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石柱本土文化《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的可行性方案

2022-01-17周冬林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

周冬林

摘要:近年来,很多中学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大,随意跟风、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现象经常发生,然而,值得我们警醒的是,许多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是家乡文化既缺乏认知,更缺乏自信。在这种情况下,认真落实《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结合石柱本土文化,引导学生认知家乡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生的当代文化参与意识、厚植家国情怀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柱本土文化  《家乡文化生活》  单元教学  可行性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实际小学中,教师都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对于和高考内容较远,接近于生活实践的内容经常出现省略现象,“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任务落实不到位对于学生的家乡情感渗透严重不足,对家乡文化建设缺少认同感,在家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学生大规模的外出考察很难实现,很多一线教师故步自封不愿改变,单元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具有较大的操作难度。面对以上这些困难,石柱县中学要勇于改革,创新教学理念,以当地的家乡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对象,访谈家乡父老,寻访老物件,让“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有路可循,了解民俗文化,完成调查报告,让“家乡文化生活現状调查”落到实处,调查研究文化遗迹,提出针对性建议,引导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一、本单元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是为落实“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而编写的实践活动单元,既彰显了新教材的设计亮点,也凸显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本单元主要包括三项学习任务,需要用9个课时来完成,既有课内学习,也有课外实践。每项学习任务都有相应的活动提示,看似思路清晰,要求明确,教师只要按照提示来落实就可以了。但我在调查了一些学校后发现,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落实不到位,多数流于形式。

(一)从学校层面来看,组织学生大规模外出考察很难实现

由于中学一般班级比较多,班额也比较大,一个年级超过一千人是普遍现象。面对如此多的学生,开展任何一项课外实践活动都是有难度的。因此,出于学生安全方面的考虑,学校对于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一直是慎之又慎。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大规模的外出实地考察很难实现。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之下,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高考成绩仍然是衡量一个学校优劣的重要指标。这必然会强化学校和老师的功利心,逼迫学校和老师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课文教学而忽视实践活动。

(二)从教师层面来看,许多一线教师故步自封不愿改变

一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用好新教材、落实新理念的关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甚至需要在教学上做出重大改变。但实际教学中,部分一线教师多年以来形成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已经相对固定,短时间内要求他们做出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多数时候,他们对于新课标的理念敬而远之,对于新教材的要求视而不见,在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时,要么是穿新鞋走老路,我行我素;要么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二、结合石柱本土文化《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方案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畏缩不前,更不能逃避,而是要转换思路,灵活应对。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结合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角度,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一)访谈家乡父老,寻访老物件,让“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有路可循

访谈家乡父老,见证家乡的变化。目前来看,父老乡亲是最适合的访谈对象。他们长期受家乡文化的熏陶,是家乡生活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依然保留着许多口耳相传的故事和鲜活生动的家乡记忆,而这些信息往往是通过书本和网络都查询不到的。因此,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对家乡父老,尤其是自己的祖辈进行访谈,学生可以就居住环境、日常饮食、生活用品、邻里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从今昔对比的角度进行提问,记录家乡父老最真实的感受,进而认识家乡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复杂原因。

(二)了解民俗文化,完成调查报告,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落到实处

石柱县的民俗文化既斑斓多姿、特色鲜明,又传承完整、底蕴深厚,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和广泛的影响力。然而,随着历史的进程,一些民俗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学生对家乡的民俗文化更是一无所知。基于此,我们认为,开展家乡民俗文化调查有着必要性与迫切性。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自身已储备的本土文化资源。石柱县的学生,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家乡的一草一木已深深烙印在他们心里,并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家乡文化生活》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探究活动,通过课前相关资料的查找、课中探究活动的开展、课后的相关实地的考察等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会调取自身已储备的本土文化资源,进而逐步培养他们自主获取知识思想的意识。启发学生在教学互动中挖掘潜在资源。教学活动是个双向活动,必须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由于个体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智育发展的不同,各自储备的文化资源也会呈现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充分鼓励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收集、选择、展示、运用本土文化。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自选内容。确定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把石柱县入选各级非遗名录的民俗文化进行分类筛选,把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近原则自主选择调查内容。第二,资料搜集。学生运用网上查阅、咨询祖辈、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资料搜集,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保存图片、音频、视频甚至是实物等资料。第三,分析研究。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研究,剖析民俗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呈现出的特点,探究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第四,撰写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仿照教材提供的“调查报告结构表”,完成调查报告。第五,交流分享。教师指导学生把调查报告做成演示文稿,在班内或班级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取长补短,以求效益最大化。第六,固化成果。对于优秀的活动成果,学校要进行评比并汇编成册,肯定和固化学生的劳动成果,以实物形式展示石柱县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

总起来说,石柱县作为家乡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教师在开展“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践性、教育性角度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调查的过程中,对家乡传统文化有具体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家乡文化建设意识。

参考文献

[1]林立娜.乡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邢台乡土文化资源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彭鹏程,李 珍.桂东南地区的史前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 2004(3)

[3]徐秋明.地方文化研究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以广西桂东南旅游文化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小学科学课“单元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创新设计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单元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