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2022-01-17姜登堂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影响

姜登堂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开展,各个专业学科教学活动将面临新形势,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加速的当下,新媒体资源已经纷纷涌现。如何将新媒体和学科发展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很多高校院校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教学为例,将新媒体融入该学科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将更加符合学科发展乃至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一个历史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得到继承与弘扬,将文化传播出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中国文化中,汉语言文学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而且也是我国人民精神特征的延续,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播中国文化,而且也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将汉语言文学更好地传播到全世界人民的心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方式正逐渐被社会所关注,所以汉语言文学如何借助网络环境传播,无疑将成为解决传播汉语言文学问题的关键要素。

1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特性

1.1多样性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速度获得了极大地提升,民众可以快速地获取文化信息,所以可借此优势,使汉语言文学得到更加快速的推广。除此之外,由于民众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所以可以借助网络为载体,缩短汉语言文学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并且在网络的帮助下,民众也可快速地检索到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从而更快地完成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吸收。另外,在网络的帮助下,可将汉语言文学进行创意改编,以漫画或视频等方式在网络中传播,从而吸引更多民众的关注,即便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群,也可轻松地完成汉语言文学学习。

1.2便捷性

借助互联网的帮助,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其中,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大多在课堂上完成,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网络中便可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时间不再是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障碍。此外,随着更多智能设备的出现,人们可以利用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或手表,便可轻松地浏览与学习汉语言文学,方便大众加快建立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为后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3重组性

在网络环境中,由于汉语言文学资源的存储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中呈现出松散、凌乱地分布状态。因此,为了将零散的信息进行妥善整理,需要对网络中零散的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并重新归纳为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体系。

2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

2.1建立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综合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打造良好的教学载体对提升教学活动效果来说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新媒体的功能得到了不断完善,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得以不断地提档升级。目前很多高校院校为了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方便教学和学生学习,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了专业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综合平台。该平台设置不同的板块,包括基础知识学习板块、语言文学知识应用板块、在线学习检测与评估板块、知识拓展板块等。在每个板块中,学校都要运用新媒体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例如在基础知识学习板块中,教师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让学生在进入学习平台后就可以进行“一览无余”式的学习;在语言文学知识应用板块中,将语言文学中的教学重点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感受语言文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魅力;在线学习检测与评估板块改变了传统的考查方式,注重对学生平常学习效果的检测,平台定期搜集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信息,并且设置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闯关”,平台根据学生的平常学习情况和“闯关”试题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估,给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知识拓展板块中根据教材内容,通过网站链接、教学影视视频等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现。高校学生可以采取网站登录和手机App登录结合的方式进入平台,这样学生利用平台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2积极构建数字传播渠道,扩大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广度

相关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的阅读方式逐步趋向于数字化阅读,并且数字化阅读的比例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随着民众越来越热衷数字化阅读,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构建数字化传播渠道,将高质量的汉语言文学进行数字化转换,使大众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感受到数字化的汉语言文学所带来的冲击力。以二维码为例,二维码自从在网络中出现之日起,便受到了大众的追捧,与其他技术相比,二维码安全性高、面积小以及辨识度高等特征。所以,借助二维码技术,可以将汉语言文学录入到网络数据库平台当中,同时生成可用手机识别的二维码,当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后,用户的手机中便可呈现出经典的汉语言文学,方便用户进行浏览与学习。总之,在网络中构建数字化汉语言文学传播渠道,不仅更具针对性,而且传播面积更广,有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效果。

2.3提升高校教师的“新媒体+教学”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如何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水平,这是衡量其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师要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特点,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学校要强化对教師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培训,让教师及时了解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鼓励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教师要夯实专业素养,特别是要吸收最新网络语言的素材,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网络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辩证地认识网络语言并适当、正确地运用。此外,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语言交际水平和文学素养,例如利用班级“网络云课堂”的形式,学生在家中运用网络进行演讲,其他学生在网络上观看;教师在网络上给学生辅导书法要领,学生在课余练习书法,并将其练习成果上传到班级“网络云课堂”上,由师生进行共同点评;教师在“云课堂”上对经典作品进行鉴赏,并将经典作品的欣赏和相关影视作品的播放结合起来,学生谈认识和体会等。总之,通过对新媒体的科学运用,教师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其“新媒体+教学”的实践水平也将逐步提升。

2.4树立汉语言文学品牌

要能够更加有意识地树立汉语言文学的品牌,让影响力有所增加,使汉语言文学获得发展,这也正是目前符合市场化发展需求的基础条件之一。产业化和国际化相互之间是绑定的,二者需要同时进行,汉语言文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中国的经济以及产业发展都是一体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网络广泛的应用,已经诞生了网络语言,这也正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获得发展革新契机之一,网络语言可以让汉语言文学变得更加丰富,当然汉语言文学也必须要朝着产业化和国际化不断发展,这是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特色。对网络语言必须客观的对待,而在汉语言文化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方面,要能够准确进行规划,使汉语言文化可以拥有更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玉.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J].新闻战线,2019(24).

[2]巴桑.网络环境下大学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及提升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1).

[3]高岭.汉语言文学专业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兼谈对美国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运用的借鉴[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1).

猜你喜欢

影响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