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重寄生属新记录种
——粗序重寄生*

2022-01-11刘晓龙郑亚强李姝臻孙庆文

贵州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毛叶桑寄生物种

刘晓龙,王 波,郑亚强,丁 宁,陆 祥,李姝臻,孙庆文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重寄生属Phacellaria隶属于檀香科Santalaceae,该属共有8个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的亚热带和热带山地[1]。重寄生属植物主要通过鸟食果实并传播种子[2-3],主要粘附于桑寄生科植物的茎枝上,从而营双重寄生生活,它们是自然界中一类特殊的植物。我国分布有6个种,而目前贵州仅1个物种重寄生P.fargesiiLecomte被记录报道,在黔西南州望谟县分布较密,寄主多为桑寄生科钝果属植物毛叶钝果寄生Taxillusnigrans(Hance)Danser。近年来,在对贵州省桑寄生科为主的寄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时,于2021年1月在三都县发现了1个贵州新记录种,在核对《中国植物志》[4]《Flora of China》[5]以及中国数字标本馆在线标本[6]等资料基础上,确定该种为粗序重寄生P.caulescensCollett et Hemsley,现予以报道。该分类群的发现,对丰富贵州省种质资源、物种多样性、相关区系以及寄生植物生物学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科学意义。

1 粗序重寄生(图1)

图1 粗序重寄生PhacellariacaulescensFig.1 Phacellaria caulescens

PhacellariacaulescensCollett et Hemsley in J.Linn.Soc.,Bot.28: 122.1890;中国植物志24:67.1988.。

重寄生属均为寄生植物,花序被以前学者认为“茎”,实则无茎、无叶。

花序粗壮,圆柱形,多少木质化,长200~300 mm,常扭旋,重(复)分枝,基部直径约2.5 mm,有细纵棱,不压扁,疏被绒毛。苞片颇大,略圆形,顶端短渐尖,长约1 mm,宽0.8 mm,扁平,覆瓦状排列;小苞片2枚或更多,微小。花单性,散生;雌花:花蕾呈球形,直径1.3 mm,后渐增大呈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花被裂片细小,4~6枚,三角形,花盘颇扁平;花柱短。核果卵状长圆形,长5~6 mm,直径2 mm,黄色,宿存花被裂片内弯,下部稍缢缩,无果柄。

该种模式标本采自缅甸,我国云南、广西有分布,在海拔900~2400 m杂木林中,寄生于鞘花Macrosolencochinchinensis(Lour.)Tiegh.等桑寄生科植物上。

贵州省首次记录:三都县都江镇坝街村安寨(N: 25°48′25.56″ E: 108°3′19.21″,海拔321 m),生于桑寄生科鞘花属植物鞘花M.cochinchinensis茎枝上,间接寄主树木为柿树DiospyroskakiThunb.。凭证标本:GZTCM20210124。

粗序重寄生是一种特殊的营双重寄生生活的物种,既有直接寄主(桑寄生科等植物),又有乔木类作为间接寄主。关于粗序重寄生的研究报道较少,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数据库(GBIF)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网络数据,加上此次发现的贵州新分布点,共记录5条。植物志描述其生于海拔900~2400 m的杂木林中,而此次发现新分布点海拔为321 m,补充了其生长环境多样性的信息。此外,其直接寄主鞘花分布范围较广,常见于海拔20~1600 m平原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主要寄主植物鞘花的广布性为其提供了生长的可能性。本文通过GBIF和CVH在线获取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对粗序重寄生及其主要寄主植物鞘花进行分布点绘图(图2),进一步揭示了粗序重寄生分布区域的局限性和片段性,并推测其分布区域大概为北纬20°~25°、东经95°~110°。

图2 粗序重寄生分布地图Fig.2 Distribution of Phacellaria caulescens

2 贵州重寄生属植物比较

《贵州植物志》上原收载檀香科重寄生属物种1个,名为城口重寄生[7],即重寄生P.fargesii(图3),产清镇等地,常寄生在桑寄生科植物毛叶钝果寄生T.nigrans和桑寄生T.sutchuenensis的茎枝上。而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发现,望谟县大观镇、蔗香镇等地分布的毛叶钝果寄生上时有寄生。此次新记录粗序重寄生分布,丰富了贵州植物尤其是寄生植物多样性,与重寄生相比,其主要区别特征为:花序重(复)分枝,常扭旋,有纵棱;花单性;常寄生于桑寄生科鞘花属植物茎枝上。二者植物特征区别见表1。

图3 重寄生PhacellariafargesiiFig.3 Phacellaria fargesii

表1 贵州产2种重寄生属Phacellaria植物特征区别Tab.1 Comparis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Phacellaria caulescens and Phacellaria fargesii

猜你喜欢

毛叶桑寄生物种
毛叶苕子的生物学特性及采种技术
毛叶山桐子油营养价值及精炼工艺的研究进展
毛叶山桐子专用肥应用效果研究
半寄生植物连载·一桑寄生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不同寄主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影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
益肾又安胎的桑寄生