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2021年中日优秀羽毛球女双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

2022-01-15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杀球后场日本队

张 瑞

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取得了五项金牌的成绩。然而随着我国主力运动员的退役,特别是女双运动员王晓理/于洋、田卿/赵芸蕾等相继退役后,中国队女双的成绩一直较为低迷,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痛失金牌。在2020东京奥运会,仅有陈清晨/贾一凡进入四强并获得奥运银牌,可见目前世界羽毛球女双项目呈现群雄并起的趋势。在世界羽联排名中(见表1),日本选手福岛由纪-广田彩花组合排名第一,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排名第二,前十名有三队日本选手,日本的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已经形成一定的集团优势。研究中日羽毛球女双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有利于找出差异,取长补短,进一步发展和支撑羽毛球领域技战术的研究与发展,为国内的羽毛球训练或比赛提供参考。

表1 世界羽联女双运动员排名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2020-2021年世界排名前8的中日两国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运动员在近期4场国际公开赛中所使用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见表2,其中中国队运动员为陈清晨/贾一凡,杜玥/李茵晖,日本队运动员为福岛由纪/广田彩花,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

表2 录像统计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有关专著,获取女子双打制胜规律和技战术的相关文献,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

1.2.2 录像观察法

采用互联网搜寻相关赛事视频,并通过腾讯播放软件进行慢速播放处理,记录所需相关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sl、spss26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2.4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中日运动员在比赛中所采用的技战术与结果进行对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日羽毛球运动员发接发接战术对比分析

2.1.1 中日羽毛球运动员发球区域对比分析

发球是唯一一项不受对方击球方式和击球线路限制的技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发球的方式,运用得好,从每回合开始的第一个球就能控制场上主动权。统计选手发球区域,将双打发球区域分为6个位置,如下图所示,前场发球线靠近中线前角位置为1号区,靠近边线前角位置2号区。双打后场发球线靠近中线后角位置为3号区,靠近边线后角位置为4号区。5号区在1号区与2号区之间。6号区在3号区与4号区之间。

图1 羽毛球双打发球区域示意图

从表3数据显示出,中日羽毛球女双运动员在一号位、五号位和六号位的p值<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日本队1号区发球的均值百分比为67.673%,中国队1号区发球的均值百分比为49.999%,表明在发一号区的占比上,日本队显著要高于中国队,这是由于1号区距离发球点最近,羽毛球的飞行时间最短,最为突然,同时由于1号区位于整个前场中间区域,有利于限制对手发接发阶段的回球线路,为第三拍中前场的进攻形成有利局势。一号区发球技术的占比均为双方发球技术中最大比例,其标准偏差相近,日本队为18.162,中国队为18.12,其离散程度与其他技术相比呈最大,表明在1号区的选择上都有较大的幅度,在使用其他发球技术时往往主要代替1号区来进行。在五号发球技术的使用占比上,日本队仅为2.251%,而中国队为33.957%,经过t检验,p值<0.01,中国队显著高于日本队,5号区位于前场中间区域,发球不易出界,属于最为保守的位置,中国队通过增加5号区的发球,以便于限制对手在中前场区域的抢攻,以便寻找机会建立中后场的进攻机会。在6号区的发球占比上,经过t检验,p值<0.01,表明在6号位的发球使用比例上中日两国运动员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女双运动员的均值为3.175%,而日本女双运动员为18.061%,日本队要显著高于中国队,6号区位置不会靠近发球边线,不易失误,通过偷发后场区,可以有效打乱对手的前场抢攻节奏,以致选手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区域进行接发球,从而达到快速抢攻的目的。

表3 中日运动员发球区域t检验表

2.1.2 中日羽毛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对比分析

接发球方掌握着第一击球的主动权,可以将球由半场接发球区任何一点还击到对方的整个场区,可以有效衔接下一拍球路,争取赛场主动权。从表4可以看出,接发球技术中,中日两国选手在挑球技术使用上呈显著差异(p<0.05),日本的均值为8.617%,而中国的均值为4.55%,接发球阶段,日本队更多的挑球技术占比,可以有效在接发球无法达成抢攻时迅速调整战术为防守,这也是日本队防守技术更占优势的体现,可以在多拍相持阶段的攻防转换过程寻找进攻机会。双方在接发球的推扑技术上都占最大比例,日本为54.467%,而中国为55.017%,标准差也接近,说明在推扑技术为接发球技术使用的第一选择,这符合目前发接发抢攻战术的使用,目的都是争取在发接发阶段就使球呈下压态势,从而达到争取到进攻主动权。而当对手偷发后场区时,日本杀球技术的使用占比为17.639%,而中国为15.97%,均为后场接发球技术中的最大比例,表明在面对对手偷发后场球时,双方都主要采用杀球技术,相对于后场吊球和高远球而言,杀球有利于维持己方的进攻态势。

表4 中日运动员接发球技术t检验表

2.2 中日羽毛球不同区域技战术对比分析

2.2.1 中日羽毛球运动员前场技术对比分析

在前场技术的使用中,推扑、拨球技术的使用并无显著的差异,表明中日女双在前场区域都是采用积极下压和进攻的打法。而在搓放、勾球和挑球技术上,中日女双运动员则出现显著的差异,在搓放和勾球的占比上,中国队要显著高于日本队(p<0.05),中国队致力于在网前进行争斗,迫使对方起球的目的,以此来配合我方后场杀球进攻战术,这是中国队一贯的传统打法,非必要不起球,争取进攻机会,以我为主以攻为主。而在挑球技术的使用上,中日女双运动员则呈现出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中国队非必要不起球相比,日本队则有所不同,她们在局势不顺利的情况下多数情况都采用挑球技术来扳平局势,这与日本队防守实力占优的因素有关。

表5 中日运动员前场技术t检验表

2.2.2 中日羽毛球运动员中场技战术对比分析

在中场技术的使用上,平抽、接杀拨中场、杀球和接杀挑后场的技术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在平抽的技术上,中国队均值占比为29.653%,而日本队为22.902%,相比于日本,中国选手更致力于能不起高球坚决不起高球的态势,这与中国快、狠、平、近、压的技术风格有关。而在接杀拨中场和接杀挑后场技术的占比上,日本队以5.657%与39.203%显著高于中国的3.396%与18.132%,表明日本队的防守技术上更加多变,这也进一步验证了日本队防守实力的强劲。而在中场杀球技术上,中国队占比22.644%,显著高于日本队的3.396%,中国队积极采用后场杀球结合中场杀球,以达到直接得分的目的。

表6 中日运动员中场技术t检验表

2.2.3 中日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技战术对比分析

在后场技术的使用上,中日女双运动员杀球和吊球的技术占比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日本后场杀球占比为57.521%,显著高于中国的45.770%,表明日本的技术特征早已不是传统的防守型打法,在后场进攻的比例上,还要大于中国队。而在吊球的比例上,中国为31.784%,而日本为18.649%,表明中国队后场进攻技术上并无太多自信,增加了大量的吊球比例来寻找进攻机会。而中日女双运动员在被动过渡网前技术占比上呈现显著差异(p<0.05),中国队要显著高于日本队,表明在中国队在后场受迫情况要多于日本队,其原因存在中国队在相持阶段对中前场区域的进攻重视程度不够,以致出现部分平快球在后场区域处理。

2.3 中日羽毛球运动员得失分技术对比分析

2.3.1 中日羽毛球运动员得分技术对比分析

根据表7可以看出,在得分技术上,中场杀球技术占比呈现显著差异(p<0.05),中国队中场杀球技术占比为41.94%,要明显高于日本队的28.367%,中场杀球进攻为中国队的主要得分手段,而日本队则显得更为均衡,其中日本队主要以前场推扑技术(41.813%)、中场杀球技术(28.367%)和后场杀球技术(10.502%)为主要得分手段。虽然在进攻战术上,中国队执行得更加明确,但在进攻方式上却显得单一,容易被对手适应。

表7 中日运动员后场技术t检验表

2.3.2 中日羽毛球运动员失分技术对比分析

根据表8可以看出,在失分技术占比上,前场挑球失分技术占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虽然表4得出日本网前技术的使用上挑球技术为最大比例,但其导致直接失分的比例也不少。在其他失分技术上,中日羽毛球女双运动员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表8 中日运动员得分技术t检验表

表9 中日运动员失分技术t检验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中国队进攻方式单一,主要得分方式主要为中场杀球,其他技术的使用主要围绕着中场杀球来进行,在中前场技术的使用上,中国队保持非必要不起高球的战术,但在遇到进攻效率低的情况下则显得意义不大,容易被对手适应。日本队的进攻方式更加多样化。前场、中场和后场都具备有效进攻手段。

3.1.2 中国队的后场进攻技术并不占优,后场杀球技术得分仅为4.405%,而日本队则为10.502%,而后场杀球技术使用的比例也低于日本,表明目前中国队后场进攻并没有对对手造成明显的威胁。

3.2 建议

3.2.1 技战术使用应更多样化,摆脱目前进攻方式单一的现状,不能仅局限于一个区域的进攻和一种技术的进攻。

3.2.2 中国球员应根据自身情况具备独特的技术风格,并积极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杜玥/李茵晖力量相对于陈清晨/贾一凡来说,后场进攻危险较弱,但却符合小、快、灵的特点,应加强速度素质的训练。而陈清晨/贾一凡则进攻危险较大,应加强力量素质的训练,将进攻威胁进一步扩大。

3.2.3 在心理方面,中国球员应认识到世界女双技战术的发展趋势,由于对手的技战术发展逐渐全面,要做好多拍的心理准备,以攻为主,但也不能惧怕多拍,在进攻时的同时,随时做好攻转防的心理准备。

猜你喜欢

杀球后场日本队
一个偷发后场引发的争论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混双面对女生时你会怎么打
后场头顶之后场头顶高远球技术
核心力量在羽毛球后场腾空杀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关于杀球的一些术语
一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