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探究

2022-01-17聂冰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维培养创新模式信息化

聂冰

摘要:教育改革的深入化,使得教师不得不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此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内涵。新时代的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和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成为社会所需全面性人才。因此,本文以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作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在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本门学科的信息化教学,使信息化在地理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培养;创新模式;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信息技术是新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新兴事物,在各个行业中各尽所能,发挥效用。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给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极大促进力,给学生带来了视觉上的新鲜感和冲击感。在此項技术的应用下,使得教学效果明显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进行探究。

一、初中地理学科开展信息化的教学的优势分析

首先,地理学科属于一门综合类学科,不仅仅涵盖自然地理,还涵盖着社会经济方面,研究对象遍布世界全球范围内。在地理学科中信息化教学,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将各种地理知识直观展现出来,使知识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可以区域划分清晰,帮助学生不混淆,对学生夯实基础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教师要想使学生学习好地理,那么就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但如今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所呈现出的知识过于单一,这样也使学生固定思维形成并禁锢,不利于学生将创新思维培养。信息化教学可以以动态化的方式,比如多媒体视频等方式,有效引导学生知识课前大概了解、知识当堂消化以及知识点课后清晰思路复习,然后为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便利条件。另外,在技术与网络结合下,也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创新思维培养起来会更加容易;最后,学生信息化教学中也会重新被激起对地理学科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地理素养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信息化下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节教学气氛

在初中地理学科中主要是以人与地的关系展开的教学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所强调和体现教学价值的核心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在此方面着手。这种关系是整个地理学科的教学核心,因此也表明贯穿于教材方方面面,是一个需要注重系统化学习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地理知识和人地关系,将地理现象与相关问题相融合会将学生潜在探索求知欲望激发,对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很是有利,并且对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也很是有效。在实际中,通过大量事实验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调节教学氛围。比如在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走入真正课堂前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宇宙浩瀚的情景,因学生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并不能够真正感受到地球具体是什么,只是知道是人类生存之地,所以教师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料将情形展现才能使他们感觉到视觉上的震撼,同时可以充分认识到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并珍惜爱护地球。此外,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也会陷入内心深处的沉思,并在教学真正开始之时集中精力。

(二)借助网络资源拓展教材知识内容,打开学生学习眼界

初中地理学科需要为学生构建细致全面化的地理知识构架,为社会资源和人类活动轨迹发展研究提供探索资料,属于典型的综合类学科。在初中地理书本教材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知识点,教育部门将教材进行了区域划分,针对不同区域进行逐一讲解,目的为了学生将地理知识不仅了解而且还能做到划分详细并夯实。但也正因为这种教材安排,使得教学也分片讲解,将地理整体割裂,这对学生最终知识点整合很是不利,而且还会大大增加学习上的难度。基于此,为了改变实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视频演示的手段,将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壁垒攻破,利用丰富网络资源,将区域地理知识与整体地理知识架构联系,使学习地理更加直观深入。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进行符合要求的模拟仿真操作,使学生不仅仅能看到,还能够切身体验到,使抽象变得不抽象,以感官刺激代替以往口述和挂图教学,这对延展学生知识面、开拓思维都有着很大作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环保意识,助力可持续发展观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学科强调,需要教师在传递知识学习中要懂得引导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思考,考虑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在其中可以在多角度出发,不必受到教材知识的过多限制,将其能够与社会发现问题相结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知识中,知识是死板并一次性的以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即便教师努力通过辅助插图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试图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但也难以掩盖地理学科的学习枯燥乏味,需要进行教学上的再次创新。以往的讲授课本内容的单一口述教学方式,在目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看,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特别是对于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和了解世界而言,更是不相匹配。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对提升学生环保意识,保护地球,形成正确可持续发展观方面可谓是肩负着重任。通过信息技术承载体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的辅助教学下,可以将社会实况和严峻问题,利用搜索出来的图片、影像更加鲜活展现,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晰感受到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大自然造成的迫害以及资源所面临的匮乏问题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认清客观事实,并在认知层面上烙印深刻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强调在初中地理学习中需要注重知识全方面传授下,需要更加注重学科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这样才能够迎合国家教育改革推进的本质意义。时代在推进着教育不断发展,在此期间机遇与挑战同在,所以需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在地理教学中大胆实践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这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培养核心素养下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理应受到重视与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樊旭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2):89-90.

[2]胡丽萍. 初中地理实景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3]侯德娟. 中学生地理视觉素养:结构与测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思维培养创新模式信息化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