水陆运输就成为徐州的一项重要经济功能。人工开挖的九龙湖、徐运新河、丁万河等,都曾发挥了重要的内港和水陆转运作用。1910年徐州铁路的建成与运营,对徐州的城市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9年前,徐州城已经突破原有的风水格局,向北、向东跨越故黄河朝铁路沿线发展;截至1994年,除大规模的军事用地和工业用地布局在外围呈飞地状,城市的主要建设用地仍位于故黄河以南、云龙湖以北的区域内,自然山水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边界;到2002年,内外城市建设用地逐渐连片,一些山体被绵延的建设用地包围,但是展示城市自然格局的山脉、水系仍被保留下来,得以延续。2002年起,徐州陆续实施泄洪河道、内港内河的功能转型、生态修复、环境整治,至2015年实现了市区内的河道全线贯通(图11)。

图11 城市建设范围演变与山水格局分析图[6]

从城市建成区的尺度看,徐州城市山水环境保存良好,贯穿市区中心的5个山地组团和故黄河延续了徐州建城时的自然历史格局。

4 结语

本文探讨了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和评价指标,并使用徐州市10年间由国家园林城市跃升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变化情况作为验证(表10)。转化评价角度,能够指引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管理向精细化转变,更加贴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思路,提质增效,更为精准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表10 上线徐州城市园林绿化部分评价指标一览表

致谢:感谢《徐州市园林绿化综合效益评价》课题组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和绘图帮助。

猜你喜欢

服务半径主城蓝绿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女性灵动风采
19万个北京充电桩建设提速充电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蓝绿橙渐变色
重庆:今年全力推进 110个道路项目建设
电子商务冲击下城市分区中心商业中心的服务门槛人口与居住密度研究
“十三五”时期重庆主城拟打通170条“断头路”
基于成本约束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规划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综述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公租房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以重庆主城9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