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

2022-01-15苏洪

参花(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作品形式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沉淀,反映出人们的集中意识,同时,也体现出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征风采,而传统文化则是通过音乐、历史、宗教等方式方法对其内核进行有效的继承发扬。所谓现代文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西方文化背景下,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其与我国的传统文学具有较大的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历史文化不断传承,现代文学作品中仍存在大量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对现代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及创新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深入阐述现代文学中的文化隔离现象,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有效继承,最后就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创新发展进行探究。

二、现代文学中的文化隔离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文学的发展是以革命为基础的,五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相应的革命环境,当时提出的解放思想、发展白话文运动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体现出极为旺盛的生命力。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明显的文化隔离现象。所谓文化隔离,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之间所体现出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外在形式、内在含义等方面。

具体而言,一方面,针对外在形式来讲,现代文学对西方优秀文学理念、语言体系进行了有效的革新优化,在原有基础上,创造了全新的文学形式,例如《狂人日记》,至今为止仍然是我国极具现实意义的白话体小说,其不同于我国传统文学,在语言形式上转变了传统的模式,采用了平民化的语言,使得该语言形式快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全新的文学类型、文学风格。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在语法上、形式上与西方国家的语法更为贴近,特别是长定语现象,至今仍然对文学领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文学作品的内涵而言,五四运动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充分体现出革命思想,越来越多的革命工作者开始关注西方的先进文化,因此,这一阶段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极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价值,例如《义勇军进行曲》《血肉的长城》,无一不体现出我国强烈的革命思想以及对人民解放的迫切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五四运动时期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不管是形式还是内涵,都具有明显的文化隔离现象。众所周知,我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从狭义上看,这里所指的文化隔离,主要针对的是儒家文化,而現代文学的不断发展创新,在新文学运动中所体现出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思想层面上,更注重个体的尊严与权利。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标任务在于转变国人传统的思想理念,寻求其理性价值的发挥,转变儒家文化的本质内涵,因此,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文学作品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都对儒家思想有着明显的排斥。例如《凤凰涅槃》《将军的头》等作品,均是充分立足于先进思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思想层面、内容形式上,都使得现代文学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有效继承

(一)文化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根植于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法家等思想,其对于社会的发展、变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明显的渗透性和影响力,而这一特征在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充分的表达。古代文人会根据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及自身的风格、特征抒发自身情感,同时,体现出不同文化的审美情绪。例如道家思想的体现,在于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因此,陶渊明作为当时极其优秀的诗人,写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诗句。再例如,针对儒家思想,其本质在于仁义,因此,在当时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创作出《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相关的艺术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会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发生变化,在社会中得以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对传统文学的创作意识、创作理念、创作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上文中我们提到的一系列传统文化思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系统完整的保留,例如优秀文学创作者张恨水在进行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时,充分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理念的无缝衔接,其创作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凸显出古代的仁义理念及现代的自由思想。与此同时,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相关的文学作品则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采用切实可行的创作形式和文学体系,提炼出文化精髓,将爱国主义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二)艺术形式

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化的形式和表现手段,例如戏剧、绘画、文学作品、服饰,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戏剧应当是所有形式中极具代表性、典型性的艺术手段,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多种艺术的有效渗透融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多元文化的整合优化,而不同的文化形式所彰显出的文化价值、文化理念、审美素质也大不相同。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部分研究学者认为,传统戏剧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文学具有明显的同构现象。

具体而言,第一,基于新小说的发生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覆盖了文学的相关内容,通过脚本的形式进行艺术文学作品的创作,例如《爱国花》这一电影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文学进行了整合,充分凸显出二者的特征优势,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无缝衔接。第二,西方戏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效实现了小说化,并且在社会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哈姆雷特》,其一开始就是通过戏剧的形式展现在群众的面前,而在被我国引入之后,相关研究学者和艺术学家进行了改编,使之以小说的形式在我国群众中快速传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现代文学的创作发展。第三,现代文学作品的情节及人物都具有明显的特征,以戏剧的三幕式作为核心要点,在情节上更注重起承转合。五四运动期间,我国文学创作者就有针对性地将《窦娥冤》等戏剧进行了二次创作,重构了小说中的相关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转变了传统文学中的章回体小说形式,赋予了现代文学作品全新的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文学背景下的诗歌,也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不再过于纠结格律、平仄,但从整体上讲,诗歌的形式仍然要求具备良好的意境和韵律。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创新发展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所承载的是几千年来人们的思想理念及民族意识的沉淀,能够客观地展示出人类发展历程,因此,文化所体现出的是长期以来,为了实现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文明都会随之发生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的思想行为、价值观也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变革,从而产生与传统文化具有较大差异的现代文学。当前社会充斥着大量的现代文化,因此,文学作品具有全新的发展趋势及创作理念。众所周知,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了有效的演变传承,而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流动性、融通性特征,换而言之,虽然社会背景、生存环境、地理条件会不断变化,但仍然会保留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最终会实现系统的统一,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沉淀出大量的优秀文化理念。

(一)爱国主义精神

从一定意义上讲,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识、价值理念及人文素养,同时,也会客观公正地体现出创作者所处的年代背景、社会环境、政治文化理念,等等。通过阅读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后期能够充分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于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社会学理念来看,文学作品完整、系统、连贯地记载了时代发展的背景及社会变迁的具体形式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文化形态,本质上取决于创作者对环境的理解和认知,与此同时,文化环境的变化会进一步导致文学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成果。例如《破阵子》《满江红》等文学作品,其充分体现出创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但这样的文化理念是基于“忠君”的思想层次,具有十分明显的历史性特征。而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创新,爱国主义精神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在内涵理念上更为丰富。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应当全面立足于外在环境的变化,深入分析创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生体验,以此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

(二)自由平等的思想

自由平等思想在传统文化中也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例如《西厢记》《赵氏孤儿》,等等,都充分体现出当时社会环境背景下人们对封建统治的不断反抗,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我们所说的自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放任,而是通过反抗封建思想所展示出的一种全新理念。在《狂人日记》中,对自由思想也有着明确的描述,即反抗封建制度的过程。而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现代文学作品在原有基础上对自由这一思想理念进行了再次分析,对其理念、形式进行重构,同时,充分立足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具体外部环境,积极渗透融入了平等思想,并将其作为自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自由思想民主的理念和认知。例如针对《红玫瑰与白玫瑰》这一文学作品而言,其以自由作为主题和核心要点,深入分析了平等的思想理念,而这与当时男女平等的理念不谋而合。由此可见,近现代以来,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平等,逐渐与自由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成为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要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不断发展,应当有针对性地将二者进行渗透融合,赋予其全新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

(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文学作品更注重功能属性的体现,关注广大人民群众与文学艺术作品的有效结合,换言之,文学实现了平民化的发展,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手段转变人们的传统滞后的思想观念,更为全面地表现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传统文学中,虽然部分作品体现出了“民为重、君为轻”的思想理念,但从整体上讲,呈现的力度、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根本无法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对于文学内容及形式表达,则是以白话文为主,因此,其受众群体主要为人民群众,而在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逐渐演变出了“为人民服务、教化民众”的重要原则和宗旨,例如《智取威虎山》等文学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文学的发展所涉及的“为人民服务理念”,从本质上讲,应当是从思想层面指导人民群众,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由此可见,现代文学相比于传统文化,在思想教化上的功能更为突出,也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延伸拓展,使其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符合人们的实际诉求。

五、结语

总而言之,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应当以文化理念、艺术形式为主要抓手,逐渐培养并提高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由平等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游晴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06):17-18.

[2]張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评《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111.

[3]成卓华.试论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20(17):20-21.

[4]王辉.浅谈传统文化思想的“中国梦”[J].中外交流,2019,26(45):40.

[5]王玲.论中国民俗传统文化在鲁迅文学作品中的传承[J].青年文学家,2019(35):51.

[6]肖灿.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出家”情节的失踪与“自杀”抒写的突围[J].大观(论坛),2019(06):242-243.

[7]朱艳波.在古典文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51-52.

[8]王丽华.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隔离与继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01):103-106.

[9]邵春芳.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助推作用——评《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21(05):124.

[10]杜治平,王鹏飞.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J].芒种,2014(23):41-42.

(作者简介:苏洪,男,本科,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文学作品形式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小议过去进行时
现代文学传统问题及其当代阐释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文学作品与数学
融合·演变:现代文学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分析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语境顺应视角下的鲁迅《故乡》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