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全民健身领域的表现形式及其化解策略

2022-01-13李洁贤周结友

浙江体育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民供给领域

李洁贤,周结友

(1.广州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500;2.广州体育学院 全民健身中心,广东 广州 510500)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此外,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6 500~7 000美元时,群众健身需求快速增长,体育消费需求大规模形成[2],而201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3]。这表明,全民健身是实现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支持与人民需求的变化已验证了此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4]。在此背景下,把握供给与需求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探析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领域主要矛盾的关键点。然而,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对全民健身领域提出新要求,但我国全民健身领域供给侧仍面临着有效供给不充分、发展不平衡等深度发展问题,这影响了该领域资源整合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合理引导群众体育需求,着重提高供给质量[2]。

2021年3月两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并指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和创造新需求来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5]。这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全面判断,为推动全民健身领域的需求引导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战略指导。在“十四五”期间的实践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需求侧变化为引导,化解新时代全民健身领域主要矛盾。因此,本研究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视角,探究全民健身领域供需矛盾及其化解策略,为今后化解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领域的主要矛盾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1 全民健身领域需求变化的主要表征

1.1 从“主管”到“协同”:制度需求创新化

在过去,政府是从指挥管理到具体执行的主管单位,其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深了全民健身领域需求错配。《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官办不分、政社不分、事社不分的体制弊端抑制了体育发展”[6]。如在社团管理模式中出现中国足协与足球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体育总局是中国足协的主管单位。但是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等战略背景下,全民健身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需求,而政府的扶持政策发挥着关键的引导作用。同时,随着新时代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创造力有效增强,社会、市场、群众对制度创新化的需求日益增大,需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加强创新化制度的指导[7]。制度创新和改革发展是全民健身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如社团管理模式创新化趋势促使体育总局不再是社团的主管单位,而社团拥有了自主权。因此,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要进一步创新相关制度,促进全民健身领域有序发展,加快政府职能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的发展模式”,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制度需求。

1.2 从“传统”到“智能”:产品需求智慧化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健身行业受到冲击,线下健身保守的经营模式和健身用品落后的功能技术与其他产业智能化情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使体育健身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8]。2019年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R技术等新科技促进智慧化发展,形成各领域互通的新业态、新模式”[9];2020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相关政策的出台促使了“智慧化+健身”、“互联网+体育”等新模式拔地而起,这是新时代互联网与体育的一次深度融合,符合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新发展理念的期待,推动了健身休闲产业创新化变革。例如,运动手环、智能跑步机等智能化健身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深受消费者青睐;24h智能健身房、智慧场馆等新科技的助力,提高了全民健身领域的服务质量。因此,目前我国全民健身领域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已逐步从传统化向智能化转变,未来更是向智慧化发展。

1.3 从“单一”到“多元”:群众需求多元化

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健身需求趋于多元化。首先,从运动类型分析,群众的运动需求从跑步、健身房等传统的体育消费逐渐转变成滑雪、电子竞技、观看体育赛事等新兴的体育消费,如《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指出“我国滑雪人数从2018年的1 970万人上升到2019年的2 090万人,同比增幅达6.09%”[10]。其次,从大众体育消费类型分析,人们由“实物型”体育消费向“参与型、服务型、观赏型”体育消费拓展,由单一的健身向“观赏、锻炼、购买产品服务”进行转变,传统的健身休闲根据人群细分衍变出多元化的形式[11]。最后,从健身主观需求分析,人们的健身需求已从过去单一的“学习技能”需求向多元的“健康追求、休闲娱乐、人际交往、获得尊重、学习技能”需求转变,实现了从强身健体的基本需求到健全人格的自我实现再到美好生活的追求[12]。因此,群众运动需求多元化对全民健身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全民健身领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从“粗放”到“细分”:服务需求精准化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精准化变革,我国在赛事活动、健身服务、体育人口结构等方面逐渐从“粗放式”向“细分化”转变。第一,从赛事服务看,竞技体育从过去的精英赛事发展为现今各群体皆有参与机会的群众性赛事,如第13届全运会增设了19个大群众项目和126个小群众项目,共7 104名群众选手;全国第十届残运会共6 121名运动员参与,参赛规模是历史之最[13],上述赛事服务精准地满足了不同群众的赛事服务需求。第二,从健身服务看,商业健身俱乐部粗放式增长不仅导致了服务供过于求,而且其粗放式运营管理模式因弱化了服务质量而无法满足群众个性化的健身需求。进入新时代,体育需求呈精准化,通过体育消费人群细分化和健身服务专业化,健身服务可精准满足各人群的健身需求。第三,从体育人口结构看,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的健身需求,然后参考《全民健身指南》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健身运动,如青少年健身的主要目的是减压和强身健体、中老年健身的主要目的是保健和预防疾病,进一步促进体育健身服务精准化、标准化发展。因此,群众需求多元化进一步促进了全民健身领域产品和服务需求精准化发展,全民健身服务正从“粗放式”向“细分化”转变。

2 全民健身领域发展中的供给困境

2.1 有效供给不充分

2.1.1 体育体制改革不充分。在依法治体的背景下,全民健身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深入开展,体育组织改革不断加快,群众性体育活动普及度不断提高。对此,国家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同时颁发了若干规范性文件,如《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管理、“政府、社会、市场”责权不清等原因,导致全民健身领域存在体制改革不充分的问题[13]。例如,基层单项体育协会因官办不分、责权不清而受到抑制,影响了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国的草根社会体育组织缺乏合法性和规范性,导致其可持续性受到影响;由于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和衔接机制不完善,导致门槛降低后出现了赛事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赛事活动的风险评估、应急措施和定责问题急需规范调整等。因此,上述问题说明了体育体制改革尚不充分,还需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2.1.2 发展质量不高。全民健身领域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特殊人群的体育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全民健身领域的发展质量。第一,在赛事活动中,如2019年中国举办马拉松赛事达1 828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较2018年增加247场,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赛事规模和质量良莠不齐[14]。第二,在健身组织中,健身俱乐部数量不断上升,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全国健身俱乐部数量已达10.82万个[15],但由于盈利手段单一、发展质量不高,进而接二连三地拖薪、停业。此外,由于健身教练员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存在重销售轻服务的行为,进而导致健身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顾客留存率低[16]。第三,在特殊人群中,提高特殊人群的健身休闲服务供给是全民健身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但在我国老年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老年人的公共体育服务未得到充分重视,另外残疾人的基本体育设施也未得到过多保障,而导致了特殊人群服务发展质量较低。因此,目前我国全民健身领域发展质量不高,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全民健身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发展点面不平衡

2.2.1 资源配置不均衡。全民健身资源一般包括体育政策法规、管理制度、科研等无形资源和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而财政配置差异大于与无形资源的差异[17]。一方面,在财政资源配置中(见表1),国家体育总局2021在“教育、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群众体育”预算支出分别占部门总预算支出的16.22%、25.60%、2.05%、0.11%[18]。由此可见,国家体育总局在2021年中体育训练预算支出比例最大,而群众体育比例最小,仅占部门总支出的0.11%。所以,我国群众体育与其他领域的预算支出比例严重失衡,将不利于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另一方面,在无形资源配置中,无形资产配置水平高低与经济文化辐射影响力呈正相关关系,如上海经济文化辐射性较强,其无形资产配置水平相对较高,政府着重打造城市体育文化影响力,而邳州市等非一线城市群其无形资源配置水平和体育文化影响力相对较低,由此可见无形资源配置不平衡是全民健身领域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影响因素[17]。因此,我国城乡的全民健身领域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了领域内部发展的质和量。

表1 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部门支出预算对比

2.2.2 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公共体育服务是以全民健身服务为主的公共服务,但在我国现阶段的全民健身领域中,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健身指导员、产业设施不平衡等问题。一方面,以健身指导员为例,在区域不平衡中,西部的体育人才正向中东部流动,中东部地区体育人才和健身指导明显高于西部[19];在城乡不平衡中,农村体育指导员仅占总体的7.2%,而城市体育指导员为占总数的92.8%,由于大部分指导员选择在城市工作,导致了乡村体育指导员严重缺乏[20]。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以场地设施为例,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体育场地数量占全国总数的67.88%,而西部和东北部仅占32.12%,说明区域体育场地发展也不协调;此外,分布在城镇的体育场地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8.61%,而乡村仅占41.39%,也说明了城乡体育场地发展不协调[21]。因此,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在健身指导员、体育设施等方面尚存在区域、城乡间不平衡的问题,这对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化解全民健身领域矛盾的策略

3.1 完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满足群众需求

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共同形成协同发展的全民健身多元主体治理体系理论框架(见图1),以“多元治理体系”作为全民健身领域的突破口,重塑全民健身领域行动逻辑[22]。

图1 全民健身“多元主体治理体系”理论框架

3.1.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保障群众基本健身需求。《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系,加快发展健康产业”[5],而实践证明,政府在引导群众健身需求和推动全民健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政府是全民健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在推动力,政府除了在宏观上需要“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来推进组织实体化、释放更多政策红利和提高社会、市场在全民健身领域的有效供给,还需要在微观上通过优化社区体育和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等引导群众体育需求。另一方面,全民健身领域资源配置主要包括“设施资源配置、财力资源配置、无形资源配置”[23]。其中在财政资源方面,加大群众体育在国家体育总局部门预算支出的比例,使群众体育、体育竞赛等方面的财政投入相对均衡;也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来调整社会资本与财政投入的比率,如增加体彩公益金用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比例。

3.1.2 发挥社会枢纽作用,适应群众动态健身需求。社会组织既是构建密集而稳定的社会网络和生成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与个人的沟通桥梁。第一,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在政府、市场和群众间“枢纽作用”,协调好健身领域的供需关系和保障各主体的利益,并进一步促进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满足群众动态的健身需求。第二,通过简政放权实现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实体化。截至2018 年,纳入奥运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的28家协会主要负责人调整完毕,9家协会已完成法人变更[2]。协会实体化改革是协会社会化的过程,满足群众动态的体育需求和推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将成为社会体育组织的核心。第三,提升社会体育组织的治理能力,加快建设体育社会组织法律体系,让社会体育组织治理有法可依,为群众的健身需求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3.1.3 发挥市场驱动作用,满足群众多元健身需求。体育健身市场从主体行为、服务供给、产品升级三方面激发健身消费的潜力,能更好地引导并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第一,孕育多元健身市场,优化市场主体供给。挖掘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健身产品或项目,如借助2022年冬奥会大力发展冰雪项目,通过“南展西扩东进”的冰雪项目推动“三亿人上冰雪”。第二,合理开发市场资源,扩大健身市场规模。对一些潜在体育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利用,如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对赛后空置的大型体育场馆进行市场化运作,或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发展健身培训、群众性赛事等相关业务,进而满足群众多元的健身需求。第三,提升体育市场的创新力,促进健身休闲产业转型升级。体育健身市场需要与时俱进,推动自身创新,满足群众生理、健康、情感、自我实现等多层次的需求,如通过“互联网+健身”来满足群众对健身产品及服务的体验感、购买欲等多元化需求。

3.2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在化解全民健身领域的主要矛盾时,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改革的行动指南,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第一,创新是第一生产动力。在增强群众健身意识上可通过创新的健身条件引导群众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与健康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可通过创新驱动形成“互联网+”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服务,激发全民健身市场的活力。第二,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全民健身上升至国家战略,需要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区域体育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健身休闲产业结构。第三,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在促进健身休闲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如在筹划体育旅游或体育赛事中,因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避免产生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等现象,让全民健身战略落脚于美丽中国。第四,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宏观上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促进产业国内外大循环和双循环,进一步与国际市场合作达成“双赢”的目的;微观上实现全民健身领域跨界融合,可通过智能骑行台实现随意切换到国外经典赛道并能与国外参赛者进行骑行比赛。第五,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健身领域可利用共享经济理念建设全民健身网络平台,培育群众体育消费习惯,让人民群众公平地享受全民健身领域的发展成果,如通过Keep、悦跑圈及咕咚等健身类App让人民群众可随时随地共享健身课程和专业健身教练。因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全民健身领域发展,进一步深化全民健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4]。

3.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

优化产业结构可从优化产业自身结构、促进跨界融合、优化人才结构三方面进行探析。首先,优化健身产业结构,补齐发展短板。如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为突破口带动体育产品业和体育场馆的发展,优化群众体育赛事监管机制,完善市场运作模式,在满足群众参与和观赏赛事活动需求的同时也促进赛事活动的有序发展。其次,促进健身休闲产业跨界融合,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加强产业多方位跨界融合,如《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促进健身休闲产业与金融业、通讯业、卫生业、旅游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破产业间的壁垒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健身休闲领域内;另一方面,探索“互联网+体育”新模式,打造更畅通的供给与需求沟通路径,这既是促进各产业间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健身休闲产业结构性改革的推动力,促使全民健身领域进一步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对接。最后,重视人才结构优化,体育健身人才是发展全民健身的核心。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组织、学校、研究院等主体单位的作用,成立人才智库、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合力培育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从而破解我国健身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问题。

3.4 加强“六个身边”工程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该工程建设将是化解全民健身领域矛盾的切入点,其不仅开创了群众体育的新局面,而且促进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适应新要求[25]。①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通过挖掘群众身边的各类健身团体,培育基层全民健身体育组织,使各类体育健身组织覆盖我国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提高个体、团体和地区间的关联,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领域内形成互动的社会关系网络。②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政府可通过政策支持相关领域的平台共同参与场地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管理,多渠道扩大场馆资源供给;市场主体也可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15min健身圈”、智慧体育馆、智慧体育公园和探索体育场馆“一地多用”模式等。③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在政府层面上,以各级体育总会带动各单项体育协会、基层组织丰富体育健身活动;在市场层面上,开展好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活动,如根据人群和地域特色开发自行车、马拉松等群众普及度较高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④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如,以“全民参与、全民享受”为口号的2017年天津全运会首次开展了群众性项目,2022年冬奥会与“三亿人上冰雪”战略等,这些赛事都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产物,使群众也成为了赛事主体之一。⑤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加强健身指导员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规范引导健身骨干的培育和发展,发挥健身指导员的作用,科学引导社区群众参与健身。⑥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可利用国家全民健身政策宣传体育健身的价值和全民健身精神,也可通过挖掘群众身边的健身标杆人物来弘扬群众身边的典型体育健身文化,还可通过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对居民健身给予科学的引导。

4 结 语

46号文件已把“全民健身”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全民健身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抓住领域的主要矛盾。本研究主题创新、研究视角新颖,基于对全民健身领域的新需求和供给困境进行矛盾分析,得出供给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需要全民健身领域供需协调发展。上述研究得出,可通过完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和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等策略,化解新时代全民健身领域的主要矛盾。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下,继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是当前及未来重要的研究议题。笔者试图通过以上探析起抛砖引玉作用,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全民健身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全民供给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全民·爱·阅读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