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的大同世界

2022-01-15魏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开源花园逻辑

魏忠

1905年,几位曾经留学海外的士绅在无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公园——公花园。之所以被称为“公花园”,是相对于私家花园、皇家花园、政府花园来讲的。所谓公园,要有几个要素:一是不收门票,二是不设门槛,三是产权共有。

《礼记》中关于公的解释,能够非常清晰地表示上述的意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法国大革命前夜,卢梭和伏尔泰开始了他们一生的争论,也由此引发了关于“大同世界”建制方式的不息的争论,到底是“平等”,还是“自由”,才是全人类一致的大同世界的逻辑起点,不仅带来了从希腊以来整体的最大变化,而且带来了关于软件开发和共享方式的思潮和行动。

开源运动的思潮来源于“软件开发商对所生产的知识产权拥有自由处置的权利”和“信息要自由,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信息使用权”的争论。按照自由派的商业逻辑,信息系统与软件的开发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其所有权与物理世界的物权是一样的,开发商永久拥有使用权和处置权;而按照平等派的想法,软件创新的开端与萌芽“幼有所长”是“公园”承担、仍有生命但没有后续投入迭代的软件(矜)、依托旧版本而旧版本没有服务与升级的软件(寡)、软件生产商破产消失而依然在使用的软件(孤)、用户极少完全没有生态支持的软件(独)、不好使用但仍勉强维持的软件(废疾者)都应有存在的价值而不应被商业绑架,专业的生态应该多元(男有分)、生态的下游应该得到好的关照(女有归),这样才是环保的、可持续的和生态的,信息产品具备自身的信息属性,不能浪费资源(货恶其弃于地也),构建创新的生态才是可持续的软件大同世界。

卢梭和伏尔泰关于政治制度的爭论延续了几百年,而作为这种争论的逻辑的延续,商业开发商的原有的“产权”逻辑也逐渐走向了开发、开放、开源的生态协同模式,“公园里不仅仅是刁民,更解脱了私家园林的烦恼”逐渐成为商业软件共识。

开源软件的“刁民”最早多是来源于“幼有所养”烦恼的高校用户级开发者,因此开源软件从起源到目前,都或多或少与教育有关,另外,开源也更加高效地筛选了有潜质的工程师。不仅如此,商业软件也通过开发接口和开源平台,构建了服务生态,对各种各样的不具有商业价值的部分通过开放和开源扔给“网络刁民”,使整个生态处于一个“物尽其用”的好的生态状态。

开放开源文化从西方起步,但并不能妨碍一个事实:在哲学层面上,孔子的“大同世界”的阐述并不逊色于晚一千多年的逻辑起点。可中国的软件开发、开放、开源生态,在教育界却一直远远落后于时代,自上而下的规划、入围厂商、指定平台、严格标准、孤立系统等造成了一个个难以跨越的生态鸿沟,在这种生态鸿沟下,一方面针对管理上的封闭系统和平台绑架大行其事,另一方面教育创新和专业教育所需要的“最后一公里”的接入却碍于“没有商业价值的关键少数”而停滞不前。

教育信息化呼唤开发、开放、开源的大同世界。

猜你喜欢

开源花园逻辑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