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赏生态课堂建构研究

2022-01-17杜静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音乐课建构

杜静

摘要:音樂是人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艺术,音乐的鉴赏能够培养人的审美鉴赏能力,使人获得听觉的享受,并且还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是高中阶段的教学科目之一,它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高中时期的学生身心、思维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关键期,高中学生接受的教育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将加强对高中各科教育教学的重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课堂、音乐课、建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生态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指以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通过开展现代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生态课堂是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生态课堂不仅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高中音乐生态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教学模式,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生态课堂是现代社会发展下的新型课堂形式,是一种现代新式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高中教学中,音乐课堂往往不受重视,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这种现象会使高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的身心、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难以得到散发、拓展,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导致学生逐渐产生厌学的心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1]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开展高中音乐生态课堂,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高亢的西北腔》一课时,需要学生聆听两个版本的《脚夫调》,并感受《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三首名额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这时,教师应以开展生态课堂为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学生播放《脚夫调》,引导学生比较舞台演出与原生态演唱带给人的不同感受,随后教师用方言教唱,指导学生在演唱中感受。随后教师播放《上去高山望平川》,并集体朗诵,了解歌词表达的情绪。最后,教师播放《刨洋芋》,指导学生找出句与句之间相同的地方,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了解山西民歌,在开展高中音乐生态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景,转变教案设计思路

想要有效开展高中音乐生态课堂,还需要教师创新自身的教学设计。教案设计使贯穿整堂音乐课的“导航仪”,传统教案设计基本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课堂氛围较为沉重,不利于学生放松身心、思维。因此,教师要转变教案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开展生态课堂。教师在高中音乐生态课堂中创设教学情景,不仅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美育。

例如,教师在教学《独特的民族风》一课时,需要学生聆听《辽阔的草原》、《宗芭郎松》、《牡丹汗》,感受、体验蒙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情,认识了解“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载体。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转变设计思路,从而有效开展高中音乐生态课堂。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聆听《辽阔的草原》时,可以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蒙族有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加强对蒙族民歌的深入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在聆听《宗芭郎松》或《牡丹汗》时,为学生创设故事情景,利用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生态课堂中提升音乐素养。

三、构建兴趣小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生态课堂主张“先讲后学,能学不教,以学促教”,为此教师可以针对音乐鉴赏的相关重点知识和难点进行讲述,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开展讨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互相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音乐知识。[2]教师在高中音乐生态课堂中创建兴趣小组,不仅符合生态课堂的教学要求,还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取知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位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构建高中音乐生态高效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学《醇厚的中原风》一课时,需要学生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聆听三首歌,使学生了解三首歌演唱方式,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三首歌的特点、相同处、不同处开展答辩,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表达自身的想法,并与学生交流歌曲的魅力之处。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三首歌的喜爱,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学习自己喜欢的歌曲,并进行大合唱,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促进学生的美育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转变教案设计思路;构建兴趣小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等,是开展生态课堂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菊菊. 浅谈高中音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18(21):12.

[2]张丽红. 高中音乐鉴赏生态课堂建构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17(04):113.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音乐课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